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隐凤朝阳-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丘穆陵氏也不稀罕崔陟媵人名分,因此她只能依照秦宗言计划的,慢慢的靠近讨好崔明珠,让她对自己越来越信任。丘穆陵氏并不知道秦宗言想要自己做什么,但总觉得这事很危险,可她已经骑虎难下了,因为她根本离不开秦家。
  宫中的人各有各的算计,这个年拓跋曜倒是过的很开心,从初三开始,拓跋曜就带着彭城王一家家拜访亲戚,初三是崔家、初四是独孤家、初五是谢家,御驾亲临,让所有的人家都忙得兵荒马乱,只为接见圣驾。
  在崔家和独孤家,拓跋曜都是跟长辈叙旧,然后用过午膳就离开了。等到了谢家,拓跋曜见过陈留和谢简后,就说要跟谢简去书房问功课。其实他哪有什么功课需要跑到谢家问,就是想找机会跟谢知私下相处而已。
  谢简领着拓跋曜去书房,又提醒拓跋曜道:“陛下,半个时辰。”
  “知道了。”拓跋曜不耐烦的赶走谢简离开。
  谢简无奈的离去,也亏得阿菀年纪还小,要是再大一点,就不能半个时辰了,顶多一炷香。
  “曜哥哥。”谢知等谢简离去后,笑眯眯的先给拓跋曜行礼,然后在他示意下坐到拓跋曜身边。
  拓跋曜刚才就看了谢知半天,发现她变瘦了,“怎么变瘦了?”
  “变瘦?”谢知摸了摸脸说:“可能是我在长身体,所以才变瘦了。”
  拓跋曜道:“年后我要去洛阳行宫,你要随我一起去吗?”
  “东都洛阳吗?我还没去过呢。”谢知有点向往,“听说洛阳牡丹很美。”
  拓跋曜压低声音道:“那里守备弱,我们还能去集市玩玩。”
  谢知一听连忙摇头:“不可!曜哥哥,你是万金之体,岂可轻易微服私访?”谢知可不想跟皇帝偷溜出宫,万一出什么事那是要株连家族的大罪。
  拓跋曜闷笑一声,“放心,绝对安全,大母也是知道的。”
  谢知这才放心,“那崔贵人去不去?”
  拓跋曜看着她笑:“吃醋了?”
  谢知说:“我哪有资格吃醋,人家才是能吃醋的人。”
  拓跋曜哈哈一笑,“放心,她要伺候大母,不会跟我们一起去的。我们先去逛集市,然后再出城踏青。”
  “好啊。”谢知连连点头。
  拓跋曜跟谢知说好了去洛阳的事便回宫了,他到底是皇帝,不能在臣子家中停留太久。过完年初六,甲一就带着王偃到长安,一行人风尘仆仆赶到长安时已快宵禁,他们也不入城,先去谢知小庄子整顿休息。
  王偃说是带家人死遁,其实也就带了一个小孙子。他妻子、儿子都早逝,儿媳改嫁,只有一个跟谢知同龄的孙子王瓒。这一路上王瓒不仅不叫苦不叫累,反而全心全意照顾祖父,白天扶着祖父,晚上睡在祖父脚边,只要王偃咳嗽一声,他就会立刻惊醒。
  这样的孩子不止王偃心疼,就是甲一等人都很心疼,后来还是甲一等人轮流晚上照顾王偃,才让王瓒休息了几晚。等大家一到庄园,三姨奉上热水,让众人痛痛快快洗了一个热水澡,然后再端上热气腾腾的面条,大家一口气把食堂里准备的面条全部吃完。
  三姨笑着看着吃到第二碗就吃不下的王偃说:“王先生,他们都是粗人,吃相不雅,你莫要跟他们计较。”
  王偃笑着摇头:“食乃人的天性,谈何雅不雅?”他夹起一个小笼包,小口吸着里面汤水,这是三姨刚刚教过他的吃饭,果然滋味妙不可言,他就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蒸饼。谢知的小庄子是一点点慢慢改变的,对看着小庄子壮大的甲一等人来说,只觉得这处庄园跟别处不同,但到底有什么不同又说不出来。可对咋见庄园的王偃来说,这就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世外桃源。
  “这真是贵主一手建造的庄园?”王偃有些不可置信的问。
  “对。这庄园里的一切都是贵主让人一手打造出来的。”三姨骄傲自豪的说。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王偃喃喃道,“可惜贵主不是皇子。”以王偃的心胸,都说出惋惜谢知不是皇子的话,如果谢知是皇子,而先帝又没死,先帝有这种的嫡长子,何愁梁国不能北伐?奈何世事无常。
  “贵主可不比男子差。王先生以后就知道了。”三姨说着又给沉默不语的王瓒舀了一勺蛋羹,叮嘱他多吃点,小郎君红着小脸微微点头,一反路上小大人的模样,他本来年纪也不大。
  王偃慢慢点头,贵主肯收留他们祖孙,他就很感激了。
  谢洵接到王偃达到的消息,赶着宵禁前出城,抹黑走了两个时辰才到谢知的小庄园,看到须发全白、老态毕露的先生,谢洵悲从心来,跪在王偃面前嚎啕大哭。王偃也抱着谢洵老泪纵横,两人都想着以前,如果一切都没有变该有多好。
  谢知第二天早上才接到消息的,听说王先生来了,谢知急着想去小庄子,却被谢简阻止,王偃随时可以见,她跟谢洵接连去小庄园太打眼,等谢洵把人接回家里她再去,这样她也不用出城。谢简私心还希望王偃好好看看孙女的小庄园,有才的人都傲气,凭着恩情传道受业,和凭着恩情加欣赏传道受业还是有些不同的。
  谢知听祖父这么一说,也只能按下心思,等小叔把人接回来,想来小叔跟王先生也有很多话说。谢知没想她暂时还没见过未来的授业恩师,却迎来了五哥的未婚妻,确切说是内定未婚妻。因为这位未婚妻她跟谢知一样大,她母亲想让她满了十六再嫁人,所以两家暂时没定亲,只是有默契而已,等到快结婚时再定亲也不迟。


第62章 赫连凤容
  五哥的未婚妻有个复杂的鲜卑姓名叫勿忸于叱地连; 要不是谢知在鲜卑住久了; 恐怕分不清这一长串名字哪个姓哪个是名,这位姑娘姓勿忸于; 名叱地连。不过谢兰因也跟女儿说这姑娘原来叫赫连凤容; 即便现在改名换姓,凤容也是她小字; 她可以唤她阿容。
  赫连凤容的身世其实并不复杂; 她之所以有两个姓是因为她之前随母姓; 后来再改回父姓。她的父亲勿忸于波是怀荒镇的镇将,勿忸于波祖上是随魏国太|祖开国的功臣之一; 只是后来他们先祖去世; 魏国从平城迁都长安; 勿忸于家族就被渐渐排挤出魏国政治中心; 勿忸于家族弟子历代皆为边关武官。
  勿忸于波本来只是怀荒镇的一个小军吏,因父亲不事生产; 勿忸于波年轻时家贫,连匹马都买不起。后来还是娶了赫连凤容的母亲大赫连氏后,家中才宽裕起来,一来一跃成为怀荒镇镇将。大赫连氏的父亲是一位富裕的大马商,只有大赫连氏一女。
  他万贯家财无人继承; 将女儿许给勿忸于波后; 就同勿忸于波约定; 将来两人的长子改姓赫连; 长子以外的孩子都姓勿忸于。但是没有想到赫连凤容的母亲生下凤容后; 便伤了身体,再也不能生产。
  赫连外公大失所望,但还是让孙女跟自己姓,把孙女带在身边亲自教养。勿忸于波也在妻子的操持下,纳妻子堂妹小赫连氏为妾,同侍妾生了三子一女,这些孩子都姓勿忸于。赫连凤容的外公于一年前去世,去世后勿忸于波就同秦宗言定下两人婚事。因凤容年纪还小,所以两人没有正式订婚,只相互交换过信物。
  赫连凤容同秦纮定亲后就改回父姓氏,有了那个极为拗口的新名字,而她的大弟则改姓赫连,这一切都是大赫连氏亲自操持的。大赫连氏认为自己父亲留下的家业太大,凤容一个女孩子操持起来太累,还不如让给阿弟来继承。她只要开开心心嫁人,每年从弟弟手中分些利钱便是。
  大赫连氏话虽这么说,还是怕女儿接受不了这种落差,特地送来女儿来京城散心。谢知品着阿娘信件里的意思,心中啧啧称奇两声,这位勿忸于将军也是奴妻有术,跟她祖父有的一比。
  无论是勿忸于家,还是赫连家,在京城都没有太近的亲戚,因为凤容来京是住在赫连家在京城的别院里。谢兰因觉得这姑娘人不错,跟女儿又是同岁,肯定有很多共同语言。女儿之前常年待在宫中,这多年下来,连个闺阁密友都没有,拓跋曜再好,到底是小郎君,有些少女心事只能跟密友说。
  谢知这些年跟五哥没有断过联系,五哥是个好哥哥,谢知也乐意跟未来的五嫂好好相处。听说赫连凤容快到长安城,她算了算赫连凤容车队的速度,猜她可能赶不及宵禁便入城,便去祖母处说了这件事,再说自己想要别庄接她。
  陈留这些年最惦记的就是她亲手养大的阿狼,听说阿狼未婚妻要来,连忙让人准备凤容的房间,“马商在京城的别院哪有家里舒服?还是让她住在公主府好。”
  谢知微微笑道:“可是勿忸于姑娘毕竟没跟五哥成亲,我怕她脸皮薄,不敢住在公主府。”
  陈留一想也是,毕竟阿狼跟她婚事只是两家商定的,还没正式定亲,人家姑娘恐怕也不愿意没名没分的住在公主府,陈留说:“那你把人接到了,就带回来给我看看。”
  “要的,肯定要带人来给您请安。”谢知说。
  陈留让阿罗跟跟谢知一起去她的庄园,她已经把谢知当成成年人对待了。谢知达到庄子时,率先拜见王先生。王先生受宠若惊,“仆乃区区一丧家犬,岂敢受贵主大礼。”
  谢知笑道:“大家都是一样才来这里的,王先生以后唤我阿菀便是。”
  王偃自然知道谢知的乳名是阿菀,他还知道谢知大名和字,心中稍稍欣慰,这名字就是先帝当初给广陵公主娶的名字,“老朽不敢直呼贵人名称,以后老朽叫贵人姑娘便是。”
  谢知问:“王先生以后不是我先生吗?难道先生还不能叫徒儿名字?”
  王偃嘴颤了颤,“老朽——”
  谢知明知故问:“先生不愿意收下我这徒弟?”
  “当然不是!”王偃断然拒绝。
  “那先生叫我阿菀有何不可?”谢知本来就没有古人那么多等级观念,跟下人她是不可能平等对待,对身边的长辈她尽量是平等对待。
  王偃只能受谢知半礼,又喊来孙子王瓒给谢知见礼,王瓒跟谢知同岁,但男孩子发育本来就比女孩子慢,他看着要比谢知矮半个头,眉目清秀、举止温文有度,让人不自觉的忽略他的年纪和身高。他上前给谢知见礼,谢知坦然受他一礼,又还他半礼。
  王偃年老体弱,在庄上歇了几天都没缓过劲,谢洵想接他回自己家,可王偃似乎更喜欢这里,谢知想了想说:“先生喜欢这里就在这里住下。”
  “那您的课业——”王偃有些迟疑,他是来给贵主上课的。
  “先生给我布置任务,我回去看,把问题放一起问先生,您总要去长安的,难道真待在庄子里不出门吗?”谢知说,再不济她还有何博士可以问。
  王偃想了想说:“我五天去长安城一次,平时会给您布置课业,我听说庄上的人每天都会给你送蔬果,让他们把您的功课一并带回来。”除非王偃住在公主府,不然总不可能给谢知天天上课,就是何博士也不是天天给谢知批作业的。
  “好的。”谢知点头,王偃伪装成庄上佃户,去小叔家里还是很方便的,她庄园会三五不时的给小叔送点特产。
  王偃看着温文儒雅,实则行事颇有几分雷厉风行的意思,确定要教谢知就开始考校谢知功课。谢知也不怕王偃考验自己,她这些年又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