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娇妻养成札记-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贤妃没有女儿,但四公主冀茹的生母孟淑妃与郑贤妃交好。郑家便对冀茹留意了几分。这回郑胜章自作主张让妹妹带了冀茹出来,也是想着借此将关系拉得更近。

    只是看到冀若芙后,听了郑惠冉那番话后,他又改了主意。

    四公主无论身份相貌还是性情,都比不过二公主冀若芙。前者不过是淑妃之女,后者却是皇后嫡生女儿。再者,冀若芙身后靠着的可是俞家……

    郑胜章心里的念头愈发明晰起来。

    郑惠冉一直在担忧着冀茹,未曾留意到。

    冀茹因着这次的事情被皇上罚了禁足,一直到过年前听课放假时也未能出来。

    由于冀茹将此次事情一力承担下来,未曾说旁人半点不是,所以郑惠冉和郑胜章只是被晟广帝严厉斥责一番,并未从严处置。

    郑胜章曾几次三番想要单独见一见冀若芙而不能成,搞得他愈发惦记着这事儿,只是苦于没有办法而只能作罢。

    后来到底出现了一线希望。

    过年的时候,郑胜章跟了父亲去各处拜年。因着和崔家有亲,他们就也往崔家去了。

    巧的是当时姜成轩也在崔家拜年。

    郑胜章便寻机和他攀谈,旁敲侧击地打听冀若芙的事情。可是姜成轩心中坦荡,郑胜章忙活了半晌什么也问不出。郑胜章就想方设法地几乎套近乎。

    眼看着姜成轩内急去更衣,他便也随后去了。行至半途,抬眼看见一丛矮松的枝丫挂住了姜成轩的衣衫。姜成轩将衣衫拽下来的时候,腰间配饰不小心跟着滑落在地。只是姜成轩未曾留意到。

    刚才两人说话的时候郑胜章便留意到了这玉牌。是平日里姜成轩惯爱用的,他在上课时候就经常戴着它。

    眼看姜成轩举步继续前行,郑胜章环顾四周见没旁人在这儿,不动声色把那掉落在地的玉牌快速拾了起来收入袖中。

    过年时候虽劳累,却也热闹。

    待到繁忙过后,各处的事务都开始渐渐归于正常。

    宫中的课程也又重新开了起来。

    阿音离家回宫的时候,程氏依依不舍,足足给她装了两箱的东西去。一箱装的是衣物,一箱装的是吃食还有平日里用惯了的小物件。

    “到了宫里什么都要当心着些,照顾好自己。若是需要什么,尽管和皇后娘娘说。娘娘会看顾着你的。”程氏殷殷叮嘱道。

    “娘你放心,”阿音紧紧握了母亲的手,“我在宫里一切都好。大家都很关心我,没有什么不妥的。”

    程氏知道,皇宫那个地方不比家里。家里人能宠着顺着她,可是宫里那么多贵人在,她哪里就能顺心如意了?定然有不少让人烦心的事情。

    偏她什么都不说,只报喜不报忧。

    程氏看着愈发内秀的女儿,既开心于她长大了,又心酸于她处在皇宫那种地方,不得不快速成长起来。

    “我放心得很。”程氏拍了拍女儿的手,“所以你也不要担心家里。我们也都好好的。”

    看着慈爱的母亲,虽明知不过几日后就又能再见到,阿音的心里还是没来由的一阵心酸和不舍。和母亲又低声说了会儿话,看看时辰不早了,阿音便去拜别了家中诸人,坐车往宫里行去。

    毕竟新年过去还没有多久,家中尚还残留着新年的气氛。

    可是宫里截然不同。

    即便新年刚刚过去没几日,这儿已然恢复了平日的模样,红红的灯笼早已撤下,喜庆的窗花也已经除去。留下的只有那亘古不变的庄严和肃穆。

    阿音下车后并未上轿。她驻足停留了会儿,将四周仔细打量,待到适应了眼前气氛方才缓步前行。

    谁知行至半途,还未到清澜小筑,她便远远地看到云峰往这边行来,最后停在了她的跟前向她行礼问安。

    因着阿音想要静一静自己走走,所以伺候的人都在几丈外远远地跟着,并未靠近。

    云峰快速地往周围看了看,见近侧再无旁人,便压低声音说道:“一炷香时间后,景华宫外往西行,过去一条路,靠南的梧桐树下。”

    说罢,他又行了个礼,便快速离去。

    阿音怔了一下方才反应过来云峰话中的意思。

    ——难道是冀行箴在约她私下相见?

    若真是如此的话,那她到底是去呢,还是不去呢……

    作者有话要说:  阿音:到底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

    太子:必须要来啊!!都多少天没有见面了/(ㄒoㄒ)/~~

  
 第52章

    阿音原本打算着不去景华宫那边。但是回了清澜小筑后; 总觉得心里有什么事总记挂着。思来想去,她最终还是往冀行箴所说相约之处而去。

    因着不愿被旁人发现,她只让锦屏在旁跟着。其余人则留在清澜小筑里收拾屋子。或是清扫房间,或是整理她带过来的物品。

    临近所说之处后,阿音让锦屏留在街角等着。她便独自向前; 往那棵树下行去。

    冀行箴早已等在那里。

    听到脚步声; 他回头来看,见是她后便微微一笑。而后让火青川青留意着四周,他带她从小道往景华宫里行去。

    “可是锦屏她——”

    阿音话未说完; 冀行箴就笑道:“你放心,断然不会耽搁你太久; 也断然不会让她在那边冻着; 银峰等下会带了她去喝茶。”

    锦屏自小就伺候阿音,是个可靠的,平日里阿音寻冀行箴的时候就带着她。

    冀行箴说着就要去拉阿音的手。

    阿音不肯。

    冀行箴原有些不太高兴,非要拉着手不肯。后来思量着到底是年龄大些了; 若是一直不避讳着的话,她怕是会觉得他太过孟浪。

    冀行箴这才压下非要拉着不可的念头,与她一起并行着往里走去。

    其实每逢过年,冀行箴都会给阿音准备一份礼物。只是这几次过年,阿音每回在年后回到宫中都和他很是疏离。结果这几年的礼物就都没有送成。

    连同今年的; 冀行箴将这些礼物统统归置到了一起,带她来看。

    “……这是前年给你备下的一套首饰,这是去年给你准备的古琴; 这是今年给你新备下的缭绫衣裙……”

    他将这些一一给她看着,阿音拿起那身衣裙来,奇道:“这是,给我的?”

    缭绫华丽且精美,只宫中有少许贡品,外面是见不到的。

    如今衣裙在手,不用将它展开,单单这样拿在手里,便不由自主被它的华美而吸引。若是穿在身上,定然是极其夺目的艳丽。

    冀行箴见她喜欢,不由一笑,“是。我问父皇要了一匹,专程让人给你做的。”

    “皇上?”阿音疑道:“他肯让你用缭绫为我做衣裳?”

    “父皇不肯让我送你。听闻我要这匹布想送你,父皇说就当他赏给你的,旁人问起都这样说就是。”冀行箴说着,忍不住道:“不过这料子是我亲自挑选的,裙子样式也是我敲定的。你只管放心就是。”

    阿音本以为晟广帝对她说了那些话,定然是极其厌恶她的,却没料到他肯将这样名贵的衣料送给她。

    看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冀行箴不由暗暗一叹。

    他知道在晟广帝的心里阿音就是冀家没过门的儿媳。给自家孩子东西,晟广帝还是很舍得的。

    更何况,阿音越是出挑,等她往后嫁到东宫,帝后面上也就更好看些。

    只不过他还是有些懊恼。

    父皇不愿他在外和阿音太过亲近。古琴是身外之物,他可以用表兄的身份正大光明地送。但是衣裙这样贴身的衣物,却要用帝王的赏赐来做借口。

    想想还是有些不甘心。

    不过他心里的这点不甘很快就被阿音的喜悦给冲淡了。

    阿音也是头回看到这样漂亮的缭绫,想象一下这般衣裙上身后,苏娘子定然不能在她的舞衣上面再挑出错儿来了。

    好生谢过了冀行箴后,阿音拿出了自己准备的新年礼物。是一把紫檀木描金扇。原本也是寻了好久才找到的名贵折扇,可是与这用心让人做出的缭绫衣裙一比就算不得什么了。

    更何况,他给她每年都备了礼,而她只准备了今年一年的。

    看着阿音迟疑不定的样子,冀行箴稍一思量就也明白过来,笑着拉了她的手让她坐下。又在她着恼之前赶紧收了手。

    “你能记得送我便好。”他笑得开怀,“其余的我并不在乎。”

    两人闲聊了会儿后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各自分开。而后又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往昭宁殿去。

    如今宫里将要开始继续课程学习,众人需得在时辰合适的时候去拜见帝王,聆听他的教诲,而后在明天开始新的一个学年的学习。

    今日等到皇子公主还有陪读们到齐后,晟广帝依然如故,看着先生们对上一年学习的总结,将各人的课业做了评判。

    最后得出结论,崇宁宫那边武课最好的是常书白,文课最好的是冀行箴。崇明宫这里,文课最好的是冀若芙,武课最好的是常云涵。

    与少年们不同的是,女孩儿们这边对艺课也尤其重视。而艺课最好的则是阿音。

    “成轩和苏先生都对你赞不绝口。”晟广帝与阿音道:“好好努力。”

    阿音忙起身道谢。

    虽然晟广帝私下里对她用词严苛,让她几次落泪。但是在旁人面前时,晟广帝从未说过她半句不是。甚至还时常赞扬她。

    晟广帝点点头,“我让人给你备了一身衣裙,以兹鼓励。往后你上‘舞’课可以用得上。”

    这便是当众把那缭绫衣裙过了明路,往后再有人看到她那用贡品衣料做的衣裳后,也不敢再过多置喙了。

    阿音再次行礼谢过帝王。

    晟广帝将给各个方面最为优秀的少年少女们依次褒奖过后,又提起一事,与冀行箴道:“我记得去年和你谈论大理寺的几桩案子时,你说很欣赏大理寺卿断案的手段和魄力。是也不是?”

    “是。”冀行箴起身说道:“连大人处事冷静手段果决,儿子很是佩服他。”

    “嗯。那就好。我和他提了几句,他说无事的时候可以进宫来和你探讨一二。往后你看看什么时候得闲,和他说声,商议个合适的时间。”

    此话一出,众人神色各异。

    待到少年少女们散去后,冀符在昭远宫外绕了一圈后又折了回来,回了昭宁殿来见晟广帝。

    自打几年前那伤药和扳指的事情过后,晟广帝待大皇子冀符远不如以前亲热。原先他有意栽培冀符,虽然冀符年岁不大,依然放手许多差事让他去办。

    可是自打那天开始,他便将这习惯停了下来,未再继续历练冀符。

    俞皇后曾问起他的打算。

    晟广帝道,原以为此子性子温和可做贤王。后觉得他心术不正,就先磨一磨性子再说。

    俞皇后就没再过问此事。

    后郑贤妃曾几次三番替冀符向皇上讨要差事,皇上也未曾松过口。

    故而冀符如今虽又长大了些,却无论人脉亦或者是对前朝的了解,都远不如几年前。

    听闻冀行箴往后可以向大理寺卿请教功课,冀符心里惊慌,却面上不显。回来见过晟广帝后,与帝王闲聊半晌,方才旁敲侧击地提起自己的来意。

    ——想要一同跟着大理寺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