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天生赢家(快穿)-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这些之外,一些必要的同窗聚会,萧函还是会去的。比如宗室子穆清。
  “嘉树,今天中午我在云兮楼设宴,你要不要也一起来。”
  对方特地邀请,萧函也没有拒绝,以免留下一个清高不合群的名声。
  本朝宗室没什么优待实权,大多都是领着爵位俸禄罢了,像穆清就属于结交人脉广泛的一类。
  云兮楼是京中最有名的几家酒楼之一了。
  她虽然没有像原身一样纨绔骄横,给萧妃惹麻烦,但现在无论吃住,貌似还都是靠宫里的姐姐养着的。
  萧函想了想,也就不纠结了,等做了官有俸禄就好了。
  不想隔壁房间里,竟是韩瑾瑜和另外几位年轻官员。
  “学生见过韩大人。”众人见了纷纷作揖。
  韩瑾瑜别看年轻,但已经是士林清流中的标杆人物,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对韩瑾瑜多有崇敬也不奇怪。
  别以为国子监的学生许多家世好,但以后指不定也要科考,入朝做官的,要是赶上哪一回是韩大人担任主考官呢。
  要是能被韩大人看中,收为学生就更好了。
  没人质疑韩大人年轻什么的,论背景论学识,能拜在韩大人门下绝对是走运了。
  韩瑾瑜在考较了在座学生几句时,问到了萧函身上。
  萧函不失礼节道,“学生萧嘉树。”
  “不知是哪里人士?”韩瑾瑜温声问道,似乎对此很有兴趣。
  萧函眸光微动,“江南临桐。”
  她说的是舅家所在的地方,萧嘉树被舅家带走后,户籍就落在了那里,说这个也没错。
  韩瑾瑜从神情上看不出什么来,依旧温文尔雅,君子如玉。
  撇开其他,韩瑾瑜对这位宠妃弟弟也有几分好奇,考较的也比其他人多些。引得周围同是国子监学生看向他的目光俱是艳羡。
  也没人怀疑韩瑾瑜是因为萧嘉树是萧妃胞弟所以看中偏爱,韩瑾瑜一往的名声,只让人觉得他不拘俗流,有教无类。
  考较萧嘉树的过程中,韩瑾瑜却是连连惊叹讶异。
  萧嘉树在学业上不仅触类旁通,思维开阔,而且见解独到。
  其他人也察觉到了,毕竟韩瑾瑜这样的大人物每问的一道题,他们也都会在心中思考,给出答案,但越到后面越觉得有些晦涩难懂,再想给出答案就十分艰难了。
  再一对比,萧嘉树从始至终都是那般从容自如,似乎最后一道和第一道提问没什么不同。
  旁边的学生便知道萧嘉树是真的与他们不同了,能扛过大名鼎鼎的韩大人考较,恐怕过了今日,也要名扬京城了。
  萧函虽然还没有学透这个古代世界的科考经义,但韩瑾瑜作为已经涉入官场几年的人,考的自然不是简单的经义熟记引经据典,这样一来,韩瑾瑜想难倒她,还真不大可能。
  想起那位国子监的好友最初还说萧嘉树只读过几本经义,韩瑾瑜直接便问了。
  萧函不卑不亢道,“学生早年荒废学业,误了几年光景。”
  韩瑾瑜心中又是惋惜又是欢喜,惋惜的是才进国子监短短几月,就能到这种地步,若是早年没有浪费时间,勤勉学习,恐怕神童才子美名早就传扬,欢喜的是幸好现在见到了,没有错过这块璞玉。
  韩瑾瑜一时见猎心喜,连萧妃的事都暂且搁置后面了,就像他的恩师当初考较他一番后,将他收入门下一般,韩瑾瑜也动了心思。
  韩瑾瑜看萧嘉树的目光更加温和了,“日后你在学业上有何疑难,可上我府中寻我。”
  这相当于含蓄的示意了。
  周围人都呆了,然后全是对萧嘉树的羡慕,有个当宠妃的姐姐,还有个名声这么大的老师。
  萧函拱手道,“多谢韩大人美意,学生学业繁重,怕是没有时间叨扰府上。”
  萧嘉树的反应实在令人意想不到,包括韩瑾瑜。他居然拒绝了,说是没有时间,但在座的人谁听不出来是托词。
  韩瑾瑜疑惑道,“可还有什么别的理由?”
  在别人看来,韩大人脾气实在好,萧嘉树也是不知好歹,大好的机会就放弃了。就算亲姐得宠,也不妨碍在朝堂上有更坚实的依靠啊。
  “方才都是韩大人考较我,那学生也想问韩大人一个问题。”
  韩瑾瑜温和道,“你说。”
  萧函声音不急不缓道,“大义与小节,孰轻孰重?”
  “有一人曾救百人千人性命,却误杀了一人,是否有罪?”
  韩瑾瑜没有立刻回答,他有些奇怪萧嘉树为何会问出这样的问题。而此时已有其他人不耐,出言道,“自然是大义重些。”
  说话的是国子监的学生,萧嘉树方才拒绝成为韩大人的学生,就已经令他们不快,也更愿意趁此机会压下他的风头,在韩瑾瑜面前有所表现。
  “古语有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既是误杀,那便情有可原。”
  “那人这般功绩,又何必揪住这一点不放,心胸未必君子坦荡宽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
  萧函轻笑道,也不等韩瑾瑜回答,只看向他微笑道,“学生的态度便是,道不同,不相与谋。”
  “学生先告辞了。”
  拱手一揖后,萧函便独自出了房间。
  离开酒楼后,9526对这事情发展有些猝不及防,也没明白其中意思。
  萧函笑了笑,对系统9526解释道,“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需要韩瑾瑜的回答,只是代表我与他立场不同。”
  这世间的对错难辨的太多了。
  讲道理么,萧函还能同韩瑾瑜说几句,但换成萧若乔,她可不会讲什么道理。
  韩瑾瑜回到府邸后,妻子陈妙盈细心,察觉到他心中有事。
  韩瑾瑜叹了口气道,“今天碰到了一块良才美玉,可惜错过了。”
  萧嘉树为何提出那个问题,韩瑾瑜自己也没想明白,也就没有拿出来说,只说了没能收萧嘉树为学生的事。
  陈妙盈也有些诧异,她自然知道夫君现在的名声有多大,过去几年就有不少高官显贵想送儿子拜入夫君门下,烦不胜扰,但都被夫君给拒绝了。
  结为夫妻几年,陈妙盈也了解到,夫君韩瑾瑜对学生的目光和标准还是挺高的,难得有能被他看中的。
  至于母亲朱氏那里,想着让夫君日后给两个侄子启蒙教导的事,陈妙盈也没有随便应下来,怕让夫君恼了她娘家。
  陈妙盈柔声道,“夫君还年轻,日后定能遇到更中意的学生。”
  韩瑾瑜点了点头,也没有纠结不放,“大概是没有缘分吧。”
  无论是韩瑾瑜,还是萧函,两位当事人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但云兮楼考较学识一事还是传遍了京城,连带着萧函也出了不小的风头,在国子监里引人注目。
  原本打着主意想收他为学生的夫子也歇了心思。
  宫中的萧妃还为这事召萧函入宫,她已经晋升为妃,皇后又不怎么理事,萧妃拿捏着一部分的宫权,召亲人相见虽然不能频繁,但也无需特地求皇帝下旨了。
  关于云兮楼那日的事,萧函也一五一十告诉萧妃了。
  萧嘉树是萧妃送进的国子监,她也知道,遇见韩瑾瑜也属正常。
  士林文人有韩瑾瑜,武有镇武侯,无论从文从武,早晚都能碰见。
  萧妃对韩瑾瑜视若大敌,也是知道他的才华能耐,嘉树能被他看中,就证明的确不凡,这也是萧妃初风闻时惊诧的缘由。
  比起刚接到京城那会,的确是变了许多,萧妃也知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看来在舅家的那几年的确是耽搁了,萧若乔把这些再次归结到陈家等人身上,不然说不定小弟早就如爹娘所愿的那样,考上秀才举人光宗耀祖了。
  不过到了萧若乔现在这样的地位,对小小的秀才举人也的确看不上眼了。
  “你拒绝韩瑾瑜是对的,你要记住,韩瑾瑜帮的始终是陈家,也是我们的仇人。”
  她可不希望小弟读书读木了,被韩瑾瑜牵着鼻子走,还听他们的话。
  萧嘉树要是成了韩瑾瑜的学生,萧若乔可不会有什么化干戈为玉帛的想法,她不懂什么大忠大义,只知道她长姐死了,陈家却靠着女婿儿媳飞黄腾达,享尽荣华富贵。
  什么公道,她不求公道,她只求所有人给她阿姐偿命。
  萧若乔眼底闪过一丝杀意。
  对着懂事又寄托着爹娘遗愿的小弟,萧若乔神情还是很温柔的,“你这些日子就少出门吧,安心读书。”
  萧函闻言,便知道她又要出手了。
  ————
  这日,朝堂上参了一本折子,参的是从四品文官陈道,纵容其妻收受贿赂,包揽诉讼等等。
  从四品看似官不小,但陈道担任的是闲职,根本不被朝堂上的大佬放在眼里,可谁让这陈道还有两个身份,镇武侯的亲家和韩瑾瑜的泰山。
  这两样身份可贵重多了。
  往日只负责在朝堂上应个卯的陈道,听见被御史参,吓得连忙跪下,听完折奏后已是战战兢兢,浑身发抖。
  最后也是被下人搀着回到陈家的。
  陛下虽然没有当场降罪,但也是下令彻查,一旦属实,别说官职了,恐怕连性命也保不住。
  陈道一到家,就把全家人都叫来,当着面质问朱氏可有此事。
  朱氏还不知道朝堂上发生的事,言语模糊,目光里透着心虚。
  陈道见她这样子,就知道这事八成是真的了,眼前一黑,差点没晕厥过去了。这下差点没把全家人吓得人仰马翻。
  好不容易找了大夫来看,陈道醒转过来,颤着手指着朱氏,“先人说,妻贤则家祸少,果然不欺我。”
  陈道又怒又急道,“家里难道短你的缺了,你今日收受贿赂,包揽诉讼,被御史参到了朝堂上。”
  他以往只知道朱氏贪慕富贵,目光短浅,忍忍也就罢了,但却不知她竟然胆大包天到做下这种祸事。
  “这在京中为官,哪里不需要用钱?”这话朱氏其实也是色厉内荏,“才几千两银子,那案子我也只是偷偷送了封信而已,算什么大事。”
  这银两的数目也是往小了说,实则这一年来差不多有万两了。
  京城繁华物价也高,原本老家那些产业利息也丰厚,还有儿媳女儿孝敬,但朱氏出门在外,赴那些贵夫人的宴,看着别人穿金戴银,头面多是时新的,不免有些眼热。
  正好别人知道她家老爷是四品官,有个名满天下的女婿,亲家更是镇武侯,为了讨好她送她的金银,哪里算得上收受贿赂。至于包揽诉讼,她有些理亏,被人一捧,又是海外商船带回的珍宝,晕乎乎地就接了下来。
  事后她也有些怕,也没敢跟老爷说。
  结果过了这么久,她也不心虚了,就是老爷知道了又怎么样,她可是徽儿和妙盈的亲生母亲。
  对付陈父,她是有一套,但没想到能上达天听啊。朝堂上的事,对她一介家宅中的妇人来说太过威严遥远。
  连陛下都知道了,朱氏也开始慌了,“那可怎么办?”
  陈道心灰意冷道,“且不说我的乌纱帽,你我的性命也不知保不保得住。你就等着过两日,大理寺的人来缉拿我们下狱吧。”
  御史参的是他纵容妻子收受贿赂,包揽诉讼,就是他说不知情,又有谁信呢。
  这时,陈妙盈来了,她面色有些凝重,“夫君同我说了,他也是让我过来问清详情。”
  朱氏连忙握住了陈妙盈的手,她知道女儿一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