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今天你吃了吗-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迎接他。钱娘子的腿脚不如小年轻利索,等她赶到,前面早没了空位。
  钱娘子从人缝里挤出来,接过铜锅子就听到,“用开水烫几遍,然后把少夫人先前吩咐你准备的肉片、鱼、莲藕、山药、生菜等物端客厅里去。”
  “还没下锅做呢。”钱娘子忙提醒。
  杜三钮抬抬手,三个半大小子钻出来,“钱婶子,夫人都告诉我们了,我们知道该怎么做,咱们去厨房。”
  卫若怀接道:“祖父,三钮又研究出的新吃法,您不想尝尝?”
  “不想!”卫老瞪他一眼,背著手转身就走。杜发财和丁春花指著两人,看你们干的好事!忙跟上去劝老人家,别跟不懂事的小辈一般见识。
  作者有话要说:  以后晚上更新,白天更隔壁的《外长的爱情》


第109章 咖喱鱼蛋
  子孙有出息,卫老高兴还来不及; 哪会真生气。卫老气的不过是卫若怀做事冒失; 建码头这么大的事居然只考虑一晚上。卫老只要想起来; 心里就堵得慌。
  事已至此,卫老也只能看在新吃食的份上,暂时原谅大孙子。
  其实; 卫若怀和杜三钮已用铜锅吃过两次火锅。卫若怀见铜锅子方便干净,便吩咐邓乙再去定制一个。铁匠那时才知道,先前给他图纸的人是县令夫人。前去卫府送锅的时候; 连带遗忘在他那儿的图纸也一块还回去。
  杜三钮如今有了钱; 无需再靠卖前世的东西养自己,说遗忘倒不如说故意把图纸丢在那儿。看到铁匠把图纸送回来; 杜三钮亦不会怪他多事:“图纸我用不到; 你若喜欢便留著吧。”
  “这,这怎么成?”铁匠虽然没搞清那怪模怪样的铜锅用来做什么,但是县令夫人定做一个又做一个; 绝对有用。
  杜三钮笑道:“不过一张纸而已。”想了想; “这样吧; 我告诉你铜锅怎么用,你给迎宾酒肆免费做十个。”
  “十个?!”铁匠陡然拔高声音; 意识到此地是卫府,他居然大声喧哗,吓得打个哆嗦。
  杜三钮看到这一幕不落忍,便喊春燕去拿些青菜; 端水,再捡几块炭。随后杜三钮把炭填到铜锅腹中,往锅里添些水,把青菜放进去,“明白了?”
  铁匠眼中一亮,喜不自胜,“明白,明白,小民这就回去做铜锅。”放在迎宾酒肆里一宣传,广灵县的富户都会来找他做铜锅。届时甭说免费给迎宾酒肆做十个,就算做二十个铜锅他也有得赚。
  段守义这些年对杜家以及杜三钮如何,杜三钮一直记在心里。段守义收到十个铜锅和杜三钮派人送来的用法以及汤料配方,忍不住和杜大妮反复念刀,“可算没白疼那丫头。”
  言归正传,围著铜锅涮羊肉的卫老撑得瘫在椅子上,也没力气再同卫若怀生气。
  因临近年关,广灵县比平时热闹,鸡毛蒜皮的事也比往常多。由于林瀚携妻儿回家过年去了,卫若怀吃过饭便得回县里,以防出了什么事,当值的衙役找不到主事的人。
  丁春花急著抱孙子,杜三钮要在家住几天,也被她赶回去。而这一走,小夫妻到二十九晚上才回来,同时带来半车年货。
  年三十上午,卫、杜两家男女老少,主子仆人都换上新衣服,卫若怀和卫若愉哥俩贴春联,杜三钮吩咐小赵子把所有下人都喊去厨房。
  卫若愉好奇,“嫂子准备做多少菜?”
  “还能做多少,够咱们一家吃的就好了。”卫若怀低头瞧见他指著小邓丁的背影,“就算做二十个碟子十个碗也不需要他帮忙。”
  然而,这次他猜错了。
  卫家今年杀头猪又杀只羊,丁春花分别从两个妯娌那儿买四只鸭子和四个公鸡,宰了洗干净拎到卫家。谁知她忘记告诉钱娘子,钱娘子二十九上午去县里买年货的时候又买几个鸡鸭,连带卫若怀带来的,今天厨房里堆满肉和菜。
  留两只鸡、鸭清炖,杜三钮做主把其他鸡鸭、猪头、猪脚、猪下水全卤了。然而又不能放在一个锅里,便叫邓丁、小赵子这些年龄不大的孩子烧火,邓乙、钱明等成年人剁肉、劈柴,钱娘子、邓婆子她们洗菜、卤花生,炸蚕豆等等。
  院里热火朝天,卫老看著高兴又嫌闹哄,便和杜发财夫妻俩去屋里闲聊,顺便等著吃好的。不过,卫老没想的是,吃过晌午饭东西还没收拾好。
  天色渐暗,门板搭建的简易案板上放满生的熟的菜和肉,不明真相的人见到一准认为这家要办喜事。
  杜三钮看到这么多东西也犯愁,便喊来卫若愉:“喜欢吃什么?”指著那一案板菜。
  卫若愉咽口口水,“想吃什么都给做?”见她点头,“那我要吃松鼠鱼,芙蓉鱼卷、油焖大虾、还有这个猪耳朵,凉拌的。”
  “把二少爷说的东西端厨房里去。”杜三钮话音落下,钱明麻利的端走鱼、虾和猪耳朵。小赵子此刻回来向杜三钮禀告卫老、卫若怀、丁春花和杜发财想吃的东西。杜三钮照例喊人把小赵子说的端走,半扇猪肉在案板上格外醒目。杜三钮想一下,说:“钱明,把肉切开你们分了。”
  “我们?”钱明诧异,指著自己。
  杜三钮说:“想红烧还是想爆炒,你们随便做,做好端自己屋里吃去。”此言一出,钱娘子乐得见牙不见眼,可以跟家人单独过年了。
  春燕快哭了。
  杜三钮余光瞥到,吩咐钱娘子做饭的时候多做一份,春燕、小赵子他们六个一起过。
  翌日,大年初一,卫家一众仆人人人得了个红包,里面是两个小小的银裸子,重不足半两,值不了几个钱。但是做工精致,而且每个人的还都不一样。
  卫家众仆人私下里拿出来一对比,便知主人家用心了。礼轻情意重,便是如此。
  年后,建作坊的地址选出来,在杜家村和广灵县中间,与杜家村一河之隔,靠近山边的地方。五亩山石地,杜三钮按照良田价格买下来。之后,卫若愉拿著杜三钮画的平面图,坐在山边,一边看书一边看著工匠建房。
  杜三钮本想请杜家村的村民建房,怎奈他们年前接个活,年后开工。别人的定钱都付了,杜三钮只能找别人。
  这边叮叮当当打地基的时候,广灵县东南十七里的海边也忙个不停。
  县里建码头非但没从百姓身上集钱,百姓过去干活还有钱拿。每十天发一次钱,广灵县百姓确定这一点是真的,纷纷去报名。
  人多力量大。杜三钮的作坊还没落成,码头就完工了。码头完工之后,卫若怀从京城请的匠人回去之前,县衙公布出募捐到的善款还剩多少。
  关于这一点是林瀚和卫若怀商量后决定的,剩下那些钱全部用来铺路,不够的话县里再加点。林瀚建议用青石砖或者青石板,卫若怀不同意,要买最最便宜的石子。
  卫若怀是县令,他决定的事林县丞不服也得憋著。
  七月中旬,除了深山里的村落,广灵县村村通上石子路。村民们再也不担心阴天下雨没法出门,有几个会搞事的村长敲锣打鼓给卫若怀送上一快匾额。
  卫若怀哭笑不得,收下匾额后却没放他们离开,叫衙役去仓库搬两袋地蛋放在大门外,招呼街坊四邻,路过的百姓到这边来。
  县衙大门前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热闹声传到卫府,把杜三钮惊出来,卫若怀才说:“这东西叫地蛋,一亩地能见几千斤,蒸著吃煮著吃都行。也可以像绿豆提取出地蛋粉做粉丝。这个月二十号,码头边的杜家杂货铺开始卖地蛋,感兴趣的人可以去买几十斤试试。”
  “现在不卖?”不知谁问一句。
  卫若怀摇了摇头,“还有一些地蛋没刨出来,等所有地蛋收上来再卖。”
  “那我们二十号一定去。”送匾额的几个村长异口同声。心里却想著,即便这个地蛋价格贵,看在卫大人上任后就为大家做两件实事——建码头和修路,也得支持他。
  担心老丈人家的两万多斤地蛋卖不出去的卫若怀连说:“谢谢,谢谢。”却不知道杜发财已卖出去一半。
  杜发财家的几亩旱地今年全种上地蛋,村民都说他疯了。地蛋收获的时候,杜四喜兄弟几个,杜三钮的几个堂哥,还有卫家的下人纷纷去地里帮忙,其他村民就站在马路牙子上看热闹。然而眼瞅著十几个大男人刨半天,愣是没刨一半。偏偏地里堆成小山,杜家村的村民吓到了。
  村长拉著杜发财就问:“你地里种的什么玩意?”
  “我也不清楚。”杜发财摇了摇头,“三钮叫我种的。”
  “三钮?”村长一听是三钮的主意,“给我留一百斤,回头我搁地头上试试。”
  “给我两百斤。等等,多少钱一斤?”
  杜发财依然摇头,“三钮说拉到码头上卖?”
  “三钮的意思卖给过往客商,那怎么行。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三叔,三钮妹子年轻不知事,可不能听他的。”
  “是啊。”四喜放下锄头,边喝水边说:“三姑奶奶一向喜欢随著性子来,幸好平时有县令大人看著。”
  县令大人四个字一出,看热闹的众人打个哆嗦,意识到杜发财如今不再是他们随便打趣的,也不嚷嚷著买地蛋,而是跑回家拿锄头帮杜发财收地蛋。
  男人前面收,女人后面拿著称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地蛋全部刨出来,女人们称完最后一筐地蛋,险些晕过去。然而正因为没昏倒,无论杜发财怎么说,三钮交代他,地蛋得拉到码头边卖,杜家村的村民就是不同意。
  二寡妇这个无赖干脆就坐在杜发财大门口,这次没人数落她,纷纷赞她干得漂亮。不得已,杜发财去问卫若愉,“地蛋多少钱一斤?”
  卫若愉很清楚,随著种地蛋的人越来越多,地蛋会越来越便宜,便没有敢说高价,恐怕以后地蛋不值钱,村民埋怨他们,“一文钱一斤。”
  杜家村的村民有钱,一听这话,你两百斤,他三百斤。又听小邓丁滴滴咕咕说地蛋怎么做好吃,二寡妇高声嚷嚷,“我们要一千斤。”
  杜四喜帮忙称地蛋,手一哆嗦,好想一甩秤砣把他娘砸晕。三姑奶奶特意吩咐把地蛋拉去码头一定是另有用处,他娘跟著闹事还不够,还要买这么多?
  “娘,我们吃不完。”杜四喜忙提醒,“地蛋不是粮食,不顶饿。”
  “那就当菜吃,咱们家又不是吃不起。”二寡妇这么说,众人一想,很对。有那人口多的,又多买一些。买好之后就拉著小邓丁,问他地蛋的做法。
  等月亮出来,杜家的地蛋还剩下一半。
  卫若怀和杜三钮回到村里,听说村民干到好事,哭笑不得,却也没追究,毕竟还剩一万多斤地蛋。
  此时,卫若怀自己掏钱在码头旁边建的五间门面已落成。等装修好,地蛋拉去码头,喜报也传到杜家村,卫若愉童试的成绩是第三名。
  卫若愉挺满意,杜三钮总觉得是她害得卫若愉和案首失之交臂。心里过意不去,杜三钮特意吩咐钱明去买海鲜,她去给卫若愉烧一顿他喜欢的海鲜宴。
  回去的路上杜三钮同卫若怀闲聊,“码头现在可以用了,有客商从咱们这边靠岸吗?”
  卫若怀最近也在为这件事犯愁,“还没有。”
  杜三钮见他眉头深皱,试探道:“是不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
  “是啊。”卫若怀说:“林瀚一直建议我派几个人去建康府那边的码头上拉客,可,可我们又不是做那什么的。”
  杜三钮轻咳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