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临淄的王除了齐王田建还有谁?
  董慈心头一跳,在屋子里走了两步镇定下来,这才开了门,院子里的仆人已经跪了一地,门口一个宦官模样打扮的瘦高男子手里正捧着诏令,见董慈出来行礼,便笑眯眯地将诏令递给了她,上下打量道,“姑娘果然生得美貌无双,当得起香草美人四个字。”
  香草美人……
  董慈听得直想将刘一元那臭小子抓过来打一顿,抛开屈原大大的引申义,单指美人的话董慈一点都不想被称为香草美人,她印象中的香草多指一些作料食材,比如说做烤鱼用的香茅草,薄荷,香菜诸如此类具有特殊重口味香气的调味料,其实直接称呼她为美人就可以了。
  当然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这高瘦的宦官让她不必多礼,快快起来。
  董慈镇定自若进退有度,这宦官当下便不住点头道,“姑娘好风采,只姑娘既是女儿身,便该好好打扮打扮才是,衣服已经给姑娘准备好了,快换上随老奴进宫罢。”
  院子外面还站了几个随行的禁军,此番只怕也由不得她说不,董慈安抚地看了眼从门外急急冲进来的董毅,接过衣衫便进屋去了,在里面还能听那谒者笑眯眯地跟董毅不住道喜。
  这宦官虽没明说是什么喜,但董慈观他这般作态语气,知道十有八'九是齐王建听了城里的谣言,对她起了猎奇的心思,想把她招进宫里去。
  董慈有信心说服齐王建,但为以防万一,董慈还是在身上涂了药汁,除了裸'露在外的脸,手,脖颈以外,其它地方都抹匀了。
  皮肤上面陆陆续续起了红疹子,董慈耐心地等着,等多到自己看一眼都觉得头皮发麻的程度,这才忍者痛痒穿上了衣裙,心说要是她自恋了还好一切相安无事,倘若齐王当真是想把她收入宫中,讲道理又讲不通的情况下,她敢肯定只要撸起袖子给田建看一眼,田建大概一辈子都不生出要把她纳进宫的心思了。
  董慈心知自己这一去定会平安归来,心里也淡定得很,穿好了衣衫,出门朝宦官笑道,“有劳了,走罢。”
  作者有话要说:  从床头挪到床位挪到书房阳台,折腾了一天终于码好了一章,坐不住,补的更新明天后天再补~爱你们~
  感谢官至汉中太守 蕾姆我脑婆 银屏亲爱的投喂的手榴弹,感谢清欢明鉴 美少女壮士 辋川 尾尾 大大潇宝贝 葱头 thiabu 还有欣妹宝贝们扔的地雷,感谢亲们的留言和灌溉的营养液,留言作者菌都一条条看过~


第68章 遇见夫子问声好
  齐王田建因为是齐国最后一位君王; 董慈对他还算了解一些。
  田建少年为君; 朝事政务都由他的母后君王后把控; 两人相依为命,他自小便有很深的恋母情节; 做了太子也没有开府独居,十八岁做了齐王; 也还如总角孩童一样跟在君王后身后亦步亦趋; 等君王后过世了; 已经三十五岁的齐王田建彻底失去了主心骨; 两三年过去了依然浑浑噩噩不知今夕何夕,情绪颓然; 对中原各国的纷战也是避而不听; 不与秦国亲近,也不与其他五国来往,安之若素地锁国自闭,把他的舅舅应胜立为相国以后; 连朝事也不管了; 终日浑噩度日。
  齐王建与君王后感情甚笃; 守孝守了一年多近两年,现下想起来招美女入宫相见,董慈猜他是从失母的痛苦中走出来了。
  董慈也见到了这位在历史上很有些名声的亡国之君。
  如今的齐王建已经三十七八的年纪了; 然则肤色洁白,面上无须,眉清目朗; 穿着一身麻木衣衫简单朴素,望之竟是有一种懵懂不明的青涩单纯之感,董慈看得忍不住咂舌,他已经三十七岁了,可他一不像三十七岁的成年男子,二不像君王,君王后把他保护得实在太好太过了。
  宦官领着董慈行了礼,笑眯眯轻声软语地朝齐王建献宝道:“王上,老奴已经把董氏女给王上请来了。”
  这宦官语气虽是带着讨好,但观其语气神态,董慈觉得他就跟对待一个小孩子似的,安抚哄劝的味道更多一些,想来是从小就跟在田建身边的老人。
  “不必多礼,快起来。”齐王建朝董慈笑道,“我母新丧,建服孝期,且见谅也。”
  顶着国君的身份认认真真守孝好几年,实在是闻所未闻,董慈行礼回禀道,“吾王至孝,撼天动地,董慈佩服景仰。”
  齐王建心情舒悦地笑起来,“董姑娘善解人意,寡人的朝臣们却不这么想,整日里劝这劝那的。”
  田建这话说完,连一边跟着伺候的宦官眉头都跟着动了动,想说什么又闭上了嘴巴,看着田建的目光十分无奈。
  田建给董慈赐了坐,董慈跪坐在一边,面上虽是进退有度,心里却感慨颇多,这位齐国的君王,无论长相气质还是言行举止,都和她印象中差太多了,只仔细想一想,他不是这副超然世外的性子,只怕也不会被两个说客三言两语骗得不战而降,让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齐国临淄,完成了统一大业。
  田建的性子董慈大概也了解了一些,顺着他的意自然是能让他高兴,但她今日也不是来让他高兴的。
  董慈斟酌了一番,便开口道,“民女只是庶人之身,在民女眼里,王上自然是至善至孝之人,只是王上身为一国之君,身份毕竟不必平民百姓,王上不若想想,太后她老人家在天有灵,是会如民女这般恭维夸奖王上,还是如朝臣一般规劝王上?”
  田建脸色微僵,连那官宦都不由多看了董慈一眼,董慈坦坦荡荡的和田建对视,并没有退缩,她是稷下学宫的学子,荀子老人家半个徒弟,除却读书人的身份之外,她还是个讲过学的老师,她的书舍还要在临淄开下去,脊梁骨就一定要挺直了,堂堂正正从这里进来,再堂堂正正从这里走出去。
  董慈说的话田建未必不明白,可他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以前太依赖君王后,这么多年来自己也没什么治国的才能,心思也不在朝事上,此时听了董慈说了这样的话,心里不悦是必然的。
  董慈坦坦荡荡毫不避让,田建脸上有些不好看,可一来估计看她是个姑娘家,二来估计是记着她是个读书人,不好对她无礼,田建有些悻悻地道,“寡人还道你和母后一样,是个多才多智,温德贤良之人,却不想你如此无趣,偏要学那迂腐之人,也来规劝寡人了。”
  董慈见齐王建丝毫不提她的外貌,也没有多看她几眼,心里倒是松了一口气,仔细想想也是,田建身为一国之君,要什么样的美女没有,为了让他走出失母的悲痛,朝臣们估计没少动脑筋,看看这位宦官脸上失望的表情就知道了,美人计这一招平时只怕也没少用,不过似乎田建不为所动,那些美色估计都打了水漂。
  兴许是因为提起了君王后的缘故,田建精神恍惚地怀念了一会儿,看向董慈的目光犹不死心,就是想在董慈身上找到点君王后的影子,问话也问得直接,“你身为一个女子,怎么偏生要学男子在外面抛头露面的,是不是有什么大志向,想做官么?”
  君王后贤德,大半辈子都在帮田建守江山,他这么问什么意思董慈自然明白,他喜欢像他母亲那样的贤德贵气,又谋政得政的女人。
  董慈回禀道,“民女只是喜欢治学读书,也没什么大志向,民女身份卑微,又身有隐疾,唯有文简书籍为伴,方有些乐趣。”
  失望,田建脸上是明晃晃的失望,怅然叹了口气,摆摆手就想让董慈下去,只那宦官不死心,恨铁不成钢地朝董慈看了一眼,弯腰朝齐王建急急劝道,“王上您不再想想么?这么一位有才有貌的美人,王上您招进宫来见了,最后给打发走了,天下人还不知要如何说道王上呢,王上,不如收——”
  田建不耐烦地摆摆手道,“请个读书人进来说说话怎么了,寡人还时常找荀祭酒聊天呢,宫里的人已经够多的了,成日里莺莺燕燕的扰了母后清净……”
  董慈听着这主仆二人的对话,心里是一点都不担心了,田建很固执,嫌弃她嫌弃成这样,是不可能把她留在宫里了,她是太自恋,白起了一身的疹子,药水抹的时候拼命抹,消散却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辛苦做的准备没用上,真是让人心情复杂。
  田建说着就站了起来往侧边门廊走去,走了几步复又停了下来,转身朝董慈抚掌一笑道,“你虽不如母后,但也非寻常女子,寡人听陶定说你书舍开得不错,寡人便赐你做个女祭酒如何?”
  封女子做祭酒,这可是开了天下大不韪的先例!董慈一时呆在了原地,心说齐王建果然孩子心性,这金口开的,估计连他自己都没想清楚他这话一出来,会卷起多大的风浪。
  旁边脸上时常挂着笑的陶定显然是个明白人,闻言当下脸就皱成了一团,跟在田建后面急急阻止道,“王上万万不可,此事简直是荒谬,王上若是看得上她,把人招进宫里来就是,怎好开出这等金口来?”
  陶定急得团团转,田建这下反倒哈哈笑了起来,“当年太'祖宣王立了无盐女钟离春为后,以彰其显其不贪美貌美色,寡人也效仿一二,见此等美人不为美色所动,反而以士人之礼相待,岂不是也能留得一个不贪美色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田建这理由合情合理非常强大,辩驳得那位叫陶定的宦官唉唉唉连声叹气,不住嘀咕说王上你在朝堂上能上这点心就好了。
  那陶定朝董慈挥了挥手,就跟着齐王建走了。
  殿外面的小宫人引着董慈出宫去,董慈回头看了眼身后的齐宫,心情复杂,祭酒这种事董慈也不是没想过,毕竟有这个身份在,前来投奔的士子会更多,书籍文简也就更好收集。
  不过她是想着赵政统一天下以后封她做一个,没想到中途茬进来一个齐王建,她摇身一变就提前实现梦想了,学舍的祭酒虽说没什么实权也不干预朝事,可受人尊敬,朝堂虽然也不插手干预学舍里的人和事,但书舍变成官方认可的了,甚至出了事,还受朝堂官府庇佑。
  齐王建封了个女祭酒,这消息一旦传出去,齐王建要出名,只怕她也要跟着出名了!
  也不是此事是喜是忧,是福是祸。
  董慈前脚刚回了家,后脚齐王建的诏书就来了,算是坐实了她女祭酒的身份,董毅的嘴巴自诏书被念出来的时候就没合上过,熊启和韩非也是吃惊不小。
  熊启眼里笑意点点,朝董慈拱手行礼道,“恭喜阿慈,阿慈这下名扬天下了。”
  这太儿戏了,得到得轻而易举反而显得不真实,董慈喝了口茶压了压惊,摇头道,“总觉得我还没到这个程度,跟白捡似的,太儿戏了,名不副实。”
  “阿慈的书舍如何大家都有目共睹,这书舍祭酒阿慈也当得。”韩非摇头笑道,“只是五石俸禄也太少了些,虽说领了个官职,当真只是个连末流都算不上的小官了,阿慈也别灰心,得个祭酒的名头也好,往后奔着书舍来的人会更多的。”
  荀子是稷下学宫的祭酒,不是董慈这种祭酒能比的,董慈想着那五石俸禄,不由有些想笑,“我猜齐王大概也就是给个名头罢了。”
  熊启和韩非都是真心替她高兴,韩非笑道,“阿慈你以后可有得忙了,名声越大,慕名而来想找你论道的人也就越多,可惜为兄得回家乡去了,否则倒是想见识见识阿慈的伶牙俐齿。”
  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