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隐凤朝阳-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房里一时寂寂无声,只偶尔想起纸页翻动的声音,六娘子神色有些恍惚,这才是正经上学的样子。她偷瞄了一眼谢知,打定主意一定要跟阿菀一起上课,她不想再耽搁下去了。
  “吱呀”轻轻的推门声响起,众人还以为是下人进出的声音并没有在意,但随着谢大郎一声惊呼:“圣人!”所有人一下站起来,刘先生急急的走出屏风,果然是身着便服的圣人站在书房门口,众人连忙上前见礼,口称陛下。
  拓跋曜喜好玄衣,即使便服都是玄色的,他今年才八岁,按说小孩子穿深色衣服很少会好看,可他就能将玄衣穿着出类拔萃,谢知暗忖,大约书上说的帝王之气并非虚构,皇帝当久了气度总归跟常人不一样,哪怕拓跋曜的皇帝之位名不副实。
  “尔等不必多礼。”拓跋曜漫不经心的挥手对众人道,太上皇帝御驾亲征,临行前钦点皇叔辅政,太皇太后看似避居深宫,实则还在跟太上皇帝明争暗斗,拓跋曜这个皇帝就剩了按玉玺的作用,他难免心气不顺。正巧元旦放假,宫廷和官府都封印了,要等元宵才开印,他闲来无事就兴起来公主府找太傅说完,又听说玉蕤开蒙了,就顺便过来看看。
  他对谢知说:“听说你开蒙了?”
  “回陛下,儿半月前开蒙。”谢知说,时下女子自称为“儿”或是“奴”,她不想整天奴长奴短的,大部分都是自称我,只有在面对贵人时自称儿。
  “那取大名了吗?”拓跋曜跃跃欲试的看着谢知,大有再替谢知取个大名的意思。
  谢知道:“取了,大父给我取的。”谢知这名字她用了两辈子,可不能给他改掉。
  “哦?大名叫做什么?”拓跋曜淡淡的问,语气中听不出有失望之意。
  “叫谢知,祖父希望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谢知说,这是她前世名字的含义,说来也巧,她前世的名字也是爷爷给她取的。
  拓跋曜闻言微微颔首,吩咐谢知:“把你功课取来。”
  谢知看他脸上还稚气未脱,言行举止却已俨然成人,他也不过比自己大三岁而已,怎么感觉他把自己当做晚辈?谢简已经将谢知最近的功课都带来,拓跋曜转过屏风,看到长案上的青砖,不禁挑眉问:“这是什么?”
  “临帖用的。”谢知说。
  拓跋曜问:“临帖为何要用青砖?”
  “儿字写得还不好,现在青砖上临摹熟练后再写到纸上。”谢知说。
  拓跋曜皱眉道:“青砖又怎么跟蚕茧纸比拟?以后别用。”
  “喏。”谢知低头恭敬的应了,心里腹诽,他住太平洋边长大的吗?
  拓跋曜说要看作业,是真正的看谢知的作业,从谢知启蒙迄今所有的功课都看过一遍,同时还看了谢大郎、谢二郎的,连谢家其她五位娘子的功课也没漏过,只是他们看得没有谢知那么详细。
  陈留和谢宁馨等人接到消息,也赶到了书房,谢宁馨见自己的功课被圣人翻看,难得面露赧然,她很有自知之明,她的字也就向来觉得她最好的阿娘才说好看,就是阿耶都嫌看自己字伤眼。
  拓跋曜并没有点评众人的功课,只是在翻看谢家五位娘子的功课时速度快了些,拓跋曜并不奇怪她们的水平,她们是长安城贵女的平均水平,倒是阿蕤很让他惊喜。拓跋曜看完功课,在公主府用完午膳才回宫。
  谢简当了四年的太傅,一直跟拓跋曜君臣相得,拓跋曜也很亲近太傅,时常会来陈留府上做客,众人也习惯拓跋曜时不时的御驾,但是谁都没想到,半月后公主府接到皇帝诏令,令在京诸爵家中适龄女郎入宫遴选高平、西平、乐安、淮阳四位公主伴读。谢简身上有长平县公的爵位,虽是虚爵,也是爵位,所以他家中的女郎也在待选之列。


第28章 遴选伴读(上)
  这诏令让陈留愣怔许久; 魏国立国迄今只有太子、皇子伴读的,没听说过有公主伴读的,本来魏国的公主也没有正经的学堂上课,都是傅姆教着认几个字即可,倒是汉人的宫廷曾听闻有公主伴读。
  但也不是下诏令遴选的,大多不是外戚之女就是宗女、宗室出女,哪有如此正经的召人入宫选伴读的?又不是皇子伴读,若不是皇帝年纪还小; 陈留都要以为皇帝想选妃了。
  “我去找母亲。”陈留坐不住了; 公主伴读以前没有过; 但她见过太子、皇子伴读; 有些跟太子、皇子感情好的伴读待遇尚可,有些不讨宫中主子欢喜的; 责骂是常事、鞭挞都屡见不鲜。就算跟公主感情好,公主不会打她,可万一公主被先生责罚; 挨打的只会是伴读; 她的宁馨怎么能过这种日子?
  “不急,宁馨不会入选的。”谢简按住陈留的手; 宁馨不会入选的。宁馨性子娇气,又最得崔太皇太后宠爱,只要有点脑子的宫妃都不会让女儿选择宁馨做伴读。但阿菀就说不准; 他怀疑拓跋曜来家里看阿菀功课就是想让她入宫当伴读。
  “你是说圣人中意的是阿菀?”陈留也是关心则乱; 听了谢简的话; 她立刻想到另一个可能性最大的人选。
  “不好说。”谢简也不确定宫里的意思,四个公主中年纪最小的是五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岁,都是可以进学的年纪,“我想这次选伴读可能是太皇太后的意思。”
  “母亲为何要选公主伴读?”陈留不解的问。
  “让崔家女可以留在宫里亲近圣人。”谢简说。
  “她们现在不也在宫里吗?”陈留记得崔家女儿入宫好几年了。
  “可她们一直没机会亲近陛下。”皇帝并不喜欢崔家入宫的四个女儿,即使她们每天都可以在太后宫里见到来请安的皇帝,但这么多年她们都没有过跟皇帝单独说一句话的机会。
  “那现在她们就有机会了?”
  谢简反问:“既然伴读都有了,那么肯定要正经进学,宫里最好的学舍在哪里?”
  陈留大惊道:“他们想让公主在陛下学舍读书?”
  谢简颔首说:“很有可能。”
  “可那是陛下读书的地方。”陈留狐疑的问,还有没有规矩了?
  谢简道:“放心,太皇太后心里有数,不会做太过的。”她定不会让人影响陛下读书。
  陈留问:“那家里的孩子除了七娘外,都要送入宫里候选?”七娘还不到进学年纪,不需要入宫遴选。
  “圣旨都下了,还能违背?”
  陈留轻叹一声,“希望家里孩子都不要入选。”
  谢简也不想现在送孙女入宫,同为皇帝,拓跋曜和萧赜是两种不同个性的人,对拓跋曜来说青梅竹马并不一定最好,向来得不到才是最好,不过拓跋曜似乎不怎么想,谢简问陈留:“四位公主性情如何?”谢简对皇子性情还了解,公主就不清楚了。
  “高平、西平、乐安、淮阳四人中,高平年纪是太上皇帝的长女,今年八岁;淮阳最幼,跟阿菀同岁。论脾气性格,西平最怯懦,她生母是宫奴,到死都没有名分,她打小养在陈贵人名下,陈贵人很早就失宠了,对西平不曾打骂,但也不曾教养……”陈留想万一圣人要阿菀入宫,就让她去当西平的伴读,至少不用受苦。
  “不行,太蠢。”谢简一口否决,她是公主,再蠢宫里都容得下,但去学舍上课后就不同了,太蠢会连累阿菀的,“有没有懂事些的?”
  陈留有些为难,“高平、乐安、淮阳都是王夫人所生,王夫人有盛宠,她们三人脾气都不好。”
  “高平公主是长女也不行吗?”谢简问。
  陈留摇头:“当年王夫人跟李皇后一并怀孕,王夫人生女,皇后生男,后来皇后赐死,王夫人喜极而泣,宠极了高平公主。”因魏国子贵母死的制度,后宫的嫔妃在没有立太子前都希望自己生女儿,是故王夫人虽一连生三个女儿后才有三皇子,王夫人也极宠爱自己三个女儿。
  “那就高平公主。”谢简说。
  “可高平公主的脾气不好——”陈留欲言又止,备受宠爱的娇公主怎么可能会看人脸色。
  谢简淡淡道:“她不懂事,王夫人还能不懂事?”一个生了三女一子的宠妃,总不至于蠢到什么都不懂吧?
  陈留说:“郎君放心,要是阿菀真受了委屈,我一定会教训王夫人的。”陈留贵为崔太皇太后最宠爱的长公主,可不会把一个宠妃看在眼里。对于崔太皇太后来说,天和帝不是她亲生的,宫里那些孙子孙女也不是自己的,她可能因为他们是皇子公主就会对他们有所偏爱。崔太皇太后喜欢的小辈都是能哄自己的孩子,宫里那些公主没一个是会讨好人的。
  “那我去给王夫人透个信?”陈留试探得问。
  “不用,我先问过圣人意思再说。”谢简也想知道拓跋曜心里的想法。
  拓跋曜是怎么想的?他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阿蕤入宫陪自己,宫里生活太寂寞,他想阿蕤陪他。拓跋曜已经八岁了,也明白太皇太后这次名为公主选伴读,实则是想让崔家女多接近自己。
  他很清楚自己将来的皇后肯定会是崔家女,但立后是一回事,不喜欢又是另一回事,他是皇帝,难道还不能要个自己喜欢的人?崔家女可以在自己身边,同样阿蕤也要陪自己。
  拓跋曜知道以自己现在的能力,是不可能跟太皇天后对着干的,所以他直接跟太后要阿蕤。再说与其让阿蕤在谢家受苦,连练笔走舍不得用纸,还不如把她接到身边自己照顾,至少没人敢欺负她。
  崔太皇太后早知道孙儿对谢家阿菀另眼相看,所以拓跋曜一提要让阿蕤也入宫,她也答应了。崔太皇太后并不在乎他身边多几个女孩子,哪个皇帝没几个宠妃?横竖谢简自己自己人,崔太皇太后也就睁眼闭眼的答应了。


第29章 遴选伴读(下)
  谢简去找谢知时; 她正在跟刘先生背书,背的是刘先生昨天叫她的两首诗,谢大郎、谢二郎也在书房,但他们远不及谢知淡定,时不时的瞅上阿妹一眼,生怕阿妹就会被选为伴读,自古伴读都不是什么好差事。
  谢简心中满意,心有城府才能走得久; 宫里的日子难熬; 只有沉得住气才能过得好; 等谢知背完诗词; 才轻咳一声走入书房。
  “大父。”三小同时起身行礼。
  刘先生会意的将谢大郎、谢二郎领出去,让谢简跟孙女单独说话; 谢简坐在榻上对孙女说:“陛下可能想让你入宫,你意下如何?”
  谢知想了想问祖父,“我入宫当伴读; 还能像现在这样读书吗?”所谓伴读; 重点不是读而是伴,光看家里五位姑姑就可想宫里公主水平; 说不定还比不上五姑,五姑乐不乐意学习是她的自由,只要她觉得快乐就好; 谢知无所谓。可她怕公主会因为自己读书不好而打压自己; 不让她学知识; 这她肯定不能忍。
  她跟公主的关系,不是三姑和六姑的关系,她们都是祖父的女儿,从伦理上来说她们地位是平等的。而她跟公主是君臣关系,也是奴隶关系。别说什么臣子和皇家是共治天下的关系,这里所说的臣子是指天下所有的臣子,并非特指的某一家。对于强权皇室而言,单独的臣子奴隶也没太大区别,不然就没有“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皇家”这句话了。
  拓跋鲜卑先祖是草原游牧民族,本身就带着浓浓的奴隶社会遗风,即使现在已半汉化,可骨子里还存着先祖的野蛮。从拓跋家历代帝皇上位后第一件事就要打仗,不是攻打柔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