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成女扮男装的男配后(穿书)-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她,并没有因为自己速度落在了最后,而出现慌张,反而越发沉着,时不时,还会停下来思考一番,再复看前面所写的文章,从细小的动作,便能看出黎青颜的严谨。
  其实,这几位监生中,夏谦最为好奇的便是黎青颜的文章。
  并不只是因为两人是好友的关系。
  自打夏谦听了黎青颜关于“八股文”的见解后,他便发现他所认识的黎青颜有些特别的地方。
  这特别之处,夏谦越是接触,越是深有体会,也越是震惊诧异。
  他冥冥中有一种感觉,黎青颜的思想格局,将会对他影响颇深。
  这也是,夏谦总忍不住想靠近黎青颜的原因之一。
  夏谦嘴角微勾,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倒是诚不欺我。
  而右边的白景书到没有夏谦的发散思维,只他的目光落在黎青颜同书法大家林彦之有些相似的字迹上。
  心绪有些复杂。
  若是真心不愿同他再有所交集,阿言为何还用这个笔迹。
  上回七夕“信书”一事,已然成了白景书心头一个打不开的结。
  其实,最好的方法,便是一切同阿言摊开了说。
  但他又因自己的原因,有些事,不能摊开去说。
  阿言心思机敏,他若发现自己有事瞒着他,定会更加生气。
  只是,如今阿言还在使用这个笔迹,会否亦是给他一个和好的讯息。
  白景书心头胡乱想着,有些不确定。
  就在夏谦和白景书各自若有所思时,黎青颜已然落下了最后一笔,唇角微有上翘,是一个满意的弧度。
  见到她这幅神情,谁也不知道,其实最为好奇的是,现在端着一副神色淡淡然的烟雨先生。
  烟雨先生对黎青颜的好奇,不比夏谦弱多少。
  只是,烟雨先生觉得上回见到的黎青言,和这回见到的黎青言,有些不太一样。
  可具体哪里不一样,他有些说不上来。
  只得看过他做的文章,再行判断。
  黎青颜一写完,便代表着众人皆是完成。
  烟雨先生朝几位监生看了去,随意指了一位,轻描淡写道。
  “便从你开始吧。”
  下一刻,一人出列。
  赫然是面色划过一丝讨好之意的范明成。


第60章 
  范明成乖觉地将自己的文章呈了上去; 面上越发恭敬; 心下却越发笃定心思。
  虽没有选择早备好答案的命题,但范明成自身才学也不是盖的。
  齐司业和博士们揣测的烟雨先生的出题意图; 搁在几位监生身上; 便是要思索怎么样“扣题”,才是符合出题者心中的中心点。
  揣测烟雨先生的心思,对于初见烟雨先生的几人而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今日所出之题,并不只是以烟雨先生的喜好而论。
  只要想明白这一点; 对于如范明成这般聪慧之人; 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围绕“名士”这一命题,不外乎是要体现一个中心点——
  榜样。
  名士,世人皆视其为榜样; 群而趋之。
  同今日选择新监生发言代表的想法不谋而合。
  所谓的新监生发言代表; 同样也是这一届新生中的表率; 即是“榜样”。
  所以; 只要能拿将名士同榜样联系在一起,便是扣题。
  但如何去更深层次的论述,则是这回考核的重点。
  范明成挤着脸上谄媚的笑容,信心满满地便是说了出来。
  他有信心的; 他所论述的切入点,定能打动烟雨先生的心。
  只因; 范明成主论述名士成为榜样后; 所背负的压力和辛酸; 他琢磨着烟雨先生听完该是深有体会的。
  范明成一心打得便是要在烟雨先生心中留下好印象的主意,所以,他决定主攻论述“名士成为榜样后,所背负的压力和辛酸”这个方向,以此,引起烟雨先生的共鸣。
  只是,他自以为打得金算盘,好像并未像他预料般那么响。
  就在范明成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地说完后,虽几位博士因他扣题精准,情感充沛,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名士成为榜样之后的压力和辛酸,而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但齐司业和烟雨先生面色却纹丝不动。
  尤其是烟雨先生,他只是随意淡淡颔首,然后手指轻点道。
  “下一个。”
  这番举动,让本是信心满满的范明成,微微有些慌神,不知是自己表现不佳,还是烟雨先生本身沉得住气。
  范明成不知,但齐司业却是明了。
  因他同烟雨先生的想法如出一辙。
  此时,他余光轻轻看了一眼背量有些僵直的范明成,眼里划过一丝惋惜。
  文章才学皆是不错,可惜眼界太窄,功利心太强。
  齐司业和烟雨先生活到这把年纪,自然听出了范明成文章里的讨好之意。
  然而这讨好的手段,对于普通人或许奏效,但对于烟雨先生这样的见过大世面的名家大儒,却是不行的。
  甚至,还暴露出了自己对于“名士”解读的一个极大的缺陷。
  所谓真正的名士,自然尽瘁天下而无悔,又如何会在意自身所遭受的压力和辛酸。
  既然已然成为“名士”,再重点去论背后辛酸,不过是无病呻吟罢了。
  这便是范明成暴露的缺陷——
  名士,自当着眼于天下,而不是拘泥于自身。
  ——
  烟雨先生点的下一个则是文山鸣。
  文山鸣,他有印象的,朝考的文章,立意也颇为有趣,烟雨先生还挺期待文山鸣的表现的。
  这一回,文山鸣倒却也没让众人失望。
  他同样也发现这回要扣“榜样”这一主题,论述了历史上各种名士起到的榜样表率作用不说,引经据典,头头是道,辞藻还极为华丽诙谐,单从文章本身来说,就比范明成那篇文章,好上不少。
  就连齐司业也轻轻颔首,表示了自己赞许的态度。
  但烟雨先生的表情还是十分淡淡。
  不过,因着烟雨先生同样的表情,倒是稍微让范明成安了心,只以为烟雨先生是一视同仁,他先前应该表现的还可以。
  可范明成不知,他和文山鸣,在烟雨先生心中可不是一个量级的表现。
  范明成所写的文章,是彻底让烟雨先生不喜。
  而文山鸣的文章,则是让烟雨先生觉得有些寡淡。
  好比前者是发苦的苦瓜,后者是无味的白面馒头。
  虽文山鸣的文章主题意思均是符合他心中的中心点,但他的文章却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缺少自己的想法。
  因文山鸣论述了大量历史上名士所起到的榜样作用,优势是彰显才学底蕴的同时,也能让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更形象立体,但弊端就在于,历史上的名士所起到的榜样作用,早已被前人论述了个遍,文山鸣做的也只是把这些前人说过的话,用华丽诙谐的辞藻总结归纳了一番。
  文章虽做的出色,但思想并不算上成。
  这在烟雨先生看来,还是差了点意思,没能让他发现文山鸣本身的闪光点。
  只能说不出错,也不出彩。
  带着这份不太满意的心情,烟雨先生点了下一位——
  白景书。
  白景书这个名字,烟雨先生有所耳闻。
  除却本身是世家子弟心中的仰望级人物外,外界还曾传闻白景书是烟雨先生的弟子,但事实上,烟雨先生今日是第一回见白景书,也不知这个传闻是怎么来的。
  不过,他倒是曾经动过想收白景书为徒的念头。
  但这只是他灵光一闪划过的念头不说,而且因为白景书的出身,他亦然选择放弃,想来白景书自己也明白,不能拜他为师。
  烟雨先生似是想到什么,眼神微微眯了眯,余光扫了一眼夏谦。
  被点到名的白景书,此时面色沉静地看了眼自己的文章,然后微微起身,只是起身的瞬间,眼底划过一丝遗憾。
  然后才是朗声道。
  “学生所论述的是‘名仕’。”
  一开始,众人并未察觉白景书话里的意思。
  只后来,在白景书越发深入地解读后,才是明了其意。
  而在场的博士们,齐司业和烟雨先生,眼底划过了今日的第一分诧异。
  白景书所讲的是“名仕”,而非“名士”,也就是说,白景书所论述的是“名臣”的榜样作用。
  能想到这一点,他已然胜过了前面的文山鸣和范明成。
  文山鸣和范明成亦然心知,此时文山鸣表情有些失落和恍然,而范明成则是暗自闪过一丝嫉妒。
  同文山鸣一般,白景书也有引经据典,举例历史上的名臣的榜样作用。
  有那治理有方,也有那战功赫赫的,还有断案奇准的,更有为百姓谋实事的……
  类型虽各不一致,但白景书比文山鸣高明的一点,则是将自己的思想蕴含其中。
  而白景书的思想,或许该说是白家的思想——
  忠君爱国。
  白景书无论如何举例名臣的榜样风范,最后都会加一句,朝臣士大夫皆会效仿其名臣,对百姓尽责,对圣人尽忠。
  也就是说,白景书的立意,说来说去,归根于一点。
  围绕着名臣的榜样作用,最大的彰显效果,便是带领世人对圣上尽忠。
  以此,表明了白景书以及白家对圣上的忠心。
  白景书自知,他所出的言论,不论如何,皆会传到有心人的耳里。
  如今白家虽在世家威望极高,在朝里也是势大,可越是这般,他行事越得小心,身处高位,树大招风,背后不知多少人,希望白家垮台,他定然出不得一分差错。
  范明成眼界窄,只知讨好烟雨先生,而白景书却必须得为白家考虑,讨好圣上。
  甚至于为其讨好圣上,不让圣上对白家起疑,他只论述了“名仕”的榜样作用,传达忠君爱国的思想,而舍弃了“名士”部分的榜样作用。
  白家背后本就代表着庞大的世家力量,如若白景书再表示出对“名士”的兴趣,对“天下学子”的兴趣,届时,圣上会否会猜疑,白家想结党?
  想集世家势力和寒门庶族的势力于一身?
  这样一来,不知圣上会如何揣测白家。
  说多错多,索性不提。
  白景书因这层原因,不想给自己和白家留下一条可能会被人抓的小尾巴,所以,他才有些遗憾。
  因为,他说出了这个答案,新监生发言代表,便与他无缘了。
  这也是烟雨先生虽心头诧异白景书,是今日第一位点到了“名仕”一点,而产生了欣赏之意,却因未论述“名士”部分,而导致整体文章不饱满完整,对命题解答不够全面,而有些可惜。
  可站在白景书的立场,烟雨先生又完全能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
  心下,更有些欣赏。
  白景书不过少年之龄,心思却极为通透周全,只是,令人惋惜的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和白景书才没有师徒的缘分。
  毕竟,圣上可不会允许,白家同时掌握世家和庶族的两大势力。
  但烟雨先生的可惜之意,落到最后两位的文章之上,却变成了一种纠结。
  此时,他目色微微落在笑得清浅的夏谦和从容冷静的黎青颜身上。
  方才心头因白景书起的那一丝可惜之意,全然被两人的惊才绝艳的文章压住。
  因为夏谦和黎青颜。
  皆是同时论述了“名士”和“名仕”的榜样作用。
  关键,各有千秋。


第61章 
  夏谦的文章; 篇幅字数是五人当中最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