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颜风华录-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是被爱女口口声声的“出家”惊住了,李司马并未多想,便出口宽慰道:“我儿自然是百家来求,哪里会无人来提亲呢?就说前一阵,吐谷浑王与弘化公主还特地来信,为其从弟慕容若提亲呢!”
  李丹薇怔了怔,一时竟忘了假作哭泣,想起了那个含笑的俊美鲜卑郎君。他们一再相见,始终恪守礼仪,并未多说过几句话。然而,时至如今,她才恍然忆起——原来他纵马飞奔、英勇杀敌、微笑凝视,那种种形容模样在她心中都如此鲜活生动。他为何会来提亲?不是与姑臧房有来往么?想与陇西李氏联姻,也该首选姑臧房的小娘子才是……
  “我儿如何能下嫁鲜卑胡虏!”崔县君的反应却异常激烈,“便是弘化公主亲自提亲又如何?莫非咱们陇西李氏丹阳房还须指着她的面子不成?阿翁久久不曾回应,又说了一个谢三郎,难不成便是想逼着咱们选那鲜卑奴?”
  李司马尚未答话,李丹薇便肃然坐直了:“阿娘慎言。鲜卑又如何?莫忘了当今圣人、皇后与太子!”如今世家大族中,鲜卑高门贵为代北虏姓,亦常与郡姓、侨姓、吴姓中诸多一等门第世族联姻。鲜卑人的元氏、长孙氏、宇文氏、窦氏等,论起地位与权势丝毫不比汉人郡姓、侨姓、吴姓差,甚至因皇室血统之故更加煊赫一些。
  崔氏自知失言,咬了咬牙,低声道:“吐谷浑慕容氏久尊胡俗,从未汉化,哪里能与虏姓高门相比?”
  “有何不同?”李丹薇淡淡道,“元氏、长孙氏、宇文氏、窦氏,也不见得比曾身为燕主的慕容氏高贵多少。郡姓大族不是照样与他们世代通婚么?咱们家更不比得皇家宗室,弘化公主嫁得吐谷浑王室,儿便嫁不得么?倘若此事传到长安,阿爷阿娘以为圣人、皇后殿下会如何看待咱们家?到时候便不是结两姓之好,而是——而是又一场和亲之举了。与其奉旨和亲,倒不如成全弘化公主的颜面,日后她想必也会看在这份情面上,照拂儿几分。”
  崔县君与李司马皆被她所言惊呆了。他们几乎从未想过,自家十娘竟能如此冷静地分析这些纷繁复杂之事,敏锐地判断出各种利益纠葛。是她本性便如此,或是确实受了那李元娘的影响?她之所言,已然丝毫不像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娘子,更像是主持一族事务的宗妇。便是李都督,之所以犹豫不应,所顾虑者大约也无非是这些而已。
  “阿爷阿娘便应下罢。”李丹薇垂下双眸,缓缓起身,“或者,儿去与祖父明说。”而后,她态度从容地走出门去,竟罔顾崔县君的禁足令,径直出了院门,往外院行去。时至如今,事关好几个人的婚姻大事,她怎能像以往那般敢怒不敢言?若不在此时说明自己的想法,劝服长辈,更待何时?
  屋内,崔县君与李司马迟迟未能回过神来:他们家那个性情和软的十娘,何时变成了这般模样?
  外院书房中,依旧是一片死寂。李都督沉默不语,谢琰跪地不言,李和皱眉不发。其实时间并未过去多久,但每时每刻都仿佛延长了一般,着实令人难耐。就在这时候,在外头守候的大管事似乎与什么人说了几句话,而后李丹薇径直推门而入,将试图阻拦她的大管事关在门外。
  “祖父。”她仿佛没看见谢琰一般,干脆利落地行了个礼,“听闻弘化公主替其从弟来提亲,祖父不必犹豫,便应下罢。先前儿在凉州时与他见过面,为人不错。与其嫁那些个连面都不曾见过的世家子弟,倒不如嫁个还算知根知底的。”
  饶是曾经经历过无数风雨,李正明都督也简直要被自家孙女这番话惊呆了。不过,他很快便反应过来,意味深长地瞥了谢琰一眼:“说到知根知底,能比得过谢三郎?你与谢三郎相识已久,便从未想过嫁给他么?”
  李丹薇垂眸,有些漫不经心地看了看谢琰:“就因为太知根知底了,所以一向只将他当成阿弟而已。仔细论起来,儿还是觉得,年长些的郎君更适合些。”
  “……”谢琰与李和无言以对。两人突然都觉得这般答话的风格有种似曾相识之感。
  李都督的神情越发古怪起来,最终绷不住露出了笑意,叹道:“原来十娘你竟然一直掩饰着自己的真性情。你若是生为郎君,便是吾家之福了……罢了,罢了,不提这些,便如你所愿就是。”
作者有话要说:  谢三郎:朋友妻,不可夺
  慕容若:呵呵
  十娘:就因为太知根知底了,所以一向只将他当成阿弟而已
  谢三郎:呵呵
  

  ☆、第七十章  许亲了结

  
  都督府发生的风风雨雨,坐在食肆中等消息的李遐玉姊弟二人自是毫不知情。因久久不见李丹莘出现的缘故,李遐龄又唤了一个部曲去传讯。李遐玉则索性叫伙计端来了些吃食浆水,不紧不慢地享用起来:虽是些市井吃食,滋味却也不错。一旁的郭朴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何飞箭则仿佛瘫软一般倚着隐囊,仰头喝着一坛浊酒。四人虽并未出言说话,但瞧起来竟也很是和睦,远不似清晨校场中那般战意激烈。
  “阿姊,许是十二郎被什么事拖住了,不如咱们回别院中歇息,明日再邀他?”眼见着时近黄昏,食肆中的客人来来往往,却始终不见熟悉的身影,李遐龄考虑片刻,出声道,“便是阿姊想打听十娘姊姊的消息,也不必急于一时。”
  李遐玉微微颔首,起身离开。郭朴立刻随在后头,何飞箭亦有些不甘不愿地爬起来,抱着酒坛落在最后。待他们行至食肆招展的旌旗底下,牵马欲走时,忽见不远处两匹神骏飞奔而来。为首者戴着帷帽,身段婀娜,隐约透着几分熟悉之感;追随其后的则正是许久不曾见的李丹莘李十二郎。
  李遐玉双眸微亮,含笑唤道:“十娘姊姊。”她话音未落,李丹薇已经掠过他们身前,只留下一句:“今日恐怕须得去你家别院叨扰了。”
  李遐玉笑意更深,翻身上马,策马紧追其后。李遐龄、郭朴、何飞箭与李丹莘眼睁睁见她们纵马奔驰,只是稍稍落后一步,便失去了两人的踪影。李丹莘瞪圆了眼,有些无奈地对李遐龄道:“我方才得知,你家谢三郎险些便成了我姊夫。”
  李遐龄大为震惊:“祖父带着阿兄去提亲?阿兄心悦十娘姊姊?”他怎么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太对劲呢?虽说李丹薇待他们犹如亲生弟妹,但只要一想到她即将成为他们的阿嫂,他便觉得心中有些不舒服。仔细想想,这门婚事也没什么不好。与其阿兄娶个陌生的小娘子,倒不如……“都督没有答应?为何不答应?我阿兄便是出身不足了些,论相貌才华人品,哪一样不是顶尖的?”
  “……”李丹莘有些无言以对,觉得他的反应似在意料之中,又好似在意料之外,“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他们似乎很相配。而且,说来你阿兄的出身也并无不足。他是陈郡谢氏子,四大侨姓之一,论门第可不比我们陇西李氏差,只是久未出仕罢了。”
  李遐龄愣住了,突然沉默下来。他从未想过,谢琰竟会向他们隐瞒自己的出身。
  另一厢,李遐玉与李丹薇已经双双赶回了别院,坐在园子里一株桂树下歇息。两人已有数月不见,却丝毫不生疏。李遐玉简单地说起了在漠北发生的事,期间不免提到慕容若:“这慕容郎君可真是有意思得很,总是寻我旁敲侧击,询问阿姊的事。这回阿姊并未随着同去,他似乎很有些失落。”
  李丹薇微微垂眸,睫羽轻轻一颤,幽幽道:“我今日才知道,他早已经托弘化公主写信来提亲。只是祖父心有顾虑,阿爷阿娘也不愿我嫁给鲜卑人,所以才迟迟不应。直至方才,祖父竟一时兴起,要将我许给谢三郎——”
  李遐玉怔了怔,一时不慎,竟失手打落了旁边的空酪浆杯。直到陶杯滚落在泥地里,她才反应过来:“阿兄?可阿兄的年纪比十娘姊姊小些……”说到此,她又怔住了,觉得自己居然会生出两人不相配的想法,委实有些奇怪。年纪有什么不相配的?不过是十娘姊姊年长一岁有余罢了,便是女家大两三岁的也比比皆是呢。论人品、性情、才华,甚至相貌,阿兄也没有一处不好——可她怎么从未想过,让十娘姊姊嫁给阿兄?若是她成了阿嫂,她们岂不是更加紧密,再也不必分开?以十娘姊姊的聪慧与家世,也足以让阿兄更轻松地成为人上之人,不必苦苦地在战场之上煎熬。
  仔细想来,这桩婚事确实再合适不过了。难不成,他们已经定下了?那慕容若该怎么办?不,这与慕容若又何干?只要十娘姊姊与阿兄对彼此有意,这便是一桩佳话。可她先前怎么从未注意到,他们二人之间……
  她心中充满了疑惑,又不知自何处涌出阵阵慌乱与涩意,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应是好。
  倏然,便听李丹薇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抬起双眸之后,脸上满是似笑非笑之意:“元娘,你好大的胆子,还敢拿慕容若来试探我?啧,我不过是以谢三郎稍稍逗一逗你,瞧你便慌张成什么样了?”
  李遐玉眨了眨眼,反驳道:“我何曾慌张过?不过是觉得很意外而已。因从不见你们二人说话,所以实在很难将你与阿兄放在一处去想。慕容若总向我打听你,我才想着或许能够成全他的一片痴心。若是阿兄与你相互有意,我绝不会允许他横刀夺爱,插足你们之间。十娘姊姊倒是心宽得很……怎么能拿自己的婚事吓唬我?”
  李丹薇抿唇笑道:“我可不是故意吓唬你。今日祖父确实向谢三郎许了亲事,但他想也未想便拒绝了,我也不愿意嫁。在我看来,谢三郎便是再完美无瑕,亦不过是阿弟而已,怎能嫁给他?所以,我便干脆劝祖父应下了慕容若的提亲。如此——你也该放心了罢?”
  李遐玉刻意忽略她最后一句话中的戏弄之意,也不愿意深思多想:“慕容若此人确实不错,日后也不会将十娘姊姊拘在内宅之中。这桩婚事,比那些个世家大族联姻合适多了。先前只要想到你往后每天都要侍奉阿家,与妯娌们打机锋,算计这些算计那些,就替你觉得难受呢。”
  “我心里也难受。”李丹薇舒了口气,笑起来,“虽说自懂事以来,所见所闻皆是如此,但到底还是不适合我。我如今才明白,自己并非不能待在内宅中,耍些心计争夺那些微末之利,只是纯粹不愿罢了。所以,八娘当初将婚事夺去的时候,我虽说对她很是失望,但内心之中多少也松快了些。今日听得慕容若来提亲,我便想到了咱们那几个月中的惬意快活。思来想去,心中竟然没有半分忐忑,只剩下欢欣雀跃——从今往后,总算不必再与她们过同样的日子了。”
  李遐玉挑起眉:“满心的欢欣雀跃,只因为日后的自在?难不成便不曾想过那个人么?”
  李丹薇瞥了她一眼,看她依旧懵懂不知事或者说不愿细想的模样,也懒得再打趣她:“他日若到了该你说亲的时候,你便明白了。人或许很重要,但日后的自在亦同样重要。那个人也许能给你自在,也许能与你一同自在,甚至会阻碍你的自在——端看你自个儿觉得,到底是人重要,还是自在重要罢了。”
  “当然是自在重要。”李遐玉毫不犹豫地答道。
  “是啊,尝过自在的滋味,谁又愿意再退回去呢?”李丹薇摇了摇首,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