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茹娜,你说了什么把太子吓成这样?” 康熙皇帝对于儿子这种有点儿像是落荒而逃的模样儿有点惊讶。
“就说了说外祖父母当年的趣事而已。”小格格抿了抿唇,好像没注意到小太子的表现,只是盯着面前的这杯奶…子茶看,似乎在想什么,却又像是什么也没想。
康熙皇帝顿感无奈,他当然知道她外祖父母两个人身上牵扯的那两桩公案。“你啊,是不是听你阿玛和额娘说了我们对于你将来前程的安排?”
看着阿茹娜格格露出一副倔强的,不甘心的小模样,好像在无声的抗议他们这些大人的决定。康熙皇帝就觉得更烦闷了。
捏了捏眉心,思考了一下,才语重心长的慢慢开口:“阿茹娜,你自己想想,这满大清,除了太子,还有谁,能对你说将来不让你受委屈?除了父母亲人,谁还会像太子这样事事想着你,护着你?”
“就你这倔脾气和折腾劲儿,真愁人。反正你们俩都还小,朕现在也不逼你。” 顿了顿,看着小格格的火气瞬间有要上升喷发的趋势,到底是康熙皇帝一腔慈父心肠,忍不住改了口,“将来朕也不会逼你。”
“不过,朕可要提醒你,将来太皇太后若是能撑到太子长大,朕会让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亲眼看到太子大婚,走的更安心些。”
胤礽不知道他走后康熙皇帝和阿茹娜格格说了什么,起来后发现小格格已经走了,轻轻的送了口气。以皇阿玛对格格的关心爱护,就算没把格格的烦恼给解决,至少也会把格格的愤怒给平息了吧?
和康熙皇帝像往常一样安静的用完晚膳后,胤礽一边拿着太医院新送来的橡胶样品仔仔细细的端详,一边和捧着阿茹娜格格送来的《藤萝日报》看的津津有味的康熙皇帝,随意的聊天。
“皇阿玛,这次的橡胶确实有点儿摸样了,儿臣听说太医院的青蒿素研究也取得很大的进展了。恭喜皇阿玛。”
“恩,确实是大喜事。胤礽,这个《狗和麻雀》的故事挺好。一只小狗和小麻雀是好朋友,结果小狗惨死在车夫的车轮下。小麻雀用智慧杀死了愚蠢残忍的车夫给小狗报了仇。以此来告诉孩子们,胡乱杀生是会有报应的,要爱护小动物。很新颖的写法儿,思考的方式也很是别出心裁。”
“皇阿玛,您可别夸了,您也知道这不是儿臣的功劳。”小太子有点儿难为情,这些可都是后来的那些闻名世界的文豪大家写的,他只是“拿来照抄”。别人不知道也就罢了,皇阿玛明明知道还说这个。
“皇阿玛自是知道你的破水平,幸亏是记性好。靠着死记硬背,也就刚刚能把平平仄仄写出来而已。可是今儿个满朝文武都在皇阿玛面前夸你,皇阿玛听着还是高兴。”康熙皇帝也觉得可乐,他这个儿子,在写文章方面真的是没有一丁点儿灵气。让他写个诗词歌赋,简直就好像要他的脑袋。
胤礽皱着眉头,“儿臣还想着怎么给女子学院写一本教材那。还有那个律法,明天午休前就开始。儿臣这几天把现在使用的《大清律》看了一遍,打算就按照这个版本,把不同之处还有疏漏之处都给补上来。”
“女子学院的教材,你现在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儿?真的不教读四书五经?”康熙皇帝从报纸里抬起头来,虽然他看了那份关于女子学院的奏折,可还是不大理解,既然是读书,哪有不读四书五经的道理?
“皇阿玛,儿臣觉得那些女娃儿不需要怎么学习儒家文化,她们又不要去考八股文章。熟读《大清律》,背背《弟子规》,学学《论语》,《道德经》就好。一般的书籍能看懂,会写会表达就行。尤其是程朱理学的那些什么“存天理,灭人欲”,怎么能教给那些女娃儿。”
“关键的是,儿臣想要首先培养一批会说英吉利语,法兰西语,等各种西方国家语言的人才。至少要把《几何原本》给翻译完整了。其次是《天工开物》,《本草纲目》,《齐民要术》这些技术方面的书,教教她们,看看能不能发现几个,在器械研究或者石油提炼这些方面有天赋的好苗子。”
“最后,也是最着重培养的,女子医学院这一块。简单的分为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再加上一些药草配药方面的知识。当然,对于她们的学习水平评定,自有各个行业的前辈琢磨。”
“所以,会需要安排几个学问好的西洋传教士们,太医院的太医们以及工部的一些官员们去协助教导。如果能请来几个开明的心学文豪过来就好了,请不来也没事儿,就拿《大清律》和西方的律法书作为主教材,培养法家人才。”
···“学习法家的文化也行。但是你不能折腾出太大的动静儿,对于程朱理学暂时也不要说什么。朕还打算什么时候去山东孔府拜祭孔圣人一番,你也要跟着。”
“皇阿玛圣明。我们悄悄儿的做事不声张。前些日子是儿臣自己绕圈子了。您看这明明是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趋势,为何我们还一定要揪住儒家不放?” 小太子有点儿郁闷,他前天让徐文元大学生传达给万斯年先生的问话,至今没有答案。还好施大人答应了来女子学院担任职务。
“我们现在明明应该是要培养目前最急需的法家,墨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医药学家等等,甚至是橡胶学家,石油学家这些专业的技术性人才。”
这万一真的培养出来一位华夏的“居里夫人”那?小太子觉得有点儿梦想也挺好。
“以后啊,儿臣就多注意和弟弟们讲解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发掘一下弟弟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天赋什么的。”
“恩,不错,这想法挺好,等幼童官学建设好了,朕吩咐下去,如果要分班,就先给孩子们做做天赋测试,再分班。”既然这“工商”是注定的要兴起,和“士农”四分天下。那就从幼童开始培养好了。
“皇阿玛您英明神武。儿臣抽时间整理一份相关的资料出来。” 未来的世界对于个人天赋的开发简直是真的到了丝毫不差,分毫无误的地步。就算这里没有未来的那些检测天赋的各种机械仪器,可是光理论知识也大约够用的了。
自觉想通了的小太子是神清气爽,即使是从乾清宫出来,来到箭亭后,还是难掩开心的模样。对着达哈塔老师,大哥三弟,伴读们的请安问礼也是开开心心的挨个叫起。
“太子二哥,什么事儿这么开心?说来弟弟也开心一下。”三阿哥胤祉首先忍不住,太子二哥可是很少这样喜形于色的。当然三阿哥也确实是在场的少年中和太子殿下的关系最好的。大阿哥不算,大阿哥一般只“哼”不说,哪怕是在皇阿玛面前也是沉默居多。
胤礽看着三阿哥好奇的小眼神儿,又注意到其他少年甚至那位喀尔喀蒙古的小贝勒都竖起了耳朵,笑了笑,“等功课结束,孤和你们讨论。”
···三阿哥虽然觉得太子二哥确实有点儿耿直不知道变通,悄悄儿说说话又怎么了?可是他转头发现达哈达老师看向他的那个严厉的眼神儿,吓得赶紧的闭紧嘴巴。对于达哈塔老师来说,他这个三阿哥自己走神不专心没事儿,打扰到太子殿下的学习却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终于熬过了这节漫长的骑射课,正好康熙皇帝也已经派人来通知,他今天忙就不过来检查众人的功课了。三阿哥欢呼一声,窜到小太子面前,“太子二哥,快说说,都有什么好事儿?”
第69章 电
看着三阿哥着急的样子; 胤礽失笑,“三弟; 先披上披风,以免受寒。最近都有什么好事儿; 你应该已经知道的。”
“不就是发行《藤萝日报》的那个事儿吗?”大阿哥看不惯三阿哥那急切的模样,擦了一下额头上不断冒出的豆大的汗珠子后,忍不住接了一句。
他和三阿哥今天上午都买了几份《藤萝日报》,不光自己看了,还分别派人送给惠妃娘娘和荣妃娘娘二人。送报纸的小太监们回来后都说娘娘们非常喜欢。
虽然大阿哥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藤萝日报》,确实也是挺对他的胃口的。大大方方的白话文; 用词简练,配图形象。阅读起来方便快速,显然比那些“之乎者也”之类的书籍更适合他。
他旁边同样在擦着自己满头大汗的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贝勒跟着听了一耳光; 忍不住好奇的看向太子殿下的方向。
虽然在汉语的读写方面,他的水平很低。但是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 他还是可以听的懂周围人说的大部分词语的。这个《藤萝日报》是个什么新事物儿?
“就《藤萝日报》这一件事?”三阿哥表示不大相信。能让太子二哥这么开心的; 就会是一件《藤萝日报》首发的小事儿?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事情; 特别是官办学院这件事的进展。”胤礽简单的把自己收拾妥当,一转头注意到了大阿哥他们这边的动静,就对着这位蒙古来的小贝勒笑了笑; “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贝勒,可是有什么疑惑不解的地方?”
“太子殿下,刚刚我听到大阿哥说《藤萝日报》。请问; 《藤萝日报》是何物?”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贝勒先给太子殿下行了个礼,再问出他的问题。
虽然通过这几天的相处,这位喀尔喀蒙古来的小贝勒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大清太子对他们这些伴读的和善友好,但是他却始终牢记临行前父汗告诉他的汉人处世哲学“少说话,多行礼。”
只是大清的太子殿下不光是蒙古语说的特别流利,能天天和他进行亲切自然的交流沟通,关心他的学习进度和衣食住行;还亲自带着他们这伙小少年搞了几次别开生面的集体聚餐活动,让伴读们之间都开始了互相接触,这让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小贝勒少了好多,因为刚刚来京城产生的小心翼翼和自闭拘束。
这几天已经习惯了给这位因为初来乍到,看什么都是一副掩藏不住的的,稀奇不已表情的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贝勒解说;京城里各种新事物的三阿哥胤祉顺口答到:“《藤萝日报》是类似于《京报》的报纸。一本书那么大的一块地方是一个版面,一页有四个版面,一共两张四页,也就是相当于一本十六个版面的小型书籍。”
“但是它的内容却是包括了童话故事,童谣民歌,图画,新的服装款式等各种休闲有趣的知识典故。”顿了顿,三阿哥看了看周围其他同样好奇的小伙伴们,继续道:“尤其它里面那些用白话文写的小故事,特别适合汉语不大好的人平时阅读。”
“多尔吉额尔德尼阿海贝勒,拉克申贝勒,你们可以考虑下单订购《藤萝日报》,自己试着多读读,应该会对你们汉语的学习有所帮助。我和大哥都一次性订购了三个月的数量。”
“多谢三阿哥指点,请问三阿哥,我们要如何下单订购?”一直仔细的在听着他们谈话的拉克申小贝勒。首先表示很感兴趣的问出来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他的汉语水平在蒙古八旗子弟中算是好的,可是到了宫里才发现自己的落后。所有的小少年里面,他也就比这位喀尔喀蒙古来的小贝勒强点儿。
“现在已经是五点,估计不超过十分钟,就会有侍卫进来给大哥和我送今天的《藤萝日报》,你们有谁要订购的,就派人和侍卫说一声,把银钱给付了。单买好像是50文左右一份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