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娇妻养成札记-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旁边的少女轻推了她的手臂一下,“娘。谁家还没个哥哥呢。咱们家孩子少,我都还有个哥哥呢。”

    阿音听了少女这率直的话后不由得笑了,朝这位夫人行了一礼,颔首道:“我确实有兄长。”

    程氏则警惕地询问对方:“二位瞧着面生,口音也不似京城人。不知如何称呼?”

    那少女正要开口,她母亲轻拍了下她的手道:“我姓吴。这是我女儿阿妍。”

    只报姓氏不报家世,显然是有所顾忌。

    见她如此,程氏倒也不恼。出门在外,又是带了个未出阁的女儿,哪个母亲都会心中绷着一根弦的。

    “我夫家姓俞。这是我女儿阿音。”程氏如此回道。

    谁知听到了“阿音”二字后,那位吴夫人眼睛一亮,倒是愈发确认了:“原来真的是你。”

    看阿音还没反应过来,她笑着解释道:“还记得那个布庄么?当时有马将要伤人,你哥哥去救人。”

    她这样一提醒,阿音方才醒悟过来。

    那时候她和母亲哥哥一同去福临布庄想要买一身舞衣。结果遇到马伤行人。哥哥救了郑惠婷后对方反倒恩将仇报辱骂哥哥。

    阿音本是和郑惠婷争吵着,后来两位夫人好心拦住了她提醒她稍微等等,待母兄回来后再做打算,且还帮她和哥哥说了话。

    思及往事,阿音笑着说道:“原来是您。当日真是多谢您了。”

    语毕,她朝程氏解释道:“母亲可还记得那日马伤人的事情?我曾与您说当时有两位好心的夫人帮助我。这位吴夫人便是其中一位。”

    程氏自然记得。那时候她带着家中仆妇去照顾伤员了,未能多看顾着女儿。听闻阿音的话后赶忙道谢。

    吴夫人连连摆手说不用。

    说实话,当时的情形下出言一二于她和小姑不过举手之劳罢了。倒是没料到这个小姑娘那么看重她们的帮助也那么懂得感激,竟然之后还特意告诉了母亲。

    吴夫人多看了阿音几眼,与身边的女儿道:“你不是总说上山无趣?如今多了个妹妹与你同玩,如何?”

    吴欣妍连声叫好,欢快地上前来挽住了阿音的手臂,“妹妹一个人也无趣罢?不若我们一起啊。”

    程氏自打知晓吴夫人便是那心善相帮之人后,对她们母女俩便亲近了许多,由着吴欣妍和阿音在前面走,她则和吴夫人在后面慢慢说着话。

    吴欣妍年长阿音三岁,眉眼带笑,身材很是高挑。两人虽只相差三岁,这个头却差了不少。也正因了这个,吴欣妍愈发把阿音当小孩子般看待,遇到难走的路要拉她一把,遇到点难解决的事情也要护着他。

    阿音感激她的好意。吴欣妍却不甚在意地摆手让她不要一直道谢。

    “我家我最小。难得遇到个比我还需要照顾的,我高兴都来不及。”

    到了寺门口的时候,吴夫人和程氏谈到了兴头上,正说着各处时新的花样子。眼看着将要分开,还颇有点依依不舍。

    但是俞家来了这么多人,程氏和阿音自然要和家人同去。而吴夫人她们也要寻了自家从另一条路上走的长子同往。

    两位夫人正商量着中午约定个相同的时辰一起去吃斋菜,却听女儿们在旁喊道:“哥哥来了!”

    阿音和吴欣妍几乎是同时将这话喊出来。两人对视一眼后,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原来前面那一同往这边走着的两个高大少年,正是她们两人的兄长。

    俞林琛看阿音笑得眉眼弯弯,不由得也心情愉悦起来,问道:“遇到什么开心的事情了?”

    “哥哥,你怎地和吴欣妍的兄长在一起?”阿音指了他身边的少年问道。

    那少年和俞林琛的年纪仿佛,瞧着比俞林琛还要略小一些,又高又壮,一看便是习武之人。

    吴欣妍却是没问自家兄长,而是目光灼灼地看着俞林琛,等他回答。

    俞林琛笑着与阿音道:“我和阿义半途遇上,颇为投契,便一同前来。”说罢,他的目光朝吴欣妍那边扫了一下,又去看阿音:“倒是没料到这样巧。”

    “既是这样巧,不若就同行罢!”吴夫人很是爽快地说着,又和程氏道:“你们既是要和家人一起,那我们就叨扰一番,跟了你们旁边。别的不说,闲暇时候咱们聊聊天说说话也是好的。”

    程氏笑道:“若是夫人不嫌麻烦,这样倒是最好,求之不得。”

    如今俞家人已经聚在了寺门内,往里再行一段路便可汇合。

    吴南义朝俞林琛做了个“请”的手势。两人就一同往里去了。

    看着他们的背影,吴夫人与阿音道:“原是没看到他。瞧见你兄长的话,我必然能一下子就认出你们来。”

    她上下打量阿音一番,叹道:“小姑娘越长越漂亮了。虽然和小时候模样也像,但女大十八变,乍一看着我还是不太敢认。”

    吴欣妍开心地问吴夫人:“娘,阿音的哥哥呢?和几年前变化大不大?”

    “有一些变化,却不太大。”吴夫人和程氏道:“你这儿子教得好。拿得起放得下,又沉得住气。”

    程氏连听吴夫人赞了自家女儿和儿子,心里欢喜至极,待吴夫人愈发亲近了些,“哪里。他最是沉闷不过了,平日里只知道读书,旁的什么也不晓得。”

    吴欣妍忙问:“他功课很好?”

    “还不错。”程氏道:“已经考进国子监了。”

    吴夫人闻言又朝俞林琛看了眼,赞道:“真不错。”

    三房这边多了吴夫人和她的儿女,俞家其他人看到后不免多问几句。

    吴夫人以礼相待一一答了,只是未曾报出家世,俞家众人便也不晓得她是哪一个吴家的。但看她和一双儿女俱都十分有礼,老夫人她们就也没有多问,

    大人们忙着礼佛。吴欣妍觉得无趣,就和阿音在四处玩闹。

    在经过一个池塘边的时候,阿音因着怕旁边垂柳的枝丫挂到她的头发,就抬手不住地将柳条拨开。腕间的手链这时候便露了出来。

    吴欣妍原本正笑着追了她玩,见到她腕间的手链后却是一惊,十分意外地问道:“你怎么戴着这种豆子?”

    阿音没料到她会提起这个,下意识地晃了晃手腕,问道:“这个可是有什么不妥?”

    圆润的珠子红得可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愈发光亮。

    “倒也不是不妥。”吴欣妍斟酌着字句说道:“就是这东西的寓意特别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  阿音: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太子:难道要暴露了?o(* ̄▽ ̄*)o

    ****

    这种海红豆长在很靠南的地方,中国境内的话,大概在云贵两广那边,江南是没有的,所以阿音没见过~

    今天事情多,刚刚写完,发得太晚了实在抱歉

  
 第58章

    寓意特别?

    阿音下意识就问:“不知是何寓意?”

    吴欣妍看着眼前的小姑娘。

    虽她相貌极其出众; 且已经是小小少女的身段和模样了,但到底年龄略小了些。若说赠送之人是因了那红豆暗含的意思而相赠,好似也有点说不过去。

    “许是我弄错了。”吴欣妍轻松了口气,“应当不是那个意思。”

    阿音被她这半遮半掩的语气弄得愈发好奇。更何况,吴欣妍性情爽朗活泼; 如今看她不肯将这意思明白说出; 阿音倒是有点点提心吊胆的。

    “好姐姐,你就告诉我罢。”阿音上前挽了她的手臂晃啊晃,“等会儿我请你吃好吃的点心成吗?我从家里带了好些过来。”

    吴欣妍本就喜欢阿音这乖巧的模样; 如今看她这样软声细语的央求着,心都软化了。当即也没再多想; 就道:“此豆名为相思。”

    想想小姑娘年龄不大; 怕是还不知道相思是甚意思,她就又解释道:“是可以赠与心爱之人的礼物。”

    心爱之人四个字让阿音脊背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喃喃道:“不能罢。”

    阿音低了低头。

    她还不到十一,胸前虽然开始有点发育; 但也才刚刚开始不久,微微有些隆起。腰身很细,手臂腿脚都是细细弱弱的。

    冀行箴那么高,且已经十五了,会看上她?

    阿音这么一想就释然了; 笑着与吴欣妍道:“吴姐姐如何得知的?我们京城人都不晓得呢。”

    是了。她不认得这种豆,想必冀行箴也不识得。

    当年舅舅送她一套金镶红珊瑚首饰,她回来后第一次进宫就戴上了; 且很是得意来着。

    后来冀行箴曾问过她喜欢不喜欢那些首饰,她说喜欢。

    想必他以为她酷爱这样正的红色?

    吴欣妍听说阿音这首饰是一位表亲送的,就也哈哈一笑,“想必京城人是不晓得的。我也是在南地见到这种红豆过方才知晓。”

    两人将这话题说罢,便见程氏和吴夫人在不远处朝她们招手。

    二人赶忙行了过去方才晓得大家要相聚着一同吃斋菜去。

    俞家身为皇后娘家,自然要多加留意着些。更何况俞老夫人今日来了,她可是皇后娘娘的母亲。自然不能等闲对待。

    “原本时间要晚一些才到用斋菜的时候,大师们怕等会儿人太多太过拥挤,所以让我们提早去。”

    程氏说着,给阿音理了理衣裳,低头瞧见那红豆手链,奇道:“这是甚么?”

    阿音因着刚才和吴欣妍不好提起这东西是太子送的,故而用了“一位表亲”这个称呼。如今母亲当着吴欣然的面问起,她想了想就道:“就是昨儿送我上车的表亲赠的。”

    昨日阿音是从宫中离开,每次这个时候都是冀行箴送她上车。

    程氏心下了然,看那红红的豆子并非甚么珍贵物什,就没放在心上。招呼了吴夫人及其子女一同往吃斋菜的院子行去。

    如今天气偏冷,但寺里院中菊花开得正好。又有缀满果实的石榴树点缀院中,是以俞老夫人提议大家在院中用膳。一来有美景可赏,二来山上院中空气极好,在这儿待着心情舒畅。

    二夫人孙氏笑着附和:“还是老祖宗想得好。我就瞧着这儿的空气好,原想着在院子里吃正好,就是不敢开这个口,可巧您老就发了话。”

    程氏听了她的话后,扯了扯嘴角没说话。

    旁边大夫人杨氏说道:“好了,时间不早了,赶紧安排着罢。二弟妹若是无事的话,不妨看看咱们有多少个人,也好让大师们帮忙安排。”

    孙氏又凑在老夫人跟前讲了几句这才去点人数。

    程氏小声与杨氏道:“大嫂不是一早就知道有多少人了?”

    杨氏做事妥帖,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默不作声地记在心里。今儿出行的时候,程氏见杨氏问过管事,一共安排了多少车夫,各房有几个丫鬟婆子,然后跟车的小厮又有几个。故而程氏知道,杨氏对于来人有多少个应当是了如指掌的。

    杨氏倒也没避讳程氏,低声道:“总得给她点事情做罢。看把她闲得,都吵到了老夫人跟前。”

    程氏听了这话忍不住笑了。

    她没料到一向稳重轻易不言人好坏的大夫人居然也开始表现出厌恶孙氏来。

    说来也是。

    因了大姑娘俞晗和二姑娘俞千雪的亲事,孙氏没少闹事。

    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