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侯府小姐的娱乐圈生涯-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土豆、番薯和玉米在整个大宋推广开来。有了三种高产粮食,从此大宋摆脱了饥荒,“易子而食”这种惨象从此后再没有发生。能够吃饱是如今百姓们最大的愿望,现在这个愿望实现了,哪里还会有人愿意当山匪土匪,跟着所谓的“绿林好汉”“聚义”与官府做对?老老实实地在家种田多好,就算家中没有良田,那仙种也不挑田地,山脚坡田都能种,还耐旱耐旱,一年能种两三季,种出来的粮食没有万斤也有五千斤,,水泊梁山之上还是聚集了人,不过都是犯了罪被官府追捕的匪徒罪犯,都是头头,下面的兵丁少得可怜,想要像原著中一样攻打别个山庄吞食别的势力,难度太大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北宋末年六

?    被宋徽宗下令寻找的“神仙”在哪里呢?她们在大辽境内,宋徽宗自然找不到人了。大辽是契丹人建立的,从耶律阿保机到如今的耶律延禧,已经立国两百多年。如今的大辽比大宋还要不太平,因为耶律章奴的叛乱,大辽内部分裂,女真趁势崛起,建立金国,对辽国虎视眈眈。
    女真,林白妤记忆最深刻的是历史上的九龙夺嫡以及对汉族人民的奴化,让奴化思想折断了深入华夏人民脊梁骨,使得种花国拥有了百多年屈辱的记忆。
    林白妤带着潘金莲进入金国范围,看到民风彪悍的金国人,潘金莲也开始担心了:“这金国就是师傅你说的以后会为大宋带来灾难的国家吧?”
    林白妤点点头。
    潘金莲不解地问:“师傅,你这么厉害,为什么不杀了金国的皇帝,让金国无法对宋国造成威胁?”
    林白妤叹口气:“皇帝身带龙气,不是那么好杀的,像我们这种修道之人,若是直接出手很可能会被龙气所伤。”
    潘金莲“啊”了一声,担心地道:“那,那要怎么办呢?”
    林白妤的视线落在潘金莲身上:“我不行,你可以。”
    “我?”潘金莲瞪大漂亮的杏眸。
    林白妤笑了:“你不是修道者,而且,你跟我学了那么多理论知识,还没有实际运用过。这一次,就当做你的出师考试吧!”
    潘金莲:“啊?”
    完颜阿骨打是一个枭雄,一手创立金国,更是将辽国打得没有还手之力,辽国败亡的结局已经可以看到。此时的完颜阿骨打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男人,一个成功的男人,自然要有美女陪衬才行。于是,当金国的贵族们听说自家国主将一个宋国来的美女接近宫时,都只暧昧地笑笑,说过即忘。然而,当他们感觉到这个美人的威胁时,却已经晚了,他们的国主与二太子反目成仇,国主被二太子刺得重伤,二太子死亡,都是为了争抢这个美人。再有人想看看这个美人有多么天香国色时,美人却自觉罪孽深重,自杀了。国主大为悲痛,以贵妃之礼葬之。
    金国皇室陵墓,一个黑影一闪而逝,吓得守墓人以为看到了鬼,直挺挺地晕了过去。新建的贵妃陵墓被人打开,林白妤站在棺材前,对着里面的人说道:“你还要装死到什么时候?”
    棺材盖推开,一只白皙的手腕从里面伸了出来,接着身穿女真贵妇装的潘金莲从棺材里面坐起来。比起以往的稚嫩,如今的潘金莲更见风情,眼波流转,分分钟能勾得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除了眉宇间多了一分坚定外,还多了一丝郁气。
    “怎么?愧疚了?”林白妤伸手将潘金莲从棺材里拉起来,左手一挥,让棺材盖重新盖回棺材上。
    “没……”潘金莲叹了口气,“确实有点儿,我没想到完颜宗望会死。”
    “那你可知道若是完颜宗望不死会怎样?”
    潘金莲摇头。
    林白妤道:“完颜宗望,金太祖次子,金国名将,一次攻辽两次攻宋,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直接导致北宋灭亡。”
    潘金莲:“……”
    “我明白了,即使他对我再好,也是敌人。完颜阿骨打和完颜宗望是金人,我是宋人,我们在根本上就是对立的。”说着,潘金莲眉间的郁气跟着消散了。
    林白妤脸色和缓,满意地点点头:“孺子可教。”
    她原本以为潘金莲这个棋子废掉了呢,想着是否要去汴梁找李师师从头教起,还好潘金莲自己能够想明白,自己不用放弃她。
    “走吧,我们该回大宋了。这次,我们直接去京都汴梁。”
    潘金莲闻言脸色变了,眼神中忐忑带着兴奋:真正的硬仗要开始了!她潘金莲即将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挽救大宋国运的幕后英雄!
    八月的夜晚,已经入秋,夜风吹来阵阵凉意,宋徽宗赵佶却是心头火热,他微服私访正要去会佳人。前两日,他化名殿试秀才赵乙见到了名动京城的歌妓李师师,果然跟别人说的一样美貌有才华,难怪晏几道会填词夸赞: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这样的美人,寻常的才子怎么能够相配,只有他这样才华出众又地位高贵的人才配得上如斯佳人。想到这里,宋徽宗的脚步又加快不少,累得跟在他身后的小太监也不断加速小跑。
    眼看李师师所在的御香楼抬眼见望,忽然,一阵悠扬动听的琴声传了过来。那乐曲非常唯美,但宋徽宗竟然没有听过,立刻的,他就被乐曲吸引住了,忘记了美人还在等他,顺着琴声找了过去——美人跑不了,可弹琴的大家离开了,就不好找了——琴音从汴河上传过来,河上飘着一座画舫,因为隔着有点儿,看不清楚弹琴人的面容。
    跟着赵佶出来的小太监非常机敏,急忙高价租赁了一条小船,扶着赵佶登上小舟,朝着画舫划过去。然而,想要接近画舫的人不少,大船小船围在画舫周围,赵佶的小舟根本划不进去,让其跳脚不已。
    一阵晚风吹过,吹开画舫窗户的纱帘,让人看到了弹琴之人,虽然看不清楚那人面容,看从其装扮能够看出是一位美丽的姑娘。
    画舫加快了速度逐渐远去,琴声渺然,所有人怅然若失,久久不能回神,全部都在回味那动听的音乐。赵佶也是其中之一,他的脑海中一直回荡着那新奇悠美的琴音,只想赶紧回宫将乐谱记录下来,再自己弹奏,完全忘记了要去会美人的事情,让等了一个晚上的李师师又疑惑又失望。
    是的,李师师早就猜出了赵乙其实就是宋徽宗,想到自己若是有一个皇帝情人,地位肯定提高不少,李师师抹足了干劲准备征服宋徽宗,结果,宋徽宗没有来……李师师郁闷得吐血。
    第二天,赵佶早早就来到了汴河上,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结果,那艘画舫没有出现,弹琴的人更没有出现。众人失望不已。
    第三天,画舫和弹琴的人依然没有出现。许多人以为画舫是路过汴梁城,弹琴的人早已经离开,失望之下也不再来汴河等待。唯有赵佶,对音乐和艺术的痴迷不是其他人能够比得上的,而且他这个皇帝的时间真的很多,很空闲——国事都教给别人打理了,因此才培养出权倾天下的六大奸臣。
    第四天,赵佶乘坐一艘画舫继续等待着,直到月上中天,弹琴的人和画舫还是没有出现。赵佶失望地叹口气,正要吩咐人回宫,忽然听到小太监兴奋地叫:“官家,你看那里,是不是就是上次弹琴人所乘坐的画舫?”
    赵佶抬头一看,可不是吗?大喜道:“小安子,你的眼神不错,若不是有你,朕就错过跟知音的会面了。回宫后,朕要大大地赏赐予你。”
    小安子高兴不已:“谢官家。”
    赵佶道:“小安子,把朕的琴拿来,朕要弹奏上次的曲子,让知音人知道朕对此曲的喜欢和理解。”
    小安子急忙将琴搬到甲板上,赵佶深吸一口气,用心弹奏起来。
    琴声飘荡到那艘画舫上,画舫停了下来,片刻后,赵佶看到一个美妙的身影走到甲板上,和着他的琴音舞动起来。那舞姿轻盈飘逸柔美,宛如凌波仙子凌晨。赵佶一下子看呆了,差点儿忘记了拨动琴弦。看到身影骤然一顿后,赵佶回过神,急忙更用心地弹奏古琴。
    琴声与舞蹈相得益彰,弹琴的人和跳舞的人仿佛用舞蹈与琴音沟通一般,即使还没有正式见面,两人已经将对方引为了知己。
    琴顿舞收,赵佶站起身,大声道:“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姑娘跳得是惊鸿舞吧?”
    “正是惊鸿舞。”女子的声音传过来,跟她的琴声一样悠美动听。
    赵佶感叹道:“惊鸿舞乃唐玄宗的梅妃所跳的舞蹈,早已经失传,没想到姑娘竟然能够跳出来。”
    女子道:“小女子曾有奇遇,跟仙人学到了这惊鸿之舞。”
    “仙人?”赵佶闻言惊喜无比,更想与女子认识了。
    两船靠近了,赵佶终于看到女子的真面目:鬓鸦凝翠,鬟凤涵青,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好一个美貌佳人。最特别的是她的气质,温婉中夹着英气,端庄中带着风流,非常矛盾非常吸引人。那真是:芳姿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凤目半弯藏琥珀,朱唇一伙点樱桃;露来玉笋纤纤细,行步金莲步步娇,白玉生香花解语,千金良夜实难消。赵佶只觉得眼睛亮了,心跳快了,自己见过的美人没有一个比得上眼前的女人。什么李师师,根本不及该女的十分之一。

  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宋末年七

?    看到赵佶的表情,潘金莲暗里撇了撇嘴。这就是大宋的皇帝?跟普通男人没什么区别嘛!还不如完颜阿骨打和完颜宗望,整一个弱鸡,难怪大宋积弱。不过这人是自己的任务目标,一定要打足精神,一举擒获此人,让其彻底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
    “这位公子才华非凡,只听奴家探过一遍琴曲就能够弹出来,一定是位大家,还请上船一叙。”
    赵佶闻言那个开心啊,美人邀请如何能够拒绝,立刻整理衣冠,开心地在小太监的搀扶下跳到潘金莲所在的画舫。
    “公子,里边请。”潘金莲不管做出哪种动作都是那样优雅,让赵佶看得心中连连点赞。这位姑娘一看就出身不凡,不是李师师那样的女子能够相比的。李师师再漂亮再如何有才华,气质和教养上就差了一筹。
    进入船舱,赵佶就被挂在舱壁上的一副字吸引住了:“一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当时花前风连翩,几轮春光如玉颜。清风不解语,怎知风光恋,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一笑望穿一千年,笑对繁华尘世间,轻叹柳老不吹绵,知君到身边。”
    “好词,好词。”赵佶连连称赞不已,“这词可是姑娘所做?”
    潘金莲微笑着道:“这首词是一位叫做纳兰容若的才子所写。”
    赵佶对这位纳兰容若起了兴趣:“他人在哪里?可否介绍我认识?”
    潘金莲叹了口气:“天妒英才,此人年纪轻轻却已经不在人世。”
    赵佶闻言惋惜不已:“可惜啊,可惜。这样的好词却是再也见不到了。”
    潘金莲道:“我记得纳兰先生的所有诗词,可写出来与公子欣赏。”
    赵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