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笙-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就见卜云迈步上前,在水潭边站定,一手托着“铁煞铃”,另一只手对着数丈外的两人戳戳点点,似乎颇为激动。
    若对方是张寄北的话,就算听不清卜云此刻在说什么,文笙也猜得到,肯定是先翻旧账斥责怒骂一番,然后重提约斗。
    背靠峭壁那人作势要挺身而出,被另外一人举手拦住。
    由这一个动作,文笙便轻易判断出来,这个正举手阻拦的人当是张寄北无疑。
    文笙实在是好奇,钟天政到底以什么手段令张寄北甩开了那么多同行的高手,只带着元恺一人自投罗网?
    张寄北冲着钟天政、卜云等人打了几个手势,看样子还在试图交涉。
    过了片刻,他将洞箫对到了唇边,“呜”地一声,一道箫声直飞出来。
    “哈哈,哈哈!”卜云仰天狂笑,将右手举过头顶,手腕一摇,晃动了“铁煞铃”。
    若说十余年前的那场比斗,卜云因为无意间喝下“神仙散”吃了暗亏,那么今天,张寄北全无防备,所使的乐器不是自己擅长的八孔骨笛,怎么说这也不能算是一场公平的较量。
    被逼无奈,不得不战。
    难怪卜云的笑声中带着一报还一报的快意。
    箫声清亮,如苍鹰展翅,在山谷上空不住盘旋,发出一声声啼鸣,寻找猎物,寻找着可乘之机。有经验,亦有无穷的耐心,随着准备着疾扑而至,抓扯,撕裂!
    即使到了这般时候,张寄北的箫声依旧不似旁人那般如泣如诉,由中听不到丝毫穷途末路的哀伤与失落。
    若说张寄北的箫声似鹰,那么卜云的“铁煞铃”就像是肆虐而毫无规律的乱流。
    二者相持的时间不是很长,尖锐的铃声便打破了僵局。
    “嗤嗤”尖啸像是要凌迟它所接近的一切事物,迫使得包括钟天政在内,山谷中的其他人不得不向后退出稍许。
    乱流裹住了那只苍鹰,两下纠缠,慢慢形成一团刺眼的白光。
    这时候,有人匆匆进谷,赶到钟天政身后,以一个卑微虔诚的姿势跪倒,不知向他禀报了些什么。
    随即,钟天政抬起头,往这一大片山坡望来。
    虽然文笙笃定他不可能发现自己,但却仍然感觉到了那锐利的目光。
    钟天政吩咐两句,挥了下手,很快就有二三十人飞扑出谷。
    钟天政这是兴师动众,派人捉拿王十三来了。
    文笙不以为意,张寄北和卜云的这场拼斗正进行到关键时刻,相信很快就会分出胜负来,看戏看全套,既然凑巧遇到了,哪有这时候回避的道理?
    
    第二百五十七章 张寄北之死
    
    张寄北要输!
    这一场赌斗无关实力,从他甩下其他人,只带着元恺来到这山谷便已经注定了结果。
    文笙想等着看,张寄北输了之后又会如何。
    毋庸置疑,卜云想要张寄北的命,但在这里,真正说话算的人不是他,而是钟天政。
    钟天政会杀掉张寄北么?因为不敢确定,所以才要眼见为识。
    叫文笙觉着意外的是,目睹这一切的王十三竟然到现在还没有动静。
    也不知这小子藏到哪里去了,是眼看对方人多势众,自知不敌,所以才放弃帮助张寄北脱困?
    这时候,由四面八方传来了细微的脚步声。
    钟天政的手下们已经将她藏身的这片山坡包围起来,正向一起聚集,想逼迫刚才袭击了他们的王十三现身。
    听声音,对方离她藏身之处已经越来越近。
    “叮铃叮铃,吱—”
    “铁煞铃”的尖啸声突然穿破了战团,将张寄北整个笼罩起来,白光四散,岩石下方的潭水被这啸声硬是激起数人高的白浪,“哗啦”一声扑在岩石上,将正吹着箫的张寄北淋了个落汤鸡。
    胜负已分!
    而钟天政的手下已经接近到十丈之内。
    不能再让他们靠近了,文笙无奈,“太平”横放怀中,右手一拂琴弦,古琴声厚重,散音袅袅不绝。
    这琴声将奉命而来的二三十个人全都吸引过来,但他们随即发现,有一层无形屏障阻碍了诸人继续接近。
    只是这么一分神的工夫,下面的箫声、铃声全都停住,文笙眼角余光望见岩石上的张寄北身躯猛然晃了晃。一头栽落,直直掉入了水潭中,溅起好大的浪花。
    这是,死了?文笙心中不由地疾跳了两下。
    赫赫有名的羽音社执事张寄北,拥有大批的跟随者,为王光济苦心经营,所图甚大。竟然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命丧一个无名山谷?
    只怕张寄北到死都是个糊涂鬼。不知道一手安排了这一切的钟天政是何方神圣,又为什么要对付他。
    山谷中静下来,山坡上文笙所弹的古琴声便显得格外突兀。
    钟天政抬头循声望来。说不清是什么原因,也许是此刻夕阳正映在他的面庞上,本不该看清楚他表情的文笙却觉着他正在笑。
    夕阳余辉斜照山谷,沙石地上。每个人的影子都很长。
    面带微笑的钟天政突然间褪去了一身煞气。
    卜云还怕张寄北不死,隔了一会儿。见他的身体浮上来,忙叫两个徒弟去把人捞起,看看确实断了气,他大笑数声。回身冲着钟天政跪倒,脊梁虽还是直的,头却低下来。长发披散,这是他在表达臣服之意。
    钟天政先叫过一个手下。吩咐几句,目送他出谷,这才上去弯腰将卜云扶了起来。
    几人一起去看死了的张寄北,仿佛将那个名叫元恺的乐师遗忘在了岩石上。
    只是片刻工夫,文笙听着包围圈外一个声音响起:“公子有令,大家都撤了吧。”
    没有人多嘴问一句“为什么”,脚步声响,二十几人尽数撤走。
    那人这才道:“公子说,没想到来的是姑娘,差点儿起了误会,既然这么巧赶上,何必还躲躲藏藏的,请到山谷中一叙。”
    文笙停了琴,沉吟了一下:“我是为张寄北来的,还有同伴在等。山谷我就不去了,等回去再叙也一样。”
    张寄北死了,这么重大的变故,文笙觉着有必要再同王十三谈一谈交换乐师的事。
    对方听她直承是为张寄北而来,犹豫了一下道:“可是张寄北已经死了。”
    说到第三句话,文笙才听说来,钟天政打发了来邀自己相见的人竟是林英。
    “我看到了,和他同来的乐师是叫元恺么,不知你家公子准备怎么处置他?”
    “这个……请姑娘稍待。”林英说了这话,脚步声响,竟是掉头回去了。
    此时山谷中的钟天政好似才想起来石头上还有个大活人,走上前去,和那元恺交谈了几句。
    跟着就见元恺冲着钟天政一抱拳,自岩石上下来,贴着水潭边儿踩上了沙土地,钟天政的一帮手下不但未阻拦,反到往左右一分,让出路来。
    元恺低了头匆匆出谷。
    过了一会儿,林英回去,向钟天政禀报了一番。
    钟天政没有再向这边山坡上望,轻轻摆了下手,带着众人离去,看样子是得胜而归了。
    只有林英奉命留下,跑来回复文笙:“公子说,张寄北死于公平斗乐,为免他手下的那些羽音社乐师不相信,索性将元恺放回去。公子还说,天快黑了,姑娘要多加小心,早早回去,他在京里等您。”
    说了这番话,林英也匆匆走了,想是去追钟天政等人。
    文笙自藏身的地方出来,往空旷的地方走了走,看看四野无人,叫道:“王十三,你还在不在?”
    “在啊。”数丈外高处有人懒洋洋应声。
    文笙一抬头就看到了他,这个距离,她毫不犹豫便将手指放到琴弦上,作势要拨。
    王十三赶忙在树上举起两手:“行,行,别弹了,是你自己过来的。刚才就叫你害得差点从树上掉下来。”
    文笙这才收手,她盯着王十三:“你也看到了,张寄北死了。”
    “是啊。怎么办?”
    “是你没有救他。”
    “哎呀,非亲非故的,对方这么多人,我干嘛要豁上命救他?看戏多好。我还没有弄清楚他为什么鬼鬼祟祟跑到这里来呢。”
    文笙默然,停了停,她问:“除了他,那些乐师里头谁最得你大哥信任?”
    王十三打了个“哈哈”:“你是我什么人,我干嘛要告诉你?”
    文笙“切”了一声:“你不说我也知道,必定是元恺。好了,交换乐师的事,你回去了找元恺谈吧。我相信,以十三爷的能力,必定能顺利促成此事。”
    “求人还这么气势,我欠你的?”
    “不帮忙也可以,不过我可不敢保证,十三爷今天见死不救的事会永远传不到王大善人耳朵里。”
    “……”
    文笙拱手作别:“天快黑了,就此别过。”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临终重托
    
    回到奉京之后,文笙连家都没顾得回,先去了将军府,打算和杜元朴就事情的后续商量一番。
    谁知刚一到平安胡同,就被程国公府的人拦了下来。
    李承运的管事一早去了马场,得知文笙这两天一直呆在平安胡同,快马赶来,谁知又扑了个空,他不敢离开,就心急火燎在门口等着,到中午,好不容易看到杜元朴等人回来,谁知文笙又独自落在了后面。
    那管事急得团团转,直到望见文笙骑着马回来,这才松了口气,匆匆上前将她拦住,道:“顾姑娘,国公爷请您立刻去见他。”
    文笙看他神色有异,压低了声音问:“出了什么事?”
    管事哭丧着脸:“昨天晚上长公主觉着不适,请了好几位御医连夜会诊,可她老人家喝了药就吐,后来更是说闻到药味就恶心,国公爷一宿没睡,到天亮时吩咐小的,叫赶紧请您去瞧瞧,看有没有办法。”
    文笙心里有了底,看看天色,这都过去大半天了,难怪管事的急成这样。
    自从那日她给长公主请安并抚了一阵琴,之后又去过好几回。大约是因为每次听文笙弹琴心情都会变得格外愉悦,长公主对她印象不错,文笙也由此得了不少赏赐。
    但文笙却知道,《伐木》对长公主的病情治标不治本,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一棵老树,若已经被虫蚁掏空了根基,再有春风春雨滋润着,也焕发不了生机。
    听说荣嘉长公主比建昭帝年长七八岁,建昭帝尚且垂垂老矣。需要考虑继承皇位的人了,何况是她?
    她叫人去同杜元朴说一声,调转马头,直奔英台大街程国公府而去。
    程国公府显得安静而压抑。主人心情不好,仆从们走路蹑手蹑脚,说话更是压低了声音,唯恐因为没有眼色而受到怪罪。
    文笙到时。李承运正坐在屋子里发呆。
    他望了文笙一眼。面无表情地道:“来了?”
    “这两天出了趟奉京,刚刚回来。国公爷,长公主可好些了?”文笙匆匆赶来。气还没喘匀。
    李承运叹了口气:“一天没吃东西了,刚刚睡下。御医甚至不能确定,她到底是睡了还是昏迷不醒。”他表面上还能保持冷静,可目光中的忧色却瞒不过人。文笙甚至在其中发现了些许惶恐。
    “夫人在服侍她老人家么?需要我做点儿什么?”
    李承运抿着唇,半天才道:“我也不知道。我只想着,若是她醒过来,说不定会想着听你弹弹琴。”
    文笙点点头:“好。”
    这一等就等了将近两个时辰,眼看天都黑了。长公主还没有醒来的意思,任谁都知道她这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