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汉-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泪眼朦胧中的,突然被她清脆的声音一激,刘常满马上醒了过来。是的,这是秦朝,自己回到了两千年前,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想来,那边的她,也和自己一样,会把这份苦痛,深深埋在心里。到了年龄的人自然会理解,人并非完全因为情爱而生,爱人死了,照样还得努力的活下去。甚至,还得更好的活下去,活出两人份的精彩来,才是对爱人最好的纪念。
  “我是朱家的客人,刚刚见到这宗祠甚是壮观,所以进来看看。”刘常满回过神来,笑着说道。呵呵,毕竟是差了两千年呀,那时候,自己说的可是“我叫刘常满,初二三班的,是张老师叫我来找你的。”
  “啊,这么说,你是我大哥的客人了?”那少女仿佛有些不相信的看了看他。“对了,我的小狗跑丢了,我正找它呢,它叫皮皮,胖乎乎的,看到了吗?”
  “啊?小狗呀?我在这里转很久了,没看到呀。要不我和你一起找找?它叫皮皮是吧?”刘常满随口说道。
  “喔,你在这里转很久了呀?那它肯定不在这里了。”那少女若有所思的转了转眼珠。
  “好呀,我们出去分头找吧?它可乖了,听到你叫它的名字,它就会出来了,所以你出去之后,一直大声叫着它的名字就行啦。”那少女很高兴的说道。
  呵呵,这个少女,可是比她好打交道的多了。那个时候,她捉弄了我多少次呀!刘常满边想着,边出了宗祠大门,与那少女分成两路去找那小狗皮皮了。
  谁知道出了大门没多远,就见那少女抱着她的小狗,领着一个男子跑了过来。
  “二哥,就是他,就是他。刚才我看他鬼鬼祟崇的在咱宗祠里,你抓住他问问,看他是不是个偷东西的小贼!”那少女叫道。
  “晕,我看着很象贼吗?”刘常满不禁苦笑起来。“不过这个丫头,和她小时候的脾气倒是挺象,古灵精怪的。”
  “我是从泗水郡来的,是朱家的客人,你们去问问他好了。”见跟那少女一起的那个男子走了过来,刘常满笑着说道。
  那男子看了看刘常满,却没有造次。眼前这个八岁的男孩举止从容,装束不凡,怎么看也不可能是妹妹口中的小贼。
  “二哥,他明明是个小贼。我刚才在宗祠里看到他时,他说刚刚进来,等了一会儿,他自己又说溜了嘴,说在那里转很久了,这还不是个小贼是什么?你怎么不抓他呢?”那少女叫道。她怀里抱着的小黑狗,看样子就是叫皮皮的那只,也大声吠了起来,以助主人声势,只可惜它还是只小狗,所以叫声不但一点也不威武,反倒哼哼叽叽的有点搞笑。
  “三妹,大哥那边确实来了几个泗水郡的客人,其中就有一个年少的,怕不就是这位小公子了吧?咱们一起到大哥那里就知道了,顺便也见见泗水郡来的客人们,免得你这鬼精灵再冤枉了好人。”那被称为二哥的笑着捏了捏少女的鼻子说道,看样子她没少干这种事情。
  “真是的,二哥一点都不好玩。”那少女生气的跺了跺脚。
  这丫头,不是故意的吧?难道是想找我陪她玩?不过跺脚的样子,也有点象她呢。刘常满看着她的动作神情,心里胡思乱想着。
  等几人到了朱家那里,当然就真相大白,那少女一看没趣了,正准备转身出去时,朱家叫住了她。
  “二弟,三妹,你们先别走,都还不认识吧?这位小兄弟名叫刘常满,是我的客人,二弟看着点,别叫三妹再捉弄人家了。”朱家说道。
  “哎,大哥,我知道了。”那被称为二弟的答应道,那少女却噘了噘嘴,偷偷的扮了个鬼脸。
  “小兄弟,这个是我的二弟陶泉,比我小十岁,就住在后面的院子里。这个鬼精灵爱捉弄人的呢,就是我的三妹范芑,以后大家就认识了。”朱家笑着说道。
  “大哥,那我先走啦!”范芑好不容易听朱家介绍完,急忙跑了出去。
  “二弟,左右无事,你带着小兄弟转转,也是来咱定陶一趟。”朱家交待道。
  “好的。小兄弟,我们走吧?”陶泉答应着带刘常满出去了。
    第二卷 风起云涌 第三章 范蠡与西施的八卦(上)
     更新时间:2008…9…21 0:43:15 本章字数:2386
  “朱二哥,你家宗祠真大,不过为什么没有看祠的人呢?”到了定陶街上,刘常满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呵呵刘兄弟,你可别叫我朱二哥,我是姓陶名泉,我那三妹,姓范姓芑,我那大哥呢,才是姓朱名家。”陶泉笑着纠正刘常满的错误。
  “喔?我看你们的宅院都建得一模一样,还当你们是亲兄妹呢,原来你们是异姓兄妹?”刘常满有点惊讶。这世上异姓兄弟姐妹自然也不少,刘邦和卢绾就是异姓兄弟。但异姓还建一模一样的房子,用同一个宗祠的,这可是头一回见。
  “呵呵,我们是亲兄妹,不过没用同一个姓罢了。你说的不错,那一大片宅子,都是我们本家的,那宗祠,也是我们一家三姓共用的。”陶泉说道。
  晕,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点,你越说我越糊涂了。刘常满心里想着,嘴上就说了出来:“陶二哥说的,我好象不太明白呀。”
  “我家规矩是先祖定下的,与别人家不同,也难怪小兄弟迷惑。”陶泉笑着说道。“我家先祖,人称陶朱公,本姓范氏。”
  “啊?”刘常满顿时张大了嘴巴。陶朱公,也就是范蠡,这位集财神、贤臣、智者为一体的传奇人物,在后世的代代传诵之下,不知道曾被多少人景仰。至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也就是原楚国的宛城,范蠡的故乡那儿,还有为他而建的财神庙宇,刘常满还进去看过的。
  如今陶泉竟然自称是他的血裔,倒要听听是如何说的。
  “看来先祖的事情,小兄弟也听说过一些。”陶泉看见刘常满神情,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越国灭吴后,先祖便浮船出海,先至齐,后至陶邑。他去世前定下规矩:凡是他的后代,不分男女顺次按年龄往下排行,长者姓朱,以应他最后使用的姓氏;次者姓陶,以应陶邑;再次者姓范,以应他的本姓范氏,然后以次类推。这下小兄弟明白了吧?”
  “喔,原来是这样,我说嘛,一看就知道你们这些人家,就是一个大宗族嘛。”刘常满恍然大悟。陶朱公范蠡大人不亏是传奇人物,连为子孙定下的姓氏也如此新颖有趣。
  “按路程算,今天单父张家的人也到不了,二哥,别看小弟年少,不过很是喜欢喝酒。要不咱俩去街上,顺便找个地方喝上一杯?”刘常满笑着说道。
  定陶城就在济水的南岸,其实离大野泽也不算很远。刘常满一边走,一边留意街上的风俗景致,看起来跟昌邑那一带风俗很近。
  刘常满到了一个新地方后,就爱看人家风土民俗,留意一些小景致小趣事的习惯,还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教师这个职业虽然薪水很一般,活儿也不算轻,但却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假期悠长。每年除了法定节假日之外,寒暑两个长假合起来差不多有九十天,给爱好旅游的刘常满带来了不小的便利。
  但刘常满上大学时就知道了,普通的跟团旅行方式,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好一点的旅游景点吧,门票贵不说,最讨厌的一点是,里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花了高价门票进去之后,根本不用看景色,直接找个高点的地方蹲下,在那里数人头得了。
  大二时候,刘常满有一次跟团泰山五日游。为了看日出,半夜里就开始爬泰山,到了山顶上寒流阵阵,冻得人半死,刘常满只好租了件脏得要命的棉大衣裹住自己,猫在一块大石头下面准备眯上一会儿等着。
  为犯防困,刘常满还特地用手机定了个闹铃,没想到等被闹铃叫醒后,却发现前面已经被数十层人头挡得严严实实的,等人头散去,已经是日上三竿了,这云海日出的景色自然也就没能看成。经过此事之后,刘常满算是得了一个教训:象这样的旅游,根本是花钱找罪受。
  然而爱好旅游的天性是按捺不住的,所以刘常满再出去玩时,就自行选择一些地方,去了也不往那些着名景点凑热闹,只在城市乡村里转转,尝尝当地小吃,看看风土人情,自己找些小的景致去坐坐,倒也其乐无穷。
  到了这里之后,这种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所以不管走到哪里,刘常满都会不由自主的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观察。象今天在定陶,刘常满就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说陶二哥,我看你也就比我大上十几岁吧,在这里的辈份,好象可是高得很呀!刚才路上那白胡子老头见了你都得让道,管你叫什么来着?叔公?!”刘常满笑问道。
  “哈哈,你说刚才我那侄孙子吧?那是,我正经是他叔公呢,可不是胡乱叫的。”陶泉笑道。
  “咦,真的?为什么你辈份这么高呀?”刘常满笑问道。
  其实刘常满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古代并没有计划生育的概念,只要怀上就要,因此妇人从十几岁到五十岁之间,随时可能生下小孩。
  这样一来,长兄和少弟相差二三十岁的都有,出现侄子比叔叔还大两岁的现象也是常有的。这样有那么十代八代积累的,那差的辈份可就多了去了,也就是红楼梦里面说的“摇篮里的爷爷,拄拐杖的孙子”现象。
  “这事儿可就说了话长了。不如咱们两个找个地方坐坐,暖上一壶,我慢慢的说给你听?”眼见饭时也到了,陶泉笑道。
  “喔?那好得很呀,陶二哥愿意请客,小弟求之不得呀!”刘常满笑着回答,陶泉看着他装大人样子,也大笑了起来。
  等坐到了酒馆里,陶泉有心看刘常满的笑话,很起劲的劝他喝酒。刘常满心里暗笑,这陶泉不亏和那范芑是亲兄妹,都有些爱捉弄人的基因在身上呢。
  偷笑是偷笑,但陶泉这主意打得可是大错特错了,三酿酒尚且灌不倒的刘常满,这普通黄酒刘常满喝下去简直跟过去喝啤酒一样,喝得再多也最多感觉撑得慌,绝对不会醉。想当年在学校人送外号“啤酒不倒刘大侠”,那可不是白叫的。
    第二卷 风起云涌 第四章 范蠡与西施的八卦(下)
     更新时间:2008…9…21 0:43:15 本章字数:2794
  陶泉可没这么大酒量,两壶温酒下去,就有些醺醺然了。刘常满只要一劝,他就杯到酒干,问起话来,那也是问一答十,不一会儿就让刘常满套到了不少话,不过最让刘常满感兴趣的,却是一桩有关于西施的八卦。
  据这陶泉自己说,他的辈份所以这么高,完全是因为朱家和他这一系,乃是范蠡的第三个儿子范宣的后裔,而范宣,正是范蠡与西施的儿子。
  话说自从他家先祖范蠡,乃是有名的智士,助越王勾践复国之后,知道自己立下了不赏之功,便上书请辞。
  勾践正中下怀,却又不肯落下个容不得功臣的名声,便放出话来,不准他走,敢辞官就杀头,暗地里却赐给范蠡金银细软若干,大船三艘,说是范大夫喜游,为寡人苦身戳力十年,寡人当助范大夫巨舰行资,以俾公事之余,可得尽兴,意思不言而喻。
  于是范蠡便带了金银财宝,携了家小,乘大船浮海而出,从齐地上岸,后又定居于定陶,改姓朱氏,作生意大富,名闻天下,成了生意人眼里的先贤,所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