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六十年代好日子-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瘦!女娃多长点肉好!”
  “我爷爷妈奶怎么不在家?”
  “地里除草去了。”
  “大熊呢?我二姐接走了?”
  大熊全名何雄,是李二妮和何晓刚的儿子,一岁到两岁这个阶段,是赵卫红在带他。
  “接回去了,他们两口子想儿子了,接走大半个月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后天见


  第109章 做香肠

  赵卫红是个闲不住的; 丈夫不愿辞了家具厂的工作; 同她一起做生意,她就干脆一个人在家里搞起了腊肉香肠。
  这些东西是个农妇都会做,并没有什么新意,她只好在口味上下功夫,今儿屠户家杀猪; 她去买了猪小肠和一大块猪后腿肉,打算做一批香肠出来试试水。
  大锅水烧开; 赵卫红撸起袖子打算翻洗肠衣; 她搬了个凳子; 指了指另一口锅; “妈早就把晚饭做好了,你要是饿了就先吃; 你爷爷奶奶不会怪你的。”
  “一会他们回来了; 一起吃!”李梅梅放下行李; 从衣柜里翻出一件旧衣套上; 打算和赵卫红一起翻洗肠衣。
  “妈,要不; 咱们一家人都搬到首都去住?”李梅梅突然问道。
  其实也不是突然,她早有此意。她新买的那个四合院大的很; 要是没人住的话,闲置下来很可惜,更何况,爷爷奶奶; 还有爸妈,操劳了一辈子,是该享享清福的时候了。
  赵卫红知道女儿的心意,不过她这人性子要强,哪怕知道几个闺女都有出息,也不愿意让她们养着。
  再说了,她才五十岁,咋就到了养老的时候了?
  她用胳膊挡住李梅梅的手,“不用你洗,臭烘烘的,妈自己来,你五姐也回来了,你要是累了,就去屋里睡一觉,你那屋妈一直打扫着哩,被子啥的都是晒过的,不累的,去找你五姐说说话,妈这儿用不着你。”
  这哪儿能行!
  李梅梅固执起来赵卫红也拦不住。
  “妈,”李梅梅就问,“你做腊肠是准备给我大姐二姐她们寄?”
  赵卫红摇头,乐呵呵的笑,“不是,妈打算做些腊肠拿到集上卖,好歹是个营生。”
  李梅梅的手顿了顿,原来是这样。
  她妈一直要强,以前的时候,自己家的日子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但是改革开放加上包产到户以后,富了一大批人,镇上卖豆腐的两口子,还有裁缝两口子,都成了万元户,她妈这心里,一准是急了。
  行,想做点小生意就做。只要她高兴,赔了挣了无所谓。
  她就道,“妈,我相信你,好好干,我这次回来带了两万块钱,给你做本钱!”
  赵卫红愣了愣,知道小闺女不缺钱,但是她对做生意也没概念,不知道她闺女这几年赚了多少,不过咋两万块钱从闺女嘴里说出来,这么不当一回事儿的。
  “我觉得,咱家房子也得翻新翻新,我看村里有人都盖上了砖瓦房,瞧着敞亮干净的很,这次回来,我打算给咱家也盖砖瓦房。”
  她本来还打算直接盖个二层小洋楼的,但是转念一想,砖瓦房都遭人嫉恨,她要盖了小洋楼,以后家里还能有安生日子不?
  不说别的,找上门借钱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能把人烦死。你说没钱,你们家都盖楼房了咋还没钱呢?你说要他还钱,她说你家都那么有钱了,不要在乎那三瓜两枣的,伤了亲戚情分。
  大部分乡下人都淳朴,但是也有那一部分,让人无语。
  远的不说,就说说李梅梅在首大教书的事儿,一传十十传百的,亲戚们都知道了。竟然还有她妈那边不知道隔了几房的远亲找上门来,让把她孙子安排到首大去。
  上下两片嘴皮子一碰,仗着自己算个长辈,颐气指使的样子没把人呕死,要不是赵卫红硬气,及时把人“请”走,那老太太还不知得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赵卫红白了她一眼,“咋,有钱了,就这么造?”
  李梅梅就笑,“哪能啊,妈,你说我爸挣钱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让咱们一家人过得好一点嘛,我挣钱是为了啥,也是为了让你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没事了能到处去玩一玩,去首都,去海南,没准还能去国外哩,盖房满打满算也花不了多少,这是我的孝心,你可不能拦着。”
  赵卫红没话说了,斜眼笑了一声,“行了行了,你打小嘴皮子就利索,妈说不过你。盖房的钱咱家有,本来打算让你爸辞了他的工作,回家拿那钱搞点小生意,但是你爸那个人,迂腐的很,说他死也要死在农具厂,我是没办法了,你说盖房,就盖,不过不用你的钱。”
  李梅梅急了,跺脚,“什么你的我的,咱们是不是一家人。”
  她爸她妈不知道咋想的,别人的父母生怕儿女不孝顺,他们倒好,生怕多花儿女一分钱。
  夜色刚有点黑的时候,李婆子和李老头才从地里回来。
  自从包产到户以后,李家分到了四亩多地,反正交足国家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二老可着劲儿的在地里下功夫。现在日子富裕了,他们也不种红薯玉米一类的粗粮,而是种了几亩小麦,等到收成的时候,家里就有新麦吃了。
  李婆子刚到院里,李梅梅就急着掀开门帘迎了出去,“奶,爷,我回来了!”
  她兴冲冲的把锄头往墙边一扔,“呦,小妮儿回来了,快过来让奶看看。”
  小心肝肉回来了,李婆子立马笑的合不拢嘴,李老头虽然情绪不外露,但是翘起的嘴角,还是暴露了他的心情。
  随着孩子一个一个的长大,这家里,就剩他们和老大两口子了。
  老大早出晚归的,就留下他们两个老的和儿媳妇在家,儿媳妇是个好的,对他们也好,就是咋说呢,不热络,这心里就总是空落落的。
  只要见到小辈们回来,他就高兴!
  李老头放下锄头,随口问了句,“小沈来了没?”
  李梅梅答到,“没有,他刚调到大江县,还没有安置好,过几个月,他就来看望你们了。”
  李婆子和李老头点头,两个孩子处了这么长时间的对象了,小沈是该上门提亲了。
  爷孙三个亲亲热热的聊了会天,还是赵卫红催了,才想起来洗手吃饭。
  李保国是踩着吃饭的点进门,他比上次李梅梅回来看到的时候,瘦了许多,鬓角也新添了白发。
  父女俩也有半年没见,他伸手拍了拍女儿的头,这是他惯常做的动作,已经是两个孩子妈的大妮,也时常被他这样拍头。
  因着闺女回来了,赵卫红灌完了香肠,又亲自下厨多添了几个菜,晚饭十分丰盛,肉蛋皆有。
  不过这样丰盛的晚餐,也没使李保国的胃口好多少。
  他是坚守阵地了,死活不从农具厂挪摊,别的工人上有老下有小的,以前的外快挣得手软,现在能把基本的工钱拿到手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人家可还得养家糊口哩,光这两个月,就有大半人辞职了。
  说什么回去种地也比每个月挣这三瓜两枣的强。
  农具厂现在,除了他和三个老工人,就剩下看大门的老王和他的狗了。
  就这么点人,能叫厂子吗?
  他有时候也想,要不干脆回家种地算了。
  饭间,赵卫红提了提想要盖房的打算,
  李老头和李婆子是没什么意见。家里这房子差不多也有二十年了,也是时候盖新房了,老二老四孝敬的钱,他们老两口手里还攒着哩,也不差那点盖房的钱。
  李保国停下筷子,眼眶有些湿润,是他这个当丈夫的无能,还让老婆为盖房子,为女儿的嫁妆操心。
  李梅梅看出她爸的情绪不对,连忙夹了一筷子肉片放到他碗里,“爸,你尝尝这个,我妈的厨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说着,她又不经意的提了提,某省有家私人家具厂,参加了万国博览会,老板还受到了总理的接见。
  国营工厂和私人工厂,只要能按时纳税,解决工人就业问题,其实也没啥不一样的。
  李保国的眼神闪了闪,“爸知道你啥意思,现在不是时候,爸还想再撑几天。”
  赵卫红心里呵呵,伸筷夹了片豆腐干放女儿碗里,撑撑,有他死心的时候。
  虽然还有些人看不起个体户,抱着陈腐的观念,但是在她们这个地方,经商的风气尤为浓厚,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十来岁的孩子,闲暇时间,都要拿着自己家产的,亦或者是一些山上采的干货,摆摊挣家用。
  她爸恋旧,对于他工作了将近二十年的农具厂,一时半会舍不下,她能理解。
  夜间的时候,李梅梅从系统买了两个香肠方子,打算明儿送给她妈,不同地方的香肠都有不同的口味和做法。
  他们这地方的人,口味重,嗜辣,麻辣味的香肠还有咸香味的是比较受欢迎的。
  翌日,赵卫红得了方子,喜不自胜,打算等这一批香肠制好了之后,她就用女儿给的方子再试一试。
  老父老母虽然跟着大哥住,但是李爱国作为儿子,时常也会上门看看。
  他以前是十里八乡数的上来的俊后生,年龄渐大以后,倒是和普通的农夫看起来无甚两样了。
  佝偻着腰,背着手,一路沉默着来了他大哥家。
  是李梅梅给三叔开的门,她险些没认出来,眼前老态丛生的男人,竟然是她的三叔。
  不过那点错愕很快就被她掩饰过去,飞快的换上一个亲切无比的笑容,“三叔!”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还有一章。


  第110章 五妮

  因着过去的嫌隙; 她和几个姐姐与三叔一家不如与二叔家亲近,分家以后,起初还在一起过年; 后来渐渐的; 连年也不在一起过了。
  距离上一次见面已经是一年多前了。她毕业后第一次回家。晚上的时候,去三叔家看了看五姐,屋里灯光灰暗,每个人的脸都不甚清楚,她没看清三叔的脸。
  今儿的天色如昨日,阳光很强,三叔的脸尤为清楚。
  怪不得有人说,一个人的脸上,藏着一个人的生活。
  李梅梅差点没认出李爱国; 李爱国又何尝不是如此。
  “小妮儿?”
  “三叔快进来,外头热的很。”
  他寻摸过去的记忆,半天才找到小妮儿的脸; 那个不大点儿的小豆丁,已经这么大了。
  李爱国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他也不知道小妮儿看出来了没有; 他也不是故意没认出她来的。谁能想到眼前这个比城里人还像城里人的女郎; 是他李爱国的亲侄女?
  他进了屋; 机械的接过李梅梅给他倒的茶,又机械的放到一旁的桌子上,半晌才想起来; 五妮好像只比小妮儿大了三岁。
  五妮是什么样子的?木纳,剪着呆板的刘胡兰头,厚重的刘海差不多要盖住眼睛,总是低着头走路。
  李爱国不知道他怎么会突然想起五妮,这个他一直不待见的闺女。
  他好像不会笑了,勉强挤出来一个呲牙咧嘴的笑容,问李梅梅,“你爷奶呢?”
  “去镇里赶集了,一早就去了!”
  “哦。”又不说话了。
  李梅梅和李爱国大眼瞪小眼两三分钟,终于忍不住找了话题开了口,“我妈说我五姐回来了?”
  “嗯,回来了,单位有几天假期。我让她回家帮着你婶子带几天孩子。”
  李爱国嘴里的孩子,是李小松的儿子。李梅梅上大二那一年,小松就结了婚,娶的是邻村的姑娘,因着小松的智力问题,那家人要的彩礼不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