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荣锦路-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苗家粮铺吗?”年轻人立时答道:“现在满章县也只有苗家一家粮铺在卖粮食了,其余的粮铺都关门了,所以这粮价才这么高吗?”这点,全章县的人都知道。
“可你知道这苗家为什么能经营下去吗?”
“还能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其在这灾年有粮食,而其余的粮铺没有粮食吗?还能为什么?”年轻的士兵对这个问题有些不明所以。这个时候,粮食价格这么高,谁要是手里有多得吃不完的粮食还不都该拿出来卖,趁机大发一笔吗?反正要是他手中有粮食,一定会拿出来卖的。不过这样的事,也只是想一想而已,他们这些守城门的士兵虽然位卑,但终究也是有军籍的,由朝廷供给粮食,他们的供粮不是有县衙发的,而是由兵部发给地方提督,在发给他们,中间不经过县衙,所以他们还有粮食,便是靠着他们这点俸粮,家中才不至于饿死。但手中多余的粮食也是没有的,不然他真的想要趁机发一笔财的。
“你当真以为章县的那些个乡绅员外的粮铺中没有粮食?”姓石的士兵压低声音道:“这才离水灾过去不到两个月,河口决堤的地方也多是在周边的乡镇,咱们县城随也被淹了,但也不至于所有富户家中的存粮都被冲走了。”相反,那些富户有专门巨大的储存粮食的地方,损失并不大,反而是那些平常百姓家中没有好的储量地方的人家,家中的粮食损失巨大。
“所以,那些粮商手中肯定有存粮。”年轻的士兵听到后,得出结论,但随后又不明白的问道:“既然他们手中有粮,怎么不拿出来卖?”
“说你傻你真的傻。”石姓的士兵嗤笑道:“你知道那姓苗家商铺的东家是什么背景吗?”
石姓士兵看着旁边的人不知所以的样子,低声道:“那位可是咱们县太爷的小舅子,不然为什么咱们县城只有姓苗的一家粮铺卖粮。还有,咱们县城一开始受灾时,不是没有粮商来咱们这卖粮,可是最后呢?不都是全都离开了。”每一个受灾的城市,都是那些粮商最喜欢光顾的地方,但是也不是每一个地方那些新来的粮商都能生存下来,章县又只是县城,来得也都是一些小粮商,没有什么大的背景,再说这民不与官斗,商人更是如此。
“所以,这也是我和你黄大哥之前为什么说,等他们知道咱们章县的情况后,就会走得。这情况可不只是指咱们章县受灾的事,也是只咱们章县这粮商问题牵扯上的官场上的事。”石姓的士兵看着年轻人还是不太明白,所以压低声音,靠近其耳边将事情挑明道。
“好了,那队人快来了,别聊了,有的忙了。”黄姓的士兵看着到了眼前的车队,对着身旁的人道。
黄姓的士兵话落后,石姓士兵和身旁的年轻人赶紧分开站好。
“请出示你们的路引。”黄姓的士兵在车队走来后,看到前方一辆马车拉车用的双匹高头大马,态度比之前恭敬很多。不说别得,单是那两匹马,虽然他相马的本事不佳,但是他那两匹马实在是太显眼了,只要是稍微了解马的人,都知道这两匹马珍贵得很,至于到底价值几何,他就不清楚了。更重要的是,拉马车用的是双匹马,在大齐,只有官员和权贵子弟才能用双匹马,而且这些护卫穿戴相同,气势非凡,也不是平常人家可以培养的。
所以,无论从哪一个方面,都足以说明,眼前的这队人马都不是他们之前以为的普通商人,而且身份非比寻常。
“给。”前方的吴琼将事先准备好的路引从袖中拿出。
“请。”黄姓士兵看过路引,将其归还。
待一行人远去,旁边的石姓士兵和年轻的士兵才走了过来,好奇地问道:“这架势看着可不像是商人,到底是什么人啊?”
“不知道。”黄姓士兵摇了摇头。
“你不是看了路引了吗?”
“路引上只写了是从京城来的,其余的就不清楚了。路引又不是身份文牒,将身份写得一清二楚的。”他们这里又不是关卡,只是一个县城,只有查看路引的权利,没有查看身份文牒的权利。
“要是再遇到,恭敬些。京城那个地方,权贵多得到处都是,随便一个在京中不起眼的官员,来到咱这,说不定都比县太爷还大,小心些总无过错。”黄姓士兵对着身旁的两人好心劝道。
见两人都慎重地点了点头,黄姓士兵才放下心来。
而被他们讨论的沈皎一行人,自进门后,便在随行的柳树村村正的指路下,一路朝着苗家粮铺而去。
等他们到时,苗家粮铺前围满了不少人,但多是出于观望的状态,真正买的没有几人。旁边的管事看着围着粮铺的人不买,很是不满,喝令让不买的人赶紧离开。
“多少钱一斗?”沈皎对身旁的暗彦问道。
“一……千文。”暗彦看着粮铺旁边的告示,有些不敢置信地将告示上的字读了出来。
第149章 天价
一千文是什么概念,在大齐; 一千文便是一贯钱; 而一个三品大员的俸禄也不过是一月四百贯钱; 当然这是不包括其余的一些茶水费等其余费用的结果,所以这斗米千文的价格可谓是米珠薪桂了。
沈皎听到这个价格; 眼中露出寒意。她记得《贞观政要》中记载; 贞观三年,斗米三钱; 《通典·食货志》中记载开皇十三年; 斗米五钱,便是唐朝大中年间; 斗米也不过是五十钱。而斗米千文,这样的价格只有在战乱的年代才能出现; 比如前陈末年,那个时候群雄割据; 粮食才一度被吵到了斗米一千二百文的价格,不过那个时候,是战乱,粮食紧缺,物价奇高是正常的。可是现在呢,正值太平盛世; 以前大齐每年不是没有遇到过旱灾和水灾; 但物价最高也不过是二百钱一斗; 比之平时的米价亦是贵得离谱; 可现在的这个价格却是连她都没有接受的。
“彦先生,我若是没有记错的话,京城的粮价应是斗米七钱吧。”沈皎皱眉问道。
“回郡主,京城的粮价普遍偏高,粮价多是在五钱到七钱左右,但周围各县城的粮价差不多是斗米三钱,这在历朝历代算得上是十分低价的了。”粮食价格越低,说明百姓手中的存粮越多,也许在其余的方便不好,但粮食价格低,最起码百姓能吃饱,如此,也算是上是太平盛世了。
“我记得昨日,听那些村民提起,之前这里的粮价还是斗米五百钱吧。”想不到,这才几天,居然又翻了一倍。想到这,沈皎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回郡主,正是如此。”暗彦回道。当时他听到那个灾民说出这个价格时,还有些不太相信,但今日看到眼前真实的挂在苗家商铺前的价格,他心中只剩下震惊和愤怒。
“好了,我们下去看看。”沈皎对着暗彦说完后,便起身下了马车。
等她下马车后,便由着暗彦等人护着,朝人群中的苗家商铺走去。
沈皎看着除了排队的人外,苗家粮铺旁还站了不少壮年,将商铺围了起来。
“他们倒是还有些自知之明,知道做出这样的事怕被人打,还雇了这么多打手和管事看铺子。”吴琼嗤笑道。
“好了,吴兄,随主子一起先过去吧。”暗彦虽也心中赞同吴琼的话,但还是劝道。他们这么做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他不清楚元嘉郡主的打算,不能坏了元嘉郡主的事儿。
吴琼听后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这事有轻重,只是他实在是看不下去,才抱怨几句。
“这粮价这么高,这位兄台还能买的其粮食,想必家境不错吧。”沈皎走向排队买粮的后方,排起队来,和前方买粮的人攀谈起来。
“便是家境再不错,也买不起粮食了。”前方的青年人听到沈皎的攀谈,出于礼貌,便回了一句。
“可是我看到兄台不是正在排队吗?”沈皎也不再意对方的冷淡,继续笑着道。
“也只能买的起这一次了。”青年人说道这,似乎想起了什么,眼中满是悲哀,“若是再不买粮,也都不知道还能不能买得起下一次。”
说完,也就不再搭理沈皎,默默地排起队来。
“兄台要买粮,我这里正好有不少,倒是可以卖给兄台。”沈皎不顾青年人的冷漠,笑着小声道。
果然,沈皎的话落,便听到青年人激动地大声道:“真的?”喊完后,感到周围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才悻悻地摆手对着众人道:“无事,无事,惊扰诸位了。”这个年头,谁要是有能弄到粮食的路子,还不得要好好藏好,毕竟他也不知道对方手中有多少粮食,他能买到的越多越好。毕竟手中的存粮越多,心理才能越踏实不是?
“怎么卖的?”青年人想要去拉沈皎的袖子问个明白,但看到沈皎身边紧盯着他动作的暗彦和吴琼,悻悻地收回了手,只是靠近了些,压低声音道。
“现在不好说,但是肯定不会超过斗米三十文的。”沈皎笑着道。大齐这些年风调雨顺,国库充盈,官仓中的存粮足够应对山东的灾情,甚至还绰绰有余。
“那你有多少?”青年激动地问道。
“足够整个整个章县的所需。”沈皎笑着道。
“那好,我要三十斗,什么时候能取粮?”青年连忙问道。不是他如此如此轻信于人,实在是这个时候,只要能听到有粮食,有活命的机会,谁都不会拒绝的。
“大概在午时以后。”沈皎笑着道:“不过,在此之前,我有些问题,想要请教兄台,还望兄台解惑。当然,也不白让兄台帮忙,三十斗的粮食算我送给兄台的。”
“在下杜济,去年侥幸通过乡试,还未请教贤弟贵姓?”杜济听到后大喜,连忙对着沈皎介绍着自己。
“原来是杜秀才,失敬。”沈皎看到杜济在说自己是秀才时,脸上闪过一丝骄傲,便恭维道:“杜兄看着也才及冠之年,就已通过乡试,想来成为举人老爷,金榜题名也是指日可待。”不是每个人都是卫赜和颜楠一般的天才,及冠之年身上有秀才功名的,在京城多得是,但在章县却是算得上不错了。
“在下姓沈,单名一个晟字。”沈皎介绍着自己。
“可否请兄台在旁边的茶楼处与在下一叙?”沈皎笑着邀请道:“在下还有些问题想要请教杜兄。”
“沈兄客气了。”这个时候,能进茶楼吃点什么,他有什么理由拒绝,不过,杜济试探道:“不知可否就在旁边的茶楼?”毕竟这防人之心不可无。
“自然。”沈皎对着杜济做了请的手势,示意其请。
“在下是外地人,对这章县不甚熟悉,还请杜兄带路。”
杜济点头,然后也不排队了,便率先朝一旁的茶楼走去。沈皎刚要抬步走,便被身旁的暗彦叫住:“郡主,我们现在手中不可没有粮食。”暗彦说道这,皱起了眉,作为下属,他无法在元嘉郡主和杜济谈话时插嘴打断,但听到之前元嘉郡主说午时后在章县卖粮的事情,他心中却是无法平静。他们手中的粮食已经没有了,哪里来得粮食去卖?
沈皎听后,却是笑着伸手指道:“粮食,不就是在这里吗?”
第150章 安排
暗彦顺着沈皎指着的方向看了过去; 正好是苗家的粮铺。
“彦先生; 那不就是我们的粮食所在吗?”沈皎笑着问道。
“可是; 公子……”暗彦摇了摇头; 皱眉道:“公子; 我们的身份不便表明,即便是苗家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