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六零年代神叨叨-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添喜感觉有点糟心。
  一月底,‘玉兔号’再次从京城航空航天发射中心起航; 这次的它更换上了新的‘推进单元’; 虽然依旧是以小型可控核聚变电池功能,但新的推进单元大幅度提升了‘玉兔号’的加速度,使得它往返地月之间的时长缩短了一倍有余。
  ‘玉兔号’上次登月是为了将月面勘测车送上去,这次登月的主要目的则是将月面勘测车以及紧急供能车在月面上采集到的岩石样本、气候数据等搜集回地球。
  同时; ‘玉兔号’还承载着央视一套所委托的拍摄任务,要将月面勘测车、紧急供能车在月面上工作的场景拍摄下来; 央视一套准备以这些画面为素材; 剪辑一部珍贵的纪录片。
  央视一套的委托又不是什么困难事; 只需要在跑得飞快的紧急供能车上固定一台电能足够的摄像机就好了,故而洛书文答应得很痛快,压根没预料到后来的事情。
  当剪辑好的纪录片全国公放时,洛书文与卫添喜看着黑白的视频画面中,就像甲壳虫一样在月球上窜来窜去,顺带着运回各种各样岩石土壤样本的月面勘测车,二人心里陡然浮现出不妙的预感。
  原先他们一直对外强调‘采样不易’的这个观点,现在的视频画面却显示,采样十分容易,都不需要人登月动手,只需要等这些月面勘测车将样品采集好,密封进入隔离宇宙射线的金属罐中,然后再由‘玉兔号’运回地球即可。
  这有什么难度?
  比从京城乘坐飞机飞到昆明,然后从滇池里取一瓢水样都要简单!
  洛书文与卫添喜都知道,恐怕这次再也瞒不住的。
  不过幸运的是,等视频剪辑出来时,高新技术研究院对于那些样品的处理工序已经完成了,有用的样品多数已经投入实验设备,由专门的人负责研究月球表面岩土体的密实程度、坚固程度、抗风化抗氧化能力,以及设计在月球表面建设空间站与实验室等课题。
  等国内的其它研究人员反应过来时,‘玉兔号’采集回来的岩石土壤样品已经剩下了一些没啥用处但丢掉还有点可惜的边角料,可就算是这些东西,卫添喜依旧舍不得白白送给其它研究机构,她大手一挥,给那些同高新技术研究院有合作关系的高校各自捐了十斤月壤样品过去。
  对于月面工程的研究而言,这些月壤已经没什么用处了,可针对月壤本身,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诸如月壤的理化性质,月壤的元素规律等等……那些得到边角废料的高校如获至宝,很快就将月壤瓜分到了不同的课题组,新一轮的研究徐徐展开。
  当央视一套的那些视频流出时,国外的研究机构终于坐不住了,有的人看到了影像带,对着影像带中的画面直呼‘上帝’,更多的人看到的只是报纸上刊登出来的一些画面。
  虽然是画面,但报纸的作者将自己所看到的影像全都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甚至有些作者还往里面加入了自己脑补的场面,活脱脱将一个科技纪录片脑补成了科幻片。
  不管怎样,华国在登月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其他国家都感觉到了明显的紧迫,尤其是已经完成‘载人登月’壮举的两个强国。
  位于大洋彼岸的那个强国以极快地速度通过了‘征服火星’的计划,而与华国相毗邻的那个强国则是通过了‘征服金星’的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东亚某个‘高瞻远瞩’的小国不甘人后,在两个强国刚刚公布航空航天计划之后,他们就紧随其后宣布了要‘征服太阳’的计划,而且他们的计划名称特别有气势——载人登日!
  得知这个消息的卫添喜差点笑抽在办公室,这个国家的科学家是来搞笑的吗?
  载人登日,哪个脑洞炸天的科学家才会想出这么伟大的梦想来。
  众所周知,太阳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核聚变,这个国家如果真能实现‘载人登日’的伟大目标,那就不用搞什么核弹研究了,反正他们不惧核弹,在连环核爆炸中都能顺利着陆,以核弹衡量军事能力的国际形势肯定会大改一次。
  卫添喜拿着这个消息给洛书文看,洛书文也是一脸复杂,他面容呆滞了好一会儿,才纠结无比地说,“这个国家已经这么厉害了么?”
  “在星际文明中,恒星被称为是不可触碰的禁区,洛必达星球上曾经有过几个像疯子一样的科学家,他们想要去窥探恒星的本源,最后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
  洛书文忍不住想,难道是他低估了这个星球的文明水平?
  仔细想想,他确实没怎么看到过那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难道那个国家已经孤高冷傲到不屑同其它国家的研究人员交流了吗?
  洛书文倒吸一口凉气,他突然觉得自己找到了对手,之前是他小看这个星球的文明程度了!
  卫添喜见洛书文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猜测洛书文可能想歪了,便解释说,“这个国家比较喜欢吹牛,眼里永远都是自己天下第一,实际上技术差得很,前一段时间还张罗着发射卫星呢,结果卫星还没飞出大气层就解体了,火箭也炸成了大烟花……他们说要载人登日,只不过是喊口号罢了,等什么时候他们国家能够把卫星顺利放上天再说。”
  洛书文:“……”地球人还有这种操作?
  “麻麦皮,喊个锤子口号!”洛书文嘀咕道。
  这下轮到卫添喜傻眼了,“洛书文,你什么时候学会川省话的?”
  洛书文脸上有得意一晃而过,“你去年去柏林参加国际数学大会的时候,我去西南核物理研究所借了他们的一套设备做实验,顺带着学会的,听着挺有意思的,你觉得呢?”
  卫添喜无话可说,外星人说川省话,这不知道该怎么描述的萌点着实戳到了她。
  ……
  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那两个超级大国比起来,底蕴还是有些薄。
  那两个超级大国大抵是不想给华国被比下去,不过短短数月的时间,就接连公布了‘人造生态圈’计划以及‘载人航天’的计划,并且将发射时间定在了六月中。
  种种迹象表明,这两个超级大国都是在对华国表态:我们没有动作,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只要我们想动手,我们随时都可以。
  不得不说,这样强势自信的表态很快就给这两个超级大国扳回一局。
  只可惜,看热闹的人才会在意这两个超级大国怎么说,洛书文与卫添喜心里有底气,除去稍微关注了一下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发射安排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洛书文同卫添喜说,“六月稍微有点赶,不过足够我们让‘嫦娥号’带着实验舱登月了,‘天宫号’空间站还没有验收检修,不能盲目送上天,还有就是运送天宫号的主力航空飞机‘月桂号’还没有试飞,运载能力需要进一步测试……”
  卫添喜懂了洛书文的意思,她惊讶于洛书文的科研速度,但害怕洛书文受到那两个国家的安排而乱了阵脚,便道:“航空航天是一场长跑,没必要比较一时的快慢得失,我们随时都可以拟定发射计划,但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发射成功。”
  “对于我们而言,掌握好自己的节奏就行了,从地月系统到八大行星系统,我们设计的那数百颗卫星已经快要研制完成,那些卫星将承担起联合侦查太阳系以及太阳系外文明的使命,而‘月桂号’就是送这些卫星进入星空的桥梁,这涉及到的资金太多了,容不得半点马虎。”
  “‘嫦娥号’、‘月宫号’、‘月桂号’、‘天宫号’,这是我们在太阳系中布局的基石,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哪怕推迟一两年发射,也一定要确保稳妥。”
  “我们追求的,是稳中取胜。纵然发射计划安排一百次,只有发射成功,那才能作数,如果发射失败的话,那一百次、一千次和一次两次又能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第173章 
  洛书文虽然科研能力强; 但论起对大洋彼岸那个强国和与华国相邻的那个强国的了解,他真不如卫添喜。
  而且; 洛书文有他的骄傲; 他不相信这个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的星球上,能有人在理论基石很差的情况下; 在航空航天领域做出超过他的成就; 洛书文无法接受这一点,就如同卫添喜无法接受有人在数学领域先她一步一样。
  洛书文拧着眉峰问卫添喜,“你觉得那两个国家的计划,哪个能成功?”
  卫添喜想了想; 说了自己心中所想的大实话。
  她一个都不看好。
  “如果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停止航空航天研究计划的话,征服火星计划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可如果他们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停止研究,我觉得成果应该会有很多; 但并没有看到; 连最爱吹牛的《华盛顿邮报》之前都没有公布过任何与征服火星相关的消息。”
  “至于我们的邻国,金星距离太阳那么近; 温度远远超过地球; 而且受太阳影响的风暴频次更多、规模更大……在我看来; 他们将瞭望的目光放在金星上; 是极不明智的。”
  洛书文点头,同卫添喜说; “但你知道吗?五年内; 我肯定会将人类送到金星之上; 包括水星,我也会将人类的足迹印上去。”
  卫添喜语塞,如果不是知道洛书文向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她都要怀疑洛书文是不是故意在她面前显摆了。
  ……
  卫添喜发现洛书文这人还挺幼稚的,明明她已经劝了,说不要同那两个超级大国较劲,保持自己的步调稳步前进就好,洛书文当初表现得也像是听进去了一样,然而轮到做事的时候,洛书文依旧我行我素,他将科研进度调快了不少,自个儿加班,使得其他人也都不敢偷闲,一直将高强度的工作保持到了五月底。
  ‘嫦娥号’与‘月桂号’顺利通过验收,空间站‘天宫号’与‘月宫号’也已经进入了扫尾工作。
  距离美联邦和俄联邦的发射日程越来越近,洛书文就仿佛是给自己上了发条一样,整天都在高新技术研究院与科工院、航天局之间奔波,可越是这样,越能清晰地感觉到有心无力。
  他尽力了,但想要同美联邦和俄联邦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同时发射航空航天计划,还差了一点。
  就那么一点,同样也是不可逾越的一点。
  求生欲被刺激出来的洛书文灵机一动,出了一个奇招——他决定将已经研发完成的卫星全部送上天空。
  负责监测地球状态与月球状态的卫星就用‘玉兔号’发射,负责监测火星、木星、土星的卫星则用‘嫦娥号’来发射,至于针对天王星、海王星、以及水星和金星的卫星,鉴于这四个星球的温度较极端,研发制造卫星所需的材料都需要特制,所谓洛书文将针对这四颗行星的卫星安排在了第三发射梯队。
  第一发射梯队:针对地球、月球、火星、木星、土星的监测卫星。
  第二发射梯队:针对月球、火星、木星、土星的空间站及太空实验室。
  第三发射梯队:针对气候极寒的天王星、海王星与气候极热的水星与金星研制的监测卫星。
  第四发射梯队:针对极端气候的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金星而研制的空间站与太空实验室。
  当这四大发射梯队的任务全部完成,那掌控太阳系的任务便算完成了,利用太空实验室来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