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宠之名门医女-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木屋的大门紧闭,两个人躺在盘的土炕上,面红目赤,用仅有的力气张口,让莫轻云赶快离开。
    “轻云,快点走,你们怎么能来这里!”
    一个中年汉子用手捂嘴,声音低沉。
    “大舅!”
    莫轻云看到这样的情况,心凉了,他给两个人丢过去口罩,回头看着莫颜。
    “放心,咱们做好防范措施,不会传染的。”
    莫颜进到内室之后,打开窗户通风,她没有说话。
    带着皮手套把脉,从体表和脉滑数来看,正是处于流行高峰期的肺鼠疫。
    “可还有救?”
    莫轻云想了想,最后还是问出口,有一点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
    “还好,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莫颜的话让莫轻云心中大石落地,随之她顿了顿,又道,“若是晚来两三天,恐怕只能来收尸了。”
    不敢说百分百能够治愈,至少有很大的希望。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凉血止血。
    对于肺型鼠疫,还需要水牛角,丹皮,半夏,白茅根,仙鹤草和三七米分。
    水牛角颍川的药铺比较少,得从相邻的城池调配。
    “我带了药材,就让他们暂时住在这。”
    以两个人的情况,最好不要下山,在山上隔离也不错。
    小木屋的东西齐全,莫颜随身带了煎药的小锅,留在这里,作为二人专用。
    生石膏和水牛角需要先煎,而三七米分需冲泡,一共分三四个步骤。
    莫轻云仔细在一旁观看,以后他每日上山,来给两位舅舅送吃的,顺便煎药。
    “先清肺,再清毒。”
    莫颜说完后,细细地问二人的反应,做好记录。
    没有防治鼠疫的经验,她就一点点地积累,以后留下册子,就当是为后人做贡献。
    两个人喝药后,呼吸逐渐平稳,没有马上吐痰,折磨了两个日夜,躺着睡着了。
    莫轻云留了一会,把木屋内打扫一番,下了点驱虫的药米分。
    “看样子不会下雨,天窗就开着,透透气也好。”
    油灯放在桌边,莫颜和大堂哥沿着原来的路线下山。
    家人聚集在堂屋,慕白和祝神医正在比划着什么。
    大伯娘余光看到儿子,赶紧一个健步冲上去,颤抖地问,“轻云,你找到你舅舅们了没有?”
    “找到了,舅舅们不严重,颜颜说大体上没问题。”
    莫轻云和莫颜刚换完衣衫,又洗漱后才敢出来。
    莫家人围成一团,你一言我一语地追问山上的情况。
    三婶娘的运气不错,那边村子偏远,不常去镇上,染病的村民很少。
    “幸亏发现的早……”
    莫轻云只说了一半,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大伯娘误解了意思,以为万无一失,脸上出现了笑容。
    “娘,晚上我再上山看看,这几日就让舅舅留在小木屋中。”
    鼠疫传染,隔离治疗是最好的法子。
    莫颜不晓得这个病没有没有交叉感染,很多病毒在相互感染后变异,病毒比从前更顽强。
    “那就好,那就好。”
    大伯娘话音刚落,莫轻云的肚子咕咕地叫了两声。
    “瞧我,就顾着娘家事,还没做饭呢!”
    大伯娘赶紧洗手,到灶间忙活。
    一早上到现在,莫家人都处于愁绪中,根本就忘记要吃饭这茬。
    等看了看天色,到了晚膳的时辰,众人都觉得饿了。
    夕阳西下,村中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的炊烟。
    站在小院,眺望不远处的大山,莫颜叹息一声。
    她没回房,而是让婆子在隔壁单独收拾一间。
    尽管洗漱几次,她还是不放心,怕身上有什么病菌,传染给小包子们。
    她在窗口静静地看着宝贝和宝宝。
    这几天不能给两的小的喂奶,只能让他们喝米糊糊,再添加辅食。
    等完成了第一份治疗笔记,以后救治病患有参照物,其他人可以上手,不会手忙脚乱,她就不参与了。

  ☆、第039章 双胞胎抓周

颍川全城的百姓在和鼠疫做斗争,患病者被隔离开,两个月后,城内终于可恢复基本的秩序。
    城门在每日早晨开两个时辰,要出城的百姓们,提前到县衙报备,由专门的郎中检查身体情况,确认没问题,五天时间后可出城。
    此举,是为防止把鼠疫带到其他城池,控制传染源头。
    周围的城池吸取颍川的经验和教训,百姓们在闲暇时,打老鼠,灭跳蚤,注意清洁。
    一时间,药铺的各种老鼠药走俏,供不应求。
    比起性命,这点小钱,大家还是不在乎的。
    由于情况特殊,宝贝和宝宝的抓周礼一切从简。
    莫颜不想留下遗憾,拼拼凑凑几样东西,让宝贝和宝宝挑选。
    一张长方形的桌子上,放着荷包,绣帕,糕饼,书籍,小木剑,还有玉佩,印章,砚台,毛笔等。
    总共有三十几样。
    香香小包子抓周抓了绣帕,因为上面有漂亮的花朵。
    宝贝和宝宝对绣帕不屑一顾,直接拱到桌子下。
    兄弟二人有商有量,最后宝贝拿了书籍和毛笔,宝宝选了糕饼和小木剑。
    抓周是大越最特别的仪式,听说很灵验。
    小包子抓什么,代表以后有哪方面的特长。
    从前吕氏说起,莫颜好奇,她想知道,小时候到底抓过什么。
    吕氏抽了抽嘴角,那会,莫颜只抓了一块糕饼,塞到嘴里,在抓周快结束的时候,勉强抓了块凤凰玉佩。
    莫颜默默无语,抓到糕饼当场吃,就是吃货的意思吧?
    那是前身,不是她。她一直这么安慰自己。
    听说,当时她被大吕氏嘲笑,还是爹爹圆场,说她抓到凤凰的玉佩,意味着会变成凤凰,高嫁之意。
    按照常理,小包子一岁了,应该有大名。
    莫颜很怀疑起名无能的皇叔大人会不会再次坑害两个小的,她这个当娘的,绝对不能因为名字让儿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翻找典籍,莫颜才发现,起名是多难的一件事。
    民间讲究生辰八字,其中名字和出生的年份,日期,时辰有关联,金木水火土,五行缺一都不算好名字。
    大户人家有家谱,名字很讲究,而女子相对放宽。
    莫家下一辈的名字是莫中臣起的,那会他有了学问,不想用什么狗子,狗蛋,栓子,大壮等乡土气息的名字。
    在靠山村的村头大喊一声,“狗蛋”,不用等一刻钟,至少有五六个人应声。
    三月里,颍川绿树成荫,草木焕发着勃勃生机,家里新种下的菜蔬挂了果。
    鼠疫对靠山村的影响越来越小,村里人早出晚归整地。
    莫家的田地多,佃出去一部分,剩下的由大伯和三叔耕种,每年打的粮食足够吃,还有剩余。
    冬日多雨,受上次水患的影响,家里单独开辟出一大间库房,中间搭着隔板,陈米就放在隔板上,以防被捂着生虫子。
    情况稳定,莫颜轻松下来,闲下来后,她猛然发现,和皇叔大人的一年之约快到了。
    三月三,是他的生辰,他到底在干什么?
    之前的信件,他应该收到了吧?
    这一年的时间,说快也快,说慢却是度日如年,他不在身边,莫颜心里没底。
    京都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消息,颍川城门关闭,只出不许进,商家进货,都在城门口处做交接。
    听闻聊城战事还在继续,阜阳那边,大吴已经有两三个月没动静了。
    大概是洛祁的回归起了效用,大越终于不用面对三方压力,能松口气,缓一缓。
    一年多的征战,在军需上面消耗巨大。
    莫颜算了一笔账,看着宣纸上的数字,久久不能回神。
    她送出的十万两银子,只够扔在湖水中,打水漂的。
    粮草和药材占一半,士兵们的军饷,若是有人身亡,还有部分抚恤银子。
    这么多,大越一年税收恐怕都无法填补。
    随着战争,造成物价飞涨,百姓们生活凄苦,还要面对高额的赋税。
    没有灾祸,风调雨顺还好,要是赶上水患旱灾瘟疫,这日子真的没法过。
    “墨冰,你得空去问问丽娘,京都那边的染发坊行情如何?”
    去岁,丽娘帮着带回来一本账册。
    上面收入大幅度下降。
    京都风雨飘摇,有钱人们都担心变天,哪有心情拾掇自己。
    染发坊又出了很多山寨小店面,比自家的铺子便宜,很多人转移到小店去。
    染发坊开张的第一年最火,净赚几万两,铺子又是自家的,没租金。
    莫颜现在渐渐地感受到压力,她的收入完全不能支撑大额度的支出。
    尤其是战事,必须还如曾经一样,发动各地的百姓们捐钱捐物,这样能节约不少成本。
    国库空虚,等自家皇叔大人上位后,怕是不好办啊。
    “您总是爱操心。”
    胖丫不认同这点,打仗是男人的事,女子就要能吃能喝能玩能睡,顺便享福。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做让自己快乐的事。
    胖丫坚持早起,劈柴,做农活,她觉得这样,在吃馒头的时候踏实。
    祝神医一再表示自己有银子,而且数不清的银子,不用胖丫这么辛苦。
    他能让胖丫家的所有亲戚都过上好日子。
    胖丫拒绝了。
    乡下人,有田,有收成,能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
    如果真的有一天过上大老爷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家里人或许会改变本性,变得贪婪,自私,而且这种生活并不是靠自己努力而达到的。
    祝神医没想到胖丫大字不识却颇有见地,崇拜的用星星眼看着胖丫。
    莫颜十分受不了师父这种表情,夫妻俩总在她面前秀恩爱,真是够了!
    话说成亲这么久,为什么还没有小娃?
    祝神医的表情高深莫测,他摇摇头,留下一个神秘的背影。
    哪里有小娃!
    胖丫在莫家帮忙,白日劳累,天一黑就呼呼大睡,刚脱完衣衫准备酝酿的祝神医只能对床上的“大字型”胖丫叹息。
    “师父,您下次回阜阳,别忘了于谦和家的小闺女还得进行二次手术。”
    那个可怜的小女娃被当成妖怪,是因为天生畸形,患有唇腭裂,唇裂手术完成,而腭裂,要等到两岁左右做最好。
    当年小女娃还没有多少抵抗能力,不是最佳时机。
    莫颜与于谦和,明兰夫妇约定,后续的手术她还承包。
    救人救到底,她想把关于现代一些医术,理念宣传出去,没想过守着做家传绝学。
    “徒儿,敢想,敢做。”
    祝神医对莫颜竖起大拇指,两个人说是师徒关系,实际在彼此学习。
    祝神医那套开膛破肚的理论,只有莫颜一个人能理解,二人不断研究,还真的捣鼓出几个治疗疑难杂症的方子。
    不说别的,敢让绣娘作为郎中上战场的,放眼这天下,不会有第二人。
    “缝合伤口能有效止血,而且减少发炎的几率。”
    大越医疗水平及其低下,对莫颜来说,这些不过是小儿科。
    她很遗憾自己不是搞生物药学的,不然培养点青霉素,把西方的先进医术带到大越,可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
    中医有中医的神奇力量,几种药材相辅相成,对身体的副作用小。
    莫颜在阜阳开了两间药铺,半年算下来,盈利忽略不计。
    贫苦的百姓们来看病,抓不起药房,分期付款,有的实在是没银子,就用粮米等抵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