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金玉良颜-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才见他没用手焐子,便吓了一跳,生怕他在院子里冻了半天又把手弄坏了。
  浮苏见了,噗哧笑出来:“王妃别担心了,十七爷抹了冻疮膏子才在外面玩的,不会再冻着。”
  玲珑笑着对十七道:“小鬼头,怎么不早说?”
  小十七嘻嘻笑着,跑过去看浮苏抱着的小侄儿。
  他就是想让嫂嫂心疼他。
  若是嫂嫂一早知道浮苏姑姑拿了冻疮膏子给他抹上了,嫂嫂就不会担心他,也就不会心疼他了。
  孩子既然抱过来了,几位乳娘也跟着进来。按定例,皇孙不分男女,都是两名乳娘,三岁断奶后则只留一名乳娘。
  这是宫里的定例,各王府想多用一名乳娘,就要自己掏银子。
  不过这点银子对于睿王府来说不算什么,丹丹已经三岁了,身边还是有两位乳娘照顾着。
  刚出生的这个,早在两个月前,便寻了六位乳娘住进王府,现在六名乳娘都在,玲珑觉得人太多了,前几天便和浮苏说过,和丹丹一样,只留两名乳娘。
  也就是说,六名乳娘中只留下两位。
  能给皇孙当乳娘的,都是八品以上官员的家眷,不但相貌娟秀,还要知书达礼识文断字,更要至少生过两个儿子,年龄在十八至二十五岁之间。
  当乳娘就要离开自己的丈夫孩子,但一旦跟对了主子,丈夫和孩子也能有一个好前程。
  一一一
  第六九九章 敏行
  玲珑已经坐了一会儿,姚嬷嬷便想扶她躺下。忽见跟进来的一名乳娘走上前一步,给玲珑行了福礼,道:“媳妇看着十七爷的手是生过冻疮吧,媳妇家乡有个方子,是能去掉病根的,用起来倒也简单。”
  玲珑打量着她,道:“说来听听。”
  姚嬷嬷瞪了那妇人一眼,心里暗骂这些见缝插针的东西,就这么一个机会也要趁机往前钻,只是可怜了王妃还要应付她。
  那妇人假装没有看到姚嬷嬷的眼神,笑盈盈地道:“就是用霜打过的茄子秧烧水,每天浸泡半个时辰,有上十几天就能去个七七八八,若是坚持用上一个冬天,保管就能去了病根。”
  姚嬷嬷在心里冷笑,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你算什么东西,就敢给皇子献方子,再说,就是太医院的太医也不敢说保管能治好。
  玲珑点点头,对杏雨道:“一会儿带她去写了方子,拿给张太医看看。”
  杏雨应是,颜栩便让小十七和丹丹等人全都退下,玲珑这才躺下休息。
  这次颜栩再没让人打扰她,王妃、公主、以及其他亲戚们前来探望,一概由王氏陪着丹丹接待,直到洗三那天,玲珑才坐到东次间的大炕上,盖着锦被,和前来参加洗三礼的女眷们寒暄。
  孩子的乳名是颜栩取的。睿亲王只有取乳名的权利,因此大费周折,乳名不同于大名,既要寓意美好,又要朗朗上口,斟酌几日,才定下敏行二字。
  玲珑对这两个字也很喜欢,勤于思,敏于行。颜栩和她的儿子,不然是敏于行了。
  敏行满月的名字,靖文帝赐了“淳”字为名。
  颜淳。
  淳取敦厚之意。
  玲珑在心里想笑,果然是个富贵王爷的名字。
  如果可以,她希望她的子孙们世世代代都做富贵王爷。
  敏行满月的时候,已经是个很漂亮的孩子,就连丹丹也喜欢上这个弟弟了,把她喜欢的玩具一股脑地搬过来。
  玲珑就想起当年的小十七,也是这样搬了一箱笼的东西,全都是他的宝贝。
  她希望孩子们能够相亲相爱,而不要像她和金子烽那般,除了利益,全无手足之情。
  出了满月,玲珑便在床上坐不住了,可颜栩不答应,还想让她多待上一个月。
  玲珑感觉自己恢复得很好,趁着颜栩不在家,她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四平胡同。
  冯氏还是第一次看到敏行。
  她吃惊地瞪大眼睛,直愣愣地问玲珑:“我说怎么找不到炜哥儿,原来被你抱走了。”
  玲珑默默叹口气,五弟永远都是娘心里的一个结。
  说话间,冯氏已从乳娘手里抢过敏行,紧紧抱在怀里。
  乳娘们吓得半死,求助般看向玲珑。
  小世子刚出满月,王妃便急急的抱过来给外婆看看,虽说也是无可厚非,可小世子太小了,若是让王爷知道了,不会说王妃的不是,只会说她们这些人没有尽心尽力。
  再说,她们打死也想不到,睿亲王的岳母好像有点不太正常。
  这才隐约想起来,早些年京中似是有所传闻,睿王妃是活财神金家的女儿,生母是个疯妇。
  可眼前的妇人,容貌姣好,风姿绰约,身上的衣裳,头上的首饰,都是京城里时兴的款式,而且,她们跟着睿王妃进屋时,这位金三夫人正在做画。
  做画啊。
  这样的人会是疯子?
  不过确实不太正常。
  敏行被外婆紧紧抱着,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
  冯氏连忙轻轻拍着他,道:“炜哥儿不哭,娘在这里。”
  玲珑心里一酸,见儿子还在哭,便笑着对冯氏道:“娘,炜哥儿该换尿布了,您把他给我,我让人去给他换了。”
  冯氏这才恋恋不舍地把敏行交给玲珑,嘴里还埋怨:“有你这样当姐姐的吗?都不知道给弟弟换尿布的,你这个样子,将来怎么嫁人啊,娘真让你给愁死了。”
  玲珑腹诽,我若是没嫁人就生下儿子,你老人家怕是要拿着扫帚追着我打了。
  丹丹见了,很认真地告诉冯氏:“外婆,我弟弟叫敏行,不叫炜哥儿。”
  冯氏对丹丹则脾气全无,和言悦色道:“我不会记错的,你叫珑姐儿,你弟弟叫炜哥儿。”
  丹丹还要说话,玲珑悄悄拽拽她的衣袖,丹丹果断改口,笑嘻嘻地抱着冯氏的胳膊撒娇,冯氏把她搂到怀里,心疼得宝儿肉儿的叫她。
  玲珑叹了口气,也不知丹丹是随了谁,她像丹丹这么大的时候,可没有这么会撒娇的。
  正在这时,有小丫鬟进来,西府的九小姐来了。
  玲珑要怔了一下,才想起来九小姐是谁。
  金娴!
  “九小姐自己来的?烽大奶奶和七小姐没有一起过来?玲珑问道。
  小丫头摇头:“是九小姐自己来的,说是四老爷去真定谈生意,带了些土特产,她特意给三夫人送过来。”
  玲珑对金娴没有半分好感。
  她就不相信这件事会有这么巧。
  且,金娴住在西府里,凭什么就能独自出出进进。
  她对小丫鬟前:“就叫三夫人服了药已经睡了,请九小姐改日再来。”
  小丫鬟吓了一跳,难道睿王妃就这样两句话就把金九小姐轰出去了?
  小丫鬟去了又回来,满脸的无奈:“九小姐说了,她有些日子没见过三夫人了,这会便想进来给三夫人磕个响头。”
  玲珑便道:“好啊,让她进来吧。
  说完,她抬步走进屋内的大屏风后面,乳娘和丫鬟们快步把敏行和丹丹抱到一旁。
  金娴进屋,只看到冯氏站在那里画着什么。
  怎么只有冯氏和几个丫鬟,金玲珑呢,她分明还在这里,可这会儿去哪儿了?
  她环顾四周,就看到屋子一侧有座屏风。
  她心里有数,给冯氏行了大礼,这才让丫鬟们把她亲手做的点心一样样拿了出来。
  ”三伯母,我问过三堂嫂,知道您喜欢吃甜的,还喜欢吃荔枝味的东西。这几道点心是我跟府里的厨子学的,这荔枝糕您尝尝可还中意?“
  一一一一
  第七零零章 发怒
  冯氏嗯了一声,并不认识金娴。金娴只好让自己的丫鬟小链把荔枝糕端出来,流朱便当着她的面,用银针把荔枝糕一块块试过,这才端到冯氏身旁的炕桌上。
  小链脸色大变,金娴也是一副欲哭无泪的表情:“姑娘这是担心我会加害三伯母吗?”
  她故意拔高了声音,就是要让屏风后面的金玲珑听到。
  流朱神色淡淡,似笑非笑:“九小姐不要见怪,这事轮不到奴婢自做主张,这是五姑奶奶的意思。”
  金娴闻言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五姐姐这是不把我当成妹妹看待了吗?家里没有长辈,五姐姐就能这样对我啊!”
  流朱依然不动声色,冷冷地对金娴道:“九小姐这说是怎么说的,家里怎么就没有长辈了,你巴巴的来看望三夫人,难道没把三夫人当成长辈?”
  金娴没想到流朱一个丫鬟竟然嘴巴这么厉害,她怔怔一刻,没有说出话来。
  是啊,冯氏虽然是疯的,可谁也不敢说她不是长辈。
  如果是几年以前,倒是也没人把她当长辈,可今时不同往日,她不但是朝廷命妇,她还是亲王的岳母。
  金娴使个眼色,小链连忙满脸堆笑,对流朱道:“姐姐快别生气,我家姑娘年纪小,说话难免有所差迟,姐姐万不要放在心上。”
  流朱微笑:“九小姐既是来给三夫人叩头的,那这会子就上礼吧,三夫人容易累,到了要休息的时辰。”
  这就是要下逐客令了。
  金娴不甘心地看向那座屏风,强压怒火给冯氏叩了三个头,只得告辞而去。
  她走后,玲珑从屏风后出来,面沉如水。
  屋中静寂一刻,只听一个童音响起:“娘,七姨没来啊?”
  是啊,以往九姨总是和七姨一起出来,可今天九姨来了,七姨却没有来。
  玲珑拍拍丹丹的小脑袋,道:“那让人把七姨接到家里,和丹丹住些日子好不好?”
  “好啊好啊!”丹丹欢呼。
  她喜欢七姨,七姨很温柔,还会用帕子折小老鼠和小兔子。
  玲珑安抚了丹丹,对流朱道:“去把那个吃里扒外的找出来,女的就发卖了,男的打断腿轰出去!”
  流朱吓了一跳,五姑奶奶对下人一向很好,她还是头回见到王妃这样。
  看来王妃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不到一个时辰,给金娴送信的人就找出来了,竟然是个门子。
  有人看到他给了街上一个小孩几个铜板,那小孩就跑开了。
  大庆两个巴掌扇下去,门子便全招了。
  早前九小姐跟着烽三奶奶和七小姐来给三夫人请安的时候,她的丫鬟悄悄给他塞过银子,如果王妃没和王爷一起来,那就找人往西府里送个信。
  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庆打断了这人一条腿,然后轰了出去。
  玲珑派人去西府接金妤的时候,特意把这件事提了一提。
  傍晚时分,金娴就知道了,是王氏身边的婆子来告诉她的。
  说是告诉,实是警告。
  王氏气的不成,金娴说要去给金四老爷送衣裳,她没有多想,就让她出去了,没想到却是去了四平胡同。
  睿王府来接金妤,王氏特意叮嘱金妤,让她在王府里多住些日子再回来。
  金妤一头雾水,好在冬梅也算伶俐,在路上悄悄告诉她:“您也别多想,三奶奶或许是想把府里的事整治一番,您毕竟是没出阁的小姐,免得有哪个找您来求情的,让您左右为难。”
  金妤这才明白过来,越发觉得自己没用了。如果不是五姐姐护着她,嫂嫂又是个热心肠的,她让人卖了还要给人数钱呢。
  冬梅却是很高兴,对金妤道:“您在王府里陪着五姑奶奶住些日子,不但落个耳根清静,还省得整日被人算计。”
  听她这么说,金妤低下头去,好一会儿,才对冬梅说:“见到五姐姐,你千万不要再这样说了,五姐姐刚生下小外甥,别再给她添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