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徐门娇-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长生站在一旁,看着徐昭的动作,心里头是又酸又涩。
    王爷不爱喝药,连解酒汤也不怎么爱喝,王妃才嫁进来,就记着了。
    王爷跟前,总算是有个贴心的人了。
    只是,那种王爷有王妃了,他以后会被嫌弃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沈长生笑了笑,果然是日子太闷了,得找赵青他们喝喝酒去。
    至于嫌弃不嫌弃,王爷不早就嫌弃上了吗?不然,怎么舍得打发他给流云洗澡呢?不知道要不是他躲得快,会被流云踢的很惨吗?
    沈长生才迈开步子,就听徐昭问道:“既然快到娘娘忌日,昨日王爷为何还带我去骑马?”
    诧异于徐昭的敏锐,沈长生抬了抬眼,才说了一句话:“贵妃娘娘马术极好。”
    徐昭听了,叫人拿了纸和笔,还有一本经书过来。
    等到下午的时候,韩子煜才醒过来。
    刚睁开眼睛,就见着自家王妃站在一旁的案桌后,手里拿着毛笔不知在写着什么。
    不知为何,见着她近在眼前的样子,韩子煜心里突然就没那么难受了。如今他不再是一个人,他身边,有她陪着。
    徐昭才抬起头来,就见着韩子煜正盯着她,眼中带着几分释然。
    “王爷醒了,头痛不痛?”徐昭放下手里的毛笔,上前将韩子煜扶起来,拿了个碧色绣龙凤缎面的迎枕垫在他后背。
    然后,才将倒好的蜂蜜水拿给他喝。
    等喝完后,又拿了一碟子切好的雪梨和桔子来。
    徐昭坐在那里,拿了块儿雪梨递到韩子煜嘴边。
    韩子煜吃到嘴里,轻轻咬了几下,才咽了下去。
    等吃完后,徐昭就叫人传了饭。
    看着一桌子的素菜,韩子煜微微皱了皱眉:“不必这样,你身子不好。。。。。。”
    不等韩子煜说完,徐昭就打断了她的话:“就许王爷喝酒解愁,不许我尽些孝心了。”
    “我抄了几卷佛经,明日王爷陪我去慈安寺,给娘娘上香。”
    韩子煜眼神微动,半晌才开口道:“一会儿本王和你一块儿抄。”
    徐昭点了点头,应下了,心里也微微松了一口气。
    韩子煜这种性子的,最是喜欢将心事藏在心里,什么也不说。
    今个儿他这样,除了因着是贵妃娘娘的忌日外,更多的怕还是因为皇上罢朝两日,叫他想到了当年的事情。
    当年宁将军所定的罪名是通敌之罪,皇上因此诛杀宁氏满门,宁贵妃死了怕也不能瞑目。
    皇上罢朝两日,是承认自己杀错了人,还是单纯只觉着失了贵妃,替贵妃伤心。

☆、第118章 追封

乾玺宫
    皇后俞氏求见皇上,被总管太监张公公拦在了殿外。
    “娘娘还是回去吧,皇上吩咐了,不得让任何人打扰。”
    俞氏听了,皱了皱眉,又问道:“可传太医了?”
    张公公恭敬的道:“一早就传了,太医说皇上是劳累过度,伤了身子,养两日就好了,娘娘不必担心。”
    张公公是皇上跟前近身伺候的,说是回禀,其实半点儿消息都没露出来。
    “娘娘若没什么别的吩咐,那奴才就先进去了,皇上跟前可不能缺人伺候。”张公公躬了躬身子,恭敬地道。
    俞氏心中暗怒,却只点了点头,一路回了凤鸾宫。
    皇上因病罢朝两日,在后宫里起了不小的波澜,好些妃嫔都前去求见,盼着能有侍疾病的机会。
    可整整过了一天,乾玺宫除了太医外,没有一个妃嫔能进去。
    就连这些年最为得宠的穆嫔,都没能得到召见。
    第二天一大早,俞氏看着桌上清淡的饭菜,暗暗惊讶。
    那太监何其精明,见着自家娘娘的脸色不对,便回道:“今早皇上下了圣旨,命六宫斋戒一日。”
    俞氏听了,看了那太监一眼,眸子里隐含着怒意,挥了挥手叫那太监退下了。
    阮嬷嬷见着自家娘娘脸色不好,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昨日她还不敢肯定,可这一大早皇上就下了圣旨,叫六宫都跟着吃素,分明是因为今个儿是宁贵妃的忌日。
    想来,娘娘也是想到了,不然怎么会这么生气。
    可她只奇怪,前些年皇上再怎么,也没有罢朝两日,还下这样的旨意,为何今年。。。。。。?
    圣意难测,不仅娘娘猜不透,怕是除了皇上自己,谁都猜不出其中的缘由。
    皇上的旨意一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六宫,消息传到宫外,朝中大臣也将自家饭桌上的荤菜全都撤了下去。
    虽然圣意难测,可小心些总是好的,别传到皇上耳朵里,碍了皇上的眼。
    徐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下意识朝对面的韩子煜看了过去。
    只见韩子煜面色如常,像是没听到似的,继续喝着碗里的鲜笋菌菇汤。
    徐昭看了站在那里的小太监一眼,挥了挥手叫他退下了。
    等用过早饭,徐昭才跟着韩子煜出了王府,早有马车等在门口,两人上了马车,一路去了万寿寺。
    万寿寺是皇家寺庙,只对皇族宗室开放。
    寺院坐北朝南,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主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西路有愣严坛、戒台和观音殿,庄严肃穆。
    徐昭进了大殿,双手合十跪在蒲团上,心里默默对着佛祖许了几个心愿。
    睁开眼睛的时候,就见着跪在左边的韩子煜,也缓缓睁开了眼睛。
    拜完佛祖后,徐昭和韩子煜就从殿内出来,才刚出来,就遇着一个衣着精致的嬷嬷,那嬷嬷徐昭认识,是在长公主跟前伺候的郭嬷嬷。
    见着二人出来,郭嬷嬷上前几步,福了福身子;恭敬地道:“老奴见过王爷,王妃娘娘。”
    徐昭抬了抬手,叫她起来,随口问道:“嬷嬷怎么在此处,可是长公主也来上香了?”
    郭嬷嬷听着,点了点头,对着徐昭道:“公主和县主也是刚到,这会儿正听方丈讲经呢。”
    徐昭点了点头,开口道:“一会儿我和王爷去给公主请安。”
    郭嬷嬷看了韩子煜一眼,才福了福身子,退了下去。
    等长公主和柔安县主从禅室里出来,见着韩子煜和徐昭,眼中也是诧异。
    “竟这么巧,煜儿甚少来这万寿寺,今日却是到了。”
    韩子煜淡淡道:“今日是母妃忌日。”
    韩子煜一开口,长公主嘴角的笑意就僵在了那里,大概也不知道今天会是宁贵妃的忌日。
    也是,人都去了这么多年,宁氏一族又被皇上诛杀满门,这京城里,又有哪个记得呢?
    这样想着,长公主突然就想起了昨日皇上罢朝两日的事情,心里便咯噔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和宁贵妃有关系。
    长公主今个儿出门早,所以这个时候还不知道皇上今早还下了一道旨意。
    若她知道了,心中的猜想便能肯定了。
    长公主带着一点尴尬,看了韩子煜一眼,又对着徐昭道:“既是你母妃忌日,可是要留在寺院里住一日?”
    见着韩子煜点头,长公主也不好再说什么,安慰了他几句,就带着柔安县主离开了。
    事实上,她心里是当真尴尬,平日里她这个姑姑和韩子煜多为亲近,言语间也是关心他这个侄子的。可却是好巧不巧,将贵妃的忌日给忘了。
    虽不是她的错,可也着实叫人不好再呆下去了。
    徐昭远远看着长公主离开,又回头看了看韩子煜的脸色,却见他面色如常,好像丝毫都不在意长公主方才那尴尬的脸色。
    “昭儿随本王进去听方丈讲经吧。”
    徐昭点了点头,跟在韩子煜的身后走进了殿内。
    万寿寺是皇家寺庙,所以能听方丈讲经的都是宗室子弟,天之贵胄,而方丈大师,更是得道高僧,前些年云游四方,去年才回了万寿寺礼佛。
    殿内香烟浓浓,弥漫着浓浓的檀香味。
    听方丈讲了一个时辰的经,二人才从殿外出来,就被僧人领到了后院的禅房歇息。
    只一会儿工夫,就有小沙弥送来了斋饭。
    斋饭是寺院的厨房专门供应的,两碗南瓜粥,两样素菜,一碟瓦酥、还有两碗白米饭。
    虽然简单,味道却是格外的好。
    等用完午膳后,徐昭本想在禅房里看看经书,再抄写几卷,韩子煜却拉着她参观起寺庙来。
    院子里有娑罗树和两株银杏树,树体高大。
    院中幽静雅致、碧瓦朱栏、流泉淙淙、修竹丛生,颇有些江南园林的意境。
    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有戒坛、观音殿和龙王殿等等,一层层排列,瑰丽堂皇。
    戒坛是僧人们受戒之处,台上有释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两侧各有一长凳;观音殿是全寺最高处,上有乾隆手书莲界慈航,内供观世音菩萨,敛目合什,隽秀端庄。
    如此清幽雅致,徐昭听着寺庙中的禅音,觉着心都彻底安静下来了。
    两人在寺庙里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天才刚刚亮,就回了肃王府。
    徐昭回了王府,韩子煜则是直接进宫去了。
    皇上罢朝两日,今日正好是要上朝的。
    等到上午的时候,就从宫里传来消息,皇上下旨,追封已故宁贵妃为皇贵妃;谥曰元皇贵妃。
    一时间,朝中掀起了大浪,皇后听闻旨意,当场就将手中的茶盏给摔到了地上。
    皇贵妃还不够,皇上给她个“元”字,她这个皇后的颜面何在?
    朝堂上,有言官以帝后和睦,朝堂社稷为由,跪求皇上收回旨意,却惹得皇上龙颜震怒,命人将其廷杖四十,发回原籍,永不叙用。
    身为言官,求的便是以身谏君,若能得以一死,便能青史留名。
    可皇上今日,分明是存了心思,不给他这个机会,不然廷杖四十,早就死的透透的。
    其他的官员看着这事儿,心里头门儿清,也没有人再敢劝谏。
    说到底,追封不追封都是皇上的家事,只要皇上按时上朝,龙体康健,就行了。别的,可不是他们这些当朝臣的想求就能求来的。
    经此一事,朝堂便再没人敢劝皇上收回旨意。反而是琢磨起圣意来。
    皇上追封宁贵妃为皇贵妃,还谥号“元”字,莫不是往后还要追封元皇贵妃为皇后?
    若真有此意,皇上便是在为肃王殿下铺路了。
    比起肃王来,大皇子既占了嫡又占了长,理应承继大统。可祖宗规矩再大也做不得数,到最后,还是得看皇上的心思。
    若是皇上有追封元皇贵妃为皇后的心思,到时候肃王是皇后嫡子,身份上就没人能说道了。
    因着一道旨意,朝堂局势,瞬间就变了。
    慈安宫
    太后才喝完了茶,就问起皇帝的事来。
    “去看看,皇上可还忙着,忙到连见哀家一面的功夫都没有?”
    太后的话音刚落,就有太监前去打听了。
    回来后,却说皇上还在乾玺宫批折子。
    太后听了,皱了皱眉:“他不见哀家,哀家也可去见他。”
    太后的话音刚落,就被身边的嬷嬷给拦住了。
    “太后,皇上的病才刚好,定是堆积了好些折子,需要处理。”
    “太后您忘了,宁贵妃刚刚病逝的时候,皇上是什么样子的。”
    听着嬷嬷的话,太后沉思了半晌,长长叹了一口气:“罢了,哀家老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第119章 侍疾

第二天,宫里传来消息,说是皇后着了风寒,头疼的厉害,按照规矩,徐昭这个肃王妃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