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农门青云路-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去县学找找陈君然如何?可以一起吃午饭。”
  瑾瑜一行说一行将书本收拾好,塞进包袱里。
  “好。”
  冬青当即起床,把散乱的头发打理整齐。
  两人问了路,来到学院门前。
  县学处在县城边上,占地颇广,红墙青瓦,门上挂有梨木牌匾,上书山河书院。
  四个大字润迹藏锋入木三分,磅礴大气中不失轻逸灵动,可见题字之人书法功底十分深厚。
  山河书院前门空旷,后面依山,尽显钟灵毓秀。
  上前找了门童通报,不久就看陈君然从门内跨出,满面喜意,身后还跟了李言卿。
  “二狗哥!没想到你与嫂子到了县城,是准备来县城发展了么?”
  瑾瑜二人迎了过去,“哈哈哈,不是,我与你嫂子进城是为了别的事,想着来找你一起吃顿饭。”
  说着看向后面的李言卿,“这位是李员外家的公子,我们见过,如不嫌弃就与我们一起吃了吧。”
  “不嫌弃,想来你们二人对县城算不上熟悉,不如我来带路。”
  李言卿饶有兴致看了看眼前夫妻二人,没想到李二狗竟然与陈君然认识,看样子关系还不浅。
  不出意外的话,这李二狗夫妻,就是陈君然时常念叨的二狗哥和嫂子。
  陈君然兴致勃勃与冬青说着挑花刺绣在县城的市场,县城比明山镇繁荣,人流量大,生活水平也比较高,生意在这里做要赚钱得多。
  李言卿率先走在前面,想起前几个月他父亲收到的那封信。
  他父亲说过,是靠着那封信给的消息,将那林员外整治得毫无还手之力。
  他看过那封信,字体根本没有任何特色,不容易辨认是谁的字迹,但信里提到是为了南巷那个点心摊。
  如今看陈君然和这夫妻二人的关系,再联系李二狗是挑花刺绣的创造者,事情渐渐明朗起来。
  李言卿脑袋聪慧,这接二连三的事情连起来,大约能猜到送信的人就是身后这个李二狗。
  不禁又回头仔细打量瑾瑜,外貌着实出色,借刀杀人这个伎俩也玩得很溜,不伤一兵一卒,永绝后患。
  李言卿留了个心眼,看样子李二狗人品德行是没有问题,若是有机会,不妨可以深交。
  这个机会,自然是看李二狗能走到什么地步,如果一直是个农夫,那便没什么深交的必要,至多算得上有些小聪明,堪不得大用。
  考虑到瑾瑜的家境,李言卿并未带几人去太贵的地方,而是找了一处物美价廉的饭馆。
  “二狗哥,你与嫂子来县城做什么?”陈君然得知二人不是来县城打探消息的,对二人来此的目的有些好奇。
  “是这样,我们这次来,是到县衙备案成亲的。”
  瑾瑜把事情始末大致说了一下。
  陈君然有些讶异,“所以,冬青现在算是我的妹妹?”
  冬青点头,“可以这么说,我认了村长做干爹,还冠上了陈姓,我年岁比你小,确实要叫一声哥才是。”
  “哈哈哈那今后二狗哥不就成了我妹夫?”
  陈君然又想起一茬,“方才二狗哥说改了名字是吗?改做什么了?”
  陈君然的名字在清水沟算是很好听的,因为他父亲好歹识字,也不信名字取得贱好养活这一套,给他们四兄弟分别取做君平、君安、君逸和君然。
  所以他没有名字这方面的烦恼。
  瑾瑜答道:“改做李全,取了字为瑾瑜,既然冬青叫你一声哥,日后你怎么顺口就怎么喊。”
  陈君然想了想,“从小就叫你做二狗哥,叫了这么多年,一时半会儿的还难以改口,日后我尽量记着,叫你一声全哥。”
  李言卿在一旁听着三人说话,心里好奇,既然改名字,为什么不改一个更好听的?
  至少按他的眼光看来,这李全着实俗套。
  不过,名字只是个称呼而已,总比李二狗来得好听。
  若是李言卿问出来,瑾瑜也不知道为什么。
  说起取名字,他第一反应就相中这个俗套的全字,大概是因为好写。
  饭桌上,瑾瑜向陈君然和李言卿讨教了县试的具体流程,应试需要准备些什么。
  冬青倒是跟他说过大体制度,但因为冬青接触的都是高门子弟,与平民应试又有所差别。
  之前陈君然只是告诉他县试每年二月开考,考试场次由县官决定,一般四场或是五场,无外是四书五经圣谕广训。
  再说头场是正场,试四书文一至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文句通顺字体端正无错乱即可通过。
  二场招覆,三场再覆,后为连覆,只要熟读四书五经,一般不成问题。
  李言卿倒没推脱,与陈君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应试所需。
  每年十二月底至一月开始报名,到县署礼房,上报自身姓名年龄籍贯,需填写往上三代履历。
  考前一个月礼房便会贴公文告示,确定考试日期。
  除此之外,还需要村子里四名村里人与一个廪生作保。
  保证履历属实,未匿丧,不是冒名顶替,身家清白,方能参加考试。
  瑾瑜低头沉思,现在十月中旬,距报名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从村子里请四名担保人倒是不难,但要找秀才还得是廪生作保,好像没有什么人选。
  想着,发现冬青已经看向了李言卿。
  而后陈君然也转头看着李言卿,这就是个现成的廪生生员。
  李言卿正寻思还有什么遗漏没有说,就感觉旁的三人都看着自己,顿时莫名其妙。
  “怎么了?”
  问完便反应过来,“哦……这个啊,看在君然的份上,我可以为你作保,但你最好不要有什么隐瞒,否则我会当场翻脸,你可能永世不得科考。”
  陈君然笑道:“我与全哥是一个村的,他家为人我清楚。”
  “那是自然。”
  瑾瑜干脆的应下,他哪来什么好隐瞒的?他的父母祖祖辈辈都是清水沟种地的,虽然一贫如洗,但绝对身家清白。
  用饭过后,陈君然与李言卿要回学院,瑾瑜二人准备慢慢悠悠走去县衙,时间也就差不多到了下午。
  望着李言卿和陈君然离开,冬青长吁一口气,“真好,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瑾郎你可要加把劲,年底我陪你前来报名。”
  “我尽力。”瑾瑜只能说他尽力。
  他已经把四书五经背个滚瓜烂熟,靠记性的部分完全不虚。
  但考试不止考帖经墨义圣谕广训,还考诗赋,这一点就让他心里没底。
  冬青握住瑾瑜的手,认真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把当初作诗哄我,油嘴滑舌那些精力拿出来,考个秀才不在话下。”
  “真的?”瑾瑜觉得好笑,什么叫他作诗哄她油嘴滑舌?那不过是由感而发。
  冬青点头,“真的,我见过几个举人会试所作的五言八韵诗,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你这只是县试而已,只需五言六韵,可不能未战先衰。”
  “行,那就听我家娘子的。”
  被冬青这一顿夸,还真是觉得自信爆棚,不就是作诗?而且每场考试都是一整天,一整天还憋不出一首诗也太过烂泥了,就别想着能更进一步。
  冬青眼珠转了转,“这样吧,你背熟了诗经,我们再去买其他诗词鉴赏,你辛苦一些,把那个也记下来,一般就不会出现题目没见过的情况。”
  “好。”
  两人顺路缓行,遇到卖诗书笔墨的店子,便进去询问一番,将流传于世的诗词鉴赏都买了下来。
  瑾瑜付钱后正准备离开,却被冬青拉住衣袖,指着一方青石砚台,“将那个拿来我们看看。”
  入手沉甸,质感细腻,冬青看向瑾瑜,“如何?你还没有一方像样的砚台,日后你都是要考取功名的人,怎么能没有砚台?”
  瑾瑜用茶碗磨了近一年的墨,前几日冬青磨墨时手滑,鹅卵石掉下去把碗砸碎了。
  今日买书,冬青想起这事,觉着应该给瑾瑜买一方真正的砚,那茶碗终究很不方便。
  冬青眼睛亮晶晶的,瑾瑜只得应下,“那就买下它。”
  砚台塞进包袱里,冬青心满意足,跟在瑾瑜身后去了县衙。
  大概王县令已经打过招呼,瑾瑜说了姓名,便有衙役带他们进门。
  王县令见二人过来,拿出两张写有字的纸递给二人,“在上面摁个手印,你们二人都要摁。”
  瑾瑜接过,发现两张内容相同,就递了一张给冬青看。
  上面写了年份和日期,山河县明山镇清水沟人士李全,与妻陈氏于今时今日到官府登记迁户备案。
  王县令见二人没人直接摁手印,还拿着看了一会儿,心里惊奇了一下,没想到深山沟里的夫妻二人都能认字。
  不过也没有出声,看不看也就那样,所有来备案的夫妻写的内容都相同。
  冬青确认无误,便用拇指蘸了红墨,往两张纸上自己的名字处伸去,手还微微带着些颤抖。
  摁下这个手印,她就是李瑾瑜的妻子了,堂堂正正的,名正言顺的。
  瑾瑜察觉到冬青的颤抖,轻轻握住冬青手指,坚定的摁了上去。
  赶紧盖上戳,这辈子都别想抹掉。
  王县令抬眼看着柔情蜜意的两人,干咳了一声,“咳,摁好了吗?好了拿给我。”
  “好了。”
  瑾瑜把两张纸整齐的放到王县令跟前的桌案上。
  王县令拿起看了看,确认无误,拿起官印各自盖了一个印,一张夹在李二壮家的户籍册子那一页里归档,一张递给瑾瑜。
  “拿去,你们的事已经完全办妥了,两清。”
  说着把陈富贵和李二壮两家的户籍翻开放在桌上,都有陈冬青的名字。
  瑾瑜接过那张纸收好,拉着冬青对王县令鞠了一躬,“多谢县令大人,您费心了。”
  王县令一摆手,“去吧。”
  出了县衙大门,瑾瑜拿着那张纸看了又看,露出一脸傻笑。
  “这算是咱俩的成亲证书了是吧?官府盖戳的。”
  冬青嗔了瑾瑜一眼,“瞧把你美的。”
  瑾瑜仔细将纸张折起,放进怀里,“不不不,我不美,我媳妇美。”
  冬青暗自偷笑,“天色还早,我们回家吧,应该能赶着戌时前到家。”
  “嗯。”
  夫妻二人并肩走在石板路上,西沉的日头将身影拉长,最终重叠合二为一。
  回到家里,家里人忙询问事情结果如何。
  得知冬青成功入籍,也成功在官府备案成为他们家的媳妇儿,李老汉夫妻笑得合不拢嘴。
  翠枝十分欣慰,“这就好,这就好。”
  彼时场景一一浮现,当初将装傻的冬青买回来,本想着好生哄着冬青,一家人也能安乐过一辈子。
  哪成想变数太多,如今的光景比初时设想的,好不是一点半点,让翠枝感觉犹如梦境。
  瑾瑜笑道:“我准备跟冬青成亲,给她穿上大红嫁衣,宴请父老乡亲,天地与父母为证。”
  冬青愣住,其他人也跟着呆了一呆。
  山里人娶媳妇,一般都是请了媒婆,开庚点香下聘礼,瞧个日子去把新媳妇接过来了事。
  没太多时间和金钱用来办婚礼和宴请宾客。
  清水沟也就是村头的张家和村长家娶媳妇办了,旁的根本没有这些事。
  王氏问道:“那……那什么时候要办这事?要准备些什么?”
  瑾瑜不假思索,“赶在年前吧,我去与陈叔通个气,既然冬青是陈家的闺女,瞧了日子后,成亲前三天让冬青在陈叔家,到了吉时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