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谓的天坛庙,就在正阳门外,与其说挨着天坛,还不如说挨着贡院和文昌阁……
    小鱼儿将铺子的事儿丢开手,又去给两个小子指点介绍起来:“……那边是文昌阁,也就是贡院,考乡试、会试的地方。”
    “程琪!”江夏突然叫了一声,然后吩咐道,“绕过去看看!”
    小鱼儿闻言扭头看过来,张了张嘴,却到底没说出什么来,将许多玩笑话又咽了回去。
    她早就看出来了,这个别看平时万事不上心的样子,但一挨上徐家老二的事儿,她就无一不在意,无一不斟酌思虑周全……夏娘的心里是有徐二的吧?她却不得不离开徐家……之前,她以为夏娘并不在乎徐家老二;如今看来,或者正因为在乎,她才离开吧!
    马车经过贡院门口,程琪可以控制着马速,缓缓走过去。
    江夏没有再出声,她也只是看着贡院大门……神色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京城的贡院,与德州府的也差不多,只是规制上大得多了。
    绕过街角,远离了贡院,看不见了,小鱼儿突然凑到江夏身边,笑嘻嘻地耳语道:“那边就是最有名的胭脂巷,要不要带你去开开眼?”
    江夏横她一眼,淡淡道:“想开眼也是我自己个儿去,带上你……我怕若愫姑姑打我!”
    小鱼儿嗤地一声笑了,撇撇嘴扭过脸去继续跟下子说话去了。
    江夏暗暗感叹,难怪说书院、贡院附近,必定有两种生意是极繁荣的,一种是书籍文具铺子,另一种就是妓院。老北京所谓的八大胡同,什么陕西巷、胭脂巷等等诸般,就是如此。
    看此处的情形,应该相差不远。
    之前,江夏表示对文玩纸笔等物不感兴趣,但等真的走进了天坛庙街市,看着满眼琳琅满目的书籍、字画、文玩、文房用品等等诸般,她还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还真让她猜对了,这地方就跟老北京的琉璃厂相仿,主要的买文房用品和书籍的,渐渐衍生出了书画、字帖、文玩、玉器、杂项诸般种种,文房用品和书籍倒成了其中的一种。
    江夏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鉴别能力有限,大都只是看,并不出手。小鱼儿却连着买了好几样东西,却大都是文房要用的笔墨纸砚镇纸、笔洗等物,说是送给越哥儿和齐哥儿的。
    索性所费不多,江夏也不推却,由着她买去。

  ☆、359。第359章 独子好哇(4更)

直到走进一家香铺子,江夏才打起精神来。甄别玉器古玩她不在行,但辨别香料却差不多算是她的老本行了。她也正好想调制一些熏屋子熏帐子的香囊,正好挑一挑合用的香料买一些。
    走进铺子里仔细看过去,江夏就发现,这香料铺子远比她在临清府、德州府逛的铺子高档的多,摆着的根本不见散香,都是规格很高的整香,有原料单品,也有制作好的成品香料……更有各式木质香料雕刻的把件、摆件儿、挂件儿,品种极多不说,品质也是极好的。
    越哥儿小时候做了个脾胃虚寒的毛病,江夏尽心替他调养了一年多,平常里几乎不发作了,但病根儿一直没去。老檀香味辛性温,理气和胃。沉香味辛、苦,性温,降气温中,暖肾纳气。江夏之前给越哥儿挂的香囊里就放了老檀香和一小块伽南香,只不过,体积太小,药性有限,而且不够大气。越哥儿年纪渐长,身上的配饰也要讲究一些,若是能有老檀香和上好的伽南香做成的把件、挂件儿,她就可以买回去给越哥儿带着去。
    还别说,这铺子货品丰富,还真让江夏看到了一件合心的。
    这是一串手钏,上好的伽南香十八罗汉珠子,陪着九颗上好的老檀木雕琢而成的莲座珠子,珠子表面已经有了一层光亮油润的包浆,江夏一眼就看中了,就招呼伙计道:“给我拿出这一串珠子来,我要上上手。”
    店铺里售卖比较贵重、精致的物件儿,一般会谢绝顾客随意碰触,真心有意想要了,这才双方协商,让店家拿出来给顾客拿在手上鉴别、细看,这个过程俗称‘上手’。
    旁边的那个一个二十多岁的活计连忙上前来,用一张干净的白棉布巾子垫着手,将那串珠子取出来,放在一只专用的托盘上,送到江夏面前。
    江夏先看色、辨别花纹,再闻香味儿,很快就判断出这珠子用料确实,所用老檀木和伽南香都是极难得之物……更因着是旧物,包浆自然润泽光亮,平添了几分古朴厚重之气,给男子佩戴是极好的。
    江夏看着满意,立刻询价道:“这珠子我看好了,价钱如何?”
    那伙计一听江夏看好了,脸上的笑都真诚了几分,回答价格之前,先小小地拍了江夏一句:“公子果然慧眼识宝,这可是我们店里最好的物件之一了……因着物件儿不大,用的料子也小,故而价格也不算太高,只需要五百两银子!”
    “五百两……”江夏心知这个价格稍稍虚高一点,却也与实价相差不多了。她一边重复着,一边斟酌着还个什么价格才合适,却听得旁边一个人大喇喇道:“五百两么?给爷装起来!”
    江夏眉头一皱,扭头往那边看过去,却见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华服男子,正挑着一对眯缝眼,晃着手中大大的洒金扇子,满脸倨傲地看着这边。
    那伙计很是有些为难,小心陪着笑道:“原来是梁世子,小的给世子爷请安……世子爷,您刚刚可能没留意这边儿,这珠串被这位公子看好了,您是不是再看看别的物件儿?您老发句话,想要什么,小的去库房里跟您寻摸去!”
    那位梁世子江夏并不知道什么来头,但一看他身上的穿着,再看店伙计一番小心翼翼,江夏也知道这位来头不小,而且脾气应该也不好……这般情况下,店伙计还能够秉持诚信经营,说出这一番话来,江夏就高看他一眼,也高看这个被称为‘集珍阁’的香料铺子一眼。
    江夏看了小鱼儿一眼,却见平常总是咋咋呼呼的小丫头,这会儿却扭着身子,站在角落里不肯吱声……这个梁世子小鱼儿指定是认识的,但是很显然,彼此之间关系远谈不上亲近。
    那梁世子也算是‘不负所望’,伙计话音未落,那人的手中的折起的折扇就抽到了活计的脸上:“放你娘的屁!爷看中的东西,又不是不给你银子,你小子活腻歪了,居然还不卖给我?你它娘地给脸不要脸啊!”
    那折扇的扇骨都是上好的紫竹制成,抽在伙计脸上,那伙计哎哟一声惨呼,捂着脸转了一圈儿,再抬起眼,任一个成年汉子,也忍不住两眼含泪。
    “梁世子,您老行行好,高抬贵手,饶了小的这一回……”那伙计忍住疼,却不敢反抗,只捂着脸连声哀告着。
    眼看着那梁世子怒色上脸,又扬起手再打,江夏却上前一步,拉了那个伙计一把,淡淡道:“你别为难了,那东西我不要了,让给梁世子好了!”
    那伙计松了口气,连忙回身朝着江夏拱了拱手,转身拿了个盒子就要替梁世子包装珠串。
    “慢着,我还没上上手呢,你个小杂碎可别想着糊弄爷们儿……”说着话,梁世子大喇喇地上前,伸手将那串珠拿在了手中,装模作样地送到眼前,一颗珠子一颗珠子地细细看起来。
    檀香、沉香,看纹理、辩香气,鉴别真伪优劣并不算难,这位做出这种情态来,装模作样的,却恰恰显出来他根本不懂得鉴别香料。
    江夏微微撇了撇嘴,暗暗哼了一声,转身看起别的物件儿来。
    那梁世子看了足有一盏茶功夫,这才将珠串随便地往小伙计手中的盒子里一扔,吩咐一声:“给我送回府里去,顺便去账房里结账去!”
    伙计眼中恨恨,却只能答应着。
    正如那伙计所说,库房里还有好东西,最后,江夏挑了一串相仿的珠串,却是一共十八子,伽南香珠子和老檀香珠子各九颗,中间坠着一块鸡油黄蜜蜡的莲台,比之前那串精致漂亮,香料也是极好的。唯一不同的是,这一串是新品,还没沾过手,买回去需要佩戴者慢慢盘玩,时日久了,才能够有包浆光泽,和厚重感。
    那伙计感念江夏的退让,原本三百五十两的珠串,只收了江夏三百两。

  ☆、360。第360章 公子绕了奴家(5更)

江夏也不讨价还价了,付了银票子,将珠串交给冯琪拿着,转手从袖袋里摸出一只小小的瓷盒来,递给那店伙计:“这是一点儿疗伤药,你挑一点涂在伤处,能祛瘀消肿,也能让你好受些。”
    说完,也不等那伙计反应过来,就带着小鱼儿等人一起离开了。那伙计捏着盒子追出门来,连连拱手作揖道谢,却只能是朝着江夏等人的背影了。
    一出铺子,小鱼儿就恨恨道:“真是晦气,居然碰见这个诬赖货……他是当今梁皇后的侄儿,乃是独子……”
    “独子?独子好哇!”江夏想起那珠串上做的手脚,扯着嘴角笑起来。
    小鱼儿睨着她看了一回,突然眼睛一亮,拉着她的手叫道:“你是不是动手脚了?你赶紧跟我说说,你做了什么手脚?哈哈,我早就知道,你不是那么容易认怂的人,你肯让出去,肯定是安了阴人的心思……嘿嘿,赶紧说说,赶紧说说……”
    江夏很有些黑线地瞪着小鱼儿,无奈又嫌弃。
    啊喂,她们还是不是一伙儿的?咋说话呢?还阴人,还动手脚……这么说话,还怎么做朋友了?
    说说闹闹地逛到午时,一行人就去了花四娘推荐的汇德居酒楼用餐。
    这家酒楼规模与临清留仙居相仿,但在繁华的京城却并不怎么起眼。不过,能让花四娘推崇备至,据说是有一手整治鸭子的绝活儿,最拿手的就是三套鸭。
    原料选用绿头野鸭、鸽子和鹌鹑三种禽类,全身剔骨还保持完整,最后三只套在一起,就仿佛一只野鸭长了大小三只脑袋一样。
    这种三套鸭,肚子里还要塞进配料,细火焖炖,待到汤浓肉烂,香气四溢,只要用筷子稍稍一夹,就能轻松吃到三种美味禽肉,而不用担心骨头扎嘴。当然,味道也是极鲜美的,不然也不可能如此有名。
    等品尝到汇德楼的菜肴,江夏也忍不住点了个赞。禽肉处置不好,清炖后会有股腥味儿,汇德楼做的三套鸭不但没有丝毫腥味儿,还清香可口。嗯,没错,就是清香,不油不腻,清香悠长,品尝鲜美的同时,还不会发腻……这种做法,江夏一看就爱上了。
    只可惜,她会吊清汤,却一时半会儿也琢磨不出,这三套鸭的清汤是怎么做出来的。因为她特意问了伙计,此汤并未经过吊制,就是原汁原汤。
    吃饱喝足,一行人就准备下楼离开。
    刚出了包间门口,迎面就看见一对卖场的父女从隔壁的包间里退出来,正想往他们这边来。
    那拎着胡琴的老汉还想挽留呢,上前两步深深一揖道:“几位公子可要听支小曲儿……我那闺女刚刚习得一手红菱曲,极是婉转动听,还没唱过呢……”
    江夏并不是那种一见卖唱女就乱发善心的,她也知道,这样的组合虽然多以父女、祖孙相称,但大多数都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女孩子一般是买来的,甚至是拐来的,教导之后带出来卖艺……只要银子足,也不排斥卖身。
    再说,这位一张口就说‘还没唱过’,让江夏很是莫名,又很是好笑,这又不是那啥初晚,不过是一首小曲儿罢了,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