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野棠如炽-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啊。”陆琅琅对欧阳家的一切都很好奇。
  她倆换了骑马装,晏四嫂子领头,带着陆琅琅打马往族中善堂去了。
  说是善堂,其实这里离武场和马场特别的近,一大片的屋子,老远就听见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到了门口,更是吵闹。可是忽然墙头上有人吹了一声口哨,里面忽的一阵兵荒马乱,不一会儿,嘈杂的声音全没有了。倒是有稀稀拉拉的读书声和打拳练功的喊声传了出来。
  “居然还有放哨的?”陆琅琅惊奇地道。
  晏四嫂子哈哈笑,“这些泼皮猴子。”
  陆琅琅也觉得好玩,跳下了马背,跟着晏四嫂子走了进去。
  善堂的前院有好几间屋子,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小书案,有不少小脑袋趴在书案上假装睡觉,有些抓着树枝,在沙盘上练字。院子里打拳练武的一些孩子看到晏四嫂子走过,纷纷停下手脚,恭敬的喊,“四奶奶。”
  晏四嫂子满意的点点头,对着陆琅琅一指,“这是你们的七奶奶。”
  孩子们好奇地打量着她,纷纷行礼,“见过七奶奶。”
  陆琅琅骇笑,她应该怎么回,乖孙儿们好?
  好在旁边还有一些孩子,恭敬地行礼,口中喊,“沈夫子好。”
  晏四嫂子察觉了陆琅琅眼中的疑问,示意孩子们继续,然后带着陆琅琅往后面走。一边走一边说笑,“我姓沈,闺名叫蔓山。藤蔓的蔓。其实刚开始,是满山遍野的满。估计是因为我小时候天天漫山遍野的跑,我爹就索性给我起了个这个名字。被你四哥不知道嘲笑过多少回。后来公公就给我改了字,说是‘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多好听。是不是!”
  陆琅琅觉得好笑,“四嫂,你嫁过来,可有不适应吗?”
  沈蔓山道,“刚开始有点,后来就好了。我嫁过来之后,公爹和婆婆待我们都很好,婆婆性格好,平日里很少发脾气,有脾气也只是对准公爹一人。公爹平日里不爱管闲事,要么出门游乐,要么闭门练武,日子过得潇洒的很。倒是大嫂,教了我很多东西,吃饭穿衣读书。我以前不识字的,都是大嫂教的。如今,你四哥就驻扎在东海郡,离这里就百十里地,我若有时间,就去看看他,不过,他那里还要应付些应酬往来,我不耐烦那些,所以还是在家里的时候多。”
  “嫂子是舍不得这帮孩子吧?”陆琅琅笑问。
  沈蔓山正好领着她走到了后院,随手就推开了一个房门。房间里干干净净,简简单单,通铺,几个枕头和被褥叠得整整齐齐。
  沈蔓山低声道,“他们的父母要是还在,这些孩子,哪个不是被捧在手心上。欧阳家的子弟,如果有战死沙场的,族中并不要求母亲守寡。她们若是愿意改嫁,只管去。孩子愿意带走就带走,不愿意带走的,就由族中善堂照顾抚养。善堂的学堂,就是欧阳族学,这些孩子在这里,被一视同仁,这些年,出类拔萃,出人头地的也不少。”
  沈蔓山说着,脸上有着欣慰和自豪的神色。
  “可是,有这么多孩子吗?”陆琅琅回忆了一下刚才看见的,恐怕有近百名的孩子。
  沈蔓山笑了,“他们其实不完全是欧阳家的孤儿,里面有一半是欧阳族人的孩子,有些父母驻扎在外地,就把孩子放在家中教养。他们只是白日里过来上学。即便是全家都在这里的,白日里也是来这里上学。只有两成是欧阳家的一些无人照管的孤儿。剩下来的,都是欧阳家的子弟军中同袍的孩子。父亲战死,母亲有些改嫁,有些就没有人要了。欧阳家的子弟就把人接过来,放在族中照料,孩子的花费,谁送过来的由谁出。”
  陆琅琅肃然起敬。
  “这是四娘来了?”有个老妇人听见这边有人说话,抱着一个还不会走的娃娃过来。那娃娃胖嘟嘟的,养得白里透红,可爱的不得了。
  沈蔓山忙回应,“婶子,怎么又是你抱着小瓜儿?”
  那老妇人笑道,“怎么办,这小瓜儿就是跟我投缘,见了我就不要旁人了。这位是?”
  “这是陆琅琅,老七家的媳妇儿。”沈蔓山介绍道。
  陆琅琅忙先问好。
  那老妇人朝陆琅琅上下一打量,就笑了,“果然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跟昱哥儿真配。唉,一转眼,昱哥儿都成亲了。可把你爹给乐坏了吧。”
  “可不是,自从接到老七说是要成亲的消息,爹就乐得不行了。只是今天早上还被照哥媳妇和长风弄了一肚子气。”沈蔓山似乎很信重这位婶娘,直接就把今天早上在正院发生的事情,竹筒倒豆子一般,全学给了她听。
  这话说得长,三人便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那个小胖娃娃小瓜儿很赏脸,难得的伸了手让陆琅琅抱。陆琅琅受宠若惊,伸手接了过来,把她搂在怀里,听沈蔓山和老夫人闲话。
  那老妇人听完之后,直摇头叹气,“这个王氏,真是不知所谓。你瞧着,她这是晕过去的,等她醒了,肯定还要去找你爹,烦得你爹不得安生,就为了把长风叫回来。长风小的时候也很乖巧的,就是被她天天念叨着欧阳家怎么欠她,又眼红你家哥儿几个有出息,这才把儿子挑拨得不得安生。”
  沈蔓山一边听着她说话,一边伸手去逗小瓜儿,小瓜儿鄙弃地不停地噗她口水,“我听见爹嘱咐元叔了,说她要是敢上门来缠,来一回,长风去的地方就险恶一等,若她想长风死在外面,再也不回来,她尽管闹。”
  老夫人失笑,“你爹这个挖绝的性子,什么刁钻的招他都能使得出来。唉,其实他要是早点修理,说不定长风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沈蔓山对自家强大的公爹已经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爹不出手,肯定有他的理由。”


第122章 族学 … 下
  老妇人被沈蔓山都逗乐了。
  这时,陆琅琅怀里的小瓜儿突然涨红了小脸,嗯嗯了起来。
  老妇人忙接了过去,“我先去照顾她,你们慢慢聊着。”一边说,一边脚下生风地兜着小瓜儿的屁股走了。
  陆琅琅头一天进门,就险些被黄金落满身,觉得这小娃娃比暗器都防不胜防,不过,她好奇地问沈蔓山,“这位婶子是什么人?”
  沈蔓山有些唏嘘,“婶子的丈夫,跟公爹是堂兄弟。丈夫战死后,她就带着独女过日子,族人都很照顾她。她识文断字,性格又开朗明理,女儿嫁人后,她索性就搬来了善堂住,这善堂后面的事情,她料理得妥妥当当。同样是死了丈夫,只有孩子。她女儿嫁过去之后,婆家无人不喜,公婆更是逢人就夸,女儿女婿三番五次要带她过去给她养老,可是她舍不得族中这些孩子,只肯偶尔过去看看,从不长住。”
  同样都是寡妇,领着孩子独自长大,可是一个是族中人人爱戴,一个族中人人鄙夷。这两厢对比也太明显了。陆琅琅促狭地道,“要是长风他娘还不消停,就把她送来给婶子打下手,让她学学如何好好做人。”
  沈蔓山笑,“那她真的是羞也要羞死了。”
  陆琅琅也笑了,继而换了话题,“所以善堂里,不光照顾孤儿,看来还有不少老人?”
  沈蔓山点点头,“公爹一般都不让各家的长子参军,毕竟东海还有欧阳家的基业需要人照顾。但是偶尔也有拧着性子非要去的,公爹也不拦着。万一遇到家中老人无人奉养,族中都会送到善堂来,说句大实话,这善堂里的条件,外面一般庄户富足的人家都赶不上。四季有新衣裳,冬季有火炭,头疼脑热的,寻医问药从来不耽误,应季的蔬果鱼虾从来不缺。前头还有好多孩子,闲暇时说说笑笑。孩子们给老人端茶倒水,老人们给孩子缝衣服讲故事。好多那些跟儿媳妇不太对付的老人,都削尖了脑袋想住进来。”
  陆琅琅忍不住捂住笑。
  沈蔓山朝她眨眨眼,“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两人都忍俊不住。
  沈蔓山又带着她逛了逛一些老人们住的地方。院落都是干干净净的,多数的老人都出去地里料理农活了,有几位不能动弹或者行走不便的,都有人将他们抱在院子躺椅上晒晒太阳,那几位老人说说笑笑逗逗嘴,还真的一点都不寂寞。看见了陆琅琅,好一通打趣,甚至还翻出了欧阳昱当年被人家小娘子倒追着逃跑的糗事。
  辞别了他们,沈蔓山又带她去逛了夫子们休息的地方。那几位文夫子和武夫子几乎都是身有残疾的人,见到陆琅琅有人还得叫陆琅琅七婶娘的。陆琅琅看他年纪跟自己亲爹差不多,很是不好意思。
  这一逛,逛到了傍晚才算结束。天色还算明亮,但是善堂里的一个铜钟已经被拉响了。很多孩子们蹦蹦跳跳地回家去了,也有不少孩子跟着年长一些的孩子们,乖乖地去了膳堂,大孩子们照顾小孩子,有些大孩子们照顾完了小的,还知道主动去给老人送吃食。
  陆琅琅站在一边,看着这一幕,心中很是感触。如果一个家族,能够像欧阳家这样,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那些没有了后顾之忧的欧阳家子弟,何愁不能放手去闯。
  这就是一个家族的力量。陆琅琅从来没有重视过、甚至可以说是接触过这种力量,温情而敦厚、扎实而磅礴,给人一种源源不断的力量。她回想着每个人脸上的笑脸,想着沈蔓山说到那些从善堂里走出去的孤儿建功立业时骄傲的表情,回想着那些老人身上的平淡和满足。
  我的家呢?我的族人呢?陆琅琅无声地问自己。她从小就只跟陆湛在一起相依为命,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陆湛又当爹又当娘,给了她所需要的一切,她一直以来很满足,所以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行走江湖,遇到的多数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江湖豪杰,大家并无不同。直到今时今日,她才第一次意思到这个问题。
  沈蔓山交代完了善堂的事情,过来找她,“想什么呢?”
  陆琅琅一笑,“在想你们真能干,外面那么乱糟糟的,而这里,能建成这样,真的不容易。”
  沈蔓山笑,“是啊,这里好多事情,都是公爹大人给的建议,虽说他如今不管小事了,可是东海欧阳家有他镇着,就像是有了主心骨,遇到什么心里都不慌。哎,我这么说,你会不会看不起婆婆啊?”
  陆琅琅摇头,“我听过一个故事。魏文王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好。扁鹊说,我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魏文王不信,问那为何你的名气最大呢?扁鹊说,因为他大哥在病人病情发作前就把病给治好了,所以默默无名;二哥呢,在病情刚发作的时候,就能医治好,所以名声自在邻居之间知道;只有他,都是在病人病得很严重了才动手,动静最大,所以名声也最大。治家如同治病,只看欧阳家,众人心平气和,就知道婆母的功劳了。”
  沈蔓山对她更是欣赏,“没想到你年纪小小的,看事情倒是很有自己的一套。老七果然有福,居然能娶到你这么一位明理懂事的媳妇。”
  陆琅琅眼睛一弯,“同福同福,我也有福气,能有这样的公婆和叔伯妯娌。”
  沈蔓山被逗得哈哈大笑,“走,带你喝酒去。”
  哎,这个四嫂,犒劳人都这么往心路上来,陆琅琅乐颠颠地跟着她回去了。
  晚上的菜肴,欧阳家的厨子只管换着花样上,海鲜河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