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空间]田园记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开始那员工还没有当回事,结果这野生鱼太过野性,捉不好捉,捉住了还活蹦乱跳,拼命的挣扎,弄得一品楼的员工狼狈不已。
  员工狼狈了,厨房的主厨却乐得眉开眼笑的。这年头,开养殖场的越来越多,相对的纯野生鱼也越来越少见。
  主厨专门为这鱼设计了新菜品。菜的价格并不固定,一品楼主推这道菜,然后让客人自己选多少斤的鱼,论斤卖。客人要是感兴趣,可以去现场看怎么捞鱼。捞鱼的场景太过斗智斗勇,让这些客人更是赞不绝口。
  一百公斤的鱼,在一品楼主推之下,很快就消耗殆尽。胡辉又向胡晓雯要了第二批,这一批他要了六百公斤,足够一品楼一个星期的使用。
  一边向一品楼供货,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每天也能够卖掉两三百斤。每天来要货的多数是小饭店,还有就是附近的居民。
  这些人知道野生鱼的数量不可能像养殖鱼那样多,胡晓雯的这一批野生鱼指不定哪一天就卖光了,这野生鱼是吃一顿少一顿。
  当胡辉想起要问问胡晓雯还有多少鱼的时候,胡晓雯玉坠空间里就只剩下两千来斤了。
  一听这话,胡辉问:“这批卖完还有吗?”
  “没有了,至少今年没有了。”胡晓雯肯定的说。
  胡辉也能理解,毕竟野生鱼跟养殖鱼不一样,不可能总是有:“那这样,明年你们村要是还能有,到时候给我打电话。”
  最后剩下的这些胡辉一口气要走九百公斤,剩余的一百公斤,胡晓雯在批发市场摆了一天都卖掉了。
  这次总共卖了三十多万,因为一品楼后来要走的货并没有从摊位上走,文利勤主动放弃了这两批的分成。
  尽管这样,三个礼拜的时间他还是赚了三万多。他觉得赚钱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凭借着胡晓雯给他留下的最后几十斤鱼成功跟一个大渔场老板搭上了线,有了一个稳定的供货渠道。
  胡晓雯卖的这批鱼,选的都是三斤以上的。
  因为桃溪村流域的水不太深,最深的地方也就三米多。水域浅就导致大鱼向着水域更深的地方游去,那样的环境更适合它们隐蔽和生存。
  胡晓雯把这些鱼抓进来的时候,最大的也就六、七斤。在空间里边养了五个多月,就长到十斤上下。在空间里五个月,跟外界生长一年一样,这还是在没有刻意用灵雾去催发的情况下。
  这么一想,每年光靠卖鱼,就能挣不少钱呢。不过就不知道这鱼长大了之后品质是什么样的,算是散养野生鱼,还是纯野生鱼?这个问题,只能等洒下去的鱼苗长大之后才能知道了。
  胡晓雯揣着赚来的三十万,飞快的回到桃溪村签订了合同。
  望着进入冬季,满山的枯枝落叶,胡晓雯豪情万丈。这两千多亩的土地,可是属于她的了!

☆、第 41 章

  估算了树木的整体价值,支付完了二十七万木材费用。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月下旬,距离来年春节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
  好在现在农闲时节,请人来干活还是比较容易的。胡晓雯让表舅和大舅两个人牵头,各找了十个人,共计二十个人。
  胡晓雯打算先把桃园这一面的山坡给整体开发出来。这一面加上桃园共计有五百多亩地,需要平整土地,修出一条道路,另外还需要拉几根电线杆过来。
  关于灌溉用水,胡晓雯打算把贷款跑下来之后,就安装滴灌系统。这样只用在果园里边铺设好管道,就不用再为灌水而操心。
  胡晓雯去问过了,滴灌系统一亩地是一千块钱,她一口气安装五百亩地,厂家可以给她一些优惠,整体安装下来就是四十五万。
  她去跑贷款手续,大舅和表舅两个领着二十个人在荒山上干的热火朝天。他们先把这一面山坡的树木给砍伐了下来,把这些树拖到山脚下。
  大舅跟胡晓雯说,这些树里边有几十棵胸围还不错,可以做成木板。胡晓雯想了一下,就让大舅留下一批,她打算在半山腰的位置上再盖一个工房。
  之前桃园里的工房小了,不足以应付这么大的作业面积。这些木料可以到时候起一排木屋,直接省去胡晓雯购买建筑材料的功夫。
  剩下的一大堆不好的,不成材的那些歪脖子树,就直接打电话给一家木料场,让他们给了两、三万块钱拉走了。
  三道弯这边干得热热闹闹,桃溪村里边也不逞多让。
  现在整个乡里都知道桃溪村正在轰轰烈烈的搞建设。这不光是因为胡晓雯平整土地从别村找了二十个人,还因为整个乡里的三个包工队都被叫到他们村里边干活。
  胡晓雯给的承包款已经发放了下去,按照人头分,桃溪村村民每个人分到了三百块钱。而木材款就没有发下去,留作村子里改善旅游环境的资金。
  过了一个夏天和秋天,现在的桃溪村开始把发展旅游当做是一项最重要的大事来办。为了村容村貌,这些房子就不能修的乱七八糟。
  黄哲给仔细评估了这些需要修缮的人家,批了钱。这些钱并没有交到村民手里,而是专门立了一个账目存了进去。就因为怕这些拿到钱的人把这钱给挪作他用了。
  他给这些人家修缮房屋估价,倒也不是都一样算钱。
  有的人家是青石屋,他就按照青石屋修缮的价格;有的人家是泥砖屋,他就按照泥砖屋来修缮;更有人家是青砖或者红砖房屋,也全都按照房屋原本的建筑材料来修缮,尽量保证修缮之后和原来风格统一。
  黄哲心里边有成算,这些人都是借钱修缮房屋,条件不一样,就按照他们最终能够接受和偿还的价格来修。
  这边黄哲领着喊来的包工队开始给这些房屋修缮,那边今年开民宿的人也不甘落后。
  村南边的人家,原本就是有钱之后从村北搬过来的,最近二三十年修建的房屋。年代、材料、修建资金的不一样,就让村南这边建筑风格参差不齐。钱多就修个小二楼,外边抹上水泥。钱少就盖个小院,用砖头垒个墙头。
  这些人家原本的条件就不差,拿到分到的承包款,就买回了装修材料,自己动手。
  把自家原本只是光秃秃的砖墙给涂上了墙腻子,然后又刷成白色的墙面。或者有些人原本外边是水泥墙面的,也都涂上了白色涂料,看起来比起原来光鲜亮丽了很多。
  这么一看,白墙黑顶的房屋别提多出挑,多好看了。这样一来,村南房屋的风格倒是意外统一了,远远看去倒是显得村南有那么点新农村的气象。
  黄哲看了之后灵机一动,干脆把村南打造成现代化的农村风格,而村北因为大部分都是上了年岁的老宅子,就维持这样的古村落风格。这样南北两边风格不同,对比之下趣味盎然,又各自保持着特色风貌,总算是有了开办农家乐的基础条件了。
  周家、赵家、蔡家祠堂,还有那一口议事钟,都在村北。比起村南这边的道路要难走的多,一到雨季遍地水坑,满是泥泞。
  黄哲专门拨出几万块钱,让另外一个包工队把这边的道路给修了。为了保持统一风貌,这边的路没有修成水泥路,而是用青石板铺垫而成。
  桥头那里原本有个小码头,废弃之后现在破烂不堪,黄哲另外批了一笔钱让包工队重修这个渡口。用石头加长了一段距离,以便来年喜欢钓鱼的游客能有个专门的垂钓地点。
  桃溪村声势浩大的修缮房屋,铺路修码头,很快就惊动了镇政府。年底了,正写一年的工作总结报告呢,桃溪村这不正是一个先进事例吗。
  我镇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全村人齐心协力搞建设,发展旅游业,建设新农村……镇长一落笔,简直不用想,这些内容直接流淌出来。
  这份报告交上去,果然引起了县级领导的夸奖,很是给镇长增添了一份政绩。
  临水县开工作总结大会的时候,桃溪村的这份报告被作为今年的农村建设成功案例提了出来。胡晓雯承包桃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赫然在列。
  黄哲、赵贵、胡晓雯全都不知道这个发展,不知不觉当中桃溪村就进入了临水县上层领导干部的视线当中。
  第一个受益的就是胡晓雯,原本因为时间到了年底,她去办手续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人不在去开会,或者年底工作忙,让她多等几个工作日。
  结果这个会一开完,上边审批文件的打开档案袋一看,这个名字有印象,这不是刚才大会上才说过的那人吗?
  人家可是被树立了先进典型,要是让人知道在我部门这里拖了后腿,那可就是他的工作失误了。
  于是胡晓雯的这个贷款手续,很快的就办理完了。拿着里边有八十万的银、行卡,她还纳闷呢,不知道事情怎么会这么迅速的办成了。
  拿到了钱,胡晓雯把先期款项给滴管系统公司打了过去,他们那边就过来给安装来了。
  三道弯这边就只有桃园所在的这个坡面上有一个泉水口,这个泉水流出来的水道,被原来的桃园主人加宽,然后中途改向,挖到了桃园里边。
  泉水口这里胡晓雯并不打算动,别说推平什么的,就连一草一木她都不打算动,就让这个泉水口保持原样,作为两千多亩土地的水源中心。
  滴管系统公司的人过来勘测了一下,一开始他们还以为胡晓雯是在开玩笑。因为这边的出水量,实在不像是能够供应这么多土地灌溉的。
  不过胡晓雯坚持让他们按照能够灌溉来设计,尽管觉得胡晓雯脑袋有毛病白烧钱,这家公司还是按照这样的方向设计了。
  他们建议她从水潭往另外一个方向开挖一条水渠,绕着整个山体来修。为了将来考虑,这样整个三道弯取水会更加的方便,也能够节省一些后续施工的时间。
  桃园那原来修的水沟地势太低了,要不然直接顺着那边的水沟修能快一点。
  滴灌公司给胡晓雯设计的水渠是按照最小最窄来画的,结果胡晓雯拿到这个设计方案之后,直接手一挥,让他们把水渠给改成宽一米五,深一米多的深沟。
  这让设计师摸不着头脑,胡晓雯只好糊弄他,说现在水流小是因为今年旱了,地下蓄水少,等到正常雨量水流量加大,那一点浅沟会被冲毁。
  设计师只好按照胡晓雯设定来修改,看着设计师一脸郁闷,胡晓雯暗地里觉得挺抱歉的。
  只有她才知道,这泉水口下方被压抑着的水流量有多么的庞大。如果不提前准备好,将来等她搬开全部的石层,汹涌而出的地下水会溢出,直到自然冲刷出合适的水道位置,才会停止肆虐。
  整个滴灌系统的安装工程要几个月才能够完成,确定了设计方案,看了图纸之后,除了时不时的去看看进度,就没有胡晓雯什么事情了。
  进入冬季之后,就没有什么游客再来了。为了不让桃溪村被遗忘,黄哲时不时的会发一些照片到网上去。
  为了更好的宣传桃溪村,他专门开了一个微博。
  一开始这个微博还没什么人关注,随着他在之前发过帖子的网站贴了微博链接,逐渐他的粉丝也多了起来。微博上,极少说到他个人的事情,更多的是村子修缮过后的一栋栋土乡土色充满风情的房屋,还有那条弯弯曲曲的青石路。
  那些老旧的房屋,换了新的门窗,新的瓦片,贴了新的窗纸,重新磨平了墙面。焕然一新之后,古村落老建筑,古朴、厚重、大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