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金玉良颜-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静宜女史悄声问道:“娘娘您去歇会儿吧,离晚膳还有一会子。”
  皇后缓缓看向她,道:“从小到大,十二就不会撒娇,更不会像别的孩子那样,跟我说些体己话。本宫原本还想,这孩子就是一块木头。可你看他现在变成什么样儿了,明明是要气死本宫了,还要油嘴滑舌,说什么本宫疼他,舍不得怪罪于他,他这是从哪里学来的?”
  静宜女史陪笑道:“以前殿下年纪小,自是不懂当娘的辛苦,现在殿下长大了,越来越孝顺,想着逗您开心呢,奴婢记得小时候在家里时,奴婢的几个哥哥就爱这样和我娘说话,我娘就是再生气,这会儿也就心软下来。”
  若是往常,听到静宜女史静宜女史陪笑道:“以前殿下年纪小,自是不懂当娘的辛苦,现在殿下长大了,越来越孝顺,想着逗您开心呢,奴婢记得小时候在家里时,奴婢的几个哥哥就爱这样和我娘说话,我娘就是再生气,这会儿也就心软下来。”
  若是往常,听到静宜女史
  第四九六章 颜植
  庆王颜植的生母是杨惠妃,却是长在皇贵妃张氏膝下,张氏失势后,颜植的日子也不好过。杨惠妃早已失宠,同胞的兄长七皇子颜棹虽然混得一般,但却有个自幼追随的二皇子寿王颜枥。
  颜枥的生母是梁贵妃,自从皇贵妃张氏“疯死”之后,位列六夫人之首的梁贵妃便成了后宫之中,仅次于皇后的人。
  梁贵妃闺名梁曼,出身虽然也不高,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国色天香,身姿曼妙,婀娜多姿,四十多岁还能将“绿腰舞”跳得翩如兰苕翠,婉若游龙举。偏又温文尔雅,娟秀内敛,后宫佳丽长江后浪推前浪,靖文帝对她却一直圣宠不衰,三十多岁时还生下一名公主。
  二皇子颜枥遗传了梁贵妃温和细腻的性格,又生得唇红齿白,风度翩翩,素有贤王之称,他七八岁时便让内侍将他的压岁钱全部让人送到内务府,让内务府买成米粮,去救济灾民,不但宗亲和大臣们赞不绝口,就连靖文帝也对他高看一眼。
  太子早逝,皇子之中以颜枥为长。七皇子鲁王颜棹虽然为人鲁莽,但却在很小的时候便和颜枥走得很近,长大后对颜枥更是言听计从。
  九皇子庆王颜植虽然也想向颜枥靠拢,无奈却一直没有机会。他和鲁王颜棹虽是一母同胞,奈何因为没有养在杨惠妃膝下,和颜棹并不亲厚,因此对他这样一位养母已死,生母又失宠的皇子而言,能够依附颜枥这棵大树就是他的梦想。
  而像他这样无权无势又不受父皇注意的人,自然不是寿王颜枥想要吸纳的队友。
  好在他也和几位兄长一样,娶了顾家的女儿。顾解语虽是继室所出,但性格高洁,比顾七小姐顾嫣然更得寿王妃顾笑容的喜爱。
  颜植便依靠着顾解语的关系,终于成为寿王府的常客,二十四衙门和内务府的人见到他,态度和以前也明显不同。
  可偏就在这个时候,他让人抓住了把柄。
  颜植早在大婚之前,就有了三个没上玉牒的孩子。
  之所以没上玉牒,当然是因为这三个孩子出生不详。
  其中一个是他在皇子所时,身边的一位宫人所出,另外两个则是开府之后生的。
  皇子所的那个,倒是还能查到侍寝纪录,后来的这两个却全都是无媒苟合,虽然也将孩子的生母接进府里,但那时他尚未大婚,也就不能给她们名份。
  待到顾解语嫁进来,知道他想要借她之力依附寿王府,便存心将他一军。
  颜植想纳三个孩子的生母为御媵,顾解语却不答应,非但如此,最早给颜植暖床并生下一子的宫女,不久便生急病死了,余下两个都是小门小户的,顾解语便让她们做了侍妾。
  只是侍妾,而非在编的御媵。
  亲王御媵有十人之数,侍妾却是想有多少就有多少。
  御媵的儿女是有资格上玉牒的,侍妾却没有。
  颜植气得不成,可又不能得罪顾解语,他虽说有亲王的封号,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他的俸银刚够勉强维持亲王府的开销。他刚刚大婚就听说老十二颜栩也赐婚了,女方竟是活财神家的姑娘,那时他竟然还有些羡慕。
  跟着金家做个几笔买卖,什么都有了。
  颜植的养母皇贵妃张氏是皇后娘娘的死对头,因此,他想去抱颜栩的大腿更不可能,只能向颜枥靠拢。
  现在他要依靠顾解语帮他和寿王府拉近关系,万般无奈,也要对顾解语言听计从。
  不久,顾解语有了身孕,颜植便趁机又提起那三个庶子的事,这次他学精了,不去管他们的生母,只说孩子。
  顾解语是个极聪明的,以前她没有自己的孩子,当然不能容下那三个庶子女,如今她即将生下嫡长,那三个庶子也就不算什么了。
  她当即便答应,如果这一胎是世子,但把那三名庶子女记在御媵名下,让他们登录玉牒,成为名正言顺的金枝玉叶。
  眼看顾解语月份见大,怀相怎么看都像是怀的男胎,颜植很高兴,杨惠妃也很高兴,都是顾家女儿,顾解语要比鲁王妃顾可盈温顺贤淑。
  可就在这个时候,那三个庶子女却招惹来祸事。
  过了清明不久,便是靖文帝的大寿,虽说不是整寿,没有大赦天下,举国欢庆,可京城里也是喜气洋洋,花团锦簇。
  睿王府的寿礼是一株八尺高的罕见红珊瑚,这株红珊瑚从福建秘密运进京城,玲珑坐在对面看了整整一个晚上,活了两世,成色这么好,长得这么高的红珊瑚,她也只见过两株。
  舍不得,真是舍不得啊。
  小十七听了玲珑的话,献上自己亲手所抄的孝经做为寿礼。
  靖文帝龙颜大悦,把他叫到身边问话,当着皇后娘娘、几位兄长和宗室勋贵的面,小十七对靖文帝说道:“启禀父皇,十二哥送给孩儿一匹小红马,孩儿已经学会骑马了。”
  这几句话若是别人来说,势必会有哗众取宠之嫌,但这是从六岁的小皇子口中说出来,就让人只觉得童稚可爱。
  靖文帝便问颜栩:“你还让人教他骑马了?”
  颜栩便道:“是孩儿亲自教的,十七弟聪颖,很快便学会了。”
  靖文帝大悦,对小十七道:“回去好好练,今年的秋围,你也跟着一起来。”
  每年的秋围,都是皇室和勋贵之家的一场盛事,皇子们和那些勋贵家的后代,都想在秋围时一展身手,获得靖文帝的青眼。
  眼下炙手可热的董冠清,便是那一年秋围的第一名。
  而前年还是十二皇子的颜栩,看上了银狐通身的好皮子,担心用箭毁了皮子,竟从马鞍上飞身而起,徒手猎获银狐,靖文帝当场就摘了戴了几十年的扳指赏了他。
  小十七年方六岁,是没有资格参加秋围的,但靖文帝金口玉言,他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让小十七和另一位差不多年纪的十五皇子区分开来。
  一一一一一
  整个下午都在看《欢儿欲仙》,自己觉得真的很好看,隔了两年再看,很多情节都不记得了,当时正值严打,这本书从内容和大纲都是改过的,不过并不影响不过在当时,这本书还是拜上一本所赐,一起被雪藏了,好在没有屏蔽,但因为河蟹原因,只有六十万字,小短文。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萌文小白甜宠另类修仙,不过文笔还不错,捂脸。
  第四九七章 寿宴
  靖文帝的寿辰刚过不久,就是皇后娘娘的大寿,同样不是整寿,皇后娘娘也只是摆了十几桌寿宴,宴请的就是后宫妃嫔、皇室宗亲和公卿勋贵之家的女眷。
  睿王府的寿礼是一尊羊脂玉的千手观音,和玲珑亲手所绣的双面屏风。
  这次的寿礼心疼的不是玲珑,成是颜栩。
  那尊观音是他偷来的。
  虽说是赃物,但献给皇后,就算是失主本人看到,也不敢相信那是他的物件。
  每一件赃物都是一份荣誉,颜栩舍不得卖,更舍不得送出去。
  可想而知,这是玲珑帮他选的寿礼。
  皇后娘娘虽然看着这个依然青嫩如纤竹的小儿媳妇很不顺眼,可是当那件双面绣的屏风呈上来,她的脸上还是露出了满意之色。
  这是睿王妃的寿礼,何况还是出自睿王妃之手的双面绣。
  嫔妃们和在场的命妇们交口称赞,虽说大多数人是不相信这真是她亲手绣的,可赞美的话却是一筐筐搬出来。
  皇后娘娘问道:“你竟然会双面绣?”
  玲珑微笑:“孩儿愚钝,只会些皮毛而已,母后别嫌弃才好。“
  皇后娘娘微微颌首,坐在皇后下首的嘉善大长公主就问道:“听说就是江南那些有名的绣坊里,精通双面绣法的也并不多,睿王妃这是跟哪位名师所学?”
  一般来说,大户人家会请师傅到府里,专门教导闺秀们的女红。
  金媛和金妤都有师傅,玲珑没有。
  她在老宅时,除了能到族里的女学去念书以外,其他时候,她过的日子和丫鬟们差不多。
  她落落大方:“妾身的娘家有几间绣坊,家里也有绣娘,妾身的绣功就是跟着绣娘所学,难登大雅之堂。”
  嘉善大长公主是靖文帝的姑母,德高望重,就是皇后也要给她几分面子。
  她点点头,就听一旁的南阳郡主笑道:“姑母还不知道吧,睿王妃的娘家就是江南的金家,苏州织造和杭州织造做的都是她家的买卖,江南最有名的绣坊都是金家的,她家的绣娘想来也是藏龙卧虎呢。”
  南阳郡主算是皇后娘娘面前有脸面的,她的父亲是靖文帝的兄长梁王,梁王不到二十便去世了,南阳郡主被太皇太后养在膝下,自幼就是在宫里长大的,她又是个八面玲珑的性子,不论是嘉善大长公主,就连靖文帝也对她另眼相看。
  玲珑去年秋天才嫁过来,虽然也见过嘉善大长公主几次,但这位老公主对几位亲王妃根本分不清,直到今天,看到这座双面绣的屏风,才对玲珑加深了印像。
  皇后娘娘终于在玲珑身上发现一样能拿得出手的特长。
  虽然不懂诗画,却做的一手好刺绣。
  她就想起颜栩穿过的几身衣裳,花样特别,绣工精致,还以为是尚衣局的佳作,现在看来应是出自金氏之手。
  送了寿礼,玲珑退到一旁,就感觉到有两道目光正在看着她。
  这是在宫里,皇后娘娘就在上面坐着,而且,能在这里的人,哪个都有来头,哪个都是人精。
  是谁敢大喇喇盯着她看啊。
  她垂着眼睑,端起五蝠捧寿的茶碗喝了一口,嗯,老太太们爱喝的六安瓜片。
  这大厅里,有一半都是老太太,身份贵重的老太太。
  就在她喝茶的瞬间,那两道目光离开了,但很快便重又射向玲珑。
  显然,这人并非是无意识地看过来。
  玲珑抬起眼来,向着那目光的出处看过去。
  她看到了程雪怀。
  和程雪怀坐在一起的,是玉宁公主。
  玲珑扬扬眉,咧开嘴,冲着程雪怀笑了。
  程雪怀气得脸色雪白,把脸别向一边,不去看她。
  倒是玉宁公主,脸上有些尴尬,冲着玲珑委婉地笑笑,就和她以往每次一样,羞涩拘束。
  玲珑就想起那天她被皇后斥责,静宜女史搬了她来给自己解围的事。
  心里便有些感激,后悔自己事后竟把这件事给忘了,也没有谢谢玉宁公主。
  她便对玉宁公主善意地笑笑。
  今天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