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再嫁庶女日常-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就有人端过一只早就预备好的空箱子过来,大家挨个往里放东西。都是平民百姓家,东西讲究个喜庆实惠,多是些尺头之类的,偶尔给个银戒指银丁香的就是十分亲近的人家了。
眼看大家都添完了,刚才那个婶娘正要把箱子合上呢,突然门口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一个穿金戴银十分富贵的年长妇人就出现在门口:“我来迟了,这添妆没晚吧?”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添妆下
宋母先是愣了片刻,然后连忙笑着迎过去:“不晚不晚,真是没想到您老人家能来。”说完,忙拉着她往院子里走。
因为今儿办喜事,在屋里又围不开,因此院子里也摆了不少桌椅。
宋母请房嬷嬷坐到上座,房嬷嬷不肯,捡了个靠下的位子坐了。
她坐下后方笑道:“不晚就好,都怪那些丫鬟小子的手脚太慢,几样东西竟收拾了大半天白耽搁了功夫,好在没有误事。”说完一招手,身后几个健壮的家丁抬着两个大木箱走了进来。
家丁进来放下箱子后,便目不斜视的退了下去。紧接着,两个小丫鬟各拿一把钥匙上前把箱子打开。
众人伸头看到里头的东西,不由一阵惊叹。
房嬷嬷等众人都惊叹过了,才笑着说:“今儿是大姑娘的好日子,我家娘子原本是打算亲来添妆的。只是恰好伯夫人要带她去总督府做客,你们也知道,伯夫人几年才回来这么一次。咱家娘子总不能让长辈自己出门,因此她便侍奉着夫人去了总督府。临走前再三嘱咐我这个老婆子一定要替她给大姑娘和宋大娘告罪。”
这话让宋母很有面子,她十分受用,好在心里还有几分理智,连忙摆手道:“不敢不敢,冯娘子贵人事多,能记着这事,咱们心里就感激不尽了。”
房嬷嬷这么大的阵仗过来,大妞她们在屋子里自然也听见了,屋里的姑娘们不好意思直接出去看,偶读挤在门口,悄悄的掀起帘子往院子里叹去。等看到地上那两个大箱子,都在那里议论纷纷:“那箱子上描的牡丹花真好看。”“是啊是啊,这红漆的颜色也好看,亮堂堂的。”
箱子都这样出彩更别提里面的东西了,姑娘们这回也顾不得害羞了,都簇拥着跑出去围在箱子周围等着看里头的东西。
别说是女孩子们,就连旁边的呃半老徐娘们也都很好奇,其中就有泼辣的喊道:“把东西都摆出来晒晒,让咱们也开开眼呗。”
房嬷嬷把目光投向宋母,见她也没有异议,就让小丫鬟一样一样的往外拿。两个箱子,一个箱子装的都是布料衣物,里头有绸缎两匹、松江布两匹、狐皮褥子、狼皮褥子各一张,海棠红连枝纹斗篷一件、大红哆罗呢褂子一件,荷包、锦帕各四件。
另一口箱子装的东西就比较杂了,有笔墨纸砚一套、新书两部、粉彩茶具一套、花瓶一对。另有两层妆奁盒一个,盒内放着黄杨木梳篦一套、嵌红宝祥云纹金簪一对、赤金镯子一对、金银戒指各两个、镶玛瑙戒指四个。
这份添妆礼的厚重已经超出了宋母的想象,这里面一支簪子能顶她给女儿置办的全部嫁妆了,她一时间有些回不过神来。
房嬷嬷见状,轻咳一声,然后笑道:“今儿在场的也有不少是街坊四邻的,我们家娘子让我务必把话说清楚。今儿之所以给宋大姑娘这样厚重的添妆礼,是因为宋大姑娘前些日子帮了我家娘子一个大忙,给我家娘子省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我家娘子感恩与大姑娘的情谊,所以送此重礼。以后诸位街坊家的子女婚嫁走礼,咱们还是按着平时的惯例来,还请诸位街坊多多担待。”
人群寂静了片刻,有那心思宽广的马上附和道:“这是应当的,咱们也没有这么厚的回礼可送啊。”说的众人都笑了起来,心里却都在琢磨怪不得这宋家姐妹前些日子总往冯家跑,原来竟有这么大的好处!大家不约而同的都看向自家的大闺女、小媳妇的,只是想想冯家现在家门口站着的门神,一个个的把小心思暂且收起来,准备等大田氏走了之后再行动。
要论官职大小,渝北城最大的就是正二品总督了。因此总督夫人设宴,就连鲁氏也是规规矩矩的带着心兰去了。
好在总督夫人出身京城世家,眼界手段都不缺,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对品级较低的诰命女眷并不薄待,因此在渝北城的声望也很高。
只是她声望再高,比起跟着丈夫从底层爬起来的田氏还是要差一点的,更何况田氏如今可是一品诰命。说是今日这个宴会是专门为了田氏办的也并不为过。
往总督府走的路上,冯莺心里还是隐隐有些担忧的,自己这样的身份大大咧咧的跟着田氏去赴宴不知道好不好?
大田氏觉察到了她的不安,安抚道:“你不用这样紧张,我跟这位徐夫人也算是自幼相识的交情,虽然谈不上关系如何紧密,但好歹有些情分,她是不会为难你的。”
韩氏今儿办的是赏花宴,因此宾客都在园子里。冯莺跟着大田氏刚到花园的时候,看着许多女眷都簇拥着一位二十七八的青年妇人,心里还在疑惑这人的身份。
等大田氏带着她上前见礼的时候,冯莺才知道这位就是总督府的女主人韩氏,心里十分讶异于对方的年轻。
要说韩氏生的多美倒也没有,只是她身上有一种特别从容和优雅的气度,是一般人身上没有的。
渝北府的总督姓徐,名继勇,原本不过京城小官之后,年轻时读书不成,因此婚事遇到了颇多挫折。后来偶遇出身官宦世家韩氏的老丈人,喜欢他的人品和拼劲,因此把心爱的嫡女下嫁给她。
当初这门婚事大多数人都没看好,成亲之后徐继勇为了给妻子挣一个夫贵妻荣毅然投身军中,从小小的书吏做起一步一步挣到今天这个位子。徐继勇官越做越大,对妻子和岳家也越发敬重,这些年来身边始终干干净净的。
徐继勇父母前些年已经相继去世,如今总督府的后院都是韩氏说了算。因为家里清净,韩氏的身份随着丈夫也逐渐水涨船高,因此她的心态胸襟都比一般的官家诰命要宽的多。心态好了,人就显的年轻,如今已过四十的韩氏看上去最起码要年轻十岁。
冯莺不由在心底祈祷:自己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能有这样的气度和状态就好了。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表姐的心事
看到大田氏,罗氏忙越过人群迎了上来:“这些下人真是失礼,姐姐来了,我该亲自出去迎接才是,怎的就让姐姐这般悄没声的进来了?”
大田氏笑道:“是我不让她们说的,我又不是外人,自己进来就是何苦让你多跑一趟。”
罗氏答道:“多年不见,姐姐还是这般善解人意。”罗氏这些年一直随着丈夫在各处任职,也只有偶尔回京述职的时候见过田氏两次。她轻笑道:“算起来,这回能有三四年没见到姐姐了,因此这回一听姐姐回来省亲我忙不迭的就给姐姐下了帖子。说起来也真巧,原本正头疼用什么样的名目请人呢,这园子里的牡丹就开了。我记得姐姐最喜牡丹,可见这花也是有灵性的,知道姐姐要来竟比往年提前半个月就开了。”
大田氏呵呵一笑:“几年没见,妹妹越发的能说会道了。”接着招呼冯莺道:“莺姐儿快些过来拜见徐夫人。”
冯莺依言上前给罗氏行李问安。
罗氏见到冯莺的那一瞬有片刻的怔愣,不过她依旧平静如常的笑着说:“不用多礼。”然后打趣道:“刚才我可是看着心兰伴着她家太太一起来的,这个俊俏的小媳妇却不知道是姐姐从哪找来的?”
大田氏笑着说:“这是我家老太太娘家的一个侄孙女,自幼在我们家长大,我待她啊就跟亲闺女似的。”
罗氏笑道:“我说呢,怎么瞧着竟有几分眼熟,想来定是随了你们家老太太的几分气派。”
大田氏回道:“我家老爷也常说这孩子跟老太太有点相像,只是这命……瞧我,今儿这样大喜的日子咱们不说这些伤心事。你刚才不是夸自己家的牡丹开得好吗?还不带我们看看去,开的好就罢了,要是开的不好,我看你这面子往哪搁去!”
这话也就大田氏敢说,其他人便是想都不敢想的,而罗氏半点也不着恼,伸手挽住大田氏的胳膊道:“便是姐姐说不好也是你一贯眼高的缘故,跟我们家的花可没关系。嫌咱家的花不好,改日你倒是给我送两株好的来!我可是听说贵府的祖宅里有几株上好的魏紫。”
大田氏指着她对众人说道:“你们听听,这哪是请我来赏花的啊分明就是讹我来了!罢了,罢了,你既喜欢,改日让人送两盆过来就是,省的今儿光惦记着挑我的礼。”
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不管真笑假笑,总之她俩带头做个动作旁边自有人立马效仿。
冯莺跟在大田氏的身后默默的看着这些形态各异的女眷,心里百般思量。
无论是什么名目的宴会,内容都差不到哪去。赏花之后,还有几个才思敏捷的姑娘当场做了诗画,引来一阵赞叹。冯莺虽然也喜欢画画,但是对这样的活动却不怎么敢兴趣,往往都是离的远远的。出这种风头的一般都是待嫁闺中的千金小姐,借着这么个由头把自己的才艺展现出来,若是能侥幸赚个才名,将来说亲也能给自己涨些身价。
正在冯莺有些无聊的发呆的时候,程心兰走了过来在她耳边低声道:“我瞧着这些人画的还不如我呢,怎么也好意思上去显摆?”
冯莺摊摊手:“表姐来这里时间短,恐怕还不大习惯。这整个渝北的读书风气就不怎么浓厚,在这里二十岁左右能考中秀才就已经是了不得的青年才俊了。男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女孩子?能有机会识字学画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表姐觉得她们水平偏低,但是在这渝北城里还真算是才艺出众的了。”
心兰恍然道:“原来是这样,怪不得罗夫人要把女儿送回京城去上女学呢,想来定是瞧不上这里的女学了。”
冯莺无奈的扯扯嘴角:“这里哪有什么女学?或许高祖那会有过现在早都撤了多少年了,听说府学里的教舍都空着一半。”
心兰皱皱眉:“渝北虽说位置略偏了些,可我瞧着百姓还算富裕怎的如此不重视科举?”
冯莺摇摇头:“这些内情我就不清楚了,这事唐知府心里应该是有数的。对了,你怎么不在婆婆身边侍奉反倒是过来和我说话?”
心兰往那边努努嘴:“我娘在给我婆婆引荐这边军中的一些武将家的女眷呢,她们聊起来都是些儿儿女女的,我横竖是插不上话,就不在那白杵着了。”
一边说一边有些落寞的看了眼自己的肚子,冯莺顺着她的眼光看过去,知道表姐这是被勾起心事了。在这个极为重视子嗣的年代,表姐成亲近两年都还没有怀孕的消息,要说心里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冯莺也只好劝道:“也许京城那地方不利于表姐怀孕,来了这以后说不定很快就有好消息了。”
程心兰拉着冯莺来到一个偏僻的花丛旁:“道理我都懂,相公和婆婆也时常宽慰我并没有说一句难听的话,可越是如此我这心里越是难受,总觉得对不起这样体贴的相公和宽厚的婆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