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年代神叨叨-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搞科研又是纺线织布,你把东西放进去,费点工夫和心思,一定能够有所收获,科研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可确定性啊!
老领导压榨老教授,老教授们能咋办?自然是给自己的学生施压了。
于是乎,解放军医科大学这一年就出现了一个怪异的现象,甭管是研究医学的还是研究药学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清一水儿全都是研究肺病,哪怕是与医学和药学沾不上多大关系的院系,也都强扯上了关系,分一杯科研经费的羹,顺带着刷刷自个儿院系在学校内,在国内的存在感。
卫二丫听自己老教授一脸推崇地讲自家亲妈有多么能耐,领先全国所有搞医学研究和搞药学研究的人,率先找到了攻克肺病的方法,称得上是全国医药领域的楷模,卫二丫整个人都恍恍惚惚的。
甚至于老教授还吹牛说,如果能够找到那个消失不见的卫老太,解放军医科大学绝对会给卫老太一个荣誉教授的职称挂着,啥都不用卫老太做,只要卫老太贡献出那张贼管用的药方子就行,每个月还能给卫老太申请工资与岗贴。
卫二丫羡慕得差点当场变形。
隔了一天,适逢周末,卫二丫熟门熟路地找到从部队来蓉城搞采购的车,搭着顺风车就回了娘家。
她把这件事同卫老太说了,又同卫大柱与谢玉书说了,卫家人才知道当初写的那个专利有多么能耐。
卫二丫把老教授在课堂上说的那些吹捧卫老太的话原封不动地倒给了卫老太,还揶揄卫老太说,“妈,还是你能耐,上了扫盲班之后,直接就能教大学生了。”
卫老太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白了卫二丫一眼,问谢玉书和卫大柱,“你们夫妻俩见得世面大,想想这件事该怎么弄吧!当时我们走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赶紧逃离三道沟的那个大烟囱,忘了那些乡亲们,想想咱现在日子过得好了,他们估计还整天咳得肺疼呢。”
谢玉书与卫大柱哪敢越过卫老太做主,他们夫妻俩连连表示,“不不不,这个家还是妈你做主的,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你让我们往东,我们绝对不往西。”
卫老太急眼了,“家里的大小破事我能做得了主,这些事儿我都不懂,怎么做主?妈又不是那种不懂装懂瞎指挥的人,让你们俩做主就做主,推辞什么?想想国健和国康兄弟俩,都那么大的人了,你们夫妻俩得立起来,不能事事都靠妈!玉书,你性子有点软,可得硬气一点,不然往后两个儿媳妇进了门,还不把你折腾得没活路了?”
谢玉书没说话,卫大柱就出声了,“他们兄弟俩敢!如果娶一个凶婆娘回来,敢同玉书叫板,我就把他们两家都轰出去,告他们一个不孝,看他们往后在人前怎么抬得起头!”
卫国健:“……”
卫国康:“……”
兄弟俩已经快要绝望到窒息了,偏生卫老太还在一旁火上浇油,“大柱,你这话说的对,自家婆娘得自己护着,千万不能让儿媳妇欺负了。如果你爹还活着,妈的日子根本不至于过得这么苦啊,你想想,如果有你爹在前面压着,妈至于整天都训一大家子人吗?让你爹训,妈也想做个谁都不得罪的老好人啊!”
抽噎了两下,卫老太揽着谢玉书的手,说,“玉书啊,妈挺羡慕你的,男人有本事,能帮你撑起一片天来,两个孩子也都听话懂事,不是那种给大人添堵的。”
谢玉书何时见过自家凶婆婆这样软和的说话,吓得她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连忙拍了一叠彩虹屁过去进行婆媳之间的商业吹捧,“妈,这还不是您教的好?你看看别家的婆媳关系,整天和阶级对立一样,吵得乌烟瘴气,再看看咱家,简直就是模范家庭!你把大柱教的好,两个孩子原先跟着我的时候还有些挑,放到乡下您给养了几年,身板壮实了,人也知对错、明事理了,这都是您的功劳!”
卫老太心里热乎又熨帖,越看谢玉书越觉得这个儿媳妇识大体,拉着谢玉书的手就开始分享教育经验,“棍棒之下出孝子,你崩看大柱他们现在听话,当时可是一个比一个犟,还不都是打服帖的?”
“像国健和国康兄弟俩这个年纪,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候,大人不能护得太紧了,该让他们吃亏就得让他们吃亏,咱护得太紧了,他们现在不吃亏,毛病改不了,往后到了社会上肯定要吃大亏!遇事就打,别狠不下心,只有宠坏的孩子,哪有打坏的孩子?”
时隔多年,卫国健与卫国康兄弟俩又想到当年卫大柱和谢玉书带着他们兄弟俩回乡下老家时见到的那一幕,平时在他们心里多么威武霸气的亲爸,愣是被自家亲奶挥舞着大扫把揍得满院乱窜、哭爹喊娘,想想那一幕极有可能变成自己的未来。
想到这儿,兄弟俩齐齐打了个寒颤,卫国康小声问卫国健,“哥,你说咱家是不是阴盛阳衰啊……”
卫老太一记眼刀子就扎了过来,兄弟俩噤若寒蝉。
第52章
卫国康害怕卫老太因为他嘴上没把门的这句话发飙; 卫国健害怕的则是卫大柱。
这倒霉兄弟; 亲爹还在一旁坐着呢; 说什么阴盛阳衰?能当着亲爹的面说不行吗?
好在大人们都有事商量; 七个葫芦娃又整天都张着嘴瞎咧咧,家里的大人也都习惯了; 没人同卫国健与卫国康兄弟俩计较。
卫老太把卫国康与卫国健兄弟俩撵回屋去写作业,谢玉书提议说,“妈,要不我从卫生队打个报告申请上去; 就说这药方在咱手中,可以量产; 然后委托给与部队这边一直都有合作的川中药厂去生产吧; 川中药厂那边对部队有优惠; 咱这个药也是切切实实为老百姓服务的,还能挣点儿钱,你们说呢?”
“我没意见; 川中药厂确实不错; 同部队联系紧密; 生产的药品质也不错; 很多供应药都是从他们厂子里生产出来的。”
卫老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当下就点了头; “那我也没啥意见; 你们等消息吧; 吃晚饭的时候同你们说。二丫; 要不你在咱家住一晚上?明天晌午过后让你哥送你去蓉城。”
“成,正好我找喜丫头有点事儿。”卫二丫应下。
卫老太虽然奇怪卫二丫找卫添喜有什么事情 ,但是她没多问,特地给姑侄俩腾出空间来,让姑侄俩说了一会儿悄悄话,然后卫二丫就带着卫添喜去了部队药房。
她原本就是部队药房的人,虽然去念大学了,但编制一直都在部队里挂着,现在看管部队药房的人还是她婆婆,卫二丫在部队药房里自然是横着走。
她领着卫添喜到了药房,掰开一个本子同卫添喜说,“喜丫头,你看,咱部队里的中药材种类就这么多,你能不能把姑想要的药给配出来?”
卫添喜扫了一眼,发现自己想要的药材全都有,便道:“姑,我说你拿,记得分量不要错了,先拿一付,让我奶给你熬三锅,今儿晚上喝一锅,明天早晨喝一锅,然后你临回学校的时候用罐头瓶装一瓶带着,一周喝这么一次就行了,等下周你回来再喝,这药很补,喝多了怕是会流鼻血,火气太旺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卫二丫深信不疑,卫添喜每念一种药的名字和分量,她就飞快地取出来称量好,放到预先准备好的麻纸包里,等一付药抓好,卫二丫根据分量把钱算出来,在账本上添了一笔,然后便带着卫添喜开溜了。
回到小联排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熬药,卫老太总算明白卫二丫找卫添喜是要干什么事情了,她还以为是卫二丫得了什么病,紧张得赶紧问,“二丫,你这是咋了?好端端的怎么还吃上药了?”
卫二丫见纸包不住火,又怕卫老太骂她,只能说了一个大概的囫囵话,“我这不是准备要毕业呢吗?比别人念的时间短,怎么着也得把课都给上完,做出和其他人差不多的成绩来,不然难免会遭人闲话。”
“可是我现在怀着孩子,精力有些赶不上,每到了晚上,正准备多看一会儿书呢,结果就困得哈欠连天了,这该咋办?考试和作业都快堆成山了,我想着咱家喜丫头的本事,就琢磨着回来问一问,没想到喜丫头真有办法。”
卫二丫把麻纸包包好的药给卫老太看,满脸惊喜,“妈,喜丫头说喝这个补气血的药对肚子里的娃也有好处,让我喝十二付药呢,一个月四付,这得喝三个月,我带去学校也没地儿熬药,还得多麻烦麻烦妈,我每周都回来喝药,你记得提前把药给我熬好呗。买药的钱我同谷硕说,让他给你。”
卫老太被卫二丫气得准备抬起个胳膊来就给卫二丫一巴掌,可是她想到卫二丫还怀着孩子,她又硬生生把胳膊给收了回去,咬牙训斥,“你说的这都是什么话?嫁出去的闺女就不是我生的了?一点儿药钱都让谷硕送过来,咋啦,把你娘家就想得那么穷呢?连点儿药都给你买不起了?”
卫老太十分土豪地说,“一付这药多少钱?你同我说,我直接替你去买。”
“六……六块!”卫二丫有些心虚。
一付中药六块,这还是部队里的成本价,如果放在外面的药铺里,没有十五块绝对买不下来。一共得喝十二付药,那便是起十二块钱,卫二丫哪有脸让娘家给自己掏钱啊。
卫老太也愣了一下,她本以为一付药顶多也就是块儿八毛的,没想到这么贵,不过尚且还在她的承受范围之内,只能咬牙说,“还行,这药钱妈给你掏了,谷硕一个人上班养活你上学,又是学费又是杂费还有住宿费的,不能再给他加担子了,你放心吧,每周都回来,妈给你熬药。”
卫二丫听卫老太这话,知道卫老太担心她日子过不下去,顿时哭笑不得,“妈,我和谷硕不缺钱,你别让了我现在只能算是脱产学习,部队里的工资和岗贴虽然少了,但那也绝对够我花,谷硕的工资高,每次做出成果来之后还有各种奖金拿,我婆婆自个儿手里不存钱,全都让我给她保管着,一共就三个人,三个全都是部队职工,还能缺钱花了?”
“再说了,念大学根本不花钱,看似收学费住宿费,但我们学校的学生补贴高啊,每个月发的钱攒下来就够学杂费和生活费了,你别把你闺女当成是缺钱花的小可怜,我兜里厚实着呢!”
卫老太惊了,“啥!上学还有钱发?你们学校是真的好啊!咱家那八个孩子将来也得念这样的学校。”
因为卫二丫与卫大丫都是现在部队找的工作,然后脱产去学习的,从没找家里要过钱,反倒时时贴补家里,卫老太只当姐妹俩在部队挣得工资多,到了学校之后省吃俭用抠着花,这才不用家里掏钱,完全没想到上大学居然还赚钱!
经此一事,卫老太更加坚定了逼着孙子辈的娃娃全部上学的决心。
……
谢玉书将报告打了上去,部队领导一看这个频繁上报纸寻人启事栏目的卫老太就在自家眼皮子底下住着,还是前段时间帮部队抓到两个敌特分子的凶悍老太,连忙同川中药厂那边的厂长联系,让那边派能主事的人过来商讨量产‘卫老太秘制药茶’的事儿。
解放军医科大学同部队是一条线的,当初部队上顶着重重压力把钱批给解放军医科大学的老领导,肯定不希望那笔钱打了水漂,现在听说解决问题的捷径出现了,自然得抓紧。
部队那领导给川中药厂的厂长打了电话,回头就拎着花篮来探望了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