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隐凤朝阳-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兰因见女儿满脸微笑,心中一定,然后跟女儿说起分家的事,“你现在手上不是有六十万贯现银吗?你大人想扩建牧场,你要是愿意,把这钱给他,我让他一年分你一半红利。”
  谢知明白这是父母想补贴她跟阿兄,但谢知这笔钱是有用的,她摇头说:“我这笔钱有用。”
  “你要做什么?”谢兰因问。
  “我要建房子。”谢知说:“我这么多亲卫,还是庄子上那些孩子,都要跟我来怀荒,我总要有地方安置他们,总不能让他们一直住秦家。”现在那些孩子,男娃都暂住军营,女娃都住在秦家。
  谢兰因扬眉:“你要那六十万贯给他们造房子?”
  谢知摇头:“当然不是,但是要安置他们,总不止房子,还有别的东西,我想好好规划一下。”
  谢兰因瞅着女儿说:“那你手上钱还够不够?”这丫头前前后后从阿耶和大兄那里扣了多少钱?
  谢知笑眯眯的看着阿娘:“阿娘要给我补贴吗?”
  谢兰因轻拍女儿,“你才多大,拿了这么多钱干什么?先好好说你要花在哪里?我觉得合适你才能用这笔钱。”
  “知道。”谢知信心满满的让摇光去把自己这阶段画出来规划图给阿娘看,她保管会让阿娘大吃一惊的。


第153章 谢知的规划
  谢知的规划图; 是她用铅椠画出来的,她是按照古代坊市的布局布置,分了住宅区和商业区; 不过这是大规划,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她现在很多赚钱的计划还没启动; 所以她最先的小计划是建立大宿舍,起码要把这些人都安置好。
  这里冬天冷,所以谢知首先要建的就是集体宿舍,不然大家过冬就是个问题,谢知建造的是联排的火坑; 两排对面的大通铺; 基本可以住七八十人左右; 这样她大约只要造二三十间大屋子; 就能先把所有人的安置好。
  当然这个只是临时住宿点,她接下来要造的房子就是集体宿舍和给牧民住的房子。无论是集体宿舍,还是牧民住的房子,谢知都是按照北方四合院模式建造; 这种建筑形式能经得住古代那么多年的考验,肯定是最符合古代环境的; 谢知盖得四合院大部分都是一进的。这一来是考虑成本问题; 二来也觉得这点房子够住了。
  谢知的房产建造计划分数期; 第一期她准备造一百间四合院; 一共规划两个小区; 她把牧民小区跟孩子的小区分开。她都打听过了,牧民这里大部分都是三代同堂,一家十几口还是能挤在一个四合院里的。至于孩子的四合院,她每个院落安排十六个孩子,谢知决定按照在农庄的方式,让他们一起读书、一起训练、一起上学。每个宿舍住十二个孩子,让大孩子带着小孩子。
  两个小区的规划是差不多的,房屋建在四周,中间建造一个小公园,建造人工湿地,湿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过滤生活废水。四合院内是没有厕所,但每五户共用一个厕所,外面她在建造四个沼气池。四个沼气池连通四个可以洗澡的老虎灶,让人可以洗澡、喝热水。废水通过管道直流到湿地处过滤。
  谢知甚至还在小区里铺设下水管道,一来是为了保持环境整洁,二来也是为了收集雨水。谢知本来以为怀荒不缺水,后来问过跟她钻研湿地的老工匠以后才知道,这里很缺水,一年都下不了几次雨。谢知觉得这里不缺水,是因为秦家选的地方好,他们主宅就建造湖泊不远处,才给谢知这里不缺水的错觉。
  谢兰因被小区的规划迷住了,因为谢知的平面图画的非常美,她看了许久才道:“你建造这么漂亮的地方,这么多钱不够用吧?”
  “够用,这又不是豪宅,就是普通民居,只要实用就好,一切都以实用为主。”谢知说,她甚至还在这个小区外围造了一圈带有防御性质的外墙,“如果有敌人进犯,这些外墙甚至还能暂时阻挡敌人入侵。不算人力的话,光是建筑材料,应该消耗也不是很多,我已经让附近的砖窑替我烧砖了。”
  她又翻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的是她对商业区的规划,“大人不是准备重开商市吗?我想把这片居民区跟商市靠近,商市我也重新规划了一遍,把各个种类的商品分开售卖,牲畜安置到停马场去出售,别的地方我都让人盖了小屋子,商户们天冷时可以在屋子里做生意。”当然这些房子就不是四合院,而是茅草屋。她也要考虑成本问题,谢知会把住宅区建造这么好,还是有目的的。
  谢兰因问:“冬天还能有商市?这里冬天很冷。”
  谢知说:“我知道啊,所以可以用煤炉。”她再翻出一张图纸,把煤炉的形状笔划给阿娘看:“这个小炉灶既可以煮饭,又可以用来取暖,非常实用。”谢知以前不推行煤炉是因为她不知道哪里有煤矿。后来五哥说这里是有煤的,谢知才把煤炉弄了出来。目前人对煤矿的使用还很简陋,就是直接把煤矿当燃料,如果做成煤球的话,能节省不少煤炭资源。
  谢兰因问女儿:“那你靠什么来盈利?”
  “就靠养殖。”谢知指着附近的山丘说:“我准备在山上种栗子,附近贫瘠的地方种苜蓿、沙棘和沙枣,再加盖养殖场,养牛羊和猪。”谢知都规划的好好,她建造的住宅区,是给自己人的福利,给其他人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
  按照谢知的规划,她要盖的房子,并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她大部分钱还是要留着做投资的,等她把玻璃和高度果酒研发出来,她就应该可以开始赚钱了。届时她再让人研究海船,她总想去派人去日本、海南和台湾看看,尤其是海南和台湾,那里有很多好东西。
  “这是什么?”谢兰因疑惑的翻出一张纸问女儿,她惊讶的发现女儿在不知不觉间居然写了这么多东西。
  谢知瞄了一眼解释说:“这是梯田,可以在山中种的我带来的稻子,不过具体我没试过,不知道行不行。”这里有些被人砍干净树的荒山,谢知想在这些荒山上试试看是否可以种地,当然也只是试验而已,这里平地更多,不需要开垦梯田,她是想营州是不是需要,所以才现在这里试验。
  谢兰因想了好一会,才不确定的说:“我记得南面有这种田地,这里可行吗?没水能种稻子吗?”时下梯田推行不广,谢兰因也是很久以前在疏议上看到这种种田方式。
  “我也不知道,所以就先试试看,我准备把莜麦、亚麻、稻子都种一遍,看哪个产量更高。”谢知说,莜麦是这里普通百姓种的最多的麦子,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燕麦。在考虑饱腹而不是口感的情况下,种莜麦是这里最好的选择。当然谢知选择的梯田地方都是荒山,她不会把树都砍掉弄梯田的。
  谢兰因微微颔首:“行,你慢慢试。”既然女儿要跟秦纮分别半年,还是让她有点事情做,免得她闲下来胡思乱想。
  谢兰因又问女儿:“阿菀,你让人种这么多沙棘做什么?”
  “我想试试看,沙棘酿出的酒能不能提炼出高度白酒,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就不用粮食来酿酒了。”谢知知道白兰地就是高度葡萄酒,但她不知道葡萄酒第一次蒸馏出来的酒是否能达到酒精程度,如果可以提炼出酒精,她就不用担心浪费粮食。
  谢兰因赞同道:“这个不错。”她也不喜欢用粮食酿酒,大家吃还吃不饱,用什么粮食酿酒,“看来这半年你事情还挺多的,不会舍不得阿狼?”
  “舍不得啊。”谢知说:“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谢兰因重复一遍,双目晶亮的看着女儿,谢知连忙申明:“这不是我写的诗。”
  谢兰因不信的问:“那是谁写的?”
  谢知说:“我不知道,是林夫人跟我说的。”她随口找了一个借口,要说自己是从哪本书上来看的,阿娘肯定问她书名,与其这样还不如推在林季华身上。
  听谢知提到林季华,谢兰因不由想到拓跋曜,也不知他是不是对阿菀死心了。
  拓跋曜对谢知死心了吗?当然没有。但是现实并不允许他过多的沉浸在儿女情长中。他现在完全被朝堂大事牵绊住,半点精力都分不出去。他首先做的让鲜卑改姓,已让大部分鲜卑贵族反对。就算是现在,还有不少鲜卑贵族想要回以前的大都平城,可想他们对改姓该有多反对。很多勋贵都把拓跋曜视为糟蹋祖宗家业的败家子。
  幸好彭城王第一个拥护拓跋曜,不仅将把自己改姓元,还娶范阳卢氏女为妃。自彭城王以下,拓跋曜所有的兄弟都改姓元,没娶的王妃的皇子也主动迎娶汉族大姓女子为妃,同时拓跋曜再次连纳数家汉室高门大姓女为妃。以前谢知没嫁人时,汉室高门也不乐意将精心培养的女儿送入宫中,如今谢知已嫁人,太子也定,崔女儿又没有立后的希望,高门也乐意将嫡系嫡女入宫,搏一搏那皇后之位。甚至连王贵人的娘家太原王氏,也再送一名女儿入宫,这位女儿的祖父和父亲可不是王贵人那边无用,她祖父皆为三品高官,她的祖父是王贵人的伯祖父,也是目前王家的掌权者之一。
  同时拓跋曜还将未嫁的公主分别下降鲜卑和汉室贵族家中,并且要求所有的鲜卑人都改汉姓。谢简在第一时间响应拓跋曜为政措施的,助拓跋曜定姓分族,替他在朝堂上辩解。他最后一个未嫁女儿七娘也在拓跋曜的授意下嫁入宗室,成为乐陵王世子夫人。至此谢氏一门三王妃,谢简用行动表示,即使他孙女不入宫,他依然是陛下最信任的重臣之一。
  而秦宗言也上了一封疏议,表示自己坚定支持皇帝的决定,甚至将自己的姓氏从步六孤改成以往的汉族姓氏秦氏。要是在以往,拓跋曜肯定很欢迎秦宗言的举措,可现在心里却有说不出的膈应。他一想到秦纮娶了阿菀,他就有想把秦纮杀了举动。
  本来看到秦纮要做建德郡防城都督,拓跋曜曾想把他变成建德郡刺史,让他一辈子待在刺史的位置上不动,但后来想到他要是一辈子待在建德郡,阿菀不是要一辈子都留在怀荒吗?所以拓跋曜才勉强压抑下心中怒意,任秦纮去当防城都督。等他稍有军功,他就册封他做五品将军。这个品阶的将军,按照祖父留下的规矩,他们的妻子只要长期驻扎在京城的。等阿菀一来京城,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后宫又不是没有当过寡妇的宫妃。
  谢知对拓跋曜的心思了若指掌,所以在她离开京城的那刻,她就没准备再回过京城,她回京不是自投罗网吗?或许以后等她年纪大了,都当奶奶了,她跟拓跋曜也都有五六十岁的,她考虑回京,想来那时候他们应该都把往事看淡了吧?
  谢兰因想到京城传来的消息,对女儿蹙眉道:“亏得你离开了,他再惦记着你又如何?高门贵女照纳不误。”
  谢知很看得开的说:“联姻自古都是最好的合作方式,现在我离开了,他又定下太子,应该有很多高门乐意送女儿入宫争夺皇后之位。”
  谢兰因不屑道:“这种废立随心,还不能有孩子的皇后有什么好当的?他们只记得汉武帝为防外戚干政立子杀母,却不记得汉朝是怎么灭亡的?若不是汉朝后期那些皇后皆无嫡子,哪怕是太后摄政,那些太后又岂会把政权把持的这么紧?”
  谢知心有戚戚的点头,要不是东汉皇后基本都没嫡子,皇帝又时常早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