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之富贵闲人-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敬摇了摇头,说道:“要真是这么容易就好了,他们要送自家闺女进宫,跟王家也商量了,跟史家也商量了,偏生我一个族长,小选的名单都报上去了,居然才听到了风声!我倒是上门去问,你猜怎么着,说这是他们荣国府的家事,送女儿进宫,也是为了给圣人尽忠呢!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我还能怎么说!以后要我再去管他们家的事情,就叫我天打雷劈!”贾敬说到这里,简直是咬牙切齿起来。
  贾赦给贾敬又倒了一杯酒,然后说道:“行啦,人家不把你当做自家人,你没事凑上去干什么,他们自家找死,让他们自个去折腾便是了,你看我,什么时候管过那边的事情了!”
  贾敬没有接话,他跟贾赦能一样吗,最终只能叹了口气,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以前还觉着,当初给贾存周那个混账再娶一个王家女实在是太便宜王家了,如今一想,什么样的女人配了贾存周,那都是糟践了人家!他若是想要振兴家业,自个去拼,哪怕直接到军中去做个小兵,我这个堂兄佩服他,就算是要为他铺路,我也认了!结果呢,你看看他这些年做了些什么事情,沉迷女色,花钱如流水,修身齐家,一条都没做到,倒是有脸为难孩子!”
  贾敬想到荣国府的几个孩子就是直叹息,荣国府六个孩子,庶出的三个也就不说了,贾家对庶出的子女一向不怎么重视,那个庶子叫贾瑁,也就是在家学里头混着,资质平常,成绩不上不下,按照家学先生的说法,运气好的话,能考个童生,在往上却是不可能了。
  两个庶女却是按照元春的排行,倒是顶替了原著里头的迎春和探春的名字,她们跟元春年纪相差不大,但是,待遇比起元春却是差了一大截。原本就是跟着元春,与几个女先生学了一些诗书,后来元春为了参加大选,找了教养嬷嬷回来,将女先生辞掉了,迎春探春也就没了书读,也只得平常学些针线什么的。
  贾敬对那三个孩子本来也没多少印象,但是对贾珠却是印象深刻,贾珠原本在江南的时候,却是请了西席专门教导,后来贾政的名声坏了之后,真正的好先生自然也不肯在贾家做了,因此,贾珠回京之后,也是入了家学。
  贾珠若论天资,并非顶尖,但是他却是极为用功的孩子,别人一天学四个时辰,他起码要学六个,整日里都在看书,又能够勤思好问,学问也比较扎实,贾敬其实是比较看好贾珠的。
  问题是,贾珠摊上了贾政这个父亲,自个没什么本事不说,还急功好利,又常常拿贾珠撒气,好孩子这么教,也要被逼坏了。
  贾敬之前见过贾珠,贾珠心思重,这点年纪,竟是有了郁结于心的样子,这自然不是什么好事,有损寿数。贾敬曾经劝过,只是贾珠他有自个的想法,贾敬又不乐意去见贾政那张臭脸,因此也只能看着贾珠一日日地沉郁下去。
  至于元春,这辈子算是毁在自个的祖母和父亲手上了,贾赦这边不知道,贾敬就住在荣府隔壁,两家的下人之间本来就有着姻亲关系,因此,荣府那边的事情,若是贾敬有心打听,自然不会不知道,因此,他却是知道,这些日子以来,小王氏却是一直抱病在床,却是被元春的事情给刺激的。
  要知道,小王氏在小选之前,还在张罗着给元春量体裁衣,还曾经找到顾氏,想着借着顾氏的交际圈,带着元春出去交际呢,结果呢,到头来,心爱的长女最后不光不能风光大嫁,竟是沦为了伺候人的宫女,这叫小王氏如何接受得了。
  顾氏去荣府探过病,回来的时候,就跟贾敬说,小王氏只怕人都有些魔怔了,也是,任谁家里不缺吃,不缺穿的,金尊玉贵养出来的好姑娘,之家被家里人推进了火坑里头,做娘的都得疯。
  顾氏老实说,对小王氏印象并不好,主要还是因为之前的王氏做出来的那些蠢事,小王氏自个也算不上什么比较拎得清的人。
  王家教养女儿,素来是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家里的女儿差不多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小王氏更是如此,而且她嫁妆简薄,又是给自个犯了错的堂姐做续弦,因此,一直底气不足,当然,手段也不足。
  王家那边不过将小王氏当做王家与贾家联姻的象征,对小王氏也没什么照应,小王氏的父兄又是在外地做着小官,根本对小王氏的处境毫无帮助。史氏是个只管自个痛快的,贾政也不是什么可以依靠的良人,小王氏因此颇为看重钱财,很多时候也显得目光短浅,管家也算不得清明,常常被下人蒙蔽。
  顾氏是书香之家出身,讲究的就是女子出嫁之后,就要三从四德,相夫教子,小王氏各方面多有不合格的,婆母什么的也就算了,史氏那样的人,面子上过得去也就行了,你再怎么孝顺也是没用!但是对丈夫总该尽心尽力吧,结果呢,小王氏拢不住贾政的心,贾政简直变成了有名的荒唐人,这叫顾氏自然是看不上小王氏了。
  不过,如今见得小王氏这般,顾氏也是心中怜悯不已,真要换了任何一个人,嫁给贾政这样的伪君子,也做不得更好了,小王氏好歹对之前王氏所出的贾珠视若己出,叫贾家的老人几乎都要忘了,贾珠其实是先头那位太太生的,又给贾政生了一儿一女,结果却是到了这般田地,小王氏连自个女儿的婚事都做不得主,眼睁睁地看着女儿被家人给坑了。
  人总是同情弱者的,小王氏如今为了女儿的事情变成了这样,顾氏回去之后难免要跟贾敬说几句,贾敬听说之后,也只有叹气,又叫顾氏去安慰一下小王氏,元春的事情却是难以挽回了,宫里有宫里的规矩,元春如今也只能等着机会,什么时候宫里要放人了,好生打点一番,让元春早点出来,找个差不多的人家嫁了,小王氏还有贾珠跟贾璞呢,贾珠也到了成婚的年纪,若是小王氏一直病着,那贾珠的婚事也要落到史氏跟贾政手里头了。
  小王氏听到顾氏这般说,顿时清醒了一些,自家婆婆和丈夫能为了前程毁了元春,就能再毁一次贾珠,小王氏哪里放心得下,第二天就挣扎着爬了起来。
  小王氏生病,压根没影响到史氏跟贾政,史氏照旧琢磨着怎么着将另外两个孙女卖个好价钱,而贾政那边呢,没有小王氏管着,短短几天的时间,从账上又支了上万两的银子,一转手就全花出去了。除此之外,贾政又看中了家里的一个丫鬟,直接将人给收用了,也没跟小王氏说一声,小王氏那时候伤心元春的事情,下人也不敢拿这事去打扰她,结果,等到她知道的时候,那个丫鬟肚子都鼓起来了。
  小王氏这边刚见过了那个丫鬟,正琢磨着怎么办的时候,那边贾政跑过来对着小王氏疾言厉色一番,一副不许小王氏害了贾家血脉的模样,小王氏看着贾政那张老脸,深吸了半天的气,才勉强按捺住了自个想要一把抓上去的冲动。

  ☆、第75章

  贾赦穿着一身粗布短打,正小心翼翼地将一株正在盛放的金黄色牡丹移栽到一个花盆里面,这牡丹名叫黄金楼,是一种金黄色的重瓣牡丹,却是贾赦用牡丹与芍药杂交出来的品种,花期比较长,芍药都谢了,这本牡丹还在盛花期。
  贾赦用牡丹芍药杂交出了不少的品种,专门弄出了一个黄色的系列出来,不过也就是如今才算是性状稳定了下来。
  问题是,贾赦的旁边还有一个老者,看着穿着一身普通的石青色的长衫,但是腰间悬着一枚田黄玉佩虽说须发都已经花白,身上却带着一种摄人的气魄。
  贾赦将这盆黄金楼移栽妥当了,轻轻呼出一口气,拿了毛巾过来擦手,这才带着一点埋怨对着那老者说道:“圣上若是想要看臣培育出来的这些牡丹,这几天自然会挑选了好的进上去,怎么圣人竟是白龙鱼服,亲自过来了呢?”
  那老者却是当今圣上,他这会儿饶有兴致地看着牡丹园里那一株株形态各异,妖娆多姿的牡丹花,口中说道:“这牡丹花放到宫里,跟这边就不是一个味儿了!而且,朕在宫里也是待得嫌烦,出来透透气!”
  贾赦很想翻一个白眼,你老人家想要出来透气,哪儿不能去,非跑到自个的庄子上来,这不是纯粹是为难他吗?不过,人都来了,贾赦也没办法把人给劝回去,也只好在一边小心伺候着了。
  这些年来,贾赦除非是年节需要朝贺的时候,否则的话,几乎就没上过朝,但是见圣上的次数只怕也就比内阁的阁老少一些,圣人这些年在外人看来,像是老糊涂了一般,朝政叫戴权那样的奸宦把持,内阁往往跟戴权斗得乌眼鸡一般。长大的那一批皇子一个个都冒了出来,在朝中结党营私,安插亲信,排除异己,弄得乌烟瘴气的,圣人也没有多管的意思。
  实际上,有心之人都知道,准确来说,朝政还是在圣人的控制之下,戴权是什么人,作为太监能够掌握批红之权,被人称为大明宫内相,凭借的可不是别的,而是圣人的支持。为什么自古以来常有奸宦作乱,但是换地依旧是更加信任太监而不是大臣甚至是嫔妃,就是因为太监无子,他们所有的权威都只能来源于皇帝,只要圣人一声令下,只需要几个侍卫出手,那些原本权势滔天的大太监就只能引颈待戮。
  而大臣不同,这些大臣有同乡,有同年,有老师,有亲友,他们手上掌握着切实的权利,手底下也有一批忠实的手下,织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网络,若是没有足够的理由,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随意问罪一个权臣,以免引起反扑。
  圣上如今年纪大了,没有那么多精力了,懈怠朝政,因此,戴权就是用来制衡下面那些大臣的,若是戴权搞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也不是圣人的错,最多有个失察的名头就是了。何况戴权是个妥当的人,虽说一直按照圣人的意思跟朝堂上群臣对抗,但是终究没有真正触及到底线。
  至于下面的皇子,圣上同样如此,能够制衡这些皇子的也就是他们的兄弟,因此,这些皇子互相之间争斗不休,偏偏都得孝顺圣上这个父皇,毕竟,圣上才是掌握了他们最终命运的人,因此,圣上尽可以高居金銮殿,看着下面那些儿子你争我夺,并且在后面偶尔推一把,让他们之间的平衡继续保持下去,如此,圣人哪怕怠政了,也能够把握住朝堂的动向,毕竟,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在圣上手里。
  圣上如今是个旁观者,反而对所有的事情都看得很清楚了,他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与圣人同龄的那一批人这些年一个个接二连三地过世,这让圣上心中也生出了天不假年之感,因此,如今也看得比较开,他对自个那些儿子的事情其实心里头已经有些腻味。一方面恨不得你死我活,一方面还要考虑到他的想法,在他面前扮什么兄友弟恭。这叫他觉得可笑的同时,又觉得有些可悲。
  朝堂上这两年时不时就有人试探着上书,请圣上立储,定下东宫之位,圣上却是根本没有这番心思,嫡长如今都没了,下面不是立贤就是立爱,问题是,圣上儿子也太多了,他也曾经真心疼爱过不少儿子,但是在这些儿子长大之后,他们就不仅仅是儿子,而是变成了想要抢夺自己权威的竞争对手了。因此,圣上如今对下头那些儿子真没有什么纯粹的爱护之心,反而多半是利用之念。如此一来,谁能上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