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奸妃-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了一声:“等下有空了,我叫学徒帮着小殿下做一套小门窗,帮您安上。”
  沂王喜出望外,笑眯眯的说:“那谢谢师父,我请你们吃好吃的!”
  沂王府工匠来往,还在大兴土木,修整除了正殿院子以外的各种附属设施,尘土飞扬,噪音喧嚷。但在浴室里洗澡洗头的沂王听着,却很是高兴,一边搓头发,一边对万贞说:“贞儿,这外面可比宫里热闹好玩多了。”
  万贞笑问:“哪些地方好玩啊?”
  沂王一时想不起来,只是心里面莫名的快活:“这个……贞儿,你听,这外面多热闹啊。才不像宫里,除了礼乐、报时、钟鼓,就没听过这么大的人声。哎,你说他们都在笑什么啊?”
  万贞的听力灵敏,这浴室离后苑不远,工匠们的嗓音又大,她却听清了那边笑的原因,回答:“你刚才不是说要给他们吃好吃的嘛?厨房就给他们煮了几大锅肉,刚端过去分发,大家伙儿有肉吃,高兴呢!”
  沂王听着也高兴起来:“真的?那以后他们帮我做事,我就都给他们吃肉吧!”


第一百零八章 绿树阴浓夏长
  新居乔迁的事情繁杂,王婵直忙到斜阳西下,才觉得沂王府的事务有了些条理,准备回仁寿宫复命。
  但想到这沂王府局促的样子,她就不放心,临走还特意叫了万贞过来:“贞儿,你跟我说实话,这王府的事务,你究竟能不能掌好?要不然我还是留下来帮着你吧。”
  万贞笑道:“姑姑放心吧!原来在东宫的时候,我和梁伴伴不也管得好好的嘛。您是太后娘娘的左膀右臂,少不得。您有空的时候来帮我们断断大事就好,一般的琐事,我和梁伴伴应付得来。”
  王婵叹了口气,苦笑:“殿下乔迁,宗人府和礼部事前没有人准备迎驾,帮忙安置;事后也没有人道贺、礼拜……就像你说的,只怕以后府里就跟当初的东宫一样,是不会有什么‘大事’的。”
  万贞浑不在意的说:“那些虚情假意的来往,殿下现在不用应付也好。倒是殿下的启蒙先生要紧,必要请太后娘娘派人好好筛选品性、德行、胸襟都过得去,且又没读书读迂的举子。”
  王婵点头,想了想道:“殿下这王府大,五十名侍卫不够轮守。但人数再多,那边怕又会生忌。娘娘的意思是从皇庄和会昌侯府再选出五十名亲信子弟过来,日常充做殿下的随从。过几天人过来,你留心观察一下,选得力能用的留下,不行的就退回去补选。”
  她说到从会昌侯府选侍卫,万贞倒是想起了一件心事,问道:“王姑姑,有件事殿下和我都一直记在心里。只不过原来困居深宫,没法出来,不能了这心愿。如今出了宫,我便想问一下,殿下能出府访亲吗?当初孙家的重六郎兄弟为了救驾身殒,我与殿下想亲自登门,给孙家两位哥哥上香祭奠。”
  王婵愣了一下,苦笑:“会昌侯是咱们娘娘的娘家,那边再怎么样也不至于为了避嫌而怕殿下登门。只是这许不许出府访亲,恐怕不是咱们能定的事,还得问问外面守着的锦衣卫和番子。”
  这倒也是,景泰帝派了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守在沂王府外,绝不仅是为了护卫王府安全,更是为了监察王府的动向。虽说没有明着禁止王府中人出入,但府里的人只要想到自己门外就守着这么一班瘟神,还能有什么心情随意出入?只怕不是遇着非出门办的事,都不会乐意出门。
  说来,也难怪宗人府和礼部的官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前院修整好就撤走了,连王驾入府安居也不礼拜参见。
  送走王婵,万贞站在小门边上打量了一下轮值的番子和锦衣卫,正自沉吟,忽见一抬小轿停在府前的广场上,王诚穿着深绿曵撒,戴着纱笼帽,一手摇着腰扇走了下来。
  这太监既是司礼监八名秉笔之一,又兼着东厂提督的位子,除了舒良、兴安两人以外,数他实权最大。在宫里景泰帝面前是奴婢身份,出了宫,那却是不折不扣的实权要员,架子大也是当然。
  守在沂王府门外的番子,说来正是他的手下;至于锦衣卫,指挥使如今由大太监刘敬兼任,万贞只在国战时见过几面,现在外面的缇骑大汉却不知道是哪个千户手下的,不好搭话。
  王诚与万贞在门外打了个照面,愣了一下,拖着腔调笑了起来:“哟,万侍,您这站在门外,是干什么呀?”
  万贞笑答:“刚才送宫正王姑姑回宫呢!公公远来辛苦,入府喝杯茶?”
  王诚合上腰扇,笑道:“咱家奉皇爷命前来探望沂王殿下,您不说,咱也是要入府喝茶的。”
  东厂番子和锦衣卫实在没有好名声,即使同是宫廷中出身的人,万贞听到王诚拖着腔调说话,都觉得心里有些起腻。至于小秋她们,则更是脸色大变,唯恐王诚是夜猫子进屋,没好事。
  但王诚说明了是奉命来的,事好事坏都拦不住,万贞也不多话,抬手示意,让人打开王府的正门,请王诚进府。
  王诚一边抬脚跨门槛,一边问:“万侍,咱家刚刚从王府后门那边巡过来的时候,瞧着一批工匠打扮的人离开。怎么,宗人府和礼部修整的殿宇不够机密,王府还要大兴土木,修些夹壁地道?”
  万贞忍俊不禁:“公公便爱说笑,沂王府如今除了正院,别处一概没有修整。不瞒您说,要是没有太后娘娘从皇庄那边调人手过来,只怕后苑那边如今连野草都没除尽呢!如今我恨不得他们别管好歹,先将府库、马房、柴房这些屋子,先给我收拾出来再说。哪里有那闲功夫弄什么夹壁地道?”
  王诚怔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是这个回答。等进了正殿,见大殿两侧深处的阴影里还摆放着没开封的箱笼,便知道她的话不假,一时无言。
  万贞留神打量他的脸色,忽然觉得他刚才的神态与梁芳、王婵某些时刻有点相似,心中奇怪。这王诚在宫中的时候,对朱见濬和她都有很明显的敌意。但进了王府后,语气虽然也轻佻,但敌意却不重。
  沂王在梁芳的陪同下,将将把泥屋子安好门窗屋顶,从后门抬进正殿,正找桌子摆放,见到万贞进来,高兴的招手:“贞儿,快来,你看,我这房子建好了。你看,这屋顶是用芦花编的,是不是特别漂亮?”
  叫了万贞之后,他才留意到旁边的王诚,有些惊讶的问:“哎?王大伴,您怎么也来了?”
  王诚笑眯眯的躬身给沂王行了个礼,笑道:“殿下乔迁,老奴特来贺喜呀!”
  沂王是严格学过礼仪的,王诚礼数周全,他也就以礼相待,用主人的姿态还礼:“多谢大伴,大伴请上座。韦兴,赶紧给大伴奉茶。”
  王诚笑着应了,又问:“殿下,您新居王府,可有什么地方不适,需要咱家代禀皇爷的吗?”
  沂王想了想,道:“请大伴代我回禀皇叔,濬儿在这里住着,一切都好。就是如今王府后院空旷,我听人说那里本来有块大球场,是可以学骑马的。我想请皇叔送我一匹小马,学骑马。”
  王诚笑眯眯的听着,没口子的答应:“这是小事,咱家一定跟皇爷说。”
  韦兴端上茶水,沂王让茶,才想起自己身上的围衣和帽子没换,手也没洗干净,连忙道:“万侍快代我陪着大伴稍坐,我去更衣洗手。”
  万贞答应着,拿了个红封送到王诚面前,笑道:“公公这还是第一位来贺咱们殿下乔迁之喜的人呢!天快黑了还劳动公公跑这一趟,殊为不易,些许回礼,公公莫嫌简薄。”
  王诚倒不客气,收起红封塞进袖里,笑道:“这机缘凑巧,老奴就沾了殿下的喜气了。”
  万贞见他收了礼,便又道:“公公,难得你亲自过府。我这还有件事想问一问,这府外守着厂卫,究竟是个什么意思?我们殿下出府访亲,可不可以?”
  王诚哈的一笑:“万侍,我统共也就出来这一会儿功夫,您倒是会使唤人!行了,一件是问,两件也是问,咱家回宫后,问问皇爷。”
  万贞万万没有想到这人今天这么好说话,直到他走了,心中犹自纳闷不已。反而是沂王想得开,拉着她道:“贞儿,别管外人了。咱们吃饭去,吃完饭了你给我讲孙猴子的故事。”
  王婵路上没遇见王诚,自然想不到后面的事。她的车驾不比王诚跋扈,规规矩矩的往仁寿宫驶,都快锁闭宫门了才回来。
  孙太后坐在窗下,正和严尚宫下棋,见王婵回来,便问沂王府的情况。王婵一五一十的答了,想到沂王玩得满身泥的样子,又道:“娘娘,我原本担心小殿下日子过得愁苦,如今看来,却是怕他被贞儿带得太过活泼了!这先生,咱们还是得尽快选到合适的送过去,免得没有师长管束,小殿下被贞儿纵过了。”
  孙太后听得好笑,道:“这贞儿,果然是能把苦日子都过得开花的人。若不是她这性子,这几年风波下来,濬儿怕是早没了这股儿朝气。不过你说的有道理,贞儿怕是心里怜惜太过,根本不舍得管束濬儿。沂王府里没有严师行罚,是不行的。”
  严尚宫应道:“娘娘,我已经让人打听落第举子留滞在京的人了,想来不用十天,就能筛选出品性出众的。只不过落第举子,学问总有不到火候的地方,才华恐怕不足以为殿下之师啊。”
  孙太后手中的棋子在桌上磕了磕,哂笑:“要论才华,满朝野谁能比得过连中三元的商辂?可那样的人才,又怎么会来给濬儿启蒙?阿娣,你别瞧不上这落第举子,说真的,若是知道濬儿的身份,这落第举子里,敢来当蒙师的人,只怕也不多呢!”
  王婵又问:“贞儿还想带殿下去会昌侯府做客,给重六郎他们上香祭奠。您看,要不要您出面问一问监国那边?”
  孙太后摆手道:“我现在是一动不如一静,什么事都越问越糟。贞儿有这个心,就让她自己办,咱们不必多事。”
  王婵有些吃惊的问:“您就真的把王府全交给贞儿?”
  孙太后轻叹:“不交给她,我还能交给谁呢?这沂王府招忌,任凭我找谁,都只会害了濬儿,也害了人家。只有贞儿……嘿嘿,咱们这位监国,早晚要跟他娘一样,变得不人不鬼。贞儿怕是他现在最像样的一丝儿人气所在,咱们不多事,他还能顾惜着些。咱们一多事,怕是贞儿和濬儿,都保不住。”


第一百零九章 梅雨过萍风起
  孙太后眼看着儿子被囚,孙子被废,虽然没有上朝与群臣理论,炮制国朝大丑闻,但对景泰帝算是彻底死了心。以前她显亲近时,是叫“钰儿”,示尊重时是叫“皇帝”,现在呢,用一个“那位”就代替了,再嘲讽些,就叫“监国”。
  将称呼从皇帝退回监国,表明的是她不再从法统上支持景泰帝的态度。朝野上下知道根由所在,没有谁来与她理论。景泰帝心里虽然不舒服,但现在兄长、侄儿的生死都在他一念间,倒不好再跟孙太后计较这一时口舌。
  王诚回宫后,正值杭皇后派人来报,说是太子朱见济受惊生病,想请景泰帝征选名医,换几个御医。景泰帝既担忧又恼怒:“她现在传的几个御医,就是最好的儿科圣手了,还能怎么换?小孩子要长大,总有个头疼脑热,不要动不动就换医生。弄散了人心,别人不肯担责,也就不敢用心治。”
  那女官面对景泰帝不敢多话,诺诺而退。
  景泰帝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