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能想到,四年后会有这么多的后续麻烦事儿那?
  张英大人在心里暗暗叹气,他和偶尔回老家探亲的李光地不同,这些年他几乎是日不间断的给太子殿下上经学课,对于太子殿下的一些思想观念,处事方法了解的可谓是非常深入,对于他的为人性格了解的就更是清楚。
  估计皇上也是拿这样有主见的太子殿下没有办法,当初才捏着鼻子任由太子殿下折腾女子学院,现在只能继续捏着鼻子给太子殿下擦屁股。
  否则还能怎么办?就皇上疼爱太子殿下的模样,他们要是上前奏请,在大清境内停止开办女子学院,皇上一准儿和他们翻脸瞪眼。
  “皇上,太子殿下,这个事儿非常的难办。但是却又必须尽快操办起来,否则等到这些女娃娃们结业了和父母们闹起来,那就不可收拾了。实在不行的话,就按照太子殿下的提议来办。”
  总比因为少年少女们自己接触,被别人发现,毁了自己的名声,还毁了家族里其他女子的名声要好。张英大人更为担心的时候,万一因此出了人命,那大清的女子学院真的是要关门了。
  到时候太子殿下一个不开心闹腾起来,再来一场修订《大清律》那样轰动全国,震动古今的行为,他们暂时真的是抗不住了。
  一场《大清律》引起的朝野震动,到现在朝廷和老百姓都没有完全缓过劲来,今儿早朝上大家还刚刚讨论完如何把农民留在土地上的事儿。
  大清要实行自上而下真正的大变革,必须稳扎稳打,不能有任何的冒进行为。
  少女们这点儿小事儿,毕竟只是各自的家事,不能和真正的国家大事相比,能忍让妥协就妥协好了。太子殿下的提议虽然非常的离经叛道,不合乎礼法,但总归是一片好心。
  其他的大人们听了张英大人认命妥协的这句话,也都想到了历史上那些因为守节等等原因,被父母婆家逼死的女子们。
  不管前朝的海瑞大清官到底有没有,因为年幼的女儿从男仆手里接过一个饼子而要饿死她,他们不想去证实,也不想冒险的去测试那些保守派们的底线有多低。
  可是,尽管他们可以在这里上下嘴皮一碰,就给应承下来,又如何?这事儿真的要实际操办起来,真的是难。一个弄不好,估计还会适得其反。毕竟,男女之间的事儿,那真的越描越黑,说不得碰不得。
  胤礽透过玻璃窗户,看了看外面其他房屋的影子,这都快要到十二点的直射了,一个小时了这些汉学大家们还没有商议出来可行性高的方法,由此可见,此事真的是非常辣手。。
  非常有自知之明,心里清楚和这个时代的民俗习惯还是格格不入的少年太子,皱紧了眉头。很多在他看来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事儿,在当然人们看来,就是大逆不道,不守规矩。
  胤礽犹豫纠结之下,自然就求助般的看向了康熙皇帝,“皇阿玛,要不,请乌库玛麽出面帮忙?由她老人家召集一些夫人福晋们商议商议?”
  康熙皇帝听了儿子这个比刚才还大胆的提议,猛地咳嗦出声。
  臭小子刚刚只是说让少年少女在定亲之前相亲一眼,现在就提议让女子管女子了,改天是不是还要在朝堂上设置女官专门管理女子事物?
  其他众位翰林也都是一脸的不自然。他们这帮精通百家的饱学之士都没有好主意,束手束脚的不敢在这传承千年的礼教上面动刀,那帮子天天在家里只知道管理家务,照顾孩子们的当家夫人们,能有什么好法子?
  陈延敬大人看着大家伙儿都犹豫不决,做不出定论,免为其难的站了出来,“皇上,既然我们这些大老爷们确实不擅长处理儿女之事,不若就请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出面?”
  迎着皇上和同僚们疑惑的目光,镇定自若的陈大人不愧是历史上康熙一朝官场斗争的最后赢家,其稳定的心性现在已经是初漏端倪,“皇上,微臣听说太子殿下的玩具处新招收了一名小姑娘,由此可见,这女子也是会有不输于男子的才华的。”
  “现在大家也都已经看明白了,类似玩具处里面的大师们和匠人们,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既然女子也有这方面的天赋,于国于民这个女子学院也要开办下去,不能出任何的差错儿。”
  “因此,微臣认同太子殿下和张英大人的意见,不管怎么说,以国事为重,小儿女们的名声损失了一点儿,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万事以国事为重,这是果断的陈大人的想法,其他翰林们纷纷点头,高士奇大人一脸凝重的说道:“虽然猛然一起提出来让少年少女们亲自相看,有点儿过于孟浪,可是除此之外,暂时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
  “微臣也认同以国事为重。估计过个五六年,大家就会慢慢的接受了这个新物事。就好像女子学院一样,一开始的时候大多数都是不看好或者是坚决抵制,现在也都慢慢的开始接受了。”
  “臣等附议,当以国事为重。”
  康熙皇帝无奈的点头,臭小子就会一脸无辜而又不自知的给他们挖坑。这一旦开了女子议事的先例,后面的事儿可就不好预估了啊。
  宝贝儿子达成目的,心满意足的去午休了,满脸郁闷的康熙皇帝又和众位大臣们商议了一些其他的事儿后,估摸着太皇太后应该是午休结束了,就收拾收拾心情去了慈宁宫。
  太皇太后听了皇帝孙儿的请求,惊得差点儿从座椅上跳起来,“皇上,太子毕竟年幼,再聪明也是思虑不周,他随口一个提议,那几位汉臣们居然都同意了?”
  “皇祖母,这个事儿也是没有办法。大清国现在这个发展势头,需要很多很多顶尖人才,既然女子有才,这个女子学院就要顺顺当当的开办下去。”
  他们这些大老爷们,嘴里说着万事以国家为重,可是谁又忍心放任这些女娃儿们不管?还是要努力的做些事情,尽一番心意,把事态控制在大家都能接受内的范围才好心安。
  太皇太后看着一脸无奈妥协的孙儿,摇了摇头,“皇上,这么下去,满汉之间不通婚,或者官民之间不通婚的规矩都会慢慢的废掉。”
  太皇太后虽然身在后宫,可是她对于这片用满蒙儿郎的血肉之躯打下来的江山,始终是放在心里头搁着,这些年大清国因为太子捣鼓出来的东西,进而发生的巨大变化,她老人家当然都是心里明镜似的,了然于心。
  不光是这片中原大地,就连满蒙的东北老家和科尔沁,现在都因为那些沥青路面,青砖瓦房,玻璃,精油,烫发,新式服饰等等,每天都在一点点的变化着。
  生养自己的这方天地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想法儿当然也跟着变化。以前谁都看不起的匠人,现在各个都是国宝;以前人人捧着的士绅们,突然发现自己引以为豪的小日子,还没有那些做海外贸易的富商们过得滋润。
  康熙皇帝又怎么会不明白,儿子虽然一直没提满汉通婚的事儿,可是这么发展下去,压根儿就不用他提。
  你说这三格格或者五格格要是跑来和他说,她看中了哪个汉臣家的儿子,小伙子没有婚约在身,人品相貌各方面也都非常的好,她也愿意放弃公主的身份下嫁,他是同意还是拒绝?
  过几年后,如果三阿哥在女子学院里面自己找了一个汉家姑娘,两个人郎才女貌,情投意合的,你说他能做出捧打鸳鸯的事儿吗?
  越想越烦躁的康熙皇帝,忍不住捏了捏眉心,开始在慈宁宫转圈圈。


第128章 飞机
  已经苍苍老矣的太皇太后,看着尚且年轻的皇帝孙儿愁眉不展的焦躁模样; 反而搁下了刚刚的忧心忡忡; 安慰的笑了出来; “皇帝; 你呀别急,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事儿都还没发生那,我们有的是充裕的时间琢磨这个事儿。”
  康熙皇帝站直身体; 居然是有点儿迷茫的样子,对着一脸慈祥稳重的太皇太后,好像是喃喃自语的说道:“皇祖母,太子认为一个民族要长久的发展,需要的是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
  “他曾经和孙儿提过; 可以把汉家文化和海外西方国家的文化结合起来; 做出来一门新的学说; 海派学说。”
  太皇太后心神震动,一双浑浊的老眼不敢置信的看着康熙皇帝,颤颤巍巍的问:“皇帝,你和太子,可是要给满清的传承,重新找一条路子?”
  这些年来太皇太后越是学习汉家文化; 越是心惊,历朝历代,虽然有不少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成功例子; 大唐李家也有明显的胡人血统,可是这几千年来,真正能够统一天下的却只有汉家文化。
  汉人老百姓可以不用管做皇帝是什么出身,什么来历,因为他们明白,要治理天下,就必须是用他们的汉家文化。
  虽然他们满清为了让自己不被汉家文化同化,用尽了各种方法,可是却收效甚微。因为但凡一个有头脑有见识的人,只要他见识了精妙绝伦的汉家文化,他就不可能不被吸引。
  太皇太后真的担心,再过几代人,估计连皇家的儿孙们,也不再会说满语,蒙语了。别的不看,就只看大阿哥和三阿哥,这俩孩子天天在外头的新式学院进学,学的这些新式做派,和那些汉家儿郎有什么区别?
  三阿哥还好一些,大阿哥现在的蒙语只够打个招呼,满语也是不顺畅。
  发现太皇太后激动的模样,反应过来的康熙皇帝赶紧的上前扶住老人家,给她轻轻地拍着背,“皇祖母,你别激动,这个事儿,还是要看缘分。就好比容若的那个天赋才情,满人里头,一百年能出一个就不错了。”
  缓下来的太皇太后也轻轻的拍拍皇帝的手臂,“皇祖母没事儿,皇帝不要担心。皇祖母就是高兴,这个事儿,你们父子俩心里头有数就好。”
  “我们呀,也只能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至于将来的事儿,这天下谁能说得准?儿孙自有儿孙福,千万强求不得。”
  “皇祖母现在看着大清国现在人人安居乐业,家家富足安康,你们又都稳稳当当,健健康康的,这心里头高兴,满足的很。这个事儿做成了对于我们满人是好上加好,美上添美;做不好也没什么。太子已经做得非常优秀,皇帝别给他太多压力。”
  康熙皇帝憋了一肚子的话不能和任何人说,只好在心里骂一句臭小子。
  “皇祖母,那小子每次都只是上下嘴皮子一动,最多就写个章程。最后这些大小各种事儿还不都是孙儿在忙乎?你看他现在被惯得,连你也给劳动上了。”
  听到皇帝嫌弃她最喜欢的重孙孙,太皇太后一瞪眼,满脸不乐意,“家里孩子有麻烦不好解决,来找自己的乌库玛麽帮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难道皇帝嫌弃皇祖母这老胳膊老腿的,给你碍事了?”
  康熙皇帝赶紧告饶赔笑,“皇祖母,孙儿哪儿敢嫌弃你,孙儿这不是怕你嫌烦吗?本来应该是我们小辈儿孝敬你安养天年的,可是这几年下来,不光是劳烦皇祖母天天盯着那几个还没剃头的皮小子,还把苏茉儿姑姑从你身边调了出去,孙儿心里头不安。”
  “皇帝放心,天下人的日子都越来越好了,皇祖母也是活的越来越舒坦。有这些小阿哥们天天在身边儿欢喜的闹腾着,才是好那。”说着说着,太皇太后想到了昨儿小阿哥们闹出来的趣事儿,不由的就笑了出来。
  “至于这小儿女们说亲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