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户之家-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李氏死后,江家人的怨气多多少少消了一些,看在俩还未成人的侄子的面上,也不能让江大牛混的没地方去。
在酒馆生意经营方面,江沛不想抢着做话事人,里里外外都是三牛和大山在打理,自己无资格去否定他们的决定。因此闻他让江大牛留在酒馆做事,没多言什么,按三牛的意见来办。
“阿爹,明日我就要到新学堂了吗?”一大家子吃过晚饭,江大牛和江清平暂时住在大山家,李氏和清乐留在三牛家。
此时他们一家四口行走在夜色里往家赶。江沛用厚包被把女儿裹在怀里抱着,淘淘一手拽着老爹的衣袍,另一只收被兰香牵着。
“对啊,明日进了学堂,夫子是要考校你功课的,记得要把问题想清楚再来作答。夫子阿爹见过,学识渊博谦逊有礼,在新学堂里也要尊敬师长,爱护师弟,切不可耍脾气。”
江沛担心儿子还处在离开学堂的负面情绪中,孩子心性上来不管不顾,给夫子留下不好的印象,那岂不是白搭了两年时间,因此说到最后语气严厉起来。
“儿子记住了,阿爹,乐哥哥怎不读书呢?”兰香担心儿子惹丈夫不高兴,忙掐掐淘淘手心,让他不要忤逆阿爹。
乐哥哥?江沛反应过来儿子口中的哥哥指的是江大牛的小儿子江清乐。
提起这个他也不免有些犯愁,让他去学堂读书吧,都城夫子的束脩比着洛水镇上高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在老家他爹娘都没让进学堂读书,更别说来到这里了。
观他怯弱的性格并不适合去学堂读书,可眼瞅着八九岁的孩子在酒楼洗盘刷碗于心不忍,这些下一辈的孩子是江氏的希望,看来还是要让他像清平一样,学个手艺,三百六十行,精专一行,以后也能靠此养家啊。
至于学什么手艺,还要询问清乐后才能确定,最好不要再学厨艺了,家里已有三个厨子了,再多一个,估计以后逢年过节灶房里都要呆不下了,要上演厨王争霸赛。
“不只你乐哥哥不能读书,咱们商国还有很多如乐哥哥一样没银子交束脩,你看阿爹每天天不亮都得爬起来去署衙应卯,还不是为给你挣束脩去了,不过阿爹以后会更加用功做事,让更多的小哥哥们能读书习字。”
没办法,古人读书成本太高了,说到底还是一个字,穷!真希望以后商朝也能向后世一样,来个扫盲义务教育。
“儿子要用功读书,以后也要像阿爹一样,挣银子帮助哥哥弟弟们进学堂读书!阿爹,新夫子真的很厉害吗?”
淘淘清脆的声音在静谧的夜空中特别清晰,夜色遮住了他亮晶晶的眼眸。
“恩,非常厉害!比阿爹还要厉害,你跟着夫子会变得和陆晙学长一样有学识!”
…………
第97章 审计司
父子俩通过在夜路上的沟通交流; 感情无形中又加深了许多,察觉儿子不再因转学堂的事情与自己闹小情绪时; 他深切的感受到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便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回到家江沛叮嘱淘淘早些歇息,别再温书; 夫子考校的题目他一定答的出来; 淘淘睁着幽深黑亮的信服的望着他; 重重的点点头。
“香儿; 娘没法帮忙照顾暖暖; 你心里别介意; 若是太累了; 咱们再雇个不住家的短工。”
当时李氏和他说这些时; 兰香不在身旁; 想想两个孩子多数都是她在照顾,虽然自己在家时尽己所能的帮忙替换她。
可终归自己要出外做事,挣钱养家糊口,呆在家里的时间屈指可数; 李氏好不容易来了府城; 现在又要看顾珍珠,他担心这件事在她心里留有疙瘩,从古至今婆媳关系都是很微妙的。
“二牛哥,我有那么不明事理吗; 三牛整日在酒馆忙活,咱俩又没怎么出力,每年还拿那多红利; 娘照顾弟妹理所应当的。现今淘淘不需我怎么管了,平时只带暖暖,倒是轻松的很。”
女儿被哄睡着,夫妻两人躺在床上,相互依偎在一起,享受没有孩子打扰的二人世界。
“我不是怕你受了委屈,闷在肚子里不肯说嘛。咱们是夫妻,是一家人,我自是得为你着想。”
江沛把玩着兰香纤细的手指,自从家里雇了佣人后,不用再做家务后,她的皮肤养的越来越白皙柔嫩,让自己有些爱不释手。
“恩,我晓得,快些歇息吧,明早还要送淘淘去信夫子那呢。”兰香想说跟着二牛哥你一点都不委屈,很满足很欢喜如今的日子,可想着两人都老夫老妻了,说这些小年轻夫妻的之间的情话做甚。
“香儿,你说淘淘今晚会不会欢喜的睡不着。”江沛抬身吹灭了烛台上的蜡烛,把兰香揉进怀里,闭眼睡觉时,突然想着儿子有可能紧张的睡不着觉。
“那你去陪他一起吧。”兰香搂着丈夫的腰,在他怀中找个舒适的位置,听着他语气中带着幸灾乐祸,淡淡的说道。
“男娃子,总得给他成长的机会,以后自有他媳妇陪……”
“你……”兰香握拳擂了他一下,真是越老越不正经。
…………
给儿子送进新学堂,和夫子说些孩子拜托给他,若是不听话只管严加管教云云,随后让阿九加快车速向皇城的署衙赶去。
刚坐下阅览几份卷簿后,有宦官传太子的旨意,宣他到太子监国理政的含章殿议事。
江沛一路随着宦官,心中都在猜想祁越找他议什么事,难道是和自己提出的税收方式有关?在胡乱猜想中,巍峨的大殿到了眼前。
通报后得到允准进入殿内,发现除了他,还有六位朝中大臣,他们户部的尚书和两位侍郎江沛是认得的,猜想另三位应是吏部尚书和侍郎们了。
跪拜行礼后,祁越做事向来不拖泥带水,直接说明宣他来的目的。
朝廷计划在户部十二司的基础上另设一司,即是他在奏章上提出的审计司,江沛知晓后,内心又惊又喜,看来朝廷有看到自己的提议。
既然是新设一司,首先得选拔官员,因这方案主要是由江沛提出的,理当宣他在场。
话说当初江沛的折子交到李明睿那里时仔细阅览后,虽然觉得阶梯的税收方式有些激进,不太赞许,但对另设审计司非常认可,觉得此提议甚好。
倘若一旦被朝廷批复允准,税收在该司的强制监管下,自然上升一个台阶,国库充盈与否,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其国力,到时他们户部就立了大功,压吏部一头。
最后李明睿把这份折子上面加上了自己的名姓,呈给了顶头上司,户部尚书知晓太子对江沛的看重,为了不招惹其反感,没有把江沛的折子誊录,让主要功劳算在他头上,而是原稿递了上去。
最终一份奏折上除了江沛还有户部三位大佬的名字,由此可见户部对其重视,当然还有想表功的小心思。
祁越看了奏折,斟酌思虑再三,决定还是先设审计司,至于其它的不能操之过切,新朝刚立,虽人心思安,但也不排除一些不稳定份子,以后有的是时间。
他原想让审计司独立出来,隶属户部但权利要高于其它司,向皇帝禀明后,祈恪没批复,言明利害后,又对他讲官员心中都有杆秤,自是晓得该司的权利,嘱咐审计司的官员要好好选拔,当得知此建议是祁家的老人江沛提出的后,赞许的点点头。
审计司不比其它司,设立后,复审的是整个商朝税收对象的账目,在一定程度上和其它司的职能有一定的交叉,只是侧重点不同,不过无形中减轻了十二司身上的担子。
为了避免职能交叉造成户部内部的浑乱,最后经过两部商讨决议,审计司的官员由户部的两位侍郎任郎中,江沛任员外郎,从另外十二司中抽调六名主事,担任新成立审计司的主事,三人官位品级以原职务为准。
在座的都是官场大佬,轮不到他这个小五品插嘴,看到他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商酌出这样的传奇结果,简直是神操作,自己肩上的任务非但没减轻,还要为其它司分担一部分工作,江沛觉的他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自己给埋坑里了。
祁越理解户部不想让权利分散,担心有天审计司从户部独立出来,如果处理不好,导致国中财政紊乱,才力争这样的结果,这也是他和老爹担心的问题。
可三人的精力终究有限,且各自肩上担负的都有职责,两个侍郎还好,户部的侍郎,原本就要掌控一部的全局。
但江沛不同,蒲阳司郎中本就政务繁重,再任员外郎势必分出不少精力,最终无论蒲阳司还是审计司都受影响,这不是朝廷想看到的。
第98章 办法
因审计司各职务的官员主要是和账务打交道的; 按说江沛是最适合的,可从大局上考虑并不适合把他调离蒲阳司。
祁越拧眉思量后; 寻个折中的方案,让江沛暂代审计司员外郎一职; 另再委任两位官员为其副职; 磨练考查一段时日后; 择优提升其中一位替代江沛。
户部的尚书和侍郎听了太子的提议; 当然是赞同的; 有两个侍郎任郎中; 审计司还是在户部的掌控中; 谁担任员外郎影响不大。
当然他们心中最是属意江沛的; 不只因这个提案是由江沛发起的; 且其账务审算能力更是不用说。
最高兴的人当数江沛,这样调整,自己只需暂时一段时日在两个司之间来回转,当下要做的是尽量让两名候补员外郎熟悉职务内容; 早日让自己解放。
两天后的早朝上; 在户部新设审计司的计划被皇上提了出来。
正坐在马车里像往常一般赶往署衙应卯的江沛没能见到百官面上的各种有趣的反应。
新置的审计司一跃成为户部第一大司,其实更准确的来讲应是朝廷直属衙门中最大的司,它以强大的队伍阵容让朝中官员大为诧异。
因祈恪已讲明创立该司的必要性,且又隶属户部; 虽有大臣上书反对,但都被祈恪驳回,最终审计司在朝臣的反应不一中; 正式成立。
担任新司的郎中没引起众人的注意,不过现今还没有资格参加早朝的江沛,反倒让他们好奇起来。能担任蒲阳司郎中,又同时兼任审计司员外郎,之前在大梁从未听过此人,猜想他应是跟着祁家打江山的功臣,忍不住想打听他的来历。
官员的档案在吏部属机密卷宗,当然不会泄露出去,不像刚开始祁家还未建立商朝称帝时,同僚可以通过打听知道些江沛的来历。
江沛虽对一些投在身上打量的目光以及时不时的主动搭讪有些不习惯,但对此并未太过放在心上,每天只要进了署衙就会看到案头的各种折子卷宗骂的整整齐齐的,等着他去审阅,哪还有精力分神去在乎其它的。
自二月初二登基大典时,蒲阳来京参加会试的书生渐渐的多起来,因朝廷要修建科举考场的贡院,会试延迟到三月二十二日。到三月份时,人流量已达到高潮。
文风蔚然的铭岳书院里的几位德高望重的夫子自三月三起每日轮流开坛讲学,无论是科举学子还是尚未下场的学童,纷纷慕名而来,一时成为蒲阳城的盛景,传为佳话。
每日下衙临近明华街时,江沛都会下车而行,一是人太多行车速度太过缓慢,另一原因是他特别想看看那些背着书箱三五成群的走在一起的学子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模样,此情此景他心中一种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般快?建好了?”江沛下了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