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之情深不寿-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使早就做好了自己就是历史上那个悲剧李瑁的准备,李清还是很不爽这个新名字,可是他周围的人却对这个新名字很欢喜,李瑁,李瑁,瑁这一字,不就是暗指皇帝陛下头上那顶帽子嘛!
  李清,不对,是李瑁,李瑁听了自己母后和姐姐这么不靠谱的猜测,只能呵呵一笑,不做评价!
  大家都在猜玄宗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是玄宗却表示只是听够了儿子们的名字,想要给他们换个新鲜的,这样行不行?!!
  玄宗,泥垢了!
  不管李瑛多么不愿意,李瑁的束发礼很快就来了。
  别的皇子的束发礼都是在自己的皇子府举行的,就算是太子,也不过是在东宫举办的,可是李瑁,的束发礼,却是在含元殿举办的。
  这个含元殿是个什么地方,这座宫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宫殿,历来都只有重大的典礼才能在这儿举办,可是短短十年内,这里举行的典礼居然都是为了李清母子,上一次开启含元殿,还是为了武皇后的皇后册封典礼呢!
  这下子全朝都在震惊于皇帝陛下对武皇后母子的宠爱,谁说皇后就一定不得宠的,没看见本朝开国以来已经出来长孙皇后,则天女帝,以及现在这位武皇后,这三位颇受圣宠的皇后了嘛!!!
  光是一个含元殿已经是重磅炸弹,炸的李瑛要怒起了,可到了束发礼那一天,众人才知道玄宗对李瑁的偏爱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这场束发礼,是由玄宗最亲近的大哥——宁王主持的。宁王作为重量级皇室,能请到他出席束发礼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玄宗居然让他给李瑁主持束发!!
  李瑛怒了,暴怒了,谁都别想拦着他!想想自己的束发礼,再想想自己的加冠礼,两个加起来都没有人家一个的规格大!!!他李瑁现在的束发礼都办的这么嚣张,那等到他二十加冠的时候是不是要所有大臣都向他跪拜啊!!
  李瑛气不可遏,连束发礼最后的仪式都没看,就回东宫了,不然他如果看见玄宗亲自上前替李清将头发束起,不知道会不会当场就失态?!!
  这些细节就不要在意了,反正等第二天李瑛知道玄宗颁布的旨意会更生气,这些小细节在众皇子封王的圣旨面前又算得上什么呢?!
  是的,没有错,长安城时隔十五年,终于又迎来了皇子封王的大事,而且这次一封还封了十来个皇子!对此李瑛表示:我摔!
  三皇子李玙在这一点上,表现地就比李瑛好,他笑嘻嘻地结果玄宗封他为忠王的圣旨,还很懂事的给来颁旨的小太监偷偷塞了快玉佩,表现的好像一点都没有着恼的样子,只有他书房里的那几只断笔在那儿控诉着主人的不开心!
  然而和历史上不同的是,李瑁并没有受封为寿王。
  历史上的李瑁根本就不是现在的李瑁,现在的李瑁作为最受宠爱的皇子,玄宗自然是要为他选个寓意更好的封号才行啦!
  所以,李瑁被封为了瑞王。又是个带王字旁的封号,玄宗你到底是要表现的多明显!!新出炉的瑞王表示自家父皇想要高调,害得他想低调都不行了!
  从皇子晋封到王爷,实在是一件大喜事,按说家家都应该制个酒席庆贺一下才对,可惜这一次封王的皇子实在太多了,要是一起请客的话,估计宾客们也为难,不知道该去那位王爷府上才好,毕竟长安城中够得上资格的人也就那么多,总不能为了请满客人,让堂堂的王府去请乡绅地主来吧!
  所以由忠王李玙带头,其他刚封王的王爷都悄悄将酒席延后了,将第一的位子让给了瑞王李瑁。一时之间,李瑁可以说成了长安城里无人不晓的大人物!
  当然,李玙可不是真的好心将第一的位置让给李瑁的,他那个人,众位也是知道的,笑面虎,毒蛇一条,要不是因为实在争不过李瑁,他会乖乖蛰伏吗?李玙想着依照父皇对李瑁的宠信,如果自己大喇喇先办这个酒宴,估计就碍了父皇的眼了,还不如让李瑁去争这个风头呢!李玙给李瑁拉得一手好仇恨,可是李瑁会在意吗?
  当然不会,该恨的怎么都会恨他,该怕的自然也会怕他,李玙此举对李瑁根本没有实质性伤害的好不啦!
  倒是一直为人冲动,没脑子的李瑛,这次倒是耍了些小聪明,给李瑁和武皇后造成了些小麻烦。
  事情是这样的,因为李瑛最近心情真的很不好,他那个太子妃害怕李瑛故技重施,重新折磨自己,所以回了趟娘家,请父亲出主意。薛家人本来是不想管太子的事的,可是他们也怕李瑛在这个时候闹起来,真的惹怒了玄宗,所以尽心替太子妃找了个戏班给李瑛解闷。
  没想到这戏班没有让李瑛消火,然而让他心生一条毒计。如果放在现代,李瑛这一招叫利用舆论,放在唐朝,那也叫做散播谣言。李瑛找人撰写了一个戏本,说的大致意思就是有个富贵人家,当家太太死了,留下个嫡子受尽继母的折磨,连继承家业的权利都让继母生的儿子抢走了,最后老天有眼,继母和她的儿子通通没有好下场,而这个嫡子倒是将本家发扬光大了。
  李瑛这个戏本吧,还生怕人家不知道说的是哪家的故事,将当家太太的姓氏改成了赵,继母的姓氏改成了武,就差直接说那家人姓李了。武姓从则天女帝之后,就成了个较敏感的姓氏,这个戏本一出来,有点脑子的都才到说的是谁了。
  据说,玄宗听说此事后在御书房里砸了好几个杯子呢!
  据说,德福宫里武皇后哭湿了还几条帕子呢!
  据说,瑞王已经拿着荆条去东宫负荆请罪呢!
  好吧,最后一条是大家瞎编的。李瑁表示,老子正在忙正事呢,这点子小事都不用亲自出面,宫里的父皇母后都会为自己做主的好不啦!
  果真,玄宗很快就将李瑛叫到了宫里,好好叱骂了一顿,可是李瑛现在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自己不得宠,让父皇骂几句就骂几句,总之他就是不让李瑁母子好过就是了!
  这样的偏激真的要不得啊,戏文已经传出去了,在玄宗控制住之前,已经有不少的百姓看过这出戏了,此时责罚太子,反倒更像是印证了戏文里嫡子受尽苛责的戏码一般了。玄宗这要想到这一点,就止不住胃疼。
  难道他还能够像太子一样不懂事,也排个新戏出来,说说皇家不可说的一二事啊!玄宗还真丢不起这个人。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加更,这是迟来的加更,这一章就当做小戒戒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好了!哈哈!

  ☆、外邦人

  玄宗很想假装做出这种事的太子不是自己的儿子,可惜他失败了,自古以来民心就是最难琢磨的东西,李瑛这一招虽然简单粗暴,可是真的很有效,要是让玄宗来处理,他大概会选择用时间来淡化这件事的影响,可是现在李瑁有个更加好的办法。
  先说下之前李瑁干什么正经事去了,原来一直以来,咱们这位瑞王殿下都没有忘记在幽州的安禄山,虽然李瑁游历的时候没有机会到河北去会他一会,可是他却一直没有忘记有这样一位人物。
  之前安禄山一直是个为买卖人协议物价的牙郎,因为他通晓六国语言,所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等到这两年,李瑁腾出手来,派人来找他的时候,他却得到了幽州节度张守珪的欣赏,投身到了军伍之中。
  安禄山看上去是个浑人,可是他心里什么事都知道的清清楚楚,他讨好张守珪,以嗜吃的形象示人,不是有将自己的才华显露一些出来,久而久之,让张守珪对他放下了防备,两人竟然像是父子一般相处了起来。
  李瑁知道此事之后,就没有再关注安禄山了,他本来就没有想要了安禄山的小命,虽然那样可以防患于未然,是的大唐不用颠覆在这个胡人手上。可是没了安禄山,谁知道有没有什么张禄山,王禄山的,与其出现个李瑁完全不知道的人物,不如就留着安禄山,只要自己能够有资本强大起来,来几个安禄山他都不用怕!
  而这次,李瑁得知安禄山被张守珪收为义子之后,得意忘形,竟然打仗的时候争强好斗,导致己方兵败,所以被押解进京啦!
  李瑁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整颗心都扑在这件事上了,哪里还顾得上李瑛那些小伎俩。不过安禄山的进京从侧面倒是让李瑁相处了解决李瑛计谋的方法,所以这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李瑁想着,老百姓爱看热闹的心理多少年都不会变,想要将之前戏文的不好影响压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出个更加引得老百姓关注的话题,等人们都被吸引到新事物上去了,自然就没人关注之前那点子破事了。
  至于新事物是什么,自然是要从安禄山身上下手啦!百姓关心的无外乎自己的日子不好过,打仗这种全国性质的运动,比皇室一点子八卦可有的聊多了,打赢了,百姓们可以聊大唐军队的威风,打输了,自然群情激奋,想着怎么赢回来。
  这次安禄山不小心打了败仗,可不是自动将话题送了上来嘛!他又是个胡人,这时候的大唐即便有胡人从军,可是也都是底层士兵,像他这样稍高级一些的本来就容易引起争议。再加上李瑁的运作,百姓们很快就将注意力移到了安禄山打败仗这件事上来。
  李瑁很清楚安禄山这个人有多会拍马屁,他也知道玄宗对这样看上去憨憨的,傻傻的,什么都不想,只知道忠心的人最有好感了,如果让玄宗来处置安禄山,说不定就会放过这条毒蛇,可现在这么一来,整个长安城都知道有这么回事了,玄宗再想依照心意让安禄山戴罪立功,可就不容易了。
  不除掉安禄山是一回事,阻止他赢得帝心是另一回事,李瑁不觉得算计安禄山有什么不对的,难道真的要等到安禄山在朝中、在地方上建立自己的势力,自己的军队,到那时在对他动手吗!!
  当然不行!
  (这样一来,既解了李瑛给自己下的套,又阻了安禄山的一次机遇,真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啊!必须给自己点个赞!)
  好吧,好吧,说回正事,反正等安禄山进京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众人围观的对象了,所以在安禄山心里,对长安人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群好奇心极重,极其恐怖的人民~~
  玄宗倒是莫名的高兴安禄山替自己解了围,可是,这个兵败嘛,还是要罚的,就罚他撤去官职,当个马前卒好了。就这样,安禄山错过了历史上第一次见到唐玄宗的机会,本来应该“戴罪立功”,顺便给皇帝老儿留下好印象的机会也没了,等待他的将是和历史不一样的一条路!!
  安禄山离京回幽州的那一天,李瑁的心情格外的好,他知道自己在改变历史,可是,一直以来,李瑁有种自己知道那个人是最后的幕后大Boss,可是别人却不知道,还一个劲儿信任那人的感觉,那种憋屈的感觉。这一次自己成功阻止安禄山刷玄宗的好感度,让李瑁有一种吐出一口气的感觉。。。。
  所以开心了的李瑁将自己的一众好友叫到了瑞王府,打算好好庆祝一下。虽然,其他人根本不知道李瑁在高兴什么,所以其实只有李瑁一个人在那儿庆祝…_…|||。
  王虎晨私底下问裴桓芝说:“裴哥,你知不知道王爷今天干嘛这么高兴啊,之前封王都没见他这么开心过,看王爷笑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