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未央金屋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
    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
    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
    胶西王刘端高举金樽向天,吟哦着叔祖父刘友用生命写就的悲歌,一遍又一遍……
    低沉的歌声,使宫室内的空气为之一凝。
    想到高皇帝诸皇子的命运,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落到自己头上,没人能轻松得起来。
    ~~。~~。~~。~~
    ~~。~~。~~。~~
    女孩子面呈哀戚之色。
    皇子皇孙们则或悄悄握拳,或窃窃私语,眉宇间闪过各种算计与厉色。
    “阿兄?”刘寄皇子的心愈发不安了。
    胶东王刘彻呷口热酒,满不在乎地安慰姨母那边的二表弟:“无妨,无妨。”
    刘寄还是有些惴惴,环顾室内一圈,探头去寻同胞兄长刘越——王夫人的长子刘越端着水玉樽,一口接着一口,似乎一门心思品酒,压根儿没参加讨论。
    ‘阿兄置身事外……也好,’刘寄搞不清是该庆幸还是该着恼,但有一点十分明白:今晚所幸栗夫人的两个儿子全是礼到人不到。
    刘荣贵为皇储,通常不参没必要的社交聚会。刘德原本该来的,偏偏河间国发生雪灾;刘德是个贤王,连年都来不及过完,就急匆匆赶回藩国赈灾了。
    思忖中,
    歌声止,
    就听胶西王刘端的声音清朗朗地响起:“今小君重身,诚为吾汉室之大幸也……”
    “然,大幸。”
    “大善。”
    “然,然!”
    ……附和和赞美,在华美的内客厅此起彼伏。
    薄皇后怀孕的消息初传出时,皇子们固然比较惊讶,事实上却并不怎么关心——储君定位多年,刘荣后台□,难以撼动;有没有嫡皇子,都不会改变他们这些小皇子的命运。
    而现在,大家的心态有点变了。
    若皇后成功诞下嫡男,适才令所有人担忧恐惧的危机就自然而然烟消云散了!
    嫡长子继承皇位,天经地义。
    如果刘荣不当皇帝,栗夫人就仅是一个王太后,再疯狂再残暴也干涉不到诸位藩王头上。
    平时罕见发言的程夫人长子鲁王刘余率先站起,手托金樽高歌:“祷彼……昊天,国母得子,汉祚永昌!”
    皇子皇孙们哄然而起,各端杯爵,同声唱和:“祷彼……昊天,国母得子,汉祚永昌!”
    “国母得子,汉祚永昌

  ☆、第95章 和亲‘公主’

放下酒爵;
    归座。
    与表姐妹们打个招呼,馆陶翁主起身,离席;在东南角转弯处,和主位上的彻表兄递了个眼色。
    胶东王神会,微微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
    连接内客厅正堂与侧厢的走廊是半封闭式的,上面铺瓦;一侧垒墙,另一侧则面向庭院还有深宅内的花园。部分侍从原呆在廊中侯命,看见贵人出来;急忙行礼;猫科动物一样静默默地退到石阶之下。
    凭靠还散发着新鲜漆香的朱栏,阿娇久久地望着空落落的院子;还有庭院另一头婆娑的树影。那里是官邸的西花苑;午后初到时,和表姐表妹由胶东王亲自陪同逛过一圈。
    阿娇记得,
    胶东王官邸的后花园里也有池塘,
    池子边也有湖石,池水也很清,同样泛着粼粼的银光——只是,没有吹箫的少年。
    渐渐的,馆陶翁主有些恍惚:‘他……到底是谁?’
    ‘为什么就如黄鹤入云海,找不到了呢?’
    ★☆★☆★☆★☆ ★☆★☆★☆★☆ ★☆★☆★☆★☆ ★☆★☆★☆★☆
    “阿娇,阿娇!”
    胶东王刘彻来得比阿娇预想的要快。
    阿娇转回身,正对上刘彻快乐的黑眼睛。
    看清楚彻表哥两边直往上翘的唇角,娇娇翁主强忍住想翻白眼的冲动:‘阿彘表兄肯定猜到了。’
    “阿……娇?”刘彻咧开嘴,兴致勃勃地等着——阿娇一定会在姑姑的贺礼外再准备份什么给他,作为她个人的贺礼。
    而且,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娇娇表妹的私房礼品往往比长公主官邸的正头礼单出彩许多。
    果然,
    一只小小的漆盒被双手举到大汉胶东王面前:“从兄……”
    六角形的小盒子,
    质朴,无花纹,无修饰;
    木质上层,但又不是最顶级。
    可就是这件看上去稀疏平常的小木匣,却让大汉的胶东王高兴地跳起来。
    掀开盒盖,
    墨蓝色绒锦上的不是珍珠,不是宝玉,也不是古董,只是块简简单单的矩形铜牌。
    动作神速地将卖相普通的带字铜牌抓到掌上,看了又看,大汉的胶东王在廊上兴奋到连着蹦高,完全忘了还有‘形象’这回事:“门籍,哦,阿娇,门籍!噢噢……”
    “从兄!”馆陶翁主急忙去拽胶东王表哥,提醒他克制点。
    这儿虽然是中庭深处,公卿和官宦都留在外院接受招待;但难保没官员会溜达到里边来。万一被看到,往皇帝舅舅跟前搬弄搬弄,少不了一顿削!
    “呃?哦,哦!”刘彻‘嘿嘿’笑两声,端正端正头上的王冠,整整身上的王袍玉带,摆个威风十足架势向四周瞧去……
    胶东大王多虑了,台阶下的侍女寺人知情知趣,早避开老远老远。
    矜持一阵,刘彻终究耐受不住,握住娇娇表妹的手猛摇晃,乐得见牙不见眼——门籍,他梦寐以求、想尽了办法都弄不到的长乐宫门籍啊!
    有了这个小牌子,再来长乐宫时,他再不用提交申请,也不用傻乎乎在门房等宦官来通知他可不可以进去、具体啥时辰进去。天知道每回与中山王或胶西王一同去看望祖母,眼看刘胜刘端长驱直入,自己却要一道道地过程序——令王美人的儿子几乎咬断钢牙。
    尤其重要的是,拥有了这块小铜牌,他胶东王刘彻终于脱颖而出了——在朝臣们面前,从当今天子的十多个儿子中脱颖而出!
    同时得到皇帝和皇太后赞赏,才是皇子中的精英!
    “阿娇,阿娇……”攥着门籍,刘彻看表妹的眼光中火苗乱蹿:“知我心者……阿娇也。”
    这份礼物比刘彻曾经设想过的任何一种可能都更精彩,也更重要。外头那么多公卿贵族馈赠的所有物什加起来,都不及这一块小铜牌价值大。
    阿娇笑笑,合拢双袖,
    藏在垂胡袖中的右手覆左手,两手加额,
    躬身四十度,行了个揖礼,一本正经地恭贺道:“娇恭喜大王,贺喜大王,自此亲政而……临民。”
    胶东王刘彻笑意融融,坦然接受阿娇表妹的道贺:“寡人承……卿之意。”
    ‘呼……谁是你的卿?!这家伙,真是给点颜料就开染坊!’
    不恰当的称呼一入耳,娇娇翁主恼得暗暗咬牙,可想了想,还是忍住了没发作:‘算了,今天是大日子,也是好日子。暂且如此吧!’
    不想看彻表哥得意洋洋的嘴脸,馆陶翁主将话题引向问刘彻计划什么时候去胶东国。
    汉朝惯例,皇子一旦封王,就该赴封国就任定居。以前刘彻还小,养在宫中,自然谈不上就藩;现在大了,搬出宫,拥有了自己的官邸,封臣下属也全部就位,再没有留在京畿不出的道理。
    “冬至,冬至之后,”刘彻显然早有了打算。
    大汉胶东王告诉表妹妹,他原先想着等过完冬至,进十一月就去胶东国,然后在上巳节之前回到京都。
    “上巳?”阿娇很吃惊,也比较奇怪——这会不会太赶了?从关中的帝都长安到齐鲁东部的胶东国,距离不近,路也不顺,跋山涉水的。
    刘彻称许地颔首,然后坦诚以告现在考虑到皇后的身体状况,他决定还是先留在京中守护嫡母,等新弟弟降生后,过了上巳节,再去胶东。
    娇娇翁主面露困惑之色:‘怎么还是上巳?’
    “上巳嘛!”刘彻冲表妹,眨眼,又眨眨眼:“虽山高水长,迢迢远道……为阿娇计,寡人固不辞也。”
    ——上巳,是阿娇的生日啊!
    哪怕知道这位表兄从小讲话就不牢靠,阿娇还是感动了:“从兄……”
    月光下,
    灯火中,
    彘表兄捧起表妹的手,继续情深意长:“治……方国,理……民政,积财帛,置金屋,贮阿娇……”
    娇娇翁主前头还听一句,点一下头;
    到后面,慢慢觉得不对,蹙起娥眉;
    等最后一句出来,猛地抽回手:“从兄!”
    阿娇不可思议地睁大一双凤眼,红着脸责备胶东王表兄太后祖母早就警告过,不许把少不更事时的孩子话挂在嘴边,他怎么屡教不改?
    刘彻歪着脑袋,耷拉下耳朵,手捂胸口,软了腔调可怜兮兮地:“阿娇,阿……娇……”
    然而,这幅可怜相骗骗外人可以,
    想骗娇娇翁主——从睡摇篮就开始打交道的阿娇妹妹——其效果于是乎打折,打折,折上再打折……
    ‘今天先不和你计较,回头再算账。’阿娇瞪表哥一眼,扭头,拂袖而去。
    华丽的裙摆,在少年贵女身后旋出优美的波浪,滚涌着远去……
    手握门籍盒子,
    欣赏着娇表妹娉婷的背影,胶东王笃悠悠地笑了。
    ★☆★☆★☆★☆ ★☆★☆★☆★☆ ★☆★☆★☆★☆ ★☆★☆★☆★☆
    “阿兄呀!”
    背后,突然传来半句感叹。
    胶东王回头,就见王夫人的次子刘寄从长廊拐弯处的阴影里走出来。
    ‘这家伙什么时候来的?竟然没发现?’
    刘彻微微斜眼看刘寄,唇边却依旧挂着笑:“阿寄呀……”
    皇子寄两眼滴溜溜地将表兄兼同父异母兄长从头打量到脚,再从脚打量到头,寻思着:‘为什么,为什么……总感觉彻阿兄是故意挑阿娇表姐发火呢?’
    不留神间,刘寄将心头所想问了出来。
    刘彻优雅地假笑,避而不答,抖抖袍服的袖子,反问刘寄怎么出来了。
    “噢,哦哦!”皇子寄拍拍脑袋,往旁边一侧身,让跟在后面的人显出来:“彭离,来……此吾之兄,胶东王彻。”
    梁国王子刘彭离走近两步,合手,向此间的主人躬身行礼:“彭离见过胶东从兄。”少年郎个子高高的,眉眼秀气,唇红齿白,行动间有如女孩儿般的斯文含蓄。
    大汉胶东王伸双手,扶起梁王叔家的堂弟:“自家兄弟,无须多礼。”
    刘寄皇子在一旁多嘴多舌地念叨,他前头出客厅更衣,回来路上绕了点道透透气,正好遇上找过来的刘彭离。
    ‘找过来的?’把刘寄提供的讯息收入脑海,稍加分析分析,胶东王乐了:‘也就是说,他和刘明不是一块儿来的?有趣,有趣!’
    胶东王招呼彭离王子的语气,愈发热情了。
    ★☆★☆★☆★☆ ★☆★☆★☆★☆ ★☆★☆★☆★☆ ★☆★☆★☆★☆
    第二位梁国王子的到来,引起内客厅中帝室众人的兴趣。
    梁王刘武的儿子数目与当今天子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刘明,刘买,刘彭离是最年长的三个。以前,他们都随父王来过京城,不过三兄弟联袂出现,这还是第一次。
    面对最末到达的刘彭离,胶西王刘端神采奕奕地发问:“彭离,入京何故?”
    平度公主听到,皱皱眉,拉住表妹吐槽:胶西王怎么回事?刘明刚来时候不是解答过,他是奉了梁王叔叔的命令给刘婉堂姐补送嫁妆的。何必明知故问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