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成宫斗文里的皇帝-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管大周千千万万的百姓。如今朝堂的局势好不容易清朗,没有人敢专权弄术,文武百官们开始为老百姓做事。只要再过十年,大周就会迎来第二个太平盛世。不过,如果他在这个时候离开,年幼的二皇子和皇后她们是压制不住满朝的大臣,到时候又会回到先帝时期的混乱的朝政,老百姓们又要过上水深火热的苦日子。
  见皇上把他的话听了进去,慧光大师心里微微地松了一口气,“皇上,您是明君,造福了百姓,您身上会有大功德。等您寿终正寝的时候,这些功德会跟随您去下一个世界。”
  景琮摆摆手,笑着说:“朕想做明君,并不是为了什么功德,而是为了百姓。朕既然做了这个皇帝,自然要对百姓负责,让他们过上安稳幸福的好日子。”功德什么的,他并不在乎。他之所以一心为民,很简答因为他是皇帝。身为皇帝的职责,就是造福老百姓。
  “阿弥陀佛,皇上您是一个好皇帝,是大周的福气。”慧光大师曾经算过大周的气数,它将会延绵好几百年。从景琮开始,大周将会迎来最长时间的盛世。
  景琮一脸谦虚地说道:“朕做的还不够。”
  “皇上,您还有很多时间去做。”他何其有幸,将会看到大周的第二个盛世的到来。
  “看来朕要在这个世界寿终正寝了。”不过,这样也好,他离开的时候也会安心,而且到时候应该没有任何遗憾了。
  “阿弥陀佛!”
  “大师,我们继续对弈吧。”
  “是,皇上。”
  慧光大师他们在宫里做了七天的法师,在过年前一天这才离开。
  今年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不说后宫的事情,就说前朝的事情。景琮先是解决了一心想要造反的镇国公府,又处理了贪得无厌的赵锦辰父子,又又除掉了收养东安郡王的孙女的理国公府,还铲除了大夏朝的余孽和齐国公府。
  这一年,景琮除了解决这些“不法分子”,还改革了不少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开辟了海上的“丝绸之路”。不止这样,他在圣祖爷基础上又扩大了陆地上“丝绸之路”。目前,大周和十几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往来。
  今年整整一年,国库的粮食翻了三倍,银钱也多了两倍。国库充盈,代表着大周开始富了起来。要知道景琮刚登基的时候,国库空虚地厉害,这才七年的时间就让国库充盈了起来。
  太后和皇后商议,决定今年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好好地庆祝下今年一整年皇上的收获。
  对于这个提议,景琮没有反对,主要是不想让太后失望。
  过年期间,可以说是举国欢庆。老百姓不仅过了一个开心的年,还过了一个丰收的年。
  老百姓们比较实际,他们能过上一个好年,最感激的就是他们的皇上。之前,景琮假死的时候,百姓们就为他请了长生牌。结果景琮没死,老百姓还继续供奉他的长生牌,现在京城很多老百姓家里都有景琮的长生牌。
  说实话,景琮不太喜欢过年,因为太烦了,而且非常心累。但是,看到老百姓们能过上一个开心的年,他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今天是正月初九,朝廷还没有开始上朝,景琮没有什么事情,就突然奇想地带着皇后微服出巡。
  此时,天刚黑,京城的万家灯火就亮了起来,变得十分热闹。
  虽然天已经黑了,但是夜晚的京城却比白天还要热闹喜庆。
  京城最热闹繁华的街道的两旁,布满了商店和摊子,卖各种各样的东西。
  不远处有人在舞龙,吸引了有不少人观看,场面十分地热闹。
  景琮看到老百姓的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欢喜地笑容,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夫君,您看老百姓们笑地多开心。”皇后娘娘今晚非常开心,因为今晚她和皇上是一对普通的夫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皇上和皇后。
  这一声“夫君”,她自己叫得非常甜蜜。如果有下辈子,她希望能和皇上做一对平凡的夫妻。
  “对啊。”看到老百姓脸上幸福地笑容,景琮的嘴角边也不由地染上了笑意。
  跟在一旁的刘尽忠拍马屁地说道:“这都是四爷的功劳。”
  “朕……”景琮意识到他们现在在外面,不能自称朕,不然就暴露了身份。“我一个人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
  “四爷,您又谦虚了。”
  景琮懒得搭理刘尽忠,转头温柔地看着身边的皇后:“清语,我们去前面的酒楼坐一会。”前面不远处的酒楼是护龙卫的人在经营,但是幕后真正的大老板是景琮。
  顺便一提,清语是皇后娘娘的闺名。
  “听夫君的。”皇后娘娘没想到有一天她会和皇上以普通的人身份漫步在京城的街道上。她喜欢这种普通的身份,这让她觉得离皇上很近。
  一行人来到前面的酒楼,在二楼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他们并没有去包厢,而是坐在大厅里。去包厢就看不到热闹,也感受不到这喜庆的气氛。
  一楼下面的大厅里,有人在说书,说得正是景琮智擒大夏朝余孽一事。
  说书先生说得是慷慨激昂,听得观众们热血沸腾,大厅里一直响起鼓掌喝彩声。
  虽然说书先生说得有些夸张,不过说得非常精彩,就让景琮这个当事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说书先生说完皇上智擒大夏朝余孽后,又说起了皇上今年的改革,其中就听到了蝗虫一事。
  “客官们,蝗虫好不好吃?”
  “好吃!”
  “我们的皇上真是太聪明,把蝗虫这个危害千年的害虫变成了一道美味佳肴不说,还让它变成了银子。”
  也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一句“皇上万岁”,结果整个酒楼里的人都在喊“皇上万岁”。
  听着这一声比一声洪亮的“皇上万岁”。景琮觉得自己留下来是对的。
  皇后娘娘早就红了双眼,心里是满满地感动和自豪。
  说完蝗虫的事情,说书先生又说到了今年开春后的科举。
  “可惜,我年岁大了,又没有才华,不然我一定参加今年的科举,做官帮皇上分忧。”
  台下有书生站起来,朝四周的人抱拳:“我等开春会参加今年的科举,届时一定努力高中,为皇上分忧,为百姓造福!”
  “好!好!好!”酒楼里响起一片欢呼声。
  “我等是个莽夫,没读过什么书,但是我们决定开春去投军,做一名大周的士兵,为皇上效力,保护大周的百姓。”
  “好!好!好!”
  今年开春不仅会开科举,还会选拔军事方面的人才。
  在先帝时期,书生和老百姓们当官是为了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国家。如今,老百姓们参加科举考试参军是为了为皇上效力,为老百姓造福。这就是景琮最大的功绩,改变了满朝大臣和老百姓的观念。
  皇后娘娘伸出手轻轻握住景琮放在桌子上的手,望着他的目光是满满地崇拜:“夫君,您做到了。”
  景琮翻了下手,微微用力握住皇后娘娘的手,满脸笑容地说道:“不,我做的还不够。”这只是开始,不过他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四爷,您不说两句鼓励吗?”刘尽忠被台下的一起些说得心潮澎湃,恨不得现在就向现场所有人宣布皇上就在此。
  “不了,不要打扰他们。”等到乡试开考前,他会去一趟文人学子们平时爱去的状元阁鼓励他们。至于,现在还不是时候。
  在酒楼里坐了一会儿,景琮带着皇后娘娘继续逛街。看到前面有猜谜的活动,他带着皇后娘娘走过去报名参加。
  景琮一路猜中,获得了冠军,领到了一个龙凤翱翔灯。
  这个龙凤灯做的非常精致,不管是龙,还是凤画得栩栩如生。而且龙凤相互交缠在一起,一副非常亲密地模样。
  店家祝景琮和皇后娘娘,像皇上和皇后娘娘一样恩爱。
  景琮听到这话,饶有兴趣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皇上和皇后恩爱?”
  “这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啊,去年皇后娘娘被那个赵夫人诋毁,皇上不是站出来帮皇后娘娘说话么,还夸赞皇后娘娘贤良淑德。”
  提到这件事情,站在景琮身边的皇后娘娘,心里是满满地甜蜜和幸福。
  景琮看了一眼身边的皇后,满脸温柔地笑意:“皇后娘娘的确贤良淑德。”
  店家笑着说:“那可不,你们得到这个龙凤灯,也能像皇上和皇后娘娘一样恩恩爱爱。”
  景琮笑着说道:“承你吉言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文在收尾阶段了,接下来就是番外了,女主定下来了就是咱们的皇后娘娘赵清语。等到皇上回到现代,他会和皇后娘娘继续前缘。


第130章 
  二月份; 科举考试开始了,首先是院试。院试通过了,才有资格参加四月份的乡试。
  院试是三年两次; 而是乡试、会试、殿试都是三年一次。
  对于今年的科举,景琮是十分上心的,从院试开始就特别关注。
  今年的科举; 每一场考试的题目; 景琮本人都有亲自出题。院试阅卷地时候,他还亲自去看了看。
  院试结束后的一个多月,便是乡试。
  乡试可以说科举考试中第一道重要的关卡; 每三年不知道有多少考生折损在乡试里。有很多书生满腹才华,但是却偏偏在乡试里栽了跟头。
  如果在乡试中高中举人; 但是却在会试中失败,没关系。举人也是可以做官的。所以; 这就是为什么说乡试是科举考试中第一道关卡。
  京城附近几个地方的考生; 提前半个月来到京城里备考乡试。
  状元阁是京城文人学子们最爱去的地方; 他们在这里吟诗作词,讨论文章; 议论国家大事。
  在乡试开考的前几天; 景琮带着二皇子微服出巡来到状元阁。
  状元阁里来了不少文人学子们; 他们正在讨论今年的乡试。
  因为今年乡试改革了,考题中会出现民生的问题,考生们在讨论这件事情。
  “皇上把危害千年的蝗虫变得银子,我觉得今年乡试的考题中会出现关于灾害方面的题目。”
  “灾害有洪灾、干旱、雪灾、瘟疫; 还有什么?”
  “火灾。”
  “这些灾害要怎么做才能变成造福百姓的好事啊?”
  这个问题难倒在场所有考生,他们实在是想不出来。
  “我现在觉得能把蝗虫这个害虫变成好虫的皇上,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是啊,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到的。”
  “不然,皇上怎么会是皇上。”
  二皇子开口问道:“父亲,这些自然灾害改变不了吧?”
  “他们刚刚说的灾害是改变不了,不过晰儿你要记住一句话,预防大于治疗。”景琮神色认真地说道,“在洪水发生之前,我们提前做好了准备,就能阻止洪水的发生,这比洪水发生后想办法解决好。”
  二皇子听明白了,点点头说道:“父亲说得对。”
  “老天爷不可能让我们大周一帆风顺,所以出现自然灾害很正常,但是我们要在自然灾害出现做好预防。”景琮谆谆教导二皇子,“如果预防不了,那我们做的就是把损害减少。”
  “父亲,要怎么做才能把伤害减少?”
  “父亲问你,如果发生了洪灾,你要怎么做?”
  二皇子毫不迟疑地回答道:“当然是赈灾。”
  “那你要怎么赈灾?”景琮看着二皇子,神色严肃地说道,“晰儿,赈灾不是朝堂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