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锦绣农门(作者:寒小期)-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特例还是有的。
  “朱大嫂?”杨秀才对老朱家的人倒是刮目相看,别看天赋不怎么样,对读书这执着的劲儿啊,简直没谁了。朱家二嫂子是赶清晨,大嫂就跟着下午来了,这要是她俩真能齐心协力排个班,保不准老朱家那俩孩子就要被逼死了。
  “杨先生,我就是来问问看,我家猪毛他上课还认真吧?”温氏边问边用眼神去搜寻儿子,很快儿子和侄子就都自投罗网了,站在她跟前几步开外,怂怂的望着她。
  猪毛想哭,灶台更想哭,他就不明白了,为啥他娘疯完大伯娘又疯了,尤其他娘跟大伯娘还不对付,他今个儿下午上课时还睡着了,回头还不得挨骂啊?
  “猪毛啊,还真别说,他是你们老朱家最会读书的孩子啊,没见过比他更会读书的了。”杨秀才想了想,“灶台就不太成,上午精神点儿,吃过午饭老打瞌睡,记性也不大好,跟你们家六郎差不多的资质吧。”
  温氏压根就没听清楚杨秀才后面那段话,她的脑海里全是“猪毛是最会读书的孩子,没见过比他更会读书的了”。这叫什么?虽说她本人不太行,嫁的男人也不靠谱,可她儿子聪明啊,会读书啊!只要猪毛能读上去,那她不就能扬眉吐气了?
  “谢谢啊,杨先生谢谢你啊,拜托你平日里多照看我家猪毛,我回家也会盯着他的!”温氏前头刚被王香芹打击得丢盔弃甲,一瞬间又找回了人生的目标。
  她啊,哪怕没投个好胎、嫁个好男人,可只要她生的儿子有出息,这辈子就有指望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她似乎听漏了杨秀才方才那番话里的特定前缀词……
  激动过后,她又拜托杨秀才帮着给猪毛起个大名,原先每日里唤着猪毛倒是没什么,可一想到她儿子有那么好的读书天分,那必须要个响当当的大名啊!
  ……
  当天晚饭桌上,温氏就红光满面的宣布了这个特大好消息。
  先说了猪毛被杨秀才夸赞极有读书天赋,后又说了猪毛的大名:“以后你们记着点儿,我们猪毛啊,他以后就不叫猪毛了,他叫朱茂!”
  众人沉默了一瞬,最终还是由嘴最快的宁氏打破了平静:“这有啥区别?灶台啊,你大伯娘说的那俩字咋写啊?”
  灶台眼泪往肚子里咽,想说有他什么事儿啊?怎么啥事儿都能扯到他身上啊?委屈唧唧的抬头看娘:“我不会写,娘你问问六叔吧。”
  六郎才是真的飞来横祸,字他倒是都会写,可他哪知道是哪个字?
  还好,温氏记得当时杨秀才说的话:“先生说了,朱茂朱茂,就是草木繁盛,还说什么茂士,优秀,美好,有才德!”
  真难为温氏把杨秀才的话记了个七七八八,虽说肯定有遗漏的,不过大致上还是差不离的。唯一差得最离谱的就是她将杨秀才夸猪毛的原话里最关键的前缀词给记漏了。
  人家说猪毛是老朱家最会读书的那个……
  当然,这个事儿别人是不知道的,家里人只听了个云里雾里,六郎略帮着解释了一下,还被宁氏逼着拿手指沾水在桌上写了一遍。完事之后,朱母忍不住问:“猪毛,朱茂,听着也差不多啊!”顿了顿,又问灶台,“杨秀才给你起名了没?要不让你娘也去讨个名字?”
  俩孩子差不多大,你有我没有,回头不得闹意见?
  哪知灶台一点儿意见都没有,只狂摇头:“不要不要,我就叫灶台,不要换名字。”说着,他就抬头去看他娘,可惜他娘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全然没接收到儿子的信号。
  还有一人也有点儿懵,那就是王香芹。
  她倒是不怀疑猪毛的读书天赋,毕竟她自个儿就是个学渣,又没亲眼见过猪毛上课的情况,想着兴许老朱家就真的出了个学霸也没准儿。她懵的是,朱茂这个名字为啥那么耳熟呢?
  这天的晚饭,每个人都在寻思着,就是寻思的点儿全然不同。
  兴许是被这个消息给震到了,晚饭后盘账时,六郎又出了错,好在差的没多少,而且他很幸运的没再亏朱母。这么一来,宁氏的心情又不好了,哪怕最终钱是补回来了,她还是不高兴。之前她一度怀疑六郎是装笨,因为前段时间亏过朱母的钱,她又信了六郎是真的笨,可眼下她又有些吃不准了。说白了,甭管六郎是装笨还是真笨,她都信不过,看来是时候用功一把,将字认全了好去学打算盘。
  宁氏一脸的不高兴,吓得灶台整个晚上都心惊胆战的。朱二郎心疼儿子,再度委婉的劝了他婆娘,说不要跟猪毛比,人跟人本来就是有差别的,再说了,不会念书也还有别的出路,谁叫他们当父母的没给孩子生个聪明脑袋呢?
  二郎好话说尽,宁氏的脸色也没多少改善,她满脑子都是记字,抽空就拿手指比划着,倒是听到了二郎的话,也仅仅是随口附和着点了点头,一副压根就没往心里去的模样。
  见她这样,二郎也没法子,寻思着婆娘平日里还算听得进去四弟妹的话,他就寻了四弟,让帮着传个话好生劝一劝。这当爹娘的谁不希望儿子有出息?可再没出息那也是自家的孩子啊!总不能由着婆娘把他儿子往绝路上逼吧?
  四郎得了二哥的嘱托,回头就跟王香芹提了提。
  王香芹还在那儿寻思朱茂这个名字为啥那么耳熟,听了这话微微一愣:“二嫂又逼灶台进学了?我早先就劝过她一回的,这么小的孩子,还是应该以鼓励为主的,她没听进去吗?”
  “不知道听没听进去,只听说二嫂每日清晨就要去村学那头看会儿再走。灶台本来就被吓得不轻,偏大嫂又说猪毛聪明会读书,只怕二嫂回头又该逼死灶台了。”
  “哦,我记下了,改明个儿抽空同二嫂好好说一说。灶台挺好一孩子,再说他还小呢,可别把孩子吓得厌学了。”记下这事儿后,王香芹又道,“你得空了,要不要再盖一排猪舍?猪渐渐大了,只怕住不下了。还有就是,我算着日子,过阵子也该给猪配种了。”
  四郎本来就瞌睡了,一听这话忽的被惊着了:“你没骟猪吗?不是幼猪时候就该骟了吗?”
  朱母原先养猪的时候,都是早早骟了的,这样才能让猪更好的长肉。当然,也有那种专门养了种猪预备配种的,可一般都是少少的留个一两头,多数还是骟了的。
  王香芹比四郎还惊讶:“我打算育种来着,骟了的猪我要来干嘛?难道你们以为我把猪养大,卖给杀猪匠,然后来年开春再去捉小猪崽,费心养大年底再卖?就算按着每头猪卖四两来算,扣除成本,一年也就只赚一百两银子,我图这个?”
  更要命的是,系统给的品种进化福利只有一次,就是版本更新升级过后的那唯一的一次。她把这些第一代的优等种猪卖了,回头再捉普通猪崽子来养?
  王香芹很想问,你是不是觉得我傻?


第034章 
  四郎倒不觉得王香芹傻; 他是自个儿傻眼了。
  乡下地头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些家禽家畜。养猪辛苦是辛苦; 可一出栏就是好几两银子; 比零碎的小钱看着让人舒坦多了。养鸡的人家占了多数; 喂鸡就是顺手的事儿; 鸡蛋还能给家里的饭桌添个菜。而像秀水村这样水源比较多的村子,还有些会选择养鸭、养鹅。可甭管养啥,每家养的都不是很多; 说白了; 庄稼人家仍是觉得种地最为紧要; 旁的事情不过就是顺带着的。
  像早先; 王香芹又是买地又是盖猪舍的,家里人明面上是没说什么; 可暗地里还是纳闷,觉得她心大; 一口气养那么多,回头咋忙得过来呢?别说自家人了,村里犯嘀咕的多得是。哪怕养上五六头猪; 那都是算多的了; 像王香芹这样一口气养上三十头的……
  疯了吧?肯定是疯了吧?
  这么多猪啊!光是每日里吃的猪食得有多少?一个人能打多少猪草?忙得过来吗?
  就算回头都养成了; 卖给谁去啊?十里八乡的,哪个杀猪匠能一口气收购那么多猪?怎么着也该错开时间养吧?譬如每个月出栏两头,这样起码不至于卖不出去。
  王香芹养个猪; 那可真是连累村里人为她操碎了心。纷纷盘算着; 要是她真的卖不出去; 保不准大家伙儿都出点儿力添点儿钱,便宜买几斤肉回家解解馋。更有甚者,帮着王香芹算时间,她是开春捉的猪崽,那年前应该会卖掉,看来自家这个年倒是可以吃得好一点儿。
  眼下,因为离年关还有好久,倒是没人来王香芹这头说,可村里人的那些心思,瞒得过不爱跟人闲聊的王香芹,却瞒不过老朱家其他人。
  四郎原先是怕媳妇上火,这才忍住了没说,还盘算着,要是到时候实在卖不出去,大不了他赶着车去县城里卖。县城有钱人多,菜市口那头好几家屠夫开的肉铺,不说太多,卖出个二十头猪绝对没问题的。就是运输起来麻烦一点儿,不过为了不让媳妇上火,四郎觉得自己多出点儿力也没啥。
  结果呢?
  他媳妇压根就没打算卖掉!
  忍了又忍,四郎到底没忍住将村里人的某些话说了出来,也说了自己的盘算,还道:“娘先前也挺犯愁的,倒是二嫂对你特别信任,说你脑子活络,真要是卖不掉,你肯定会想出个猪肉做的好吃的,到时候你出点子出猪肉,她去支摊儿卖,一定能大赚!”
  王香芹:……
  猪肉做的好吃的?那确实很多很多,她都不用费脑子想,怕只怕选择综合症发作了。
  “我没打算卖掉这些猪。倒是想着回头找人帮我宣传一下,我这边可以提供公猪配种,来年也可以卖猪崽子。这样一来,村里谁家开春要捉猪崽,直接来我这儿就成,数量多,质量好,又是一个村的,多方便。”王香芹连负责宣传工作的人都想好了,最早她是觉得二嫂宁氏不错,可宁氏太忙了,而且每旬都在给她分红,她也不好意思多劳烦人家。所以,她盯上了她娘家嫂子,正琢磨着啥时候有空回趟娘家,她嫂子那张嘴哟,快得不得了,保准宣传到位了。
  四郎觉得这主意不错,至于多盖两间猪舍也容易,又不用打地基,他只需要将石料买来,回头再去山上砍几棵树,赶在入冬前完工就成了。
  “那这回你要改几间?来年要是下猪崽子了,你自己可养?”
  “我算算……”王香芹回忆着宁氏陆陆续续给她的分红,其实除了今年开春捉猪崽时花干净了外,之后的分红她几乎全存了下来。毕竟,家里供着吃喝穿,她又不爱上集市逛,确实没什么开销。仅有的开销大概也就是花钱雇佣半大孩子帮她打猪草。但猪草极是便宜,说白了那猪草漫山遍野都是,她不是花钱买猪草,而是雇人割回来。这年头人力不值钱,早先还有大人想赚这注钱又怕丢了面子,就打了猪草使唤自家孩子送来。她一概都收了,装作不知道。
  这么一来,她今年着实攒下了不少钱。尤其每年的年前年后吃食卖的最好,到时候又是一笔入账。
  “索性再买两块地吧,趁着地价便宜时,把咱们家附近几块地都买了,省得回头叫别人买了去,干啥都不方便。”王香芹担心得也是很有道理的,自家附近本身没啥值得惦记的,可这不是前阵子打了口水井呢?要是哪家分出来单过的人家看中了这个,搬过来住,人家想挑水,你还能拦着不让?真要是那么干,自家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