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女王陛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城外清点所有的人都已经到齐后,马不停蹄地赶往京城。影一在安排的时候也安排了人在天津这边接应暗一,打开城门,在城外约好的地点放置了马匹等。所以在各方的默契配合下,暗一和华夏的军队能顺利地登陆并即刻赶往京城,而大清的人却毫无察觉。等到第二天城内的人发现巡逻的人有异常的时候,暗一已经带着人到达了京郊附近。
暗一先让所有的人驻扎在京郊的农庄附近,然后通过暗卫的特殊联系方法,联络到了影一。两边通好消息之后决定,直接进城。
暗一等队伍修整好之后,命对于全速前进,在离城门不远的视线盲区停了下来,让突击队先行一步,扮成进城的百姓,靠近后突然出手,控制住城门,然后所有的人全速向城门内冲去。
突击队的人乔装着混进入城的队伍,就在到达守城门的官兵身边的时候,一拥而上,将守城门一队官兵全部解决。不远处的暗一见此命令所有人,全速前进,快马加鞭冲进了城门内。而在一旁等候进城的百姓见此,纷纷四处逃跑,就怕对方也对自己出手。
城门的异动已经被人察觉,但是现在他们已经不在乎,全力赶往陛下下榻的住所。等官兵层层上报,到达九门提督处时,暗一已经带着人来到了客栈外面。客栈目前被大清的官兵包围着,以防华夏的人带着太子等人逃跑。
在客栈外面看守的大清士兵看着突然出现的一大队人马,胆战心惊,这明显是华夏的人,之前华夏在京郊的五千驻军已经进城,现在冒出来的又是从哪里来的?而且,看着黑压压的人头,只会比之前的人多,决不会少啊。
就在大清的官兵惊恐万分的时候,客栈内的华夏军队与刚到达的华夏军队里应外合,全部包围了大清的官兵。
“投降者,放下武器;不从者,格杀勿论!”暗一对着大清的官兵沉声喝到。
看着对方的人,大清的官兵也只能默默地放下武器,还有个别想趁机逃出去的都被当场格杀,以至于后面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在解决了外面看守的人,暗一进入客栈觐见女王陛下。
“参见陛下,属下救驾来迟,还请陛下恕罪。”
“起来吧,这次你表现的不错,不但无过还有功,我应该嘉奖你。情况如何?”瑾宁坐在书桌后面细细地品着茶,一点也看不出被围困的狼狈。
暗一看着陛下的从容,心下更是佩服,有几人能在这等情况下还面不改色,淡然处之,“启禀陛下,影五大人带领海军于昨天到达天津附近海域,属下带着陆军等趁着夜色登陆,然后赶到京城。影五大人控制海军,随时等候您的命令。”
瑾宁听到人员已经到齐,对着皇宫的方向嘲讽一笑,希望你们喜欢我给你们准备的惊喜。
而皇宫御书房里,九门提督在收到有华夏军队破城门而入的消息,吓得惊慌失措,马上递牌子进宫,将消息呈报给康熙。
康熙听到消息后勃然大怒,“废物,在京城什么时候多出一支军队都不知道,那若是有人要谋反,等他们打入皇宫你才能发现?”
听到康熙的话,九门提督立刻跪下请罪“奴才罪该万死,只是这华夏的军队是在今天突然冲进城门的时候才发现,奴才也不知他们是从哪里过来的。”
康熙听到这话 拿起桌上的茶杯向下掷去,九门提督知道今日华夏破城门而入,自己怕是乌沙不保,更有甚者可能要一死谢罪。所以看到皇上扔过来的茶杯也不敢躲,直接被砸中脑门,鲜红的血顿时冒出。
康熙砸完杯子后情绪缓和了下来,“华夏来了多少人?”
九门提督身影顿了一下,跪伏在地“大概有五万人。”
“五万人!朕从丰台大营调军两万,你们一个个推脱说是没有军饷,没有粮草,至今还没到达。现在华夏五万人能在你们眼皮底下不知不觉地到达京城,等人家打上门来了才发现,朕要你们何用?”
康熙本想着吩咐大阿哥领兵前去,又想起太子和几位阿哥目前都被华夏扣押,再加上他们援军已经到达,现在连最后威胁都没有了。心里一阵恼怒,只能让人去传华夏那位进宫和谈。
瑾宁看着前来传旨的人,挑了挑眉,“这进宫就不必了。这大清的皇宫可不是那么好进的,若是再像上次那样把刺杀大清皇帝的罪名扣我头上,那我可解释不清楚。我胆小,还是不进宫了,若是大清想和谈,那来此处谈即刻。当然了,若是陛下觉得危险也可以不来,毕竟安全比较重要不是吗?”
前来宣旨的公公听到这位的话冷汗直冒,这,他要如何回去复旨?要是把这话回去转述给皇上,只怕一个大不敬之罪就会要了自己的小命,公公在纠结与惶恐之中离开了客栈。
在客栈里的众位阿哥今日也听到了不同寻常的喧闹声,一般人是不敢来这边吵闹的,如此大的喧闹声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几人心急如焚地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皇阿玛派人来救他们了?但是华夏的人就跟和锯嘴葫芦似的,问十句话,有可能一句话也不搭理你。几位阿哥不说娇生惯养,那也是锦衣玉食,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待遇?但是形势如此,只能盼着大清与华夏之间能够谈拢,不然估计他们就危险了。
瑾宁在拒绝了进宫之后,开始和影一商谈着什么。康熙在宫人回宫复旨说那位不可能前来的时候怒气横生,但是又无可奈奈何,召来了几位心腹大臣,商议解决的办法。
“奴才认为华夏与我大清实属误会,不若两方和谈,共通商议解除误会。”
“臣附议。”
“皇上,目前太子和众位阿哥都在他们手上,若是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奴才认为可派人从中斡旋,再由皇上亲自和谈。”
最后康熙决定先派人过去从中斡旋,再进行和谈,否则双方目前势跋弩张,不利于和谈。
瑾宁不久便看到了康熙派来的人,这人也识时务,态度恭谦,还会套近乎,说是瑾宁额娘家的什么舅姥爷。瑾宁也没有多话,让影一将自己拟订的和谈条件拿给对方,让他回去呈给康熙。
看着上面写着的什么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条件,这位官员心头一跳,这位还真是不含糊,可是若是将这个呈给皇上,估计御书房内会被皇上的怒火笼罩。
康熙看了一眼瑾宁提的条件,往桌上一丢,怒斥道“这等欺人太甚,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将太子和众位阿哥救出,到时候直接处决了他们。”
于是大清众人开始寻找高手,将太子和众位阿哥救出。只是高手哪里那么好找,好不容易凑集了几名武功高手,想趁着夜色,潜入华夏的住处,不动声色地将人一一救出。但是不曾想,当也要来临的时候,所谓的高手人刚潜入便被暗卫发现,让暗卫的人睁只眼闭只眼放到了关押大清几位阿哥的地方,还没等这几位高兴,便暗卫被当着众位阿哥的面被全部打断了腿,说是进来行刺女王陛下的刺客 ,扔到了皇宫门口。在场的都是人精,都知道这些人其实是来救他们的,但是被华夏的人当做立威的工具,给了大清一个下马威。
而在皇宫的康熙收到消息派去的人都被打断腿,扔到皇宫门口,甚为恼怒,但是还不能承认这些人是自己派去的,只能在御书房阴沉着脸。
就在康熙还在想办法怎么救出太子和众位阿哥的时候,在天津附近海域停靠的影五收到了主上的消息,命所有的战舰一字排开,径直开往天津码头。
到达码头的时候还是白天,这个时候的码头和上一次不一样,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所以远远看到这个巨大的东西靠近的时候,百姓都吓得四处逃散。胆大一些的还停留了一下观察对方是径直朝此处过来,也慌不择路地跑了。有一些人记起这是华夏的人来的时候坐的吧?
十艘华夏的战舰一字排开是何等气魄,一时间码头气氛变得安静而不安,看对方来势汹汹,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第70章
持续(2)
华夏的十艘战舰一时间让整个码头的人惊慌失措,四处匮逃。但是战舰在离码头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停了下来; 然后只听见战舰上传来了清晰的声音“大清皇帝无故围禁我华夏女王陛下; 妄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今奉女王陛下命令; 需对大清还以颜色,故对天津码头实行军事破坏; 以示警告,若是再冥顽不灵; 则倾华夏之兵以覆之。”
话音落下之后,战舰上的炮台开始对准天津码头的建筑,以及沿线的炮台; 开火。顿时整个码头轰鸣声响彻云霄; 整个天津都陷入了恐慌之中,纷纷携家带口收拾细软; 投奔亲戚去了; 就怕之后若是再有什么事情,华夏再直接从天津打进大清; 那天津将是最危险的地方。
在破坏了沿线的炮台之后; 华夏的军舰并没有撤退; 而是依然停驻在原地,所以附近的百姓经过刚才的轰炸之后也不敢贸然上前。
天津码头遭遇华夏军舰轰炸造成沿线的炮台全部被破坏的消息一天之内就传到了京城。而轰炸的原因众人也是议论纷纷; 之前官兵包围华夏住所的事情众人都是看到的; 那这个皇上想控制人家华夏的女王这件事情恐怕是真的了; 这就难怪人家有这种反应了。
康熙听到天津传来被华夏轰炸的消息,惊恐交加; 之前对华夏那位的强硬也是因为华夏正在陷入和欧洲以及R国的战争之中,应该是不会在想招惹大清。而且在清楚了那位的身份之后,之前的神秘业已褪去,想着她以前看到爱新觉罗家的人还不是磕头行礼?自觉虽然如今已经成为华夏的女王,但是在自己面前还是那个可以随意掌控的小女孩。
但是华夏的这一次动作让康熙彻底明白,那位之前的好脾气并非随意可欺,对方是手握重权的一国君主,若是惹恼了对方,恐怕大清也将陷入和R国一样的境地。但是华夏下一步将会如何 ?是像对待Y国等国家一样直接开战,还是继续和谈?可如今大清和华夏之间势如水火,一触即发,不知当如何解决这次的事情,康熙和众位大臣都在绞尽脑汁的思索着。
而在欧洲那边,持续的战火已经让意国等四国苟延残喘,影四带着华夏的军队已经拿下了意国三分之二的领土。在华夏的精良装备以及卓越的军事能力下,意国的军队遇到华夏的军队根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直接投降。
就在华夏这边的军队打算一鼓作气,拿下整个意国的时候,意国国王领着剩下的残余部队宣布投降。至此,意国的战火停止,华夏控制整个意国。
同时地,就在沙俄和斗牛国的战争进入尾声的时候,斗牛国也宣布了投降,沙俄控制了整个斗牛国。四国联合中的两大国家已经投降,剩下的两个国家在挣扎之下,陆续宣布投降。
瑾宁在收到意国投降的消息,授权影四全权代表华夏与各国交涉战后事宜。在与其他三国达成协议后决定,各国代表齐聚意国米城共同协商战后事宜。
八国齐集米城,还有前来见证的一些国家也纷纷前往,一时间米城从原来的战火连天的萧条变得盛况空前。
“多日不见,您的风采更胜从前了,叶将军。”Y国的代表卡尔将军见到影四,热情地寒暄着。
“谢谢夸奖,不过战事繁忙,我们华夏勉力而为,实在是不如Y国的神勇。”
“您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