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异世明皇-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侍卫见到他,上前一步道:“贝勒,皇上有旨宣你觐见!”
    侍卫说得不卑不亢,既没有大内侍卫的骄横,也没有大肆勒索的行径,这让多尔衮不禁刮目相看。且不说以往明官的腐化,就是他八哥皇太极的亲卫到各旗传旨的时候,都少不得拿点好处,把鼻孔拱上了天高人一等似的。知微见著,侍卫如此表现可见皇帝何等了得。多尔衮心思被这么一转,倒勾起了他对明人皇帝的好奇心。
    听说皇帝与他年纪相仿,却力挽狂澜的中兴了明国。先是灭了权阉,后是组建京军,荡平了国内的动乱,又偷袭了盛京,将如日东升的大金国给生生扼杀。这份文治武功,让多尔衮概然生叹。他想见识下连他八哥都对付不了的汉人皇帝究竟什么模样。多尔衮愣了下,才朝那侍卫拱手道:
    “那有劳这位将军引路了!”
    侍卫见多尔衮不跪下接旨,嘴角微扯本想训斥的但又强行忍住了,毕竟女真在汉人眼里跟蒙古人等同于蛮人,他们现在还没有投降,训斥起来谁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再者皇上很是看重和谈,连袁督师这样的重臣就作了礼官,他一小小侍卫自然不敢闹出什么麻烦来。作大内侍卫的这点眼力都没有,那可就混不下去了,他微微点头带着多尔衮进了内宫。
    盛京内宫还是如以往一般,但宫中却换了主人,多尔衮郁闷的打量了下周遭的景物才进了崇政殿。殿里头已经站了几个人,除了见过的兵部尚书傅宗龙,袁蛮子,还有一个竟是他的嫂子庄妃娘娘大玉儿。前头一个身材高大满头白发的老者,估计就是原来的辽东督师孙承宗。多尔衮接着往里头看去,只见殿正中宝座上坐着一个身着明黄服饰的人,年纪与自己不相上下,双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他还没有说话,那人就带着温雅笑容道:
    “多尔衮,你来了,朕可是盼了许久!”
    “多尔衮见过皇帝陛下!”在其他大臣的注视下,多尔衮不得不行礼,只是在崇政殿向明人皇帝跪倒叩头委实有点屈辱的感觉,但为了女真人的未来,多尔衮必须要低这个头。
    多尔衮进来的时候我不禁眼前一亮,他果然一表人才,不仅模样甚是俊朗,而且带着一股英武之气,大抵我的对手中就多尔衮符合我原来心中的设想,心下对他不禁起了爱才的心思。我见多尔衮双腿弯曲已有臣服之心,就不想给他难堪,出言拦住他道:“好了,不必多礼了,咱们说说两族和约的事宜。”
    多尔衮就顺势不跪了,仍旧躬身回道:“谢皇帝陛下!”
    “朕听傅尚书说多尔衮你有不同的意见,不妨现在说出来听听。”。。。。。。
    多尔衮知道此乃关系到女真的命运,将酝酿好的话都说了说来:“陛下,如果大明真心跟我女真和谈,多尔衮自当欣从。但此刻我女真民弱人少,若大明有意赚正白旗,那女真薪火就此泯灭,多尔衮不得不谨慎才是,多尔衮斗胆请陛下让女真子民安心迁移。”
    我微微笑道:“多尔衮说得是,此事朕已与大玉儿商议过了,盟誓的生铁碑已经铸成,这铁碑将树在你们的郡县自可约束两族百姓。再者,朕已经就和谈之事刊文发行天下,不日便可接到。如此天下皆知的大事,朕岂会出尔反尔失信于天下人。”
    多尔衮闻言一喜道:“当真?!”
    “这个自然!你可以在沈阳住上几日,待你看到了刊行天下的明刊再答允和约!至于和约你还有什么问题?”
    多尔衮想了下道:“陛下,恕多尔衮无礼,陛下答允保留正白旗乃额外恩典,但我不愿正白旗隶属兵部。”
    “哦?”我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担心朕会借刀杀人,灭了你们正白旗?”
    多尔衮虽然没有接话,但面上就是这个意思。
    我笑了笑道:“那你认为怎样?”
    “正白旗自然守卫我女真,对外只能辅助朝廷作战。”
    听到这话,孙承宗他们都皱起了眉头。
    “而且汉人言落叶归根,我希望以后女真人能够迁回故地,恢复以前建州女真的局面。”
    “这不可能!”三个大臣都齐齐反对,就是大玉儿也不禁微张了小嘴。如果恢复万历年间的局势,那么女真造反又算什么呢?难道让大明国上下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吗?!多尔衮却不反驳,定定的站着殿中等待我的回答。
    我微微沉吟了下道:“如今迁回赫图阿拉是不可能的,女真族所犯的是造反之罪,这个你应该明白!不过。。。”
    多尔衮见皇帝否决,心下不禁黯然,但转念想继续提些有利于女真的条件,想不到皇帝到最后居然转口,他马上道:
    “不过什么?”
    “不过女真如果立下大功,朕倒可以考虑你这个条件!”
    话一出,多尔衮顿时睁大了眼睛,透着热切的目光。殿下的三个大臣却彼此对望了一眼,出来劝谏。大玉儿皱着眉一言不发,似乎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
    “皇上,请三思啊!”连孙承宗也出来劝谏,女真叛乱对于他们这代人实在心有余悸,打了三十年才平叛,弄得大明是国力衰竭,如果只是恢复到原来便会放虎归山了。
    多尔衮也不理会别人反对,他马上道:“那请问陛下,女真要立下何等功劳?”
    “这样好了,你手里有正白旗,就以你们杀敌来的人头录功,一个人头顶你们女真一个人,等哪天你们的功劳跟朕案头上的人数相等了,朕就让你们迁回赫图阿拉。”
    !!!殿里的人都没有想到我会提个这样的办法,一时间愣住了。此时多尔衮脸上却是阴晴不定,仿佛是在计算着这种方案的利益得失。我也不催促他,而是为自己突然冒出的这个想法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完全是我所知道的世界,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道女真族人会走向何方,是融合还是成为大明的一个祸患呢?!
    “陛下。。。”多尔衮的话打断了我发散的思绪。
    “哦,你考虑得怎么样?”
    “我同意!”多尔衮坚定的说下这句话。
    我又转而问大玉儿道:“大玉儿,你呢?”
    大玉儿倒是倾向能回到赫图阿拉,只是明人会让他们如愿吗?大玉儿一时间想不出所以然,只得道:“皇上,妾身没有意见!”
    “那就好,事情。。。。。。
    就这么定下来!女真设两个首领也好,一个主内,一个主外。贝勒本是女真的爵名,朕就破例纳入大明官制,与建州指挥使同级。”
    “谢陛下恩典!”多尔衮跟大玉儿只得谢恩!
    “朕也许用不了多久就回京了,和约的事情尽快签下来,至于赫图阿拉的女真人怎么迁移,何时迁移,还有正白旗的驻地,军粮等等问题,你们就下去谈这些细节吧。孙爱卿,你留下来吧,朕还有点事情跟你说!”
    “老臣遵旨!”
    其他人见皇上这么说,已然是让他们退下,当下傅宗龙带头领着大玉儿跟多尔衮一起继续和谈去了。待众人走了后,我就对孙承宗道:
    “好了,阁老有什么话可以对朕说了!”
    我就是看到孙承宗欲言又止才特地留他下来。他也不再隐瞒道:“陛下,之前只是安置女真的遗孤百姓,如今又设置正白旗,又许诺他们回归山林,老臣以为此举实在不妥,恐会给后世子孙留下祸患。京师的百官不会同意,就是百姓恐怕也有想法。”
    “哦,但朕告诉你的是,朕是故意这么安排的!”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二百四十五章 详情
     更新时间:2008…11…17 1:26:55 本章字数:3440
    孙承宗听皇上这么说也没有觉得意外,皇上这么做当然会有一定的理由,他正是因为相信皇上的主见,才没有在殿中公开反对皇上的提议。夏只不过他作为内阁大臣必须从大局来劝谏皇上,否则一个让百官非议的旨意会让六科打封驳,他们辅臣的面子上也不好看。所以他诚心问道:
    “请皇上指教!”
    我笑着道:“你认为女真人此时的民心状态如何呢?”
    “这个。。。只怕好不到哪里去!”
    我接口道:“何止不好,而是极差!男丁已经被我们剿杀得差不多了,剩余的人又被我们圈养在一个夹弯里。多尔衮担心我们会借刀杀人灭了他的正白旗,女真百姓又担心受到我们汉民的欺压,这样上疑下惧的,女真迟早会生乱!”
    “那皇上这么做。。。”
    “那是给他们一个希望,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给他们画了一个饼!”
    “哦,原来如此!”孙承宗想了下还是质疑道:“但如果让女真回赫图阿拉,恐怕会给后世留下后患。”
    “这个朕知道,所以朕给他们定下条件。按照现在女真的人口大约在二十五万,他们正白旗得杀二十万个人头来报功才行。正白旗以后满打满算就五千人,你觉得这需要多久呢?”
    孙承宗沉吟了会道:“如今北方基本平定,正白旗似乎缺少用武之地,只怕要十几二十年才能够完成!”
    “那就是了,二十年后女真会变成什么样子就很难说了,不过朕敢肯定的是,他们将会失去野性,换一种生活方式!前屯卫所这个地方是进出关口的必经之地,如今辽东平定后,往来之间的客商自然增多,那么同样会给他们女真带来商机。随着跟汉人交往多了后,生活方式将会慢慢发生改变,年轻的一代女真人不用狩猎就可以养活自己。朕等女真安定后再建一座书院,允许女真人科考,这样一来二十年足够女真易风换俗了。”
    孙承宗心中只留下震惊,以文化的方式同化一个民族比之杀戮不知要高明几许。孙承宗最终默认了皇上的做法,自己下去想着怎么说服京中的同僚了。
    望着孙承宗远去的背影,我心下露出丝苦笑。
    可以说,在女真和谈这件事情上我已作出了很大的让步,如果按照一般的情形来说,我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女真虽然是一个民族,但历史上消亡的民族多得去了,也不差女真这一个,最多我也是抱着能保存就保存的办法来和谈。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跟女真和谈对大明会有利。一则是宣扬大明的民族政策,如果连造反的女真朝廷都放过,那么以后招降其它民族的时候多几分说服力。二则可以借用女真的力量牵制蒙古,三则还可以用女真人探寻完西伯利亚。这些是对外可以得到的利益,而我看重的却是对内的利益。
    随着辽东平复后,辽饷可以进一步免除,那么施行了几十年的税额可以减少,我这个崇祯帝的威望将空前高涨。二来是辽东军也可以调到别的地方去了,这些年我将辽东交给袁崇焕,但下头的情况我还是了解的。辽东军在辽东盘踞了这么久,人没有少收,地也没有少占,若任其发展下去就有私军的苗头。我如果逞一时的快意追杀女真,他们从赫图阿拉逃进了山林,那么接下来就是游击战了,朝廷也要搞个辽东总兵官来负责清除女真残余最终的结果,辽东将再出现第二个李成梁。
    辽东军也有点当年李成梁人马的血脉,祖家已经是辽东世袭大族,放任下去总是不好。若是他们对着女真来个年年喊打,打而不灭,辽东军最终变得。。。。。。
    尾大不掉,我跟辽东的将领最终也会失去君臣的情谊。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我要在辽东军发展成军阀之前将他们化解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