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农门青云路-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啊,今日我去给十一殿下讲课,待回来就找相关人员还个价,只要价钱合适,我们便买下来。”
  说罢,瑾瑜看了看天色,“时辰好像也差不多了,那我走了,等我回来。”
  亲一下冬青的唇角,又扒开玉白的小袄子,在熟睡的小玉白额头上亲了亲,瑾瑜拿上大氅出门去了。
  虽然天上出了日头,但进入冬日后气候寒凉得紧,还是以防万一的好。
  今日没什么事,翠枝领了向书在花园里晒太阳,小玉白醒了后,冬青索性也抱着小玉白一起,去露天下见见阳光。
  翠枝老远就招呼冬青,“快来这边坐。”
  秋霜在石凳上铺了棉垫,冬青便过去与翠枝并肩坐在一起。
  小向书快三岁了,长得虎头虎脑,凑到冬青身侧,垫脚够着望冬青抱着的小玉白,嘟着小嘴吧唧亲了小玉白的脸一口。
  “弟弟……”
  小胖手搭上去,看样子是试图将小玉白从冬青手里接过去自己抱。
  看小向书的模样,冬青与翠枝忍俊不禁,“对啊,是弟弟,但是向书还抱不了弟弟,得长大一些才行,记得乖乖吃饭。”
  小向书似懂非懂,清澈明亮的眼睛看着说话的冬青,愣愣点头,手却没有收回去。
  小玉白已经七个月大,很喜欢笑,看着小向书咯咯直笑,乱抓的手索性握住向书搭在他身上的手。
  两只白白嫩嫩的小胖手抓在一起,看上去好像有些可爱。
  冬青干脆顺势把小玉白递给小向书,手在下面托着,让小向书过一把抱弟弟的干瘾。
  小向书不知道冬青一直托着小玉白,好像知道自己能力还不足,抱得特别认真,一副生怕摔了小玉白的样子。
  翠枝在一旁笑得开怀,自家儿子是越看越稀罕,小小年纪就这么有责任感。
  冬青合不拢嘴,突然想起一茬,“向书这么懂事,可以着手教他一些三字经,慢慢适应着,再大些就请个先生,日后送进官学念书。”
  翠枝一愣,“可是冬青你也知道,嫂子都才开始学认字没多久,又没有正儿八经的学,可能没办法教向书念书。”
  冬青沉吟一瞬,道:“那我每日抽空与向书读几段,嫂子可以跟向书一起学。”
  翠枝笑道:“这个好,我虽然愚笨些,但应该会比向书学得快,毕竟他还小,总不能还不如个三岁的孩子。”
  “对了,说起孩子,我才想起,我的月事好像又快三个月没来,不知道是不是……”
  冬青心中一喜,“寻春,去请个大夫进府里来。”
  “是,郡主。”
  寻春应着正要走,翠枝忙道:“这样大动干戈不好吧?万一只是老毛病,岂不是让爹娘空欢喜?”
  冬青闻言,又对寻春道:“去偷偷找个大夫来,别让太爷和老夫人看到。”
  寻春掩嘴笑,“好的郡主。”
  翠枝好笑的摇头,冬青这么多年都没什么变化,瑾瑜功不可没,冬青都不用操心太多,多年如一日。
  寻春没多久就回转,老大夫捋着胡须给翠枝摸了半晌脉,“恭喜夫人,是喜脉啊!”
  翠枝笑逐颜开,都笑得露出了牙齿。
  冬青对翠枝身边的丫头道:“领大夫下去拿钱,顺便抓几副安胎药回来。”
  “嫂子,你是准备现在让丫头去告诉爹娘和大哥,还是晚膳时亲自说?”
  “现在说,现在就说。”一把将向书抱起,“我自己去说。”
  冬青担忧道:“嫂子你悠着点,向书还是挺沉的,让丫头抱吧。”
  翠枝吓得立刻又把向书放下来,当年大夫的话又在脑海浮现,她怀孕时不能拿任何重的东西,否则容易滑胎。
  怀小向书时,一家人小心翼翼守着她,是真的什么都没拿,期间拿过最重的东西大概是饭碗。
  如今虽然生活好了,滋补的药不间断,但也不敢胡来。
  王氏知道翠枝怀孕的消息,又是一阵谢天谢地,感谢祖宗保佑。
  还对祖宗承诺,有时间就回去坟前祭拜。
  特意嘱咐翠枝,走路看着脚下,给翠枝身边的丫头嬷嬷也打了招呼,让她们好生照看翠枝。
  这边瑾瑜给黎洛讲课,顺便举行了一个期中考试,把自己出的考卷拿给黎洛填。
  之前就给黎洛打过招呼,让他把之前所有学过的内容温习,今日要考考他。
  考卷内容只是学过的论语大学,和几首经典传唱的诗词。
  有类似填空的题型,填写原文,还有简单的问答题,写出题目里句子的出处和释义。
  黎洛是皇子,不需要考科举,瑾瑜不打算让黎洛学写赋得体,吟诗作赋全凭喜好有感而发才是佳作。
  一边教黎洛四书五经里的君子之道,一边给黎洛说历史典故人生道理。
  不求黎洛成什么旷世之才,但至少三观要正,别的都无所谓。
  “老师,我听闻十二弟没了,是父皇赐死的。”
  瑾瑜动作一滞,“是,因为他母妃一族犯了错,十一殿下日后不要再称其为十二弟。”
  黎洛顿了顿,“父皇为何要赐死十……他?是因为他是坏人吗?惠妃娘娘是坏人吗?”
  瑾瑜沉默了片刻,道:“世间没有绝对的好坏,他没有做任何事,却身不由己,对沈家来说,他是工具,但对你父皇来说,他是污点,对大多数人来说,他无关紧要。”
  “大人的世界太复杂,待你成为大人,铭记老师教你的道理,依自己的立场行事,无愧于心便可。”
  黎洛与瑾瑜相处数月,在瑾瑜跟前多了些童真,瑾瑜心里居然有些欣慰。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实际上,皇室的孩子,比穷人家的孩子要早熟得多。
  看着黎洛比他这个真正的大人还一本正经,瑾瑜总想叹气。
  心里不免觉得担忧,日后新帝继位,不知道黎洛会何去何从。
  华元帝也许还能活个三年五年,那时黎洛不过十二三岁,只希望最后能登基的皇帝,有能力的同时保持仁厚之心。
  “你静心答题,不该你操心的事不要去触及,成绩若是不合格,老师可要罚你。”
  “是,谨遵老师教诲。”
  黎洛答卷子时,瑾瑜坐在旁边长凳上看书,当了一回监考老师。


第115章 购入
  日头西移,光线从亭子一侧照射进来,恰好照在亭中书案上,给小小的黎洛渡上一层光圈。
  脸上细小绒毛在光线下呈淡淡的金色,黎洛好似浑然不觉,应付着书案上的考题,满面认真。
  瑾瑜察觉到脚背温暖了些许,原来是日头已经顺着地面爬上了他的脚。
  抬眼看一下黎洛,瑾瑜起身,走到黎洛身旁,背对黎洛而站,拦住无孔不入的阳光,将黎洛罩在阴影下。
  虽然冬日的阳光温度不算太高,但一样的刺眼,在阳光直射下看书写字对眼睛不好。
  何况黎洛年龄还小,眼睛更容易受到伤害。
  瑾瑜起身时黎洛便已经知道,却没有抬头,依然低着头答题,怕老师嫌他不够专注。
  此时感觉晃眼的日光被挡住,不由得偏头看向一侧的老师。
  瑾瑜身穿常服头戴官帽,一手执卷,一手负于身后,站得笔直,挺拔如松。
  在逆光中,不知为何会显得圣洁,像一幅说不上美感的静谧画卷。
  瑾瑜感觉身后的黎洛没了动静,转头问道:“怎么了?是臣挡住殿下的光亮了么?”
  按理这亭子四面透光,就算他挡住西面的日光,也不至于影响正常视读才对。
  黎洛莫名被吓了一跳,忙道:“无事,只是这题有些晦涩,思绪停滞罢了,与老师无关。”
  瑾瑜好笑的摇了摇头,“那臣不打扰殿下了。”
  他转头时黎洛明显在放空,那才是正常八九岁孩童该有的神色,天真无邪,很纯粹。
  在他发问的瞬间,却立刻故作老成,这个反差让他无奈又想笑。
  亭外宫女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里有些感动,只觉得李翰林一定是个充满柔情的男子。
  虽然她听不见声音,但看李翰林说话时脸上都带有温柔的笑意,那不是能刻意伪装的。
  并未因为十一殿下不受宠而有任何冷眼,讲课尽心尽责。
  这些日子十一皇子的转变她都看在眼里,笑容多了些,念书很用功,大约是不想让对他如此温和的老师失望吧。
  黎洛花了半个时辰,将瑾瑜出的考题一一工整写上答案,墨干后双手捧给瑾瑜。
  “老师,我写完了。”
  瑾瑜接在手里,颔首道:“嗯,今日给殿下放个闲,不学新课程,殿下记得温习,这考卷臣带回去批阅,改日来与殿下讨论出错的地方。”
  黎洛脑瓜点了点,“好,老师慢走。”
  瑾瑜伸手引路,“还是殿下先走吧,臣看着殿下回去,臣才放心。”
  黎洛身边就跟了一个宫女一个太监,虽然一般不会出什么意外,但自己先走瑾瑜总有一种不放心的感觉。
  大概是因为黎洛还太小,白白嫩嫩的,让他觉得很脆弱。
  想当初抱着小玉白小心翼翼心慌慌,生怕一不小心捏坏了,主要都是因为错觉。
  黎洛没再说什么,在瑾瑜的目送下,由宫女太监领着回去了。
  瑾瑜还惦记着冬青说的话,回程路上,去户部打听一下沈家和秦家在晋安和晋阳周边都有些什么产业,要以什么价格出售。
  看上沈秦两家东西的,不止冬青一个人,因为沈家的铺子庄子地理位置都不错,有财力的人家自然会想买下来。
  瑾瑜托关系让户部给他留几处,反正这两家产业众多,以他们家的财力,要全部买下来是不可能的,能买几处算几处。
  冬青把手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在晋安买了三个沈家原来卖外地特产的铺子,又在晋阳买下了一个庄子,土地依山靠水,是一处果园。
  冬青的想法是她的车队正在全国穿行,回程会一路带回途中的特产,她买下的这几个铺子已经累积了不少口碑,刚好可以继续卖以前有的那些东西。
  比如江南的丝绸锦帛,滇州的干菇野味,和田的玉,日后还可以跟胡人通商,购入各种稀奇的东西,由车队带着在黎国境内出售。
  冬青差人去把铺子原来的掌柜伙计挨个请了回来,这些人大都在这个铺子干了很多年,优胜劣汰留下的,比找新手现培养方便得多。
  这些人对此自然是乐意之至,东家突然遭了祸,铺子被查封,他们的端了许久的饭碗猝不及防就丢了。
  正发愁要重新找吃饭的活计,老本行又回来了。
  至于那处果园,沈家培植多年,果树都是现成的,买下来之后,明年她们就能吃上自己果园的新鲜水果了。
  冬青一直想要一个果园,但果树成长期慢,好几年才能结果,中间这些年栽种果树的土地就不会有任何产利。
  一般大家族才会有自己的果园,因为大家族底蕴厚实,浪费些时日和金钱无关痛痒。
  除了沈家的产业,冬青还买了一处秦家的宅子,不是祖宅安平侯府,是一处跟冬青他们家差不多大的宅子。
  安平侯府格局很大占地很广,虽然门上牌匾拆了,但不准备出售,皇室自己留了,日后翻修一下可以赐给封王封侯的人做府邸。
  冬青买下的那座宅子,准备等李林回来送给李林作成亲新房。
  之前李林购置的住处只是一个院子,只是一家三口住,给他父母配了三四个丫头婆子。
  既然要迎娶镇国将军的闺女,当然不能在那座小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