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太后的这些年!-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令月看了一眼正俯在案桌上,专心练字的朱慈燐,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即刻让山西、陕西巡抚开仓放粮赈灾。”
因为忙碌,施首辅那张胖胖的脸已经小了一半,不过仍显圆润,颇给人一种弥勒佛的感觉。当然,在杨令月眼里,觉得施首辅跟电视里那狄胖胖没什么区别。
“娘娘,据差役回禀,山西、陕西两地的存粮已经没了。”
“没了?”杨太后蓦然瞪大了眼睛,带着丝丝寒气说道:“哀家记得,杀了那么多山西富户,抄家时可抄了不少粮食出来,光陈旧米粮就达上百万担。这上百万担粮食留了一半于山西、陕西两地,另一半押解回京,如今不过几月,你居然给哀家说没存粮了,当哀家是愚蠢妇人好糊弄不是!”
“臣惶恐!”施首辅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浸出的冷汗,心中一个劲儿的暗骂山西、陕西两地官员太过贪婪,虽说暗地里兜售粮食是各地地方官员不成文的规矩,但也不能将那几十万担的粮食一股脑都卖了,这些蠢货就这么确定不遭灾、不露馅?
不说其他,就说大明发达的厂卫情报系统,施首辅敢用他顶上乌纱帽作保,即使今天他没有选择将事说出来、而是替山西、陕西两地官员兜着,过不了几天,关于山西、陕西两地为何没有粮草赈灾的折子就会放在杨太后办理公务的案桌上,所以施首辅没有任何隐瞒,将原因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与之前怒上面容不同,现在的杨令月很平静,至少她的语气是非常平静的。“山西、陕西两地巡抚是何人举荐的?”
“是现如今的户部尚书来宗道。”施首辅恭声回答道:“来子由(来宗道的字)是万历甲辰年间进士,山西、陕西两地巡抚据说和来大人是同一登科进士。”
“哦,这么说是举贤不避亲了。”杨令月冷笑一声道:“堂堂户部尚书居然干起了吏部的工作,莫非吏部都无人了不成!”
杨令月这话说得及其诛心,至少在施首辅看来是这样。施首辅猜测来宗道此番怕是讨不了好,也懒得给他说情,只连说了几句“太后娘娘息怒”,便四两拨千斤的转问:
“依娘娘之见,该怎么处理。。。”
暴脾气发作的杨令月本想学她那早死的老公的作态,往施首辅身上摔一堆碎瓷器的,但考虑到朱慈燐还在呢,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而嘲讽意味十足的反问:“是你是首辅、还是哀家是首辅,这种事还要问哀家怎么处理,哀家和皇帝要你何用!”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o(* ̄︶ ̄*)o
☆、第六十二章
呃!
这么问不是臣为了表明臣的本分嘛!
施首辅冷汗淋淋; 正要再道一声惶恐时; 咱们穿着一身明黄团龙圆领对襟、小小号龙袍的朱慈燐开口插言道:
“朕听小豆子讲,现在外面豚(猪)肉一斤都要半钱银子,朕想施师傅那么胖; 怎么也要比豚值价吧。母后,既然施师傅没用了,那么把他卖了吧。”朱慈燐满脸兴奋,显然已经在心中扳着手指头算施首辅能卖多少钱了。
此童言一出,不论是杨太后也好,还是施首辅也好,全都一脸懵逼。而朱慈燐口中的小豆子则哆哆嗦嗦的跪倒在地,不断求饶道。“太后娘娘恕罪; 太后娘娘恕罪。”
施首辅:“……”
他能揍这个不知道尊师重道的小兔崽子吗!
“把人拉出去。”
杨令月无力扶额; 暗自瞪了一眼胡说八道的朱慈燐后,杨令月转而语带歉意的对施首辅道:“施爱卿; 天麟还小,看来要让你多费心了。”
一听这话,施首辅赶紧挂上笑脸。“教导陛下乃是臣的本分。”
杨令月点点头; 直接略过由朱慈燐引发的尴尬; 转而和施首辅谈起了赈灾事宜和对山西、陕西两地官员的处理办法。
说起来赈灾还是很好办的; 只要有钱有粮就能得到完美的解决。但是关于山西、陕西两地官员的处理嘛,将他们杀了、重新委派官员不现实,所以施首辅提出只诛首恶、余者不究的法子。杨令月想了想,谁也无法保证重新委派的官员就一定清廉如水; 万一比先前的这些还贪呢,所以诛首恶、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就成,毕竟前文就说过杨令月并不反感官员贪污,你可以贪但前提是必须干事。这样她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贪污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但反之……西门菜市口等着你全家!
商量好处理方法,施首辅便出了乾清宫主殿。这个时候,杨令月故意板起一张脸,将朱慈燐招到面前道:“天麟,母后问你,这话是有人教你,还是你自己想着说的。”
朱慈燐一张小脸皱得像包子似的,有些害怕的说的。“是儿臣自己想的。”
“所以不关小豆子的事?”杨令月挑眉,实在不知道该高兴朱慈燐的天真无邪呢,还是该哭!两种情绪皆有的杨令月让小豆子自去领五个板子算是放过他后,转而瞪着朱慈燐道:
“天麟,你再胡说八道,小心母后让你皇姐打你屁股!”朱淑娖这丫头可是一个暴力的主,惹了她不管是谁,就算是朱慈燐这个皇帝,也要挨她的巴掌。除了她这个当母亲的,朱慈燐是最怕朱淑娖这个姐姐的。
果不其然,有点不以为然味道的朱慈燐一听杨令月让朱淑娖收拾自己,立马焉儿吧唧的表示自己不敢了。
杨令月想着朱慈燐到底年级小,又承认了错误的份上,也就没怎么罚朱慈燐,只是勒令他第二天、施首辅来授课讲学时,必须道歉。这么小就死爱钱,长大了还得了,为了避免朱慈燐不长歪成将官位明码标价、拿来贩卖的汉灵帝,杨令月觉得她很有必要现在就对朱慈燐展开一系列针对教育。
不提现年才二十一岁、就成了寡妇的杨太后是怎么联合暴力公主朱淑娖一起收拾朱慈燐的,咱们说大旱之后的事。不管是原本历史上崇祯上台,还是如今改国号泰昌的幼帝当政,都是小冰川时期当道,天灾年年不断。
俗话说得好,天灾过后必有人祸。这场可以说有史以来最严重、席卷了整个山西、陕西地界的大旱来临后,简直可以用 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来形容。就算是后世,旱灾所带来的灾难也是非常严酷的,不说直接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单是人畜的饮水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何况大旱来临、山西、陕西两地的官府根本无存粮救济百姓。即使朝廷补救及时,从京师附近畿辅(之京师周围附近地区)和天津一带调拨了大量粮草,却依然造成了灾民大批饿死、渴死的迹象,于是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一场民变突然爆发了。
泰昌元年三月,因为粮食吃紧,恐下批赈灾粮食不能及时运来,陕西澄城知县张斗耀便暗自扣了一半的粮食起来,另一半参合红薯、大豆等粗粮、煮成能照出人影儿来的清粥供百姓果腹。
因为出现过县衙上下级官吏一起将官粮私自贩卖的事儿,且不久之前才刚刚砍了两同罪名的巡抚老爷,整天无事生非的地痞无赖一挑拨,民变就这样爆发了。已经饿红了眼的百姓手持木棍、锄头冲进了澄城县衙,哄抢赈灾官粮中,杀了知县张斗耀。
陕西澄城发生后,朝廷上下皆震怒,文武百官纷纷上书请求杨太后下懿旨派兵镇压农这场因为天灾引发的人祸。
朱慈燐懵懂不知状况,而杨太后却满目复杂,幽幽的道:“镇压了又怎么样?只要咱们朝廷做得不到位,这民变还是会发生的。”所谓官兵民反就是这个道理,老百姓其实所求不多,不过是填饱肚子。如果掌管这天下、掌管万民的官府连这卑微渺小的愿望也不能帮他们实在的话,那么为了活命、吃一口饱饭,百姓们又为何不能反抗这令人失望的朝廷呢!
在杨令月看来,派兵镇压只是平息□□最次的招儿,治标不治本。要想治本,唯有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提到这点,杨令月蓦然想起当初她整治那批光领俸禄不干事的工部官员的事。如今山西、陕西两地、地面水源大面积枯竭,唯有大量挖掘深井、取地下水源方才能有效的缓解因为干旱所带来的饮水问题以及农田灌溉问题,
那么自己应该……
杨太后眼睛猛然一闭,继而睁开:“传哀家、皇帝懿旨、圣旨,陕西澄城发生的民变事出有因,哀家和皇帝不予追究。澄城知县张斗耀忠心国事,乃是不可多等的良臣,哀家特下懿旨追封他为正三品嘉议大夫,其正妻三品淑人浩命。”
对于杨太后居然不采纳派兵镇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正想提出异议时,杨太后又道:“哀家也是良家子出身,不说历经艰辛,但缺衣御寒、缺食饱肚的滋味,哀家都吃过。哀家想,如果咱们朝拨粮赈灾及时,而又没有官吏私自倒卖官粮之事发生,根本不会出现民变事宜。”
“虽说事出有因,但他们到底杀了澄城知县!”现任兵部尚书冯嘉会出列道:“太后娘娘,臣认为不可完全放过这群闹事的刁民,当诛首恶!”
杨令月挑眉,环视了一眼满朝文臣,最后将视线放在了越来越像装聋作哑不倒翁的魏忠贤身上。“魏公怎么看?”
魏忠贤拱手回答:“臣附议冯大人的说法,当诛首恶。”
“那就照冯卿说的办。”杨令月顿了顿,又道:“另外,天启年间,先帝爷让你们研究的可高处取水、引水的大型水车,研究得怎么样了?”
现任工部尚书、写有《牡丹史》一书的薛凤翔一脸懵逼的出列,显然不明白为何会扯到大型水车的问题上,只得沉默、想以无言以对蒙混过关!
很显然,在魏忠贤这老货的□□下,越发内里黑的杨太后根本就不打算放过这位空闲时间都用来收集牡丹的文人雅士,干脆利落的奚落道。
“怎么还研究不出来?明明先帝爷留下了模型,你们照着比例放大就是,如此简单之事推脱到现在还没有做出,你说说,哀家和皇帝要你们这群酒囊饭袋何用……”
说完,杨令月敏锐的感觉到不对,往身侧看去时,朱慈燐一脸明亮,显然杨令月说的‘哀家和皇帝要你们这群酒囊饭袋何用’这句话打动了他那颗爱钱的心。杨令月一脸黑线的想,幸好如今龙椅之前有珠帘挡着,朝臣根本看不清她抽搐的面容,不然她真的会将这臭小子塞回肚子里重造,就这些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货真要卖了,估计卖的银钱连给牙婆子的回扣也不够!
等等,哀家怎么思维跑马到天边去了。
杨太后抽了抽嘴巴,果断无视了正不断扳着手指头算账的朱慈燐,转而接着骂一个劲儿直说“臣惶恐”的薛凤翔。
“别跟哀家说臣惶恐几个字,真要是知道惶恐二字,早将该做的事做了,等着哀家想起了问是几个意思?琢磨着哀家没想起的话就糊弄过关了不成。哀家把话放在这儿了,如果这月底工部那些酒囊饭袋还造不出一架先帝爷指定的水车,你们就全体给哀家滚去山西、陕西两地挖掘深井、为百姓造福去。”
杨太后心里清楚着呢,如今都快三月月底了,工部那些磨洋工的货根本就没那个能耐把她要求的水车、加班加点的做出来,所以她才故意由此一说,不然哪来的借口收拾工部这一群整天无所事事的货呢。
于是据给京津两地百姓免费挖掘深井的‘义务劳动’后,工部全体员工又即将带工作游山西、陕西两地,为百姓们免费挖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