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颜风华录-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琰望向他:“在我看来,她千般万般好,天底下没有女子比她更适合我。而在母亲看来,若是没有门第出身,便是毫无价值。大兄劝我很该将此事禀明母亲,请她为我做主。但若是我真告知了她,她会怎么做?来信斥责我受人蒙蔽?指责李家挟恩图报痴心妄想?或是,干脆拿出家里剩下的产业,赶紧给我再换一个世族的小娘子家来?大兄,你应该比我更了解母亲,你觉得她会怎么做?”
  谢璞长叹一声,晦涩难言。经过阿弟的分解,他已经明白,有些话随口说出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仔细想想也很讽刺,他们两个留在家中的儿子,时时孝顺事事听话,如今成就却远远不能比过离家出走的三郎。遵从母亲所言,究竟能不能重振陈郡谢氏声威,他早便已经开始怀疑。然而,到底仍无法像三郎这般,能如此干脆地抛下所有,用尽气力闯出一条荆棘之路来。
  “罢了,不提此事了。”谢琰摇了摇首,“如今五礼已经过了,元娘便是咱们谢家的人。就算是母亲不承认,大唐律在前,三媒六聘为证,她也是我唯一的妻子。”将婚事坐实了,通婚书交给官府报备之后,他们便是谁都拆不散的夫妇了。
  “至于回陈郡阳夏老宅拜祭祠堂、告慰先祖、入族谱之类的事,待过几年再说。”待他登得足够高,面对母亲“不孝”的责备,也会有足够的底气。在家族利益面前,便是母亲再如何固执,也不得不考虑伤及他的后果,不得不权衡得失暂退一步。
  “由你决定罢。”谢璞闭上双目,“我不能庇佑你已是失职,便不给你添什么麻烦了。”
  谢琰有些动容,神情软和许多:“阿兄果然变了。变得足够通融,之前我险些想岔了,以为你千里迢迢而来,是给我找麻烦的。毕竟无论是投军从武,或是婚姻大事,都是我自作主张。而你自幼时,便是站在母亲那一边的,从来没有向着我。”
  “你我兄弟已经八年不见,我不希望再有一个八年,甚至将你生生逼走,再也不相见。”谢璞道,“你自小就很有想法,让你自在些也好。说来,你在李家待得这般从容,在自家反倒处处受制,也是我这长兄的过错。”
  “你还是那样,什么过错都往自己身上揽。你是长兄,却不是父亲,有些过错也揽不住。”
  “揽不住也须得揽着。谁教……母亲含辛茹苦将我们兄弟三人养大,实在不忍心拂逆她。”
  两人正说着话,便见大管事李胜走入院内,行礼道:“谢郎君,三郎君,阿郎已经回来了,请两位去内堂说话。”
  闻言,谢琰怔了怔:“祖父何时回来的?”
  “娘子特地遣人又去了军营一遭。”李胜回道,看了他一眼,“娘子说,谢郎君到底是李家的姻亲,没得只让三郎君招待的道理。”此话中显然含着柴氏的责备之意,谢琰自知一时心急做错了,只得领受:“是我鲁莽了,立刻便去向祖母请罪。”
  “冒昧前来拜访,确实应该拜见李都尉才是。”谢璞道,“有请大管事引路。”
  正院内堂当中,此刻正是一片灯火通明。李和匆匆用过夕食,换了身精神的衣裳出来,便见一屋子人仍然都坐在席上。孙夏目光炯炯,盯着他不放;李遐龄则难掩好奇地时不时往外头张望。茉纱丽与孙秋娘看似正逗孙小郎站起来,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李遐玉倒是很淡定,在柴氏的叮嘱下,慢慢地修改着大婚之日用的食帐。
  “你们都留在此处作甚?晨昏定省的时辰已经过了,都给我回去!”李和面不改色地赶人。这谢大郎也不知是什么性情,当然须得由他来见一见,才能安心放他与晚辈们交往。若是个眼睛长在天上的,须得尽早送走了方可,不能教他坏了几日之后的大喜事。
  “不是说有客人来了?是谢家的人?正好认一认人。”孙夏接过话。
  “有什么好认的?不都是一双眼睛一张嘴?”李和道,“既然是兄弟,肯定生得也相像。你和三郎几乎每日都见,肯定早就眼熟得很了,暂时没什么见面的必要了!”
  孙夏觉得他说的似乎也有道理,一时想不到该如何反驳。李遐龄立刻出声辩驳:“祖父此言差矣。阿兄的大兄,都是一家子亲戚,怎么不能见一面?”说到此,他眸子转了转,又道:“听闻这位谢家大兄也是考贡举的,孩儿正好可以向他请教课业呢!说不得能向他讨教些得用的经验,日后也方便考试呢。”
  “听说他考了几年也没考上,能传授什么经验?”李和不假思索地大声驳斥道。
  话音未落,行至门口的脚步声停了停,谢家兄弟二人便推门而入。谢琰自不必说,谢璞看起来是位光风霁月的翩翩君子,俊美的脸庞上含着优雅浅笑,仿佛什么也不曾听见,态度十分和悦。
  “……”一时间,李家众人有些无言以对。不慎口出失礼之言的李和讪讪地看向柴氏,得到懒得搭理的反应之后,立即假装方才什么也不曾说过,朗声笑道:“不愧是陈郡谢氏子弟,果然好相貌!好风度!好气度!”他好生夸赞了一番,话中也有委婉地让谢璞不必计较之意。
  谢璞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况且他也并未说错,考了好几年都未能过省试的他,又有什么能传授给他家子弟的呢?他不动声色地环视着内堂中的众人,躬身朝着李和与柴氏行礼:“见过李都尉与柴郡君。多年以来,舍弟蒙受两位悉心照料,谢某感激不尽。两位长辈的慈爱之心,谢家亦无比感念。”
  他是谢家阳夏大房的族长,所言既是代表着一家之主的身份,亦是陈郡谢氏这一房的态度。这说明,他认可了这桩婚事,也认下了李家这门姻亲。李和心中大悦,上前将他扶起来:“谢郎君太过客气了。三郎这样的好孩子,如同蒙尘的良才美质,谁见着都会心里欢喜。”
  “便是千里马,也须得有伯乐相中方可。”谢璞顺着李和之意坐下,微微笑道,“三郎能取得如今之功勋,李都尉与柴郡君功不可没,谢某实在又惭愧又骄傲。而且,三郎在信中与某说明,即将与令孙女结成婚姻。如此喜事,我们谢氏怎可无人在场?方才三郎还与某提起,正好缺了傧相,让某给他救一救场呢。”
  李家众人听他主动提起婚事,都在心底松了口气,越发觉得这位谢大郎十分不错。陈郡谢氏这般的顶级门阀的族长,竟如此平易近人,着实令人印象颇佳。有这样的姻亲,让柴氏与李和对李遐玉、谢琰未来的生活也更有信心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筹备婚礼

  
  虽说谢璞的远道而来,多少给李家众人带来了些许新鲜之感。然而,距离亲迎礼不过数日,几乎所有人都须得投入到婚礼的筹备当中去,难免有些忽视了这位客人。为此,李和特地给谢琰放了几日假,令他去招待自家兄长,务必让他宾至如归才好。谢琰亦有心说服谢璞摆脱母亲的控制,成为一位真正能担当起陈郡谢氏阳夏房振兴重任的宗子,便欣然答应了。
  “可惜如今已经大雪封山,不然咱们去贺兰山行猎赏景,亦是人生一大快事。”茶室当中,袅袅茶香弥漫。谢琰举止飘逸地用茶筅击打着茶杯一侧,茶沫如雪峰若隐若现,宛如远山雪景图。谢璞仔细端详着,赞叹道:“想不到你分茶的手艺也如此高明。我在长安时也参加过几回茶会,那些声名鹊起的茶道高手亦不过如此而已。”
  “大兄要试一试么?”谢琰微微一笑,“不过是熟能生巧,且眼明手快耳。想好要分出什么茶画来,琢磨上数日也便渐渐能成形了。我如今已经练了三四年,不过是略有小成而已。这里还有好些不错的茶饼,大兄尽管尝试。若学得茶艺,平时可自斟自饮,茶会文会时亦能小试身手,两相得宜。”
  谢璞禁不住笑道:“好端端的风雅之事,你却偏偏将后头的功利都说得一清二楚,弄得这风雅事也沾上了俗气。不过,生在俗世便是俗人,如何能不沾染俗气呢?这么明明白白地道出来,总比故作风雅好些。”
  “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谢琰抬首,瞧见外头漫步行来的李遐龄,“玉郎,过来分茶。”这些时日家中有些吵闹,也难为李遐龄还每日坚持念书进学。按他所想,偶尔放松一二也无不可,故而便特意唤他一声。
  李遐龄双目微亮,笑着加快脚步走入茶室中:“听闻阿兄……不,姊夫这几日放了假?我便想着,你一定不是在书房就是在茶室呢。”他唤兄长已经习惯了,如今正在艰难地适应新称呼。谢琰倒是丝毫不在意,不过既然谢璞在场,这些细节或许便会放在心上。“谢家大兄也会茶艺?我能不能尝一尝你分的茶?”
  “我不会分茶,煎茶倒是勉强可试上一试。”谢璞道,挽起袖口,不紧不慢地将茶饼放入铜釜内烤制。李遐龄仔细地看着他的动作,忍不住道:“姊夫,谢家大兄的茶艺似乎与你不同。你们是向不同的人学的?”举手投足之间,似是各有韵味,谢璞更飘逸一些,谢琰则更随性一些。
  “茶道拜师学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成一体。每一位茶道小成者皆各有风格,与性情相合。不必强求相似,亦不必强求相同,自己觉得舒适便可。”谢琰指点他道,“大兄的性情比我更清高些,故而有飘飘似仙之感。至于你,莫觉得这些姿态漂亮便跟着学,当心画虎不成反类犬。”
  “是,是,是。姊夫说的道理我都懂。”李遐龄道,“接下来,是不是该说我性情未定,不必强求?我一点也不强求,只是觉得性情未定这说法没有什么道理而已。不是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么?性情或许是生而有之的,不过是自己尚未发觉罢了。”
  “有时候,一件事便能改变一人的性情。生而有之的脾性,未必会持续终生。当然,那样的蜕变犹如化蝶,相当不容易。”谢琰道,意味深长地瞥了谢璞一眼。两人说话间,谢璞已经煮好了茶,斟出几杯让他们尝了尝。苦涩之中只隐约得一丝甘味,却似有似无,引得人回味不已。
  李遐龄赞道:“好茶!”说罢,也动手煮起茶来。谢璞看着他已经渐有气度的动作,若有所思地望向谢琰。不得不说,阿弟的眼光确实非常不错。不仅李家小娘子品性气度上佳,两位长辈亦是知情达理之人,连这位尚且年幼的小舅郎亦绝非池中之物。孙家兄妹作为能够互相依仗的表兄妹亦是无可挑剔。
  仔细说来,这门姻亲不仅比名声衰败且不愿与他们来往的颜氏娘家好,恐怕论起官场上的支持手段,比他们的母家太原王氏二房嫡支亦强上几分。他们的舅父如今顶多做了七八品的小官,都在任上苦苦熬着呢。至于表兄弟们,也与他和二郎相似,都盯着贡举那条路苦读。若非如此,母亲也不至于对进士及第生出贪嗔痴的执念来。
  是夜,谢璞敲开谢琰的门,端正神色与他讨论起了婚礼筹备之事:“此行来得有些急,并未给你筹备什么。眼下咱们尚未分家,按理来说,你大婚,咱们家中至少应该出聘资并准备婚礼才对。我与二郎成婚时,聘资都很厚重,总不能轮到你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谢琰挑起眉,轻笑一声:“大兄求娶表姊,当年也不顺利?莫非舅母将母亲的嫁妆要走了不少?”他对家中的产业毫无兴趣——虽说按理作为嫡支嫡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