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宠-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浴池外守了六个宫女,见了宣帝忙福身行礼。
    “皇后进去多久了?”
    “已有两刻多了,奴婢们进去看过两回,皇后娘娘说是想多泡会儿。”
    宣帝含笑摇头,止住她们动作,掀开薄薄一层幔纱迈步而入。
    果不其然,他的小皇后半坐在浴池中,正埋头伏在池边,露出莹润可爱的半边小脸,颈边秀发微湿,已然睡了过去。
    
    第103章 新婚夜
    
    如果宝宝看到了这行话,说明你需要三小时后才能看到正文,么么信王妃今日着粉霞锦绶藕丝罗裳,外面罩了件桃色细锦披帛,颜色都极为温和,衬得整个人温柔似水,宽大衣袖将知漪笼在其中,让知漪待在她怀中不愿起身。
    她将知漪抱坐在自己腿上,含笑道:“还是先前的称呼好听,再叫一声‘娘’来听听。”
    既是嫁了信王,信王妃性子多少和信王有些合拍。知漪父母尚在,爹还是从二品大员工部侍郎,若是旁人定是不敢说这种话的。但信王妃上次回府后便派人打听了小姑娘的身世,心中对这对夫妇很是不屑,一点也不怕这句话会被传到慕侍郎耳中。
    “娘~”知漪乖巧叫道,软软的小身子靠在信王妃肩上,让她的心都融了一半,恨不得这真是自己女儿才好。
    “母后。”宣帝缓步踱入,向太后请安,信王妃不得不随之起身,将知漪放下。
    太后点头,“哀家还让人传话,让你今日不必来请安了。”
    “母后明日启程,儿子怎能不送。”宣帝一示意,殿外不知何时多了许多身形较为高大的宫女,“她们都会些功夫,母后可以让她们随身伺候。”
    安德福解释道:“太后娘娘,别看她们会功夫,伺候人的差事也做的不错,出京的话带着她们绝对便(bian)宜多了。”
    “皇上有心了。”
    “皇祖母要出去玩儿?”景旻敏锐抓到这个消息,“我也要去!”
    太后微一哂,“皇祖母是要去寺庙祈福,元涵也想一起去?”
    “……妹妹也会去吗?”景旻却是惦记着妹妹,叫信王妃好笑,“难道妹妹去哪儿你就去哪儿?那你这皮猴儿今日别跟我回王府了。”
    “当然不是。”景旻摇头晃脑的,“爹和娘整日都想着要女儿,等我和妹妹熟了直接把她带回去,你们就不用再愁了。”
    此话一出,连太后也是一怔,忍不住弯唇,“你们平日都是怎么和元涵说的?”
    几岁的小娃娃,就想着从别处拐妹妹回家了。
    信王妃手微微抬起拍了拍小儿子的头,腕间玉镯相击发出叮咚脆响,无奈道:“儿媳和王爷不过平日多说了几句他太皮,不如生个女儿乖巧,不想他就记在心里了。”
    太后还待出声,知漪却听懂了景旻的话,小短腿飞快跑到宣帝身后躲起,探出一个小脑袋,控诉道:“不要,哥哥,坏人。”
    徐嬷嬷扑哧一声,对上太后投来的目光柔声解释,“静太妃曾告诉姑娘,上来就哄姑娘跟自己回家的不认识的是坏人,让姑娘统统不要信。这还是姑娘刚跟着太妃时的事了,太妃曾带姑娘出宫玩儿过一回。”
    雪宝儿同样跑到小主人脚边,雪白的毛炸起,对着景旻的方向喵喵叫。
    “妹妹居然说我是坏人……”景旻伤心了,窝在自家娘亲腿边,“我对妹妹那么好,偷偷藏的雪花酥都拿给她了。”
    听到雪花酥信王妃柔柔一笑,扯了扯景旻小脸,轻声道:“回府再同你算账。”
    宣帝小腿被知漪抱着,她抱得紧,身子都要陷进衣袍里了,让他微微无奈,转身顺着领子一提,把人提起。
    宣帝常年练武,箭术高超,还亲自领兵破过多罗,双臂极为有力,是以很轻松就让小姑娘挂在了右臂上。
    知漪手紧紧抱着宣帝,脚边空荡荡的,她晃了晃腿,觉得十分好玩儿。
    “把酣酣放下来吧。”太后诧异一瞬,出声道,目光十分慈爱。看着宣帝和知漪总觉得像父女二人般,同时心中忍不住再次惋惜,若宣帝能娶妻,现在孩子也该像知漪这么大了。
    她转头对信王妃道:“元涵既然想去,哀家当然没意见。你若放得下心,也可以让他同哀家去八仙山一趟。”
    信王妃略一犹豫,细挑秀眉微蹙,片刻后松开,温和道:“母后愿意带这小皮猴,儿媳肯定是放心的。儿媳是担心他路上贪玩捣乱,给母后徒增事端,若母后不介意这些,儿媳巴不得赶紧把他送走呢。”
    “有元涵在,哀家途中也免去许多无趣。”太后颔首,“既然如此,你今日就不必带他回去了,明天辰时前派人把元涵该用的东西都送来即可。”
    信王妃应是,元涵当即高兴地跳起来,在信王妃脸上亲了好几下,“娘,我会想你的。”
    好在信王妃脸上就一层极薄的脂粉,不至于被他亲花了妆,她无奈擦了擦脸,“你这是同谁学的?”
    “和爹啊。”景旻理所当然道,“爹不是经常一高兴就这样亲娘吗?”
    这话说的……立刻让信王妃粉面微红,心里暗暗责怪起不顾场合的信王来。
    毕竟还年轻,容易害羞。太后看着儿媳,一笑带过,命几位嬷嬷带两位小主子下去换洗,方才在梅花林中胡闹,两人身上都有些灰扑扑的。
    宣帝坐下,同太后说起去八仙山的事,无非是多有嘱咐太后一定要注意安危。此行宣帝派了一千禁军护送,另有服侍的宫人若干,加上车马行李,已是个不小的队伍。
    太后忍不住道:“皇上本就为朝事担忧,还要操心哀家的事,切记要注意身子,前儿听安德福说你又没用午膳?”
    宣帝立刻不轻不重朝安德福瞥去一眼,安德福只能谄笑。
    “儿子一时忘了,再不会了。”
    信王妃见状,立刻会心对太后道要去殿后看看两个孩子。
    待她离去,太后伸手拍宣帝手背,“母后无能,早先没能在先帝和骊妃手下护着你,也……不知你那段时日经历了什么事。只是先帝和骊妃都已作古,你也切莫再因两个死人整日将事憋在心中。”
    太后换了语气,转而道:“母后……母后也不指望你做什么宣朝的中兴之主,是不是圣君明君于母后也没有干系。母后只希望,只希望我儿……后半生能顺遂无忧,再无灾祸。”
    说着,她似被什么哽住,以手遮面挡住快要流下的眼泪,“是母后无能……”
    殿内一片寂静,随侍的安德福和原嬷嬷低着头,屏息敛气。
    宣帝动容,扶住太后,轻声道:“不能怪您,也是儿子无用。”
    无人注意到他身体不自觉地绷紧,衣袍遮掩下的左手几度成拳又松开,饶是如此,还是尽量放柔了声音和力度安慰太后。
    许久后,太后缓缓点头,再露出面容时神情已恢复如常,“此去少则半月,你可别再因朝事耽搁了自己身子,免得让哀家担心。”
    宣帝颔首,“日后……再不会让母后担忧了。”
    住持的另眼相待让太后心中添了丝疑惑,于祈福上香时忍不住向他询问知漪的事。住持只道了声佛偈,慈目微闭,双掌合十道:“了讳前日云游方归,此时正在后院松木房中清修,与太后也算有缘。太后若有疑惑,不防去一寻了讳。”
    高僧了讳,乃八仙山中九位高僧之一,平日难得一见。太后得了点拨,自然立刻着人带上知漪一同去松木房中。
    松木房却并非是一间房,只为一片泥土平地,南侧立有大石,大石上书“松木房”三字。体态圆润的高僧正背对众人,坐于正中石凳上。
    还未转回身,了讳先道一句,“了讳向太后问安,一别多年,太后娘娘可安好?”
    太后沉稳道:“无好无不好,只有些许迷惘,需大师点化。”
    太后想要问的,自然不仅是知漪的事。她更想知道宣帝到底何时能娶妻,是否能打破多年前慧觉大师的批言,为其改命。
    了讳声中含了笑意,“了讳已知太后来意,请让那位小施主回吧,只太后您一人便可。”
    此处地形空旷,周围有山石相护,若让几个嬷嬷和侍卫立在远处看着,倒也不可。
    让徐嬷嬷带知漪离开,太后只身走去。只可惜了一路偷偷跟来的景旻,本想听听这些和尚到底会说什么,没想到妹妹被带回来了,皇祖母还不让其他人靠近。
    他牵过知漪问道:“妹妹,刚才那人说什么了啊?”
    知漪懵懂地看他,哪里记得清刚才太后和了讳那番弯弯绕绕的对话,连意思都没弄懂呢。不过她还是手脚并用,连比带划咿咿呀呀地解释,半天过去连徐嬷嬷也没听懂小主子到底在说个什么。
    景旻开始还努力听着,嗯嗯点脑袋,到后面就晕乎乎的了,末了听知漪奶声声道了句“哥哥”,连忙道:“妹妹真厉害。”
    其实根本什么都没听明白,景旻蔫蔫地牵着知漪到方才太后祈福的大殿中,此时殿里只有一个看着香火的小僧弥,见了他们便双手合十友好一笑。
    知漪好奇地也合起小手弯下腰,有模有样地说了句,“额米,多佛。”
    景旻不禁偷笑,想起以前娘亲带他去寺庙上香时做的事,仰头道:“大师,你们这里可以抽签吗?”
    小僧弥目光平和地看着二人,亦弯腰,“唤贫僧心诚即可,小施主要抽什么签?”
    想了会儿景旻什么也没记起,只得道:“什么都行。”
    徐嬷嬷全当这位小少爷无聊闹着玩儿,便精心守在旁边,不发一言。
    签筒比较大,小僧弥拿来时景旻都要双手捧着才能包圆,更别说他随后还把签筒给了知漪。知漪眨了眨眼睛,小短手勉力抱着签筒,“重~”
    “妹妹摇一摇,摇出一个签就好啦。”景旻帮她抱住一半,怂恿知漪抽签。
    知漪抱着它,努力摇了摇,差点没把自己摔倒在地,终于蹦出一个木签来,小僧弥弯腰拾起,只瞧了一眼便笑道:“小施主好运,此乃上签。”
    景旻踮脚瞧了瞧,好奇道:“上面写的什么?”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得其所。这本该是姻缘签,既是小施主摇出,当为亲缘签。意为亲缘莫强求,该所得时自是得其所在也。”
    两个小家伙自是听得一头雾水,唯有徐嬷嬷眼皮一跳,当真信了八分。这亲缘签说的……可不就是姑娘的爹娘之事么?她想到知漪父母,再思及静太妃和太后,心中颇觉了然,看来姑娘与主子和太后才是真的有缘。
    
    第104章 奉茶
    
    “主子,皇上和皇后娘娘来了。”原嬷嬷自窗边往回,满脸喜气。
    太后正坐于首位,闻言略一点头。不多时殿外响起宫人行礼声,清亮的少女声先至,“阿嬷——”
    太后唇角刚浮出一丝笑容,便见宣帝捏了下知漪的手,小姑娘立刻改口道:“母后——”
    林嬷嬷轻咳出声,防止知漪又像往常般依过去,直接令小宫女奉上茶盘,提醒道:“皇后娘娘,该奉茶了。”
    另有小宫女小心递上,知漪笑盈盈奉去。太后虽是正色肃目,但眸中温和早已逸于言外,一手接过茶盏,端杯啜饮,待放下时杯中茶水已去了一半。
    “好。”命人将盖着红布的托盘呈上,取过一对羊脂玉红宝石金簪,太后终于敛下威仪,含笑亲自为知漪插上一支,“帝后和睦,恩爱不移,便是哀家最想见到的,你们可明白了?”
    “儿子(知漪)明白。”
    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