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六十年代好日子-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大队部李老头先是说明来意,顺便提起申请宅基地的事情,赵建军也没有多为难,只说一定尽快把这事办成。
  满满的一家子人拆封成了两家人,李老头心里有些不舒服,不过他也明白这是迟早的事,孩子们大了,有了自己的家,不能都围在他们老两口身边。
  到了那一天,李老头请了本家的一个长辈来主持分家仪式,李保国特地请了假,一张方桌,李家德高望重的长辈坐在上首,李老头坐在对面,李保国李爱国分坐两旁,桌子上放着的是两本户口本,兄弟俩都成了各家的户主,以后就是两家人了。
  老长辈拿出家谱在李家的分支上记了两笔,又说了□□晚辈的话,这分家仪式就算完了。
  又过了十几天,宅基地终于申请下来了,就在离李家不远的山脚下,那里虽人烟稀少,地方却很大,村子里人越来越多,赵建军预备着以后申请宅基地的人都往那里走。
  这几天李保国也不上班了,和李爱国一起拉几大车黏土,然后弄一捆麦秸掺杂在黏土中,洒上水,用爪钩把麦秸与黏土和匀,然后铲翻到一边。这是“和泥”。
  房子的建造是从墙角开始的,用门板夹持,填塞和好的泥,夯实压紧。这样建造起来的墙体是粗糙的,并不光滑整齐,墙体建造完毕后,要用大板铲子铲切平整,这也是农村人的生活智慧了,你想砖多贵啊,自家住的房子,怎么舍得买砖。农村鲜少有人舍得买的。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等到新房子的四面墙都建成,只剩下顶的时候,在县城的李卫国和李红英才得到家里盖房子的信儿,一起从城里回来了。
  两人都老大不高兴,分家了他们竟然是最后才知道的,这房都盖起来大半了,爹娘才想起来找人去通知他们一声,这不是见外是什么。
  进了院,就看见东屋边一间新房子已经起起来了,就差做顶了,赵卫红在院里砌的土灶做饭,两人连忙喊了嫂子好。
  都不是外人,赵卫红应了一声就继续炒菜,让他们自己去屋里住,李卫国骑了一路自行车,渴的不行,就自己上厨房找水喝了。
  嫂子在炒菜,李红英也不好站着,连忙撸起衬衫袖子要过去帮忙。
  大锅里炒着土豆片,看份量足足有二十人的份儿,赵卫红翻的却毫不费力
  ,李红英暗自叹了声大嫂能干,连忙道,“大嫂你歇一会儿,让我炒。”
  赵卫红擦了把头上的汗,爽朗的笑了笑,忙道不用,让李红英去厨房里帮忙拌凉菜。现在正在里面拌凉菜的除了李梅梅还有谁,赵卫红担心她搞不定这么多人的菜,正好李红英来了,就让她赶紧进去看看。


  第22章 大妮的工作

  李红英连忙掀门帘进了厨房,里头李卫国端着一缸子水; 正饶有兴趣的站在李梅梅旁边看她拌凉菜呢。
  凉菜倒也简单; 萝卜干泡发了,滤干水,放上调料拌就是了; 只要把握好调料的分量; 味道不会差的。
  看着李梅梅熟练的动作; 李卫国笑呵呵赞叹道; “小妮儿真能干,你留下的那个酱菜方子你二婶试着做了些,这些天就指着那个下饭; 二叔可得好好谢谢你。”
  上次从县城回来的时候,李梅梅给方翠莲留了一个方子,对她来说; 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就是一个后世网络上司空见惯的快手泡菜方子,但是对方翠莲来说; 可是管了大用了。
  李梅梅捻起一块萝卜干尝了尝味儿; 又对李卫国说到, “我晒了不少干菜,二叔和姑走的时候带点儿; 味儿也不错,我二婶和姑父说不定会喜欢呢。”
  李红英正好听了一嘴,笑眯眯的站到李梅梅跟前看她拌菜; 觉得小妮儿真能干,瞧这动作有条不紊的,真是和大嫂有一比了。
  “行,姑走的时候你给我装点儿,你姑父不挑嘴,除了屎不吃,他啥都吃。”李红英道,“小妮儿做饭的天赋随了大嫂,看人做了就会的,我就不一样了,小时候学做饭的时候不知挨了你奶多少骂。”
  李卫国立马翻了个白眼,“红英你净睁着眼睛说瞎话,你练厨艺做废那些东西,还不是都进了我们几个的肚子,娘最偏心的就是你,还能舍得骂你。”
  兄妹两个贫了几句,外边赵卫红的菜也炒好了。
  “对了,”突然想起一件事,李卫国拍了拍脑袋,问道,“今天怎么不见大妮,纺织厂招工的事情,不知道她准备好了没有?”
  李红英正帮着李梅梅把萝卜干往盘子里装,听二哥这么问,也插了句嘴,“今天是没看见大妮,该不会是去那边帮忙了吧,纺织厂招工的消息我也知道,那单位可不好考,家里盖房乱七八糟的,你爹娘也是的,怎么不知道把大妮送到我家住几天。”
  李卫国半个月前就给李大妮报了名,招工考试后天就要开始,在他们这地方,纺织厂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大单位了,里头的工人吃香着呢,要是真的成了纺织厂的工人,那以后养活自己找对象可都不用愁了。
  “我大姐准备好长时间了,”李梅梅道,“家里盖房这段时间,我娘害怕影响她,让她去我外婆家看书复习了。”
  建新房和修老房子是同时进行的,家里进进出出的都是队上的大小伙子,李大妮和李二妮也到了该避嫌的年纪了,赵卫红就把她俩打包送到了娘家。
  “四妮和臭小子呢?”
  “他闲不住,非缠着我四姐带他出去玩。”
  家里人都忙的抽不开身,和李梅梅一样,李四妮也请假回家帮忙了,这在农村是常事,老师也爽快的批了假。
  这边的收尾工作做好,李梅梅就松了口气,让李卫国帮着把桌椅摆好,自己跑去新房那边叫人过来吃饭。
  这年头,农村盖房子是不兴雇工的,都是找的村里的大小伙子,一天三顿管饱,很多人都愿意来帮忙,主家也不能吝啬,隔三差五的荤腥是得保证的,昨儿中午赵卫红就做了土豆咸肉,蒸了一锅的玉米面馍。
  今天中午用辣椒炒了土豆片,贴了一锅玉米面饼子,李梅梅还调了一个凉菜,也是很丰盛了。
  没过多久,李梅梅一蹦一跳的从外边回来,后边跟着一溜儿的大小伙子。
  因着是给自家盖房,周桂花难得的体谅,进了院就殷勤的提水,给这些帮忙建房子的人洗手洗脸。
  她不大的眼睛笑眯成一条缝,“今天真是辛苦你们了,快来洗一下,马上就能开饭了。五妮儿,你也别愣着,快去提水壶给这些叔叔哥哥倒水喝。”
  对着五妮也有了难见的笑模样。
  五妮脆声应了,连忙笑着跑去提壶,这真是不敢想象的好日子,娘竟然也会对着她笑。
  五妮年纪小,不记仇,因着是亲娘,心里对周桂花存了一份孺慕之情,周桂花对她稍稍和颜悦色一点儿,她就高兴的不得了。
  饭间,热闹的很,人多,一张桌子坐不下,起房子之前,李保国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在院里用石头砌了一个石台,再用泥巴抹平,上面搭上一块木板,做成一个简易的饭桌。
  吃的都是干的,菜也做的有味,大家吃的香极了,李保国乐呵呵的笑着,连连给人推荐萝卜干吃,他刚才听赵卫红说了,这菜是小女儿做的,心里乐的不行,这娃就是心灵手巧,一看就随了他。
  几个女人没上桌,自己用饼子夹了菜,坐在炕沿上边吃边闲聊,李红英就抱怨自己娘,“娘你也真是的,就知道和我见外,去我二哥家住不来我家也就算了,家里分家盖房也不早说,家民他大哥有砖厂的关系,你要早说了,我去问问,说不定还能给家里拉几车砖呢,砖房多结实敞亮,土房又阴又暗的,下雨天还潮。”
  对于分家的事情,她也没多问,早在她出嫁之前,因着知道两个嫂子的性格,觉得迟早这两人都得闹起来,就向李婆子和李老头建议过分家的事情,被老两口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后来也就没敢提过这事了。
  让她来说,分家就是迟早的事,要是都按照老规矩来,这个家还不一定闹成什么样儿呢。像林家就是早早的分了家,现在家民和他两个哥哥不也处的挺好。
  玉米面饼子又软又甜,搅了一上午的黄泥的李婆子累的要命,几大口就咽下去一个饼子,听李红英抱怨,她咽下嘴里的饼子,鼻子哼出一声气来,“……就你能,家民大哥又不是你大哥,还能说用就用,你在粮站的工作本来就是人家解决的,现在盖个房还要上门去麻烦,真把我们当成打秋风的穷亲戚了。”
  赵卫红也道,“家里还没阔到盖砖房的地步,先盖个土房子住着,等以后光景好过了,估计娃们也都大了,到时候再盖砖房也不迟。”
  在盖房这事上,她不闹腾就算通情达理了,出钱给老三盖砖房,怎么可能?老三两口子又懒又馋的,能攒下多少钱,用的还不是老两口的棺材本,至于李保国的工资,除了每个月给老两口的几块钱,其余的都在她手里捏着呢,想要再往里贴钱,门都没有。
  李梅梅嘿嘿笑了两声,扬着一张小脸,信心十足的道,“等我长大有钱了,给咱家盖两层小楼,要盖的比县城供销社还要大,让娘和奶天天吃肉,年年都穿新衣服。”
  听得噗嗤一声,周桂花先笑了出来,仿佛是在嘲笑李梅梅的不自量力。
  赵卫红白了她一眼,又笑眯眯的对李梅梅说道,“那娘就等着享咱小妮儿的福了。”
  娃有这个想法,就要鼓励,千万不能打击。
  李红英乐了,伸出手点着李梅梅的脑袋,“娘,你看小妮儿真会说话,一看脑袋瓜子就聪明,说不定能考上中专,要我说,这女娃娃养成材了一样不差,你以后对几个妮儿好一点,别老骂她们赔钱货,男女都是接班人嘛!”
  “去去去,吃饭还堵不上你的嘴。”她咋就对那几个赔钱货不好了,一口吃的都没缺,老大那个缺心眼的要送她们去上学,她不也没拦吗?咋就偏心了。
  要李梅梅知道李婆子是这么想的,一定会跳出来说,您还不偏心呢,这心都偏到胳肢窝了,包子为啥能长的胖,那是因为好东西几乎都进了这馋猫的嘴了。要不是她没放在心上,指定也和三姐四姐一样不待见她奶。
  下午走的时候,李红英和李卫国偷偷往李婆子的枕头底下塞了钱,等到发现的时候,这两人都走远了,李老头翘着嘴角直骂这两人不省心,一百多块钱呢,就这么塞到枕头底下,不是没脑子是什么。
  但他心里到底是好受的,女儿儿子都是孝顺的,只这一点就能让他脚底飘起来,这几天看着老三家两口子也和睦了不少,李老头一颗心总算落在了肚子里。
  李婆子把钱拿在手上,眯着眼睛数了一遍又一遍,简直心花怒放,“算这两兔崽子有良心,一百多呢,再盖一间草房都够了。”
  李老头伸手刚要拿钱,没等他碰上,李婆子就连忙把拿钱的手缩到背后,警惕的看了他一眼,“你要干啥,这钱我保管!”
  她倒是不担心那两人在城里的怎么过,气的李老头直瞪眼,他原想着,卫国和红英下次回来的时候,再把钱给他们,看老婆子那样子,估计是不太可能了。
  “咋的,就你会考虑,”李婆子撇嘴,“我生的娃我能不了解,除了老三是个傻的,其余的一个比一个精,还能让自己过的不好咋的,就你是亲爹,我就不是亲娘了,我儿子闺女孝顺我的,凭什么不接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