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锦衣当国-第6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通第一日上朝,小半个时辰不到,朝大臣排名前三的吏部尚书严清就被勒令闭门思过,虽说严清早就要告老还乡,可还是让人有免死狐悲的感觉,众人看在跪在那里的王通,心凛然,王锡爵嘴角更是挂着一丝冷笑。
    事情到了这般的地步,朝会却有些进行不下去了,众人左右看看,也不想继续议政,就等着万历皇帝散朝,众人去内阁的去内阁,去六部的去六部。
    这样的气氛,万历皇帝也不想继续下去,清清嗓子开口说道:
    “大军两日后入城献捷,京师准备面如何了?”
    “回禀陛下,京师各处各衙门精心准备,臣昨日下午还去各处巡视过,一切完备,请陛下放心!”
    申时行躬身开口说道,万历皇帝点点头,拍了拍桌上的案卷,刚要开口说话,就听到王通又是扬声说道:
    “陛下,臣还有一事!!”
    殿人不多,可还是有些骚卝动,众人都是注视着王通,万历皇帝愣了愣,沉声说道:
    “何事?”
    “陛下,臣请陛下严卝惩那些上疏言北征大军溃败,言大军勾结教虏,言大军心怀叵测的官卝员!!!”
第八百零六章 乱言者有罪
    第八百零六章 乱言者有罪
    王通这句话说完,万历皇帝愣怔了下,他已经听清了,但还是不能确认,要再听一次。wWw。
    “王通,你肆意妄为,果真是包藏祸心的奸邪之徒,陛下,王通意图株连,此意大恶,请陛下明察”
    礼部尚书陈经邦直接出列怒喝,王通却神色刚毅的看着万历皇帝,边上的刑部尚:
    “陛下,言路通畅是大政清明的关键,言者无罪也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王通所说,岂不是让言路闭塞,民情无法上达,岂不是堵塞百姓黎民之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若按照王通所言,迟早会酿成大祸”
    潘季驯一边说一边看着万历皇帝的神色,万历皇帝神色倒是漠然,潘季驯咬咬牙,语调又是激昂了少许,继续开口说道:
    “陛下,王通想要民愤聚集,想要坏祖宗规矩,想要陛下的江山陷于混乱之,这等心思怎么不是叵测,怎么能不说是祸心,请陛下明察,请陛下严惩”
    户部尚书王遴,工部尚书杨兆,刑部尚书潘季驯,礼部尚书陈经邦都是出列,他们都是张四维一党,彼此互通声气,互为奥援,这等时候自然要站在一起。
    兵部尚书张学颜却是在一旁没有动弹,内阁,辅申时行和次辅王锡爵都是不管部的,申时行神色淡淡,他刚才已经替严清求恳过,但可没有那个善心再出头,王锡爵的眼神在几名尚书和王通身上转了一圈,轻声冷笑道:
    “这王通也是听不得言官乱吠”
    王锡爵对言官们的恶感朝野皆知,他说出这话来倒也是正常,一直神色淡淡的申时行侧头瞪了他一眼,低声说道:
    “元驭,慎言”
    王锡爵为人做事和一般的官颇有不同,他做过国子监的祭酒,做过翰林院的掌院学士,有这两个资历在,那就是清流士子头号的清望之人,但在万历五年夺情之议的时候,言官清流只有五人被张居正引蛇出洞,在行刑夺官的时候,朝没有人站出来说话,王锡爵却上疏营救。
    结局大家都已经知道,那五人流放的被流放,降职的被降职,王锡爵也借口回家探病一直在家呆到了万历十一年。
    万历十一年回到京师后,照例在礼部做侍郎,然后入阁,朝张四维一党几乎将张居正的势力全部赶出了枢,天下间都知道风向变了,人人都在否定张居正的功绩,对他的任何事情都进行攻讦。
    偏偏此时王锡爵却上疏肯定张居正的功绩,认为张居正当政的时候,也有许多善政良策应该保留,所以说他是一个大明王朝的异数,尽管出身资历都是标准的清流儒臣,可却是个很少见的实用主义者。
    王通在天津卫的经营,每年给宫送进那么多的银两,在宣府外,在古北口外的那两场胜利,这都被王锡爵认为是王通的能力所在,王通出征归化城,尽管他也认为是冒失和冒进,但大军出动之后,也是他在催促兵部、户部以及相关衙门抓紧提供军需,提供大军的一切便利。
    在消息断绝那些日子,奏疏和攻讦越来越多,王锡爵也曾在内阁说过,大军若不败,造这样败坏士气民心的谣言是大罪,大军若败了,先抓紧各处的防务和准备才是正理,这等徒乱人心的造谣生事有什么用处。
    王锡爵在朝会上的冷嘲热讽也只有申时行听到,对眼下朝堂上的局势产生不了什么影响,都察院两位都御史迟疑了下之后,也是上前,只是说道:
    “言者无罪,王通此举堵塞言路,必将让国政混乱,请陛下慎之”
    如果是正常的奏疏,或者是别的大臣提出的动议,这个并不算什么,可王通刚才第一道奏疏就让吏部尚书严清闭门思过,眼下又是提出这个,众人不得不重视,难道是万历皇帝和王通早就有联系沟通?
    这个想法更让人感觉到惊惶,万历皇帝却明显有些迟疑,从出列的朝臣身上再看到王通身上,又偏头看了看司礼监一干人。
    朝臣们申时行、王锡爵和张学颜都是事不关己的模样,身后的司礼监众人,张诚、张鲸都是面色淡然,但张宏和田义却都是有义愤之色。
    “王通,你说严惩,其他人却不同意,他们已经说了他们的道理,你也讲讲你的?”
    听到这话,众人立刻明白,万历皇帝和王通事先应该没有过沟通,众人心都松了些,王通那边却开口回答说道:
    “言官上疏谏言,对政务事务提改进改正的方法策论,此种言论,即便是有疏漏错误,但毕竟是存善心,想着将事情做好,对陛下有利,对这大明有利,这样的情形,不应该怪罪,这才是言者无罪,如果一个人凭着自己的言官士子身份,凭着一个言者无罪做护身符,每日间开口妄言,造谣生事,没有任何真凭实据,就煽动士子百姓,就动摇民心士气,就攻讦朝政朝官,这样的恶行,又怎么能说是无罪”
    王通说的铿锵有力,朝堂的大臣突然间现自己能拿出的理由并不多,无非是祖宗规矩,言路闭塞种种,都太过空泛,工部尚:
    “王通你方才说这些人造谣生事寒了有功将士的忠心,那你这等严惩言官清流的动议岂不是寒了忠义士子的心思?”
    “若是真忠义,就不会说这等谣言,如今情形,言官清流所讲,和实务政务无关,和真假无关,但求能大言惊人,所说所讲,不求所说所讲有什么真凭实据,但求能吓人诱人,上疏言北征大军溃败,上疏言北征大军军将该杀者,纷纷被冠以敢言之名,却并无一人说明,这北征大军若溃败,京师该如何防务,若是军将无存,该选拔何人接替,他们只顾空口白话欺人骗人唬人,听得人多了,他们就成了名士直臣,有了升官财的机会,可他造谣生事损害到的实务和人呢?无人理睬,要是追究起来,一句轻飘飘的言者无罪就能遮盖过去。。。。。。。”
    王通顿了顿又是继续说道:
    “造谣生事,诬蔑良善,说错了之后无人追究,无需担责,反能扬名于天下,利害得失,就算是三岁孩童也能看出来,长此以往,谁还愿意潜心国事政事,谁还愿意脚踏实地,每日间只需要想着怎么说大话,说假话,骗人吓人欺人就可以扬名天下,步步升迁,这样的风气愈演愈烈,这么下去,低品官,士子书生,谁还会愿意办差做事,都会一拥而上去做这等‘名士’,那何人来替陛下管理地方,那何人替陛下运转财政?”
    殿堂又是安静了下去,殿堂诸人除了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掌管的就是御史言官,不得不争,其余身在高位的人谁没被下面的言官清流喷过,真做错了事情倒也没什么可说的,可家前门漆的过份鲜艳了些,家吃的时令河鲜多了些,都有人上疏弹劾,想要平息这件事,还要托人私下商谈,还要给银子许位置,官场上有品级分出高低,可如今,三品以上的大员反倒是要忌惮六品七品的年轻官员,生怕被这些人抓到把柄。
    如果真是海瑞那等直臣还罢了,出于一片公心,众人都有敬畏,可眼下京师言官清流给人的感觉只有不忿和无奈。
    能到了七卿(尚书和都御史)这等位置的人,自然都觉得自己是靠着真才实学方有今天,对那大言欺世盗名的不会有什么好感,也觉得让这等人得势有些不甘心。
    不过众人马上就有点悚然,这样岂不是被王通说服了,如果这样的奏疏被准了的话,那岂不是成了王通刚一上朝,就已经将朝诸人完全压制,今日如此,那今后又将如此,大家还有什么说话的权力。
    可想要否认一时间又找不到什么过硬的理由,王通句句是实,反驳的理由也不能太过空泛,殿堂居然安静了。
    申时行看了看殿的人,沉声说道:
    “王大人的意思是,言官本身无错,但那些造谣诬蔑,颠倒是非的才该惩治?”
    “正是申阁老所说的这个。”
    申时行问完这句话之后,也没有说话,又是默然不语,既然王通不是想要废除言官制度,只是想要惩办其的部分,那就当作这王通个人的报复,答应了他,何必在这上面纠缠太多,若是纠缠的久了,这王通将事情弄大了怎么办。
    其余诸人也渐渐回过味来,刚要说话,万历皇帝却开口问道:
    “张伴伴,你觉得王通所讲如何?”
    “万岁爷,外朝的事情奴婢不便多言,只是内廷之,谁要是说错了话,礼仪房那边都有规矩惩罚,毕竟大家是万岁爷的奴仆,轻忽不得,言官清流,都是我大明子民,受万岁爷的恩典俸禄,做错了事总不能没个追究。。。。。。”
    ……
第八百零七章 万历十二年五月中
    第八百零七章 万历十二年五月
    “自此恐暗无天日了”
    散朝之后,一干臣子从奉天门那边去往渊阁,因为大军已经在城外停驻,准备入城献捷阅兵,各部都有相干的事务,要由内阁统筹之后进行处置,不在内阁之的几位尚书也是跟了过去。WwW、QunabEN、coM
    户部尚书王遴叹气说了句,等到司礼监太监张诚说那句话的时候,众人都知道这个事情已经没什么更改的余地了。
    内阁辅申时行和次辅王锡爵都是冷眼旁观,兵部尚书张学颜也是不动如山,又有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支持,王通本身的声音也不容忽视,在朝会之,万历皇帝是怎样的态度,大家也是看的明白。
    “怎会是暗无天日,少些鸟鸣犬吠,耳边还能清爽。”
    王锡爵听到这句话,冷笑着说道,他万历十一年回到朝,张四维一党推他入阁是为了和申时行抗衡,王入阁后,言官们开始攻讦申时行,却没想到王锡爵和申时行相处的不错,结果言官们灰头土脸。
    但言者无罪,言官们没有受到什么处置,自此就和王锡爵不太对付,经常上疏弹劾,反对王的举动,彼此关系极差。
    “王大人,王通嚣张若此,没有言官清流等正义之辈抗衡,那局面会到什么样子?”
    听到王锡爵的冷笑,刑部尚书潘季驯忍不住说了一句,王锡爵却不理会,开口说道:
    “正因为这王通跋扈,才不能让那些蠢笨如猪的人把把柄送到王通手去,若真是为了正道大义倒还罢了,真相如何,难道诸位不知吗?难道王通不知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