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颜风华录-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容若回敬一杯,笑道:“既然族长如此盛情,那我们便却之不恭了。这些时日幸得族长多方照拂,我们方不至于迷失在暴风雪之中。日后若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便尽管开口就是。我们吐谷浑的男儿,素来也是说话算话的。”
  乌迷耳连连摇首,推辞道:“若非慕容郎君与谢郎君鼎力支持商队与我们往来,铁力尔这个老弱病残居多的部落亦不至于如此繁华。冬天再也不用苦苦熬下去,有粮食有肉,甚至还能喝酒,我们不知有多感激两位。两位对我们的恩情,铁力尔部落上下永远难忘。眼下终于能够回馈一二,我们都鼓足了劲儿呢。”
  丝帖儿笑吟吟地过来与他们斟酒,接道:“可不是么?如今我们恐怕比汗王牙帐的贵族过得还舒坦。那些人还须得时不时担心明天自己的脑袋是不是还在,战战兢兢地不知该支持谁。而我们却只需要躲在草原的角落里,过自己的小日子,由得他们争斗去。最好两败俱伤,谁也别想再当什么汗王,免得再教旁人遭殃。”
  “小丫头胡言乱语,莫放在心上。”乌迷耳失笑,将她喝退,“我们在帐中议事,你来凑什么热闹?就算想学李娘子驰骋战场,也须得等你武艺练出来再说!”
  丝帖儿微微撅起嘴,将银酒壶扔进他怀里:“有人来寻谢郎君,像是有急事,我便带他进来了。好心好意,阿父你却不领情,真教我失望。”
  闻言,慕容若与乌迷耳侧首看去,果然见坐在另一侧的谢琰身边立着一个面熟的魁梧大汉。那人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原本风度翩然的谢琰神色瞬息变化万端,竟一时顾不得世家贵公子的形象,又惊又喜地立了起来:“我……我要当耶耶了!”
  他朗声大笑起来,举起酒樽一饮而尽,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喜气。乌迷耳、慕容若反应过来,刚要庆贺几句,便见他拿起旁边的酒壶,过来向着他们重复道:“我要当耶耶了!!”帐内所有人怔了怔,都随之笑道:“恭喜谢校尉!”
  “我要当耶耶了!”堂堂陈郡谢氏嫡脉出身的世家公子,仿佛再也不会说别的词句,只知大笑着与人畅饮,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同一句话。不多时,帐中的河间府武官、铁勒勇士便都被他灌了一回酒。然而,他却犹嫌不足,继续抓住众人痛饮。仿佛不如此便无法表达出内心汹涌而来的惬意畅快一般。
  孙夏被他灌得最多,趁他不注意,凑到慕容若身边,压低声音道:“从未见三郎这么高兴的模样,简直像是魔怔了。慕容果毅,他该不会直到遇敌的时候,还会拉着那些敌人嚷嚷自己要当耶耶了罢?”
  慕容若呵呵一笑,瞥了瞥仍在四处团团转饮酒的某人:“头一回当耶耶,谁不是如此?且陪他喝个痛快就是,我便当作没瞧见,不会拿军法规矩给你们治罪,安心罢。”说罢,他心中却不免盘算起来——年纪仅相差两岁,不论此胎是男是女,今后或许都能做成一桩不错的儿女亲事。当然,只是或许而已。作为耶耶,他也乐见周围亲近人家有人才品行皆出众的小郎君小娘子,免得到时候无从抉择不是?
  这一夜,谢琰以一人之力,将军帐内所有人灌醉了。而他自醉梦中醒来之后,便立即写了一封热情洋溢兼事无巨细的家信。将厚厚的信件放进信匣,他便命那送信的部曲入帐。然而,随之钻进来的还有眸光转动的丝帖儿:“谢郎君,我已经许久不曾见李娘子了。我帮你送信,正好见她一面,也好见识见识你们汉人的繁华城池,可好?”
  谢琰打量着她,嘴角轻轻地挑了起来。
  年二十九,远行千里跨越大漠与漠南戈壁的两骑终于抵达弘静县。李遐玉闻讯而出时,孙秋娘已经将那位身量娇小的信使引了进来。小信使见了着宽袍大袖的她,双目微亮,脱下厚重的披风与兜帽,露出一张轮廓依稀有几分熟悉的俏丽脸庞:“李娘子,可算又见着你了。当初穿着男子袍服的你,与如今真是大不相同,我险些不敢认呢。”
  李遐玉微微一怔,勾起嘴角:“原来是丝帖儿,许久不见,你也长成大姑娘了。”当年分别的时候,这位七八岁的铁勒小娘子瘦弱不堪,看起来只有五六岁大小。而如今,她已然是十一二岁的模样,身量抽长,小荷初绽,乍露丽色。“三郎他们如今可是正在你们部落里?如此也不必担忧他们过冬之事了,还须得多谢你们的盛情款待。”
  “无妨,你们家的商队先前与我们做的生意,一直让阿父赚得笑得合不拢嘴。这些日子我们所得的粮食酒肉,足够招待他们这上千人了,更何况他们还自带了粮草。”丝帖儿爽朗地摆了摆手,“且不说这些,我是替谢郎君送信来的,你且看看。”
  “不急,你千里迢迢而来,且先沐浴罢。待会儿与我们一同用夕食,如何?明日便是元日,若是不着急返回,你便在我家多住些日子,等过了上元节再走。我们大唐人的年节,可不兴离别,你便入乡随俗罢。”
  “我正是为此而来的。听说你们过节很是繁华热闹,正好亲眼见一见。”
  孙秋娘接道:“阿姊,不如让这位小娘子随着我住罢?大年节的,也不能让咱们的客人孤零零地住在客院中。我的院子里正好空着正房,摆设铺陈都换上新的,便可待客了。”因着孙夏与谢琰的院子都扩建的缘故,李家内院已经不剩什么空院落了。而外院通常是招待男客所用,又离得远,亦是不合适。
  李遐玉略作思索,微微颔首:“我如今尚有些不方便待客,秋娘你便替我尽心招待罢。”孙秋娘亲热地挽着丝帖儿的手臂:“阿姊尽管放心。丝帖儿,你的身量与我相似,正好可以穿我新做的衣衫。走罢,我带你去我的院子里逛一逛。”
  丝帖儿很体谅李遐玉如今的身体状况,点头道:“李娘子只管安心养胎。若是因我的缘故,让你劳累了,恐怕谢郎君会生吃了我呢!”说着,她又笑道:“真是从未见过他那般欢喜的阿父,将整个帐子里的人都灌醉了,一直大笑不止。”
  闻言,李遐玉浅浅一笑,眼波婉转,风华绽露,又含着几分母性的慈悲之态,引得孙秋娘与丝帖儿二人都一时看得呆怔住了。直到两人走后,她才取出信件细细看完,又欲罢不能地重复了几遍,方收了起来。
  夕食时分,李家众人设宴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因顾及客人的习俗,食案上准备了驼峰炙、西江料(猪肉丸)、暖寒花酿驴蒸等大荤之物,且也并不必遵循什么食不言的规矩。丝帖儿换了身及胸襦裙的打扮,梳着双丫髻,瞧着越发俏丽几分。她与茉纱丽坐在一起,看起来竟有几分姊妹之感。
  “原来嫂子是契苾部之人,怨不得咱们生得相像呢,我们都是铁勒人呀。”小姑娘与往昔完全不同,很是能言善道,汉话也说得十分流利,将柴氏逗得开怀不已。“我主动提出想送信,谢郎君开始还百般不愿意。我便说,光是派部曲回去送信有甚么意思?倒不如让我去给李娘子讲故事,逗她笑呢。”
  “故事?”柴氏笑道,“你会讲什么故事?莫不是铁勒传说罢。若是有什么婉转曲折的故事,说来听一听?”说罢,又望向李遐玉,叮嘱道,“元娘可不许跟着大喜大悲,免得伤身。不然,就让丝帖儿只管与我们说,你与茉纱丽都避开罢。”
  李遐玉失笑:“祖母安心就是,儿和阿嫂一定会小心谨慎地控制情绪。”
  茉纱丽也接道:“祖母,不许我们习武也就罢了,如今连故事也听不得了,儿可不依。”
  丝帖儿眨着眼,紧跟着道:“我可是特地来给李娘子讲故事的,她若是不听怎么能成?回去之后可不好向谢郎君复命呢。其实,我要说的也不是什么可笑之事,只是前一段时间跟着阿父去了一趟汗王牙帐,见到许多有趣的事而已。我想,李娘子应当会对这些事感兴趣。”
  她这般说了之后,连原本不甚在意她们说什么的李遐龄,也不由得收起了心不在焉之色。
  李遐玉双目微动,轻轻颔首,笑道:“如今已经久不在军中,许多消息祖父都不许三郎传给我,倒教我对这些局势之事一无所知了。丝帖儿,你果然来得正好。”自从北疆发生异动之后,她便失去了对事态的知悉。便是能够继续训练女兵与部曲,也依旧因无法参与战事的缘故,渐渐沦落成了寻常妇人。说来,心中也确实藏着几分失落之感。却想不到,谢琰竟察觉了她的感受,将丝帖儿给她送了过来——当真是,心有灵犀。
  “若是李娘子喜欢听,便是让我天天说也无妨。”丝帖儿高兴地道,便源源不绝地说起了薛延陀牙帐中的暗流涌动。她虽尚且年幼,但因幼逢变故,对这些奇诡之事格外敏感,又得了父亲乌迷耳的指点,故而所见所闻所推所断,皆甚为可信。
  李家人听了,所思所想自是各不相同。丝帖儿的到来,确实给他们的年节增添了几分变化,令众人多了欢笑。同时也因了解事态发展的缘故,对即将到来的战事,更多了几分笃定与信心。



  ☆、第一百三十一章  纷飞战火

  
  贞观二十三年,因高句丽会同百济攻击新罗,且行事骄横无状之故,令大唐天子大为震怒,遂决定发兵征讨。据传,此消息传至漠北之后,薛延陀可汗牙帐中立即再度掀起了汹涌的暗潮。身为庶子的小可汗突利失素来亲唐,对夷男可汗建言,称此为交好大唐的良机。若能遣铁勒勇士襄助唐人东击高句丽,取得大胜,必能令先前和亲所产生的罅隙消弭于无形之中。当然,无疑他也想趁此机会,将扣在自己身上那个护送聘礼不利的“罪名”彻底洗去。
  然而,大阏氏所出的嫡子拔灼却认为,这是反攻唐人的天赐良机。唐人攻打高句丽,其边境必然空虚,若是长驱直入,或许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攻下数座城池。如此,不仅能掠走无数金银奴隶,更能一雪前耻,彻底树立薛延陀在漠北草原上的威信。他坚持,铁勒人不能仰唐人的鼻息而生活,而应该像当年的突厥人甚至传闻中的匈奴人那样,让汉人称臣纳贡,并主动送来公主和亲。
  夷男可汗左右权衡之下,遣使前往长安,宣称可率二十万控弦勇士,襄助大唐雄师东征,从而刺探大唐天子之意。若是这位天可汗的态度暧昧不明,那么按照拔灼所言,趁其不备挥师南下,或许大有可为。而对于薛延陀而言,劫掠抢夺大唐,远比去抢劫高句丽所获更加丰富,得利更多。若能借此缓一口气,再度树立薛延陀部在铁勒人当中的威严,漠北便不会像如今那样人心涣散。
  不过,大唐天子却并没有给薛延陀使者半分颜面。传闻中说,他很是轻蔑地道:“回去告诉你们可汗,我父子二人齐心协力东征。若是你们打着寇边的主意,尽管来试试便是。”如此断然的拒绝,令夷男顿生怯意,不敢再有什么动作。
  大唐随即调兵遣将,准备北伐高句丽之事,河东道河北道军府频繁调动,集齐数十万大军。大唐天子命时任刑部尚书的郧国公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时任太子詹事的英国公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分别进攻高句丽。两位大将先行一步,统帅诸军,次年二月天子御驾亲征,从洛阳挥师北上。
  天子亲征的消息传至夏州、灵州与凉州,三位大都督立刻加紧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