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从末世到1973-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事实是,当时余老狗几人连挣扎一下也没有,就像事先准备好的一样如数吐了出来; 不仅古湘兰的事,还包括他们这几年私下贪没的集体财产,做过的一些昧良心违法纪的事,全都交待出来了; 等交待完后; 那几人眼神好像才清醒过来,面对众人的愤怒,瘫软在地上浑身打摆子。
  事后许言森和其他知青交换意见时; 也谈到他们的诡异状态; 甚至有迷信的知青怀疑是不是古湘兰的亡魂在帮助他们; 可是不管怎么说; 这对大家来说是好事一桩; 不说对于他们知青; 就是七沟村的普通民众; 摆脱这样一群损公肥私的干部; 也好处多多。
  因为防着七沟村的村民闹事,武装部依旧留下一部分人驻守在村里,再加上之前的抓捕行动,所有有关七沟村的种种,在这资讯不发达的年代也以飞快的速度向四周传播开来,身在坡头村的罗长树和郑常有也终于弄清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不由瞪目结舌。
  郑常有说:“这姓余的胆子也太大了吧,他就不怕报应吗?不怕事情曝露吗?”他也是大队长,私心是有,可从来不敢将手伸得那么长,何况里面还牵涉到一桩人命。
  罗长树摇摇头,这种人对他来说跟土匪恶霸没差别。
  坡头村的知青也在谈论这件事,最早的一批知青对古湘兰还有些印象,毕竟一个好好的人突然没了,难免会留下一个比较深的印痕,可没想到这背后如此不堪,那些逼死她的畜牲都不得好死。
  “现在觉得我们大队的干部一个个都跟大善人一样了,去七沟村的时候也见到过那几个干部,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七沟村其他知青还好了,可那个林丽芬,找什么样的男人不好,找了余老狗的儿子,有那样一个畜牲当公公,你们说林丽芬现在什么心情?”
  看苏凤林有些幸灾乐祸的神情,其他人无语之极,他们在愤怒七沟村某些干部丧心病狂的行为,他们在同情古湘兰的不幸遭遇,也只有这么个人,不知哪根脑筋搭错了,关注点永远跟别人不同,虽然知道这人心地算不得太坏,就是这张嘴巴里说出来的话,总是那么不合时宜不讨人喜欢。
  对林丽芬,孟佳华接触得算比其他知青多一些,对这女人,她同样不喜欢,别的知青参加村里的抢收抢种忙得脱了几层皮的时候,她不是躲在家里偷懒就是做最轻松的活,还明里暗里的显摆,可现在也算自食其果了吧,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也不想想如此行事的公公,能干净到哪里去。
  “杨虹没事吧?”刘志诚关心同一年来到这里插队的知青,七沟村比较熟悉的也就是这一位了。
  孟佳华和唐芸以及赵洪军互相看了一眼,三人都是聪明人,七沟村的事只怕和杨虹也有些牵连,很可能也是受害者之一,不过如今从七沟村以及镇上传来的都是有关古湘兰的事,并没涉及到杨虹,所以他们也不会多嘴,否则有些话从他们嘴里传出去,到后来就会变了个味,特别是他们这里还有个大嘴巴苏凤林。
  “应该还好吧,现在七沟村的知青都在镇上,应该不大可能再回到七沟村去了,余家和潘家都有人抓了进去,这可是七沟村的两个大姓,就怕他们回去了,有些村民和家人会迁怒到他们身上,否则之前也不会发生村民围殴知青的事了,连武装部都惊动了,才将被围困的知青解救出来。”赵洪军解释了一下,这回七沟村的知青非常团结争气,好歹给秦石公社的知青们挣了回脸面。
  “他们不会借着这机会回城了吧,这么说来不是因祸得福了?那也太容易了吧。”苏凤林咂了咂嘴巴羡慕妒忌道。
  在场其他知青,包括这两年新来的知青,都一脸黑线无语地看着她,事后传出来的消息,可是有好几个知青被打伤了,包括去七沟村办事的许言森,要不是武装部的同志赶得及时,说不定还要闹出人命的,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在苏凤林这里就只看到好处了?
  唐芸悠悠地说:“凤林啊,你也可以借鉴一下嘛,说不定下回就轮到你回城了,你加油,努力!”
  苏凤林这时才意识到不对劲,打了个寒颤连连摇手:“我可不敢,再说了,咱们村的罗支书和郑大队长对我们也不差啊。”
  其他人听得噗哧一乐,好歹苏凤林也不算太没良心,罗支书和郑大队长对他们的照顾,没都被吃到狗肚子里去,否则他们岂不冤死。
  袁珊珊也是事后得知,侵犯古湘兰迫人致死的案子里,一共抓了六个人,其中四人是大队干部,而且就有余老狗,他弟弟余癞头也没能逃得过法网,当这件事在七沟村传开时,简直是全村震动。
  余家和潘家的人还想纠集起来闹事,特别是余姓人,一下子折进去两个,他们的媳妇先跳了起来,用污言秽语大骂知青,说知青栽赃陷害,可知青院里的知青全部转移出去了,而且武装部的人就驻守在七沟村,手里端着枪,再闹就抓起来,就敢窝里横的人哪敢真把天捅了。
  找不到其他知青,于是林丽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简直是水深火热,公公因为知青被抓了,婆婆和男人把种种情绪迁怒发泄到她身上,于是这家日日不得安宁。
  同时七沟村也出现了另外一个现象,起初是天黑之后,被抓的几户人家里,天天被人砸石头甚至泼粪便,发展到后来大白天也被村人针对,这几户人家向武装部报案,让他们把人抓起来,可武装部的同志知道的情况比公开出来的更多,其中一些是过去的受害人,因而也只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闹得不是太狠,也由着他们。
  与此同时,根据那几个干部自己的主动交待,从他们家里搜查出来的粮食与钱财也惊呆了村民,知道有些干部贪,可没想到他们这么贪,果然他们被抓起来并不冤枉,这样的事实也让闹事的余潘两姓人老实了不少,再闹就要激怒其他村民了。
  身在坡头村的袁珊珊,时不时地便能听到身边人议论七沟村的种种,她总保持着微笑,偶尔会顺着他们的谈话发表一两句看法,总之她深藏功与名。
  许言森第一次在她面前提过余老狗几人的古怪后便再没提起来,毕竟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他们,怎么也无法将这事与袁珊珊的特殊能力联系起来,要让他们理解什么是精神力异能,没经历过末世,也没经历过种种小说的熏陶,可谓难于上青天。
  袁珊珊伸手挡在眼睛上方,遮住当头照下来的光线,她远远看到一个身影向这边走来,碰巧,那身影是她认识的。
  直到那身影走到她面前,微笑叫人:“珊珊,我来看看你。”
  “小袁有人找你,你就先回去吧。”地里一起劳作的村民喊道。
  “好的,那我先走了,辛苦你们了。”袁珊珊跟他们打了声招呼,便转身朝来人说,“走吧,杨虹,我们回去说会儿话。”
  隔了段时间再看到杨虹,袁珊珊还是比较满意的,杨虹的变化超出了她的意料,或者又在她预料之中,如果仅仅是杨虹一人的事件,也许她很难跳出来,可当七沟村的总总敞开来时,袁珊珊以为,如果她再沉浸在自己个人的情绪里,那这人也不值得她帮忙了。
  好在她总算不辜负她与许言森的努力,救不了当初的古湘兰,但能避免后面的人重复当初她的悲剧。
  “好的。”杨虹刚刚一直提着的心,现在因为袁珊珊的态度而安心了许多,紧紧地跟在她后面,向远处的那座院子走去。
  路上谁也没先开口说话,回到院子里,两人先后跟在家的郑大奶奶打了招呼,随后袁珊珊把杨虹带进自己房间里,给她泡了暖茶,喝了暖暖身体。
  捧着茶缸,暖意一直流进了心里,杨虹抬头,热气让她的眼眶染上了些湿润:“珊珊,谢谢你,我每次想起来,都庆幸那天晚上跑出来找的是你,我知道许哥会去七沟村也是因为珊珊你,在公社里许哥尽力帮我,也是看在珊珊你的份上。”
  袁珊珊笑了:“算了吧,我就跟他提了一句,是他自己原则性太强,看不得不平之事,要早知道会用苦肉计算计那帮干部,说不定我都要出手阻拦了。”
  杨虹因她的说笑更加放松下来,心里的话自然而然地吐了出来:“我也没想到有许哥的鼓动,大家会那么团结,在那之前,我也很担心害怕会达不到结果,反而把大家都牵连进去,要是记在档案里可是会跟一辈子的,看大家那么认真努力,我觉得我也看不起以前的自己了。”
  她抽了抽鼻子说:“珊珊,我没告潘建林,你不会怪我吧?”
  袁珊珊早从许言森和流言里知道,七沟村被抓的人里并没有潘建林,冲杨虹挑挑眉:“你怎么想的?”
  杨虹苦笑了下说:“我其实无法原谅他所做的一切,可说到底我自己也有错,是我摇摆不定的态度导致他……”杨虹还是无法回想那晚的一切,“所以我想就这样吧,我害了他,他也害了我,一报还一报,以后也不会再见面了。”
  袁珊珊拍拍杨虹的肩,尊重她的选择,能正视自己也是个不小的长进,以后吸取教训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杨虹抹了下滑落下来的眼泪:“其实还有我自己的私心,我不想这件事传开来,就像现在这样,外面没人谈论我的事情,我们村的知青……虽然已经知道了,但因为前面的事情都很同情我,珊珊,你说我是不是很坏?很卑鄙?”
  袁珊珊笑了笑:“人为不己,天诛地灭,只要掌握好一个分寸,不害人害己,算不得坏人,现在环境如此,对女人来说终究苛刻了点,你这样想并不过分。”
  否则传扬开来,今天杨虹来坡头村,肯定要面对不少村民的指指点点,这是非常令人无奈的现实。
  杨虹没等到吃饭的时间,与袁珊珊说了好一会儿话便离开了,走前将上回从这里借来的钱还了,并告诉袁珊珊,她决定留下来,如果只有自己回城的话,对不起七沟村一起努力的知青,是他们的付出甚至受伤才有了她的解脱,所以想留下来跟大家待在一起,要走大家一起走。
  袁珊珊送走杨虹,对她最终的选择还是挺高兴的,这次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勇敢面对了,这对她来说真的是个很大的进步,因为从她选择留下,就知道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选择留下就已经有了觉悟。
  郑大奶奶听了袁珊珊的话,唏嘘道:“都还是孩子啊。”
  袁珊珊没回应,有些也许能用孩子来形容,可有些人的做法,却不能用一个孩子来带过的。
  当七沟村的事情逐渐平息下来时,农村的忙碌也告了一段落,天气越来越冷,这天,袁珊珊和郑大奶奶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糊鞋底,坡头村的村口,却出现了两辆小汽车,引起了整个村子的轰动。
  这年头小汽车是多么稀罕的物件,出现在坡头村就更加稀奇了,刚停在村口就引起了许多村民的争相围观。
  “这是找谁的啊?不会开错地方了吧。”
  “说不定是找哪个知青的,这车子在咱乡下稀罕,可城里多着呢。”
  “胡说八道,谁说城里就多了,你这是没去城里的吧。”
  “你们都别说了,没看到这车子上挂的是军牌,这是军队里的车子,快去通知大队长和支书。”
  立即有人跑进村子里报信,这时前面的车子门打开,下来一位身穿绿军装的青年,客气地向围观村民打听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