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农门青云路-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他们活着,有意识有思维,但是过得穷困潦倒与前半生天差地远,才是最严厉的惩罚。
  但是徐千章的自尊太强了些,至少比瑾瑜预测的要强,未收下这惩罚便选择自我了断。
  “不说徐家了,说多了糟心。”
  “嗯。”冬青颔首,道:“来说说咱家的生意,我已经有二十支完整的车队,往返全国各地,流通全国的商品。”
  “本来我想下一次竞争皇商,但你是翰林学士,不知道会不会需要避嫌,所以机会不大。”
  瑾瑜心中惊讶,他这段时间忙于朝政,倒是没有关注家中生意,没想到冬青动作挺迅速,离构建一个网已经不差多少了。
  “不要去做皇商,历代皇商都没有什么太好的下场,咱们就维持现状,不牵扯进去比较好。”
  冬青沉吟一瞬,道:“我只是觉得皇商特权更多一些,更加方便行事,钱也更好赚。不过我们都已经用一成收入换得通行全国的特权了,将就吧,毕竟有太多贪心不足而自取灭亡的例子,听你的适可而止。”
  瑾瑜满意道:“这才是我家娘子,长得漂亮贤良淑德手腕扎实还懂得取舍。”
  “油嘴滑舌!”冬青斜了瑾瑜一眼,又道:“十一殿下那边呢,你觉得有几分把握?”
  瑾瑜想了想,道:“如今十一殿下每日都往陛下跟前跑,人生得讨喜嘴又甜,十分讨陛下欢心。”
  “当下十一殿下应该是陛下最喜欢皇子,可惜华元帝治国理念比较冷硬,他大概会希望一个比较无情和理智的人继承皇位。”
  “但是如果另外三个皇子其中一个继位,十一殿下就得不到保障,陛下应该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小十一在他死后过得凄惨。”
  冬青眉间微皱,“这么一说,陛下如今倒是真的有所改变,据说陛下对待儿子的态度很是凉薄。陛下应该没有多少时间了,你设法让十一殿下显露一下才能,当十一殿下讨陛下欢心和才能并重,陛下就不会觉得为难。”
  “十一殿下是不是有陛下看重的才能不重要,我相信你能让陛下看到你想让他看到的。”
  冬青的想法与华元帝相差甚远,她不喜欢冷心冷清的残忍之人,而是看重黎洛的仁慈与善念,看重黎洛从一开始就是瑾瑜在教导。
  她相信自己的丈夫,瑾瑜教导出来的国君,不会比其他任何一个皇子差,按瑾瑜的理念治国,定能让黎国走向繁华盛世。
  听冬青的计策,瑾瑜好笑道:“十一殿下年龄还小,但他学习很快,慢慢的会变成很有才干的人,只是目前十一殿下还未能接触到政事,我们二人想到一处去了,我正在想办法。”
  瑾瑜一直在找合适的机会,让黎洛在华元帝处理政事时去寻华元帝,而后借机发表对当下政事的看法,以达到展露头角的目的。
  这日瑾瑜在前往御书房的路上,给华元帝送边疆和平洲的奏折。
  通知了黎洛,让其去御书房找一下华元帝,他会设法让黎洛有机会开口。
  黎洛从不怀疑瑾瑜的计划,掐着时间赶到御书房门外。
  “陛下,十一殿下求见。”
  华元帝刚接过瑾瑜递交的奏折,手顿了一下,“领他去偏殿等候。”
  瑾瑜道:“陛下,十一殿下快十岁了,大可以让他进来,慢慢接触一些政事,同时陛下享有亲子时光,一举两得有何不可?”
  华元帝想了想,道:“让十一进来。”
  虽然华元帝对一个才听课一年有余的九岁孩童并没有什么太大期望,但是让黎洛接触一下正好,免得太过天真。
  晟妃一直没什么存在感,黎洛也等同于透明,相比别的皇子年龄太小,华元帝一度忘记自己有这么个儿子。
  如今映入眼帘,倒是比别的皇子都招人喜欢。
  不怪华元帝忘记这么个儿子,徐空思当皇后执掌后宫,晟妃没有家族支撑又想安稳过活,自然不会让黎洛引起华元帝的注意,因为徐空思不允许。
  黎洛经宫人引路,来到堂中,跪地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十一不必多礼,来人赐座。”
  黎洛起身后,叫了瑾瑜一声,“老师。”
  瑾瑜躬身回礼,“见过殿下。”
  黎洛点点头,坐到宫人拿过来的椅子上。
  看黎洛小大人一般的做派,瑾瑜暗自赞许。
  黎洛进门先对华元帝行跪拜礼,而后没忘记他这个老师,态度不卑不亢,没有失去尊师重道的礼数也没有丢皇家的威严。
  “微臣告退,就不打扰陛下批阅奏章了。”
  华元帝首肯后,瑾瑜转身离开御书房,剩下的就看黎洛随机应变。
  今日递上去的奏折,是瑾瑜精挑细选的,有关平洲水患和边境游牧民族的蠢动。
  已经给黎洛讲过对策,包括平洲地势人文,戎人的优点缺点,以及黎国的现状优势劣势。
  瑾瑜让黎洛根据已知条件列举可行方案,再给黎洛分析这些方案的利害,同时也讲过华元帝的喜恶。
  瑾瑜相信黎洛,利用学到的知识,能够说得头头是道,也能迎合华元帝的喜好,避免触碰华元帝的雷区。
  第二日朝堂之上,华元帝将这些问题抛给大臣,得到的见解与黎洛相差不多,解决之法却不如黎洛给的合他心意。
  关于戎人,或派兵增援或派人和谈,或是先礼后兵,为此朝中大臣还争论了一番。
  而关于水患,只想着开仓放粮赈灾。
  最后华元帝一锤定音,采纳黎洛的方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铁血手段镇压骚扰边境的戎人,抢夺其血统优良的马匹,为黎国培育健硕的宝马,训练骁勇善战的骑兵。
  当日后戎人的优势逐渐被大黎抹平,便可直接讨伐,将辽阔的草原纳入黎国版图。
  水患的解决方案,依然是开仓放粮,但方法不同,差人去监督疏通河道,将河水引向时不时就闹旱灾的邻州。
  不用抓壮丁的方式,而是让灾民用劳动换钱粮,有报酬的参与家乡建设。
  到时灾民不会饿死,河道也成功疏通,不用额外付工钱,还不会因为繁重的徭役引起民愤。
  疏通的河道永久受益,日后只需例行维护,一下解决两州灾难。
  大臣们默不作声,心里把华元帝数落一遍,既然自己都已经想好了两全的解决之法,为何还要来朝堂上寻他们开心?
  华元帝则只是想看看,朝中大臣满堂,有没有人能提出一些更加有利的方案。
  事实证明,黎洛这些年虽然没有被指派老师教导,但读的书不少,知己知彼,能客观分析敌我优劣,而且还有远见。
  听到这个消息,瑾瑜给黎洛讲课时,大大的夸奖黎洛一顿,换来一双亮晶晶带着崇拜的眼睛。
  “全靠老师教导有方,否则我的想法也之后局限眼前。”
  瑾瑜摇头笑道:“还是因为殿下才思敏捷,臣不过是做分内之事。”
  黎洛也不继续客套,心中自有定义,道:“自那次之后,父皇已经默许我进出御书房,还会主动问我的看法,这是一个好兆头。”
  “所以臣讲课的侧重点已经从四书五经君子之道偏向时务策论,路都是走出来的,圣人训诫不代表一切,记住核心思想即可。”
  瑾瑜也觉得这是好兆头,但好坏总是并存的,黎隽和其他两个皇子明显察觉到了来自黎洛的威胁,三人隐隐有结盟之势。
  这一点瑾瑜有些担心,按照黎隽那个德行,再加上六皇子与七皇子,不知道会出什么恶毒的幺蛾子。
  只有告诫黎洛,谨言慎行,不要让那三人任何一个抓住把柄,同时提防栽赃陷害。
  瑾瑜欲方方面面都考虑一遍,事先把可以陷害的路子堵上,让其无处下手。
  但俗话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他并不是圣人,无法妄想十全十美。


第130章 结局
  华元帝听取了黎洛提出的建议,下旨着手疏通平洲河道。
  这是一个大工程,至少数年时间才能完成,需要一个清廉的官员负责监督。
  瑾瑜借机向华元帝举荐李言卿,李言卿还在滇州任职,刚好与平洲接壤,离得较近。
  黎国官员升迁除了看政绩之外还要看资历,当官时间越长资历越老。除非有杰出成绩,否则李言卿至少要熬十来年,资历够了才会得到升迁。
  而此次正是机会,只要李言卿花数年时间办成了这事,瑾瑜可以确保李言卿升迁到都城成为内城官。
  华元帝没有立刻首肯,也许是身体跟不上,感觉最近思维都变慢了些,需要花些时间才能理清楚其中利弊。
  瑾瑜立在下首,默默等待华元帝仔细想清楚,若是华元帝思考之后不同意,他再设法说服。
  黎洛无条件支持瑾瑜,上前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华元帝点头,“嗯,你说。”
  黎洛道:“到现在朝中也无人自荐去做这事,想来是因为众人都知道其中艰辛,内城官大多已在晋安安家落户,不愿离家数年独身在外。”
  “老师举荐之人得老师极力担保,品性与能力自然有所保证,那人年轻劲头足,做此事正好,效率想来是极高。”
  华元帝冷哼一声,“朝中大小官员满堂,难不成就无人愿意为社稷而舍小我?”
  黎洛忙道:“父皇息怒,儿臣与父皇同在皇宫,长时间不见父皇儿臣心中都感无限悲戚,如此一想,儿臣便是可以理解的,人生在世不过数十年,无人想与亲人天各一方。”
  华元帝沉吟一瞬,这个儿子,说话总是这么让人舒坦。
  不过一月有余,华元帝看着黎洛从小心翼翼畏畏缩缩,到现在能够言谈不俗头头是道,虽然依旧带着孩童的天真与稚气,但称得上变化惊人。
  按黎洛的话来说,就是身为一国之君的父亲给了他底气,从前都是因为没有底气,生怕一不小心惹得别人不快。
  “嗯,这般说来倒是人之常情,传旨下去,李言卿此人纳为稽查官,督办平洲水利建造。”
  “遵旨。”
  瑾瑜离开后去了工部一趟,把他画的规划图交给工部尚书王松蔺。
  近年瑾瑜一直慢慢收集资料,将黎国地貌绘制完整,此次只需将平洲与青州的地图放大,在上面规划便可。
  术业有专攻,瑾瑜毕竟是业余的,只能为工部提供便利,具体细节得工部推敲。
  这也相当于给李言卿提供便利,事情尽快提上日程,没有后顾之忧,便能早日了事,百姓亦能早些安居乐业。
  王松蔺十分欣赏瑾瑜,提出的不少建议都很新颖很实用。
  而且瑾瑜画技超群,把想法画出来给他,比一张嘴空说来得明了,很多时候瑾瑜给的图修改少许就能直接用。王松蔺曾想说服瑾瑜到工部任职,但是想想瑾瑜出的其他政绩,觉得把瑾瑜拘束在工部太可惜了,不如留在翰林院,各方面都能兼顾。
  瑾瑜自然不知王松蔺对他评价极高,他的想法很简单,尽量把自己记得的东西具现化,为自己提供便利也为天下人提供便利。
  一举数得的事,瑾瑜当然很乐意去做,恨不得记得现代所有便利的生成方法,让黎国领先于全世界。
  但是很可惜,他未曾想到自己会有穿越的机会,没有刻意去学习这些东西。
  总而言之,此事告一段落,瑾瑜给李言卿写了书信,交代了其中细节,让李言卿只管安分做事,保证工程质量过关,后续的事不用李言卿操心。
  李言卿不算是平庸之辈,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