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就虚弱的孙大琴突然感觉眼前有热气腾腾的杀气袭来,她下意识就低下了头。
  孙保财这一棍子直接挥到门上,发出叮咚一声响。吓了众人一跳。
  孙保财没有打到人,气得他一脚踹过去,把孙大琴直接连人带凳子踹翻在地。
  孙大琴疼得嗷嗷直叫。眼泪从眼眶中流出,缩着脖子往后挪,畏惧地看着她爹,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鲁三翠吓傻眼了,忙上前拦住了他,“老头子,你消消气。现在不是打人的时候,你要是把人给打死了,咱家花得钱更多。她现在可是老王家的人呐。”
  孙保财一阵憋闷,把手里的擀面杖狠狠地砸到孙大琴头上,她赶紧伸出手肘挡住,擀面杖掉在地上滚了好几圈。
  他们家一共才三百块钱,为了一个已经嫁出去的闺女就要花掉两百块钱。凭什么?
  他越想越觉得憋屈。气的不行,狠狠地踹了一脚木门,把门踹的差点倒下来。
  两个儿媳妇对视一眼,不敢说话,孙建设却是握紧拳头,眼里全是怨愤。
  这个夜里,老孙家没有一个人能睡得着的。
  这晚,孙大琴没有睡在炕上,孙家的炕本来就坎坎够用,昨天因为她晕倒了,孙家老两口是跟着几个孙子挤一处睡的。
  现在,老孙家的人全都恨死了她,怎么可能还会让出炕来给她睡。
  哪怕她还生着病,也没人愿意理会她。
  到最后,孙大琴只能裹着自己的棉袄跑到灶房里将就。
  老孙家可能怕她把剩下的黄豆杆点火取暖,愣是把火柴盒也收起来了。
  孙大琴只能坐在灶前,不停搓手哈气给自己取暖。
  她必须要坚持,只要她坚持一夜,她爹娘一定会同意给她两百块钱的。
  到时候,她就有救了。
  怀着这样的信念,她愣是一夜也没睡,第二天,虽然面容有些倦怠,可精神却比昨天还好一些。
  孙建设看到她不紧没有加重病情,脸色反而变好了,目光紧紧地盯着孙大琴就像一条毒蛇阴冷地吓人,在她因为害怕往后退的时候,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转身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让我躲一天懒,今天更两章,下一章在20点。


第76章 
  吃饭的时候,孙大琴拿着煮熟的红薯独自在灶房吃,倒不是孙家人不让她上桌,而是她怕她爹又打她。
  孙家人在堂屋吃饭。他们这边的食堂因为粮食几乎全上交了,每人只能领到一碗稀粥。
  别人都是到亲戚家打秋风的,只有他们家因为有孙大琴送过来的红薯,从来没有去打过秋风。
  可偏偏这些人没有一个记得孙大琴的恩。
  孙建设因为昨晚没有把大姐病倒,心里窝着火,他口气有点冲,“爹,你真打算给钱呐?”
  孙保财掀了掀眼皮,抬头看了他一眼,“不给能行吗?大琴婆婆是啥德行,你不知道啊?”
  原身泼辣的名声不仅仅只流传于王家村生产大队,就连离了十几里地的孙家村也是有所耳闻的。
  更何况作为亲家的孙家,那是亲眼所见的。
  大琴结婚的时候,原身请了两个唢呐添点喜庆。当初说了给2000块钱劳务费(1942年是旧币,新中国成立后旧币跟新币兑换比例是1000:1),后来那唢呐在他们村只要1900块钱,她从回门的大琴口中得知这件事,觉得自己吃了大亏,走了十几里地跑到人家婚礼上闹,非要人家退她钱。把人家好好的婚礼搅得乌烟瘴气。
  连带着他们一家也跟着面上无光。
  她就是这么浑!她可不是吓唬人的。
  孙保财拿钱淑兰没法子,可让他白掏两百块钱出来,比挖他心还难受。
  偏偏他又找不到好法子。
  孙建设突然想到一个人,“爹,不如我们找大福帮忙做说客吧?怎么说他也是那老太婆的女婿,人家不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吗?”
  孙建设所说的大福是原身大女儿的男人,名叫孙大福,是孙家出了五服的亲戚。孙大琴要叫一声堂哥的。
  孙保财还在琢磨这个主意的可行性,就听鲁三翠在边上直接撇嘴否定了,“你可拉倒吧。大琴婆婆连她女儿都不在乎,还能在乎一个外姓人。再说,大福对她也没多好。咱们何苦还要浪费那钱请人帮忙呢。”
  孙保财一想也是,“你娘说得对,找大福也没用。”
  他从腰里抽出烟袋,里面已经没有烟丝,他吸吸烟嘴也就是过过嘴瘾。平时,他就是用这种法子消气,可今天因为心里憋着火儿,怎么吸都不舒坦,他索性把烟杆别回腰上,朝大家道,“吃完饭,我带着俩儿子去商量商量。不能她说两百咱就给两百。实在不行,咱就说大琴这病不治,赔他们一百块钱拉倒。以后,这亲就算是断了。”这年头,无论是赔偿还是嫁娶都可以讨价还价的。已经成了农村乡下默认的法则。
  孙建党和孙建设对视一眼,虽然都心有不甘,可也是没法子了。
  门外的孙大琴泪如雨下。她刚刚在灶房吃红薯噎着了,想到堂屋来倒热水喝,谁成想就听到她爹说这么挖人心窝的话。她捂着胸口疼得不行,身体抖成风中的树叶。
  吃完饭,孙家男人驾着马车往王家村生产大队赶。
  本来,孙保财还想把大琴带上,被孙建设阻止了,“别带了,就说她生病了不能走了。”
  原本还想着让她冻一夜,让她病情加重,说不定那老太太看他姐病得这么严重,就能打消去医院给他姐治病的想法。
  他们也能少赔点钱。可谁成想,她反而更精神了。
  孙建设气得半死。
  老王家人都坐在堂屋编竹筐。大一点的小孩子也会一起帮忙。
  有时候,钱淑兰都不得不佩服这年代的人够早熟。小梅才多大的孩子呀,编藤筐编得比她都厉害。
  虽然她手上有点力气,可编藤筐可不是光有力气就行的,还要手巧。
  钱淑兰从来没有干过这样的活,她学了半天才编得似模似样。
  李春花正在纺棉线,棉花是钱淑兰把自己空间里的那些。这年代布票不好弄,她就让李春花纺成线,到时候再织成布。
  纺线车是朝队里借的,是很古老的那种纺线车,有点像自行车的滚轮一样。
  李春花一手搓着棉花,一手不停地转动纺线车的手把。线围着固定在滚轮上粗麻绳,围成一个大大的圈。手把转动一下,线就围一圈。
  这套操作必须手要巧,两手都要活才行。钱淑兰上手试过,把握不好力度,线总是断掉。
  周雪梅跟着大家伙一起在堂屋编竹筐。她的速度也是飞快。
  虽然,钱淑兰编竹筐的水平不如他们,可她见过的款式多啊,她坐在王守仁身边让他按她说的样式来编。
  王守仁倒也乖乖听话,仔细琢磨了一下,就把他娘说得编出来了,没想到编出来的篮子特别好看。
  小桃拎着那个小巧的篮子,把篮子上盖子盖上,用手腕垮着篮子,在堂屋中间这条道上走来越去,像个小模特似的。
  把小莲和正军逗得哈哈大笑。
  其他人看着她这一扭一扭的动作也都跟着一起笑。
  周雪梅瞧见了忙招手让小桃过来,把篮子上上下下翻看了好几遍,又琢磨了下编法,而后发出啧啧声,“这篮子可真好看。有个盖子,走亲戚盖上盖子,别人也看不到里面的东西。”
  这年代因为物资比较稀缺,许多人拎着篮子回家,有那七大姑八大姨凑上来看几眼。如果你拿的东西少了,他们会说你忘恩负义,嫁了人就把娘家给忘了,太小气。
  如果你拿多了,他们又会说你搬空婆家贴补娘家,总之你里外不是人。
  有了这个盖子就好多了。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掀人家盖子这种事,多数人还是做不出来的。
  李春花也勾着头凑过来看,也很认同周雪梅的话。
  钱淑兰笑着道,“等老四和小五回,就让他们帮着带到县城试试看。”
  他们家的竹筐一部分卖给队里,一部分是卖到黑市里的。也算是一大收入。
  一家人正说说笑笑的时候,孙家人登门了。
  看到他们进门。全家人都把手头的东西放下。
  钱淑兰让两个儿媳妇把孩子带出去,堂屋只剩下钱淑兰带着两个儿子。
  钱淑兰脸上挂着笑,客客气气地把人请到屋里坐下。又喊李春花倒热水。
  孙家人见她态度这么好,心里反而忐忑起来了。
  如果对方是个急脾气,他们还能利用对方的缺点让她吃闷亏。
  可现在,她一点脾气也没有,仿佛两家人还是亲戚,这就让他们心里发怵了。因为你根本摸不到对方的牌,你找不到她的弱点。
  孙保财和钱淑兰寒暄一会儿,才开口说明来意,“亲家,我们今天来就是想跟你商量商量,这钱能不能宽容宽容。您也知道我们孙家村,现在共产,今年粮食全部上交,一分钱也没分下来。”
  钱淑兰收起笑脸,也开始哭穷,“亲家,我知道你的难处。可大琴现在是我们老王家的媳妇。我们家为了救她,把攒了这么多年的家底全拿出来了。你们家困难,这我信。但等我把大琴治好了。咱家不仅一分家底没有,还得倒欠队里呢。我大孙子都15岁了,再过一两年就能娶媳妇了,我不比你急吗?可事不是这么算的。该救咱就得救。都是一家人,我总不能看着大琴死吧?将来正军长大了,问我要娘,我咋说呀?”她摊了摊手,脸上透着些悲苦与无奈,“我没法说呀。我总不能跟他说,你娘得了重病,咱家有钱,但是我舍不得,不给她治,所以她才死的?”
  这翻话把孙保财说得羞愧欲死。原本在肚子里打过的草稿被她这么一说,怎么都说不出口。
  这年代乡下男人的口才本来就要比女人逊色一些,再加上孙保财还不是个能言善道的。
  钱淑兰重重叹了一口气,“亲家啊,我说句题外话。你家大琴嫁进咱老王家。她除了给我们老王家生过三个孙子。她真是一点贡献也没有了。可为什么我还要救她呢?”
  提起这个,不仅老孙家好奇,就是王守仁,王守义两兄弟也非常好奇,全都竖着耳朵听。
  以老太太的为人,做出这个选择简直惊掉人眼珠子了。
  王守义至今都以为他娘是在做戏,并不是真的要救大嫂。王守仁倒是相信他娘是真心想救大琴的,但也只以为是他娘心太善的缘故。
  但老孙家却觉得这老太太是脑壳坏掉了,才要救大琴的。
  钱淑兰也知道这次,自己这人设崩得有点厉害。虽然,原身对孙大琴这个儿媳有点看重,但她绝对不会为了孙大琴赔掉全部家底。
  她做出这个选择,许多人都看不懂,也不能理解,钱淑兰必须找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来告诉大家。
  “因为,我也是母亲。”她面容凄苦,眼睛湿润,看着两个儿子透着无奈与悲伤,“我常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也生了重病,我的儿子们会不会愿意砸锅卖铁来救我?还是说让我躺在炕上等死?”
  这话让众人一愣,纷纷开始换位思考。
  孙保财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了,体力已经远远不如以前。他自问对两个儿子掏心掏肺。可俩儿子对他呢?
  平时就对他大呼小叫的。孝心是有,但也非常有限。如果他生病了,别说让他们砸锅卖铁了,让他们拿出一半身家都比挖了他们的肉还要心疼。
  王守义有些意外,他没想到他娘是这样想的。
  王守仁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