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1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少华举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远处的战况。
几架中国空军的“鲲鹏”式战略轰炸机飞过英军的阵地,投下了一枚枚看上去又大又长如同棒槌一样的巨形炸弹,这样的炸弹他同很多人一样也是头一次见到。可能是看到了同样的东西,他听到身边有人说道:“‘滚地球’来了,要地震了。”
冯少华听了“地震”这个词不由得微微一愣,他刚想张口询问,只听得一连串剧烈的炸响和腾空而起的巨大蘑菇状烟云,他感觉到了脚下仿佛地震一样的开始了晃动。
“到底是5吨重的大炸弹,不把英国佬炸飞才怪。”有人说道。
“这样的炸弹,英国人躲进地下室都没有用。”
“听说英国人也在搞大威力的大型炸弹,不过,在他们弄出来以前,还是先尝尝咱们的‘滚地球’的滋味吧。”
为了对付敌人用混凝土建造的坚固工事和桥梁水坝等大型目标,中国的军工人员研制出了威力空前强大的“滚地球”炸弹,这种炸弹的重量高达5吨,破坏力极为惊人,在苏联战场上曾经多次使用,而这一次,中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为了给从阿富汗向印度西北大西洋地区实施突击作战的步兵部队减轻压力,同时减少自身的出击次数,在对英军阵地实施火力准备的时候,便使用了这种可怕的大型炸弹。
轰炸很快便结束了,看着腾起的一道道巨大的烟柱,冯少华感觉到自己对战争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在短短的不到半个小时的轰炸结束之后,华军步兵便开始向英军阵地发起了进攻。
踏着脚下还冒着烟有些发烫的泥土,绕过那一个个圆形的巨型弹坑,华军步兵们冲进了英军的防御阵地,此时英军的阵地已经是一片狼籍,到处都是被炸毁和点燃的物资和武器装备、散乱一地的杂物与残缺不全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尸体。还有一些尸体看起来没有什么伤痕,但死者的脸上全是惊惧莫名的痛苦表情,以及流血的耳孔,证明他们当中好多人是被震死的。
一个多小时后,穿过白沙瓦城中心的公路上,随着金属履带的隆隆作响,一辆又一辆坦克、骑兵战车、运兵车、卡车和摩托车,汇成一条钢铁急流,朝着东南方向咆哮奔腾而去。
冯少华的步兵第11旅虽然排在行军序列的最后,却也在午后一点钟之前开过了白沙瓦的市中心。
公路上印着一道道清晰的履带痕迹,坦克和各式各样的军车在快速前进,一些步兵战士或都搭坐在战车上,或者在公路的两侧徒步行军。
大批抱着头的英军俘虏在公路边的空地上这里一队那里一群地蹲着,他们面色阴郁,目光惊恐地看着挂着红卐字袖标的担架队在他们中间往来穿梭,抬走哀号惨叫、大声呻吟或者昏厥不醒的伤员,以及行进中的华军队伍。
白沙瓦市的****上,有几具已经被履带和车轮碾压成了肉泥状的尸体,血肉模糊地摊开在地面上,仿佛准备下锅的肉饼,华军的坦克从上面快速的在碾压了过去,溅起了暗红色的泥点,坦克两侧的华军步兵纷纷闪开,避免溅到自己身上。在烈日的照耀下,尸体很快便发出腐臭的味道,尽管如此,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冯少华的那辆拆掉了武器的半履带指挥战车也毫不犹豫的从尸体上面一碾而过。
这就是战争,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浪漫,只有血与火,燃烧的残骸,巨大的弹坑,暴露在尸体外面的内脏,尚未凝因的血肉,和嗡嗡作响到处飞绕的苍蝇……
此时冯少华的心里,不知怎么竟然冒出了这样诗句一样的东西。
很快,部队便开出了白沙瓦的市区的时候,一位军官将接到的命令电文交给了冯少华。
“有什么好事找上咱们了?”冯少华接过电文后随口问道,“是能坐火车了吗?”
白沙瓦通往阿富汗的道路只有一些土路,而通往印度内陆的方向则有铁路,是以冯少华会有此一问。
“再往前就是印度河了,上面有一座铁路桥,您知道的。”军官答道,“那座桥已经让伞兵部队的弟兄给拿下了,但他们的兵力不足,从阿姆利则和莱亚普尔出发的英军正向大桥方向开来,目的可能是要夺桥,那里的守军兵力不足,上头命令咱们火速前去接防守桥。”
“是标号101的那座吧?”冯少华飞快的看完了电文,打开了作战地图。
“是,英国佬把铁路都毁了,已经开过去的部队只能沿着铁路前进,铁路的两边都是山,他们只能沿铁路开过去以后才能再往南边拐,去打拉合尔或者莱亚普尔。”军官回答道。
“咱们也得走这条路,这是没办法的事。”一位作战参谋看着地图说道,“那座101号桥非常重要,守军兵力不多,一旦打起来,受到的压力也最大,如果那座桥不能保住,大军将不得绕道而行,肯定会贻误战机,是以上头要咱们去守。”
“英国佬的反应还算迅速。”冯少华仔细的看着地图,“咱们刚踏进印度一只半脚,他们就堵到了门口,看样子咱们得有一场硬仗要打了。”
“狗急了还会跳墙,何况英国佬知道他们在印度的时候不多了,是以才会如此的疯狂。”另一位参谋说道,“不过,我想他们现在也剩下不了多少能拿得出手的家底了,这些力量都耗尽之后,他们也就只能等死了,除非投降。”
想到一场由自己指挥的重要战斗即将打响,年轻的冯少华内心充满了兴奋,但表面上却显得很平静。
他飞快地想了想,点了点地图上标有“101”的那个圆圈:“这个地方不太大,咱们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人都压在这里,有一个团够用了,然后在防守的同时,可以进行反击,吃掉敌人。现在我们可以马上组织一支战车突击部队,不带辎重和炮兵,也不用等步兵,直接插入敌军阵线,一刻不停的向前冲击,一直冲过桥去,有这样一支战车部队帮助伞兵的弟兄们守桥,应该能争取不少的时间。”
“这个方案不错,只是咱们毕竟是步兵,坦克和战车数量有限。”一位作战参谋说道,“不过,听说英国佬的坦克也不多。”
“正因为如此,咱们才不能打被动的防御战,”冯少华用铅笔在地图上标了一个大大的箭头,“能否击溃敌军,关键要看这支机动步兵队的表现,我要亲自指挥这支部队。”
听了长官的话,几位参谋不由得面面相觑。
“您亲自指挥?这就没必要了吧……”一位参谋小心的提出了异议。
“事关重大,不是我亲自指挥我是不会放心的,另外,这也是我一直期盼的机会。”冯少华斩钉截铁的看着部下说道,“别忘了,史司部长说过,冲锋陷阵不光是普通士兵的事。”
冯少华话音刚落,远处便传来了隆隆的炮声。
“咱们马上出发,也许这一会儿伞兵的弟兄大概已经开始承受十几倍敌人的猛攻了,咱们的行动必须要快,1团马上出发,增援守桥的弟兄”冯少华下令道,“
此时,101铁路大桥方向的战斗已经打响。
对于夺下大桥之后便立即转入防御的中国伞兵们来说,处于包围当中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此时,英军的两个步兵团炮兵和机枪火力的支援下,分成了好几波的散兵线,潮水般地涌向桥头。
炮火从远处的田地与种植园上空席卷而过,呼啸着四下飞射,落到地上,溅起带有青绿枝叶的泥土。
马克沁重机枪和布伦式机枪喷吐着密集的橘红火焰,李恩菲尔德步枪上挂着闪亮的刺刀,司登冲锋枪在军官们的手上挥舞着。伴随着英军军官们的动作,一队队衣衫褴褛头戴大缠头的印度士兵们排着散兵线,象蚂蚁一样的潮水般涌来。
“去死吧去死吧去死吧”空军少尉牛帅万手上的38式突击步枪疯狂地抛出一连串的弹壳,一眨眼间的功夫,从那片冒烟的田地中跳出的五六名英军士兵便被突击步枪的短点射打翻在地。
而此时在英国白人军官的驱使下,更多的印度士兵冲了上来。
在英军的猛烈攻击下,这处阵地的中国伞兵已经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英**官看着还在疯狂射击着的中国伞兵,嘴角露出了一丝狞笑。
中国人的这种突击步枪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但再厉害的武器也有弱点,英**官知道,当中国人换弹匣的时候,也就是英军夺下中国伞兵阵地的最佳时机。
牛帅万的手臂微微地震动着,枪口还在不断的喷出火舌,左边的一个敌人倒了下来,右边的一个也倒下了,正前方又出现了一个小个子,是个白人?军官?不管他是谁放倒
象是和手中的枪有心灵感应一样,在弹匣里的子弹还剩下大约3颗到4颗的时候,在英**官和印度士兵们惊讶的目光中,牛帅万表演了一个令敌人瞠目结舌的非常规战术动作。
右手持枪的牛帅万,左手突然掏出了一个装满子弹的弹匣,此时的他左手用新弹匣猛地顶着枪械上的弹匣卡榫,将顶卡榫开,空弹匣松动了,而这时牛帅万手中的新弹匣向前飞快的一挤,已经打空了子弹的空弹匣向前方掉下,而装满子弹的新弹匣象变魔术一样的装在了枪上。牛帅万随即用左手伸到枪的右边一拉枪机,将子弹上膛。而在他完成这一套动作的时候,他手中的枪仍然在保持着射击,枪口的火苗竟然没有一刻停歇
想要借着他换弹匣的空隙冲上阵地的印度士兵们在一瞬间被打得血肉横飞,全部扑倒在了地上。
一位英**官显然被他的动作惊呆了,而没有注意到他本人也已经成为了牛帅万的目标,牛帅万没有注意到英**官是让他单手换弹匣的动作吓傻了,而是毫不客气的用一个长点射将对方摞倒在了坡地上。
~~~~~~~~~~~~~~~~~~~
发烧了……迷糊中,写得不好的地方,大大多多指教……
~~~~~~~~~~~~~~~~~~~
继续求月票……
(一千三百五十八)叩开北印度之门
(一千三百五十八)叩开北印度之门
而此时,在牛帅万身边不远处的另外一名中国伞兵也以同样干净利落的手法完成了“单手换弹匣”的操作,将弹雨泼撒到了英军士兵的头上。
对于由训练严重不足的印度士兵所组成的英军进攻部队来说,他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可怕的中**人。
“单手换弹匣”这个动作是由华夏空军的一位不知名的伞兵战士在训练时发明的,随即在伞兵部队当中流传开来,但也只是老兵们私下里练练,华夏军队的训练教材里其实并没有这方面的教程。由于在练习当中容易损坏弹匣卡榫和下护木,华夏军方高层并不鼓励士兵们练习此种战术动作并在全军中推广。但是在很多经过血火洗礼的老兵都知道,这个战术动作在战场上却确有着很实在的意义。因为“单手换弹夹”的动作只用2至3秒就可以完成,比用正规的方法要快上很多。而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能够比敌人更快开火就意味着更多的生存和取胜的机会。
一些打过很多子弹经验丰富对枪械极其熟悉的华夏老兵会等到前一个弹匣只有三四颗子弹时再实施单手换弹匣动作,这样连用左手拉一下枪栓上膛的动作都免了,这样的火力持续性在战场上可以说是令人瞠目结舌的。
“单手换弹匣”的动作后来流传出伞兵部队,华夏陆军野战部队、海军陆战队以及特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