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农门青云路-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瑾瑜脚步一顿,“日后……我跟你没有日后,一条船上倒是可以考虑。”
  李林恍然大悟,“哦……你是不是因为我跟嫂子言语相投,因为我比她年长一岁,她还叫过我林哥,所以你心里吃味?才对我没有好脸色?”
  瑾瑜一笑,“不是,就是觉得你整个人看上去都很欠揍。”
  “……”
  李林摸摸自己的脸,好像没那么欠揍吧?反正他自己觉得长得还挺英俊。
  一愣神的功夫,瑾瑜都已经走出去老远,赶紧拔腿跟上,欺负他腿短啊!
  瑾瑜没有去白四街找冬青,而是直接回了家。
  冬青回家的时间不定,有时晚些有时较早,他去了几次想着与冬青一同回家,结果只遇上两回,而后索性各自回家。
  家里王氏已经烧好了饭,等大狗和翠枝回来,炒几个菜就能吃。
  今日有李林上门,王氏多蒸了一个人的饭,还多加了两个菜,一素一荤。
  看李林也是读书人,想着不能给瑾瑜下面子。
  而瑾瑜根本没拿李林当外人,只要管饱,他就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古人都重宗族,听瑾瑜说李林姓李,是来跟冬青瑾瑜一起做挑花刺绣的,李老汉等人觉得关系又近了几分。
  王氏望着李林笑,一脸和蔼,“你家是哪儿的?成家了吗?”
  “哈哈……那什么……我家是青山镇的,还没成家,伯母您有人选要给我介绍?我也不挑,跟冬青嫂子差不多就行。”
  李林话音刚落,头上就遭了瑾瑜一个爆栗子。
  “敢拿我媳妇开涮,你小子越来越欠揍了。”
  李林捂着头,感觉像遭了一记重锤,这什么手劲???
  冬青往瑾瑜碗里夹了菜,笑道:“饭桌上,别闹了,快吃完你们俩还有事呢。”
  “好。”
  瑾瑜一瞬变脸笑意盈盈,果真听话的安静吃饭。
  李林吃饭砸吧嘴,瑾瑜给他一记眼刀,这小子只怕又是家里的大宝贝,都被惯坏了。
  李林咀嚼的动作都被瑾瑜吓得缓了缓,心里想着惹不起,不管是哪方面,他都惹不起。
  “你考试怎么样?过了吗?”
  听冬青问起此事,李林来了精神,“那肯定要过啊!我是何许人?文字好运气好,怎么能连个童生都拿不下?”
  看李林眉飞色舞,冬青觉得好笑,不过心里松了口气,“过了就好,明年去参加院试,看看能不能考到秀才,不求加官进爵,至少要把赋税徭役免去,你才能无后顾之忧,安心跟着我们赚钱。”
  “行!为了你这句话,我一定拼命免掉那些有的没的。”
  吃过饭,王氏抢着洗碗,不种地了她感觉浑身不得劲,这段时间很不适应整天无所事事,就把家里的杂活都揽在身上,好让两个儿子儿媳专心钻研赚钱的营生。
  翠枝和冬青也理解,好在不是什么重活,便随她去了。
  翠枝领着大狗和李老汉处理点心食材,冬青和瑾瑜三人就在院子里制作挑花刺绣。
  李林看着冬青数格子点颜色,感叹道:“嫂子你可真有耐心,这么枯燥的事儿能做这么久?”
  冬青抬眼,“没耐心能如何?我可是指着这个养家糊口,自然是要有耐心的。”
  “像你这样制作,如果有人指点,一般不会画画的人是不是也能复制?”
  瑾瑜点头,“能,这个数着格子,只要有耐心不要数错了,不会画画的也能点。”
  李林道:“那为什么不让你嫂子和大哥跟着一起点?他俩看上去手脚灵活,应该不算难教。”
  冬青叹气,道:“我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刺绣会有饱和的一天,但吃的永远不可能缺,所以大哥嫂子要先顾及点心生意。”
  王氏擦着手从灶屋出来,听到几人的对话,想了想道:“点挑花刺绣是精细活,我跟你爹老眼昏花手又抖,不能帮着,但我能做点心,也能守摊儿,让翠枝大狗帮你们,我跟你爹顾着点心生意如何?”
  冬青看了看瑾瑜,她没有提这茬,是因为觉得王氏和李老汉已经辛劳一辈子,也是时候享清福了,她们年轻人能顾得过来,就不要让老两口动手。
  李老汉一行敲核桃,一行插话道:“你娘说得有理,这些日子你娘跟着翠枝打下手,也学了个差不多,我们老两口没啥用,能帮一点算一点,帮忙顾着点心生意,你们的挑花刺绣多了人手,应该能多挣不少钱。”
  翠枝与大狗对视一眼,道:“我们没意见,只要能多挣钱,怎么着都行。”
  见所有人都无异议,瑾瑜定论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开始嫂子你把点心所有该注意的事都教给娘,冬青教你们穿暗线调染料数格子,复制我与陈君然李林三人点出来的新花色。”
  “成,就这么说定了!”
  翠枝甚至没等到第二天,她的点心都是晚上做出来,早上拿去卖,今晚就拉上王氏和李老汉,仔细说着所有步骤与技巧。
  王氏这些日子记了个大概,应该可以挑梁,再由李老汉帮忙打下手,顾着点心生意不成问题。
  再说翠枝和冬青又不远去,就在院子里,王氏随时能让二人去矫正错误。
  第二日大狗帮着把点心和桌子搬去街口,翠枝已经跟着冬青给底布穿起了暗线。
  大狗和翠枝不算心慌,因为有了大伯母的前车之鉴。
  既然大伯母一家都能复制,她们年轻人好手好脚的,难道还能不如大伯母不成?
  不过最开始进度很慢,不如冬青来得熟练。
  虽然画作是冬青的短处,但毕竟学过,好歹有些底子,而且她从去年就做这件事,熟能生巧。
  做这事,不要什么技巧,只需要静下心来,仔细一些就完全没有问题。
  复制比创作来得容易,三个人就能复制以前的三倍,收入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为了方便,李林干脆住在了冬青她们家,刚好多出一张床,仿佛就是为李林准备的。
  瑾瑜每日去书院学习,回来有意无意把新接触的知识与李林交流,他觉得李林是个聪明人,他透露那些都是考秀才用得上的。
  李林不负所望,看出瑾瑜的意图,也不戳破,跟瑾瑜作息刚好相反。
  瑾瑜是白日学习,晚上回家点制挑花刺绣,李林则索性白日跟冬青探讨花色点制刺绣,晚上瑾瑜回来他就拿起书本,不解的地方大声说出来,瑾瑜自会跟他讨论。
  如此生活,李林觉得比他过去十几年都有意思。
  可以跟瑾瑜斗嘴,看冬青赏心悦目,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挣钱不说,连他最看不进去的书,在瑾瑜的引导下也记住了不少。
  关键是冬青和翠枝的手艺不错,饭菜味道极佳,实在妙哉!他喜欢这家人。
  吃得撑了的李林捧着肚子,“嗝……你们俩不去开酒楼真是可惜了,我在湘廊的酒楼吃了一顿,味道不比你们做的菜好多少,总觉得我那些钱花得太冤枉了。”
  翠枝看了一动不动的李林一眼,“起来去走走消食,不要吃完就半死不活的,这才一个月,我觉着你都长胖了。”
  李林慢悠悠站起来,“唉……我怎么觉着你跟我娘似的?”
  “你小子是不是找打?”大狗扬起手里的布匹作势要打,“吃白食还敢挤兑我媳妇儿?”
  李林一步跳到门边,“还真是,那以后我挣的钱上交二两怎么样?白吃白住的确实有点不好。”
  “行。”瑾瑜一口就应下来,李林有能力挣钱,总不能他们白养着这家伙,每月二两囊括住宿伙食他们还亏了呢!
  李林心里乐意,嘴上却不消停,“嘿全兄你这答应得也太快了点!”
  “你每个月挣这么多钱,留着作甚?”
  瑾瑜每个月能点十套左右,陈君然六套,李林因为空闲时间较多,能点十四五套。
  冬青与大狗翠枝三人有空就复制,每套每月能复制三到四套。
  冬青负责出售运营,把每人点的花色分得很清楚,谁点的花色卖得多,谁分到的钱也就相对多一些。
  新花色卖出第一个,利润她与创作之人对半分,后面相同花色的复制品,卖出一套创作人得两成,剩下的都归她和翠枝几人所有。
  当然,瑾瑜的除外,瑾瑜点的刺绣所得收入她都收着。
  而这第一个月,无论是点制的新花色还是复制出来的,一律售空。
  冬青已经把陈君然和李林该分到的钱算了出来,并且送到各自手里。
  这个月陈君然点制五套挑花刺绣,有两套屏风,三幅挂壁,平均每套利润在二两上下。
  卖出第一套对半分就是五两,每套复制三套卖出去,分两成就是六两,这个月陈君然收入十一两银。
  李林点制了十五套,其中挂壁与小件居多,屏风四套,平均每套利润利润在一两六钱左右。
  售出第一件对半分成有十二两,复制品出售分两成有十四两五钱,这个月李林就收入二十八两五钱银子。
  赶得上他家布店半个月的收入,而他只是换个画画的地方和方法。
  最高兴的莫过于大狗和翠枝,除了每个花色卖出去的第一幅,复制品赚的钱分了陈君然或是李林的两成后,剩下的冬青与他们对半分,这个月他们分到六十二两银子。
  瑾瑜点制的挑花刺绣花色,这个月拢共赚了七十二两,第一套大狗和翠枝不分钱,复制品除去瑾瑜的两成,剩下的分给翠枝和大狗一半二十一两又六钱。
  七十二两除去二十一两又六钱,就剩下五十两又四钱。
  加上冬青该有的那一份六十二两,和每个花色第一套对半分的十七两,瑾瑜和冬青这个月收入一百二十九两又四钱。
  冬青把账面做得很清楚,每个人都没有什么异议,因为合作之初就定下来的抽成协议。
  陈君然连账都没看,他点五套挑花刺绣竟能分到十一两,他已经觉得是自己赚了。
  毕竟他什么都没参与,只是在念书之余点上几套交给瑾瑜,月底就分到十一两银子。
  李林倒是仔细看了账面,感叹冬青实在会做生意,他觉得挺轻松就能分到二十多两银子,哪怕冬青得到的钱比他们任何人都多,却没有任何人生出不平的心思。
  冬青进城两个月时间,县城就刮起一股全民刺绣的风潮,有能力购买挑花刺绣的,无一不想买一幅回去亲手刺绣。
  还有许多镇子上的人,进城买过一套挑花刺绣后,竟还回头买了数套,因为这对那个镇子来说都是新鲜事物,亲戚朋友让她帮忙往回带几套。
  翠枝和大狗不会看账,他们坚信冬青没有诓他们,就算被诓,一个月分得六十两银子也值了!
  他们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一直在照着花色点挑花刺绣,虽然没得什么空,但这就是直头活,不费脑子,也不用他们担心怎么出售。
  冬青不仅早晚要帮忙穿暗线,忙着复制,白日还要上街去兜售,分得这么多钱都是应该的。
  李老汉夫妇这个月看着点心小摊,收入十两又三钱银子,也觉得挺满足的。
  反正两个儿子都有生钱的法子,不会问他们要这钱,这些钱就是他们老两口的,可以随便花。
  心情好了扯上几丈布,给家里人做衣裳,买点好吃的打打牙祭。
  日子是过得风生水起,王氏的嘴就没有合上过,特别是月底冬青算账分钱的时候。
  每个人都分得数十两,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
  晚上回了屋,冬青把银子都拿出来数数,白花花的一大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