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王者-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橇⒖套鞒鲇胛揖械牟恢侵佟D撬橇碛型寄保
    他们暂时只是屯兵,而非奇袭我军淮南,足以说明对方并不愿意和我军做殊死一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主公回军。”
    “主公回军,对他们有什么好处?”荀彧暗自低语说道。
    思路千会百转,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而过,“难不成他想和刘表结盟?”
    荀彧眉宇间露出一丝焦色,随即又平静下来,“应该就是这样了,对方先迫使我军回师,然后在让使者说服刘表,与之结盟。有前车之鉴,证明结盟对其有好处,刘表一定会跟吕布结为‘攻守之盟’,到时候宛城有贾文和,徐州有李儒、陈宫,豫州亦有曹操大军,到时候三方牵制,我军将难以发展。”
    “绝对不能允许此事发生。”荀彧告诫自己。
    又思索了一会儿,即刻修书一封,他道:“来人,将这封书信交于主公,让他安心会战,并告诉他只要有荀彧在一天,寿春决不会失,他就可在外安心征战。”
    “可是对方实力是我军的八倍啊!”华雄还是觉得对方势大,不可硬碰。
    “八倍又如何?他们不会贸然进攻,我们时间充裕,不必顾虑。”顿了一顿,荀彧带着华雄,以不屑的口吻说道:“难不成将军年岁见长,胆子却小。视吕布为猛虎,当听其名,就要抖上三抖?”
    谴将不如激将。
    听了荀彧的讥讽,华雄立刻怒发冲冠,高声喝道:“谁怕了,吕布又有何惧。若他敢来,本将军一定和他一较长短。”
    “将军豪气,荀彧望尘莫及。吕布乃有勇无谋之辈,于起较量,重在斗智,而非斗力。将军若有心为主公出力,可领三千人马在乌江港驻防,以铁索横江,箭枝御敌,可阻敌军于淮河之上。乌江港若失,则淮南危矣。若乌江港得保,则我军必胜。如今,胜败存亡,全在将军一人身上,请将军严守乌江港,助主公守住这得来不易的基业。”
    说着,荀彧恭敬的给华雄行了一个大礼。
    华雄连忙扶助荀彧,肃然道:“文若先生放心,雄至汜水关外,蒙受主公大恩。此番正是舍命以报之时。华雄在,乌江港即在,华雄纵亡,乌江港亦不能亡。”
    华雄对华雄深深一礼,告辞而去。
    荀彧回到案桌,又写了两封急信,一封是给巢湖周瑜,让他立刻率领水师,由女山湖过浍河至夏丘登陆,威胁徐州彭城。
    另一封写给汝南陈刘辟,让他召集万余原先才身为黄巾贼的农夫,穿上战甲,拿起兵器,以一天十里的行军速度,向徐州赶去。
    一切事情处理完毕,才刚松了口气,就拿起地图仔细琢磨起来,思索还有什么好的计策,或者原先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
    迷迷糊糊间,突然一阵清凉的感觉,从孙灿的屁股上才传来。
    孙灿低呼了一声,清醒了过来,知道有人在为自己上药,回头看了一眼,这才发现为自己上药的人竟是亚父刘华。
    立刻欣喜的叫了一声“亚父!”刚想转身,立刻又缩了回去,因为伤太重,已包扎起来了,怎么敢胡乱移动。
    于是,便让他坐到身边来。
    孙灿说道:“你老人家怎么到这儿来了?”
    原来,孙灿在出发前对宛城之战是信心百倍,认为对方在厉害只要自己出动伏兵,就可以轻易拿下宛城。
    于是,就让年纪较大的刘华在淮南享福,自己出领着郭嘉、高顺、徐晃等一干文武大臣,征讨南阳,却没有想到会败的如此彻底。
    刘华叹道:“得到灿而的战报,为父岂能不来。”
    孙灿脸色顿时黯然下来,先前和义父想见的喜悦,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懊恼,悔恨以及沮丧,还有一丝对贾诩的惧怕。
    刘华再次叹声道:“贾文和岂是非等闲之辈,此人最擅洞悉人心,其出策时处处揣摩敌将心机,每每都以人心的薄弱之处,算计对手。可谓是有心算无心,灿儿不必太过自责。”
    孙灿强忍着泪水,哏咽道:“怎么可能不自责?都是我,都是我,若非我愚笨中了贾诩的计策,那五千条生命岂会就这样白白葬送?若非我太过自傲,不听奉孝退兵之良言,又怎么会有如此惨败。”
    虽然,在人前孙灿表现出了令人叹服的强者之态,但此刻在他义父兼恩师面前,还是忍不住心中的悲痛,哭了出来。
    刘华轻轻的扶着孙灿的头,道:“灿儿,你可知道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孙灿没有回话,不过泣声小了下去。
    刘华说道:“那就是没有尝试过什么是真正是失败。自从你出道以来,凭借出色的天分,过人的胆量,勇气以及令人信服的领袖才能,使得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多次以少破多,身凭未逢一次大败。在常人眼里,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在为父眼中却是一件悲事。
    失败是一个人必经的道路,有的人可以从容面对,可有的人却一败而输了天下。失败是历练人心的最好方法,只有久经失败的人才能从失败中取得教训。
    为父问你一个问题,‘彭城之战’谁是英雄?”
    孙灿想都没想,答道:“当然是项羽。”
    彭城之战项羽以三万士兵大破高祖五十六万大军,此战他不算是英雄,谁算。
    刘华却道:“在亚夫眼里,‘彭城之战’的英雄却是高祖刘邦。你试想一下,一个人,一个统率五十六万大军的人,被三万士兵杀的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他所受到的打击是多么的强大,多少的猛烈。
    可是,高祖刘邦却很快从失败中走了出来。胜利不难,但从失败中走出来却是难上加难。
    惟有百折不挠者,方可成就大业。”
    第六部 再战荆襄 第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
     更新时间:2009…10…23 23:17:52 本章字数:4329
    孙灿听的入神,他从来没有想过,失败亦英雄。如今想来也对,项羽的胜利让他自己变得骄纵自大,而刘邦的失败却让自己更加谨慎。
    刘华微微一笑,他在前世可是一位出色的老师,做一个学生的心理工作已经不是一次二次了,或多或少懂得一些心理学。说到安慰人,当今之世,绝无人可以和他相比。他继续说道:“也许你没有听过,但在亚父的故乡,曾有一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若非尝到失败的苦涩,岂会有胜利的喜悦?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迷失在失败之中,走不出来。记住,人要放眼将来,而不是活在过去。有一句诗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即便形势在过险恶,只要有信心,一定会引来最终的胜利。
    只要灿儿能学会高祖那百折不挠之精神,将来成就绝不会亚于高祖。”
    孙灿听了刘华的话,犹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低声念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念完后,眼中再次闪现出自信的光彩,说道:“亚父,孩儿明白了。贾诩确实厉害,但孩儿不信对付不了他。”
    刘华赞许的点头道:“贾诩此人深不可测,其才智并不亚于文若、奉孝,此刻他们占据地利,以宛城之固,死守不出,强攻决非善法。我军虽连败三阵,但实力损耗不大,对方也不能拿我军如何?为今之法,只有按兵不动,图谋他策,再做打算。”
    孙灿问道:“亚父,灿出兵之时,你就曾对灿百般提醒,要小心贾诩。如今果真为其所败,此人到底如何?为何每每都想在我们的前头?”
    刘华答道:“天下智者,能力各不相同。文若大气磅礴,善于掌控大局,奉孝思绪诡异,善于出奇制胜,公瑾则才思敏捷,一步数计,善于随机应变。而贾诩却阴沉毒辣善于揣摩人心,利用人性之弱点,克敌。他的计策向来针对每一人的死穴。因此,毒辣非常。彼知晓灿儿,好胜胆豪,不会轻易将南阳让出,因此,才处心积虑发现了伏兵。从而设计了一场伏击。”
    孙灿点头沉思突然,道:“我刚刚想到一法,也许有机会将对方引出来。”
    刘华道:“什么方法?”
    “诈伤。亚父,传令下去。三日后强行攻城。攻城时,由亚父总控全军。同时再将中军帅帐隔离,除诸位将军及樊氏一族、许门护卫外,任何人不得入内,违令者斩。”孙灿沉声说道。
    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针对贾诩的性格,反其道而行。孙灿出征,每战必前,坐镇中军,指挥全局,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战必胜,攻必取。
    突然,时常坐镇中军指挥的孙灿消失了。寻常人不会顾及难免多多,但是善于揣摩人心的贾诩,反而一定会产生怀疑。
    不需要任何细节的做作,只需要一点想法,贾诩一定会猜出来。
    三日后,孙灿军造好攻城云梯,领军攻到宛城之下,摆出一副准备攻城的姿态。
    当时,就有飞马来报张绣,说孙灿军已经开始集结部队,马上就要攻城了。
    “……啪嗒……”
    一声清脆的声响传来,贾诩听了探马的话,惊讶的连手中书简都掉在地上,都不知道,心道:“何时,孙灿如此糊涂了?”甚至,他还怀疑自己听错了,叫探马再报一次。。
    探马再一次说道:“孙灿军已布阵城下,即将攻城。”
    正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张绣,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断摇头,说:“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这个孙灿简直疯了,什么也不顾了吗?刚刚大败不久,又来攻击。”
    张绣背了双手,走来走去,心中已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惊慌感。明明自己连续三次击败对方。可是对方好像打不死的怪物一样,一转身,就恢复了所有的战斗力。还不仅仅如此,他的军队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恢复过来,并以更强的斗志投入战斗。
    使得自己每次费力打败了对方,但到最后失败的却好像是自己。
    而贾诩也至今才发觉自己无法估计孙灿军的实际作战能力。他虽然自己认为对孙灿本人非常了解,知他善用兵,计谋多。但是,像现在这样屡败屡战的气势,却是令他大吃一惊。
    他站在城头,见城下将士各个精神抖擞,士气与斗志,却是丝毫没有因为失败而受到伤害。
    猛然间,他见远处军旗上写的竟不是孙字,已经换成了刘。惊讶道:“这是怎么一会事,统军者,莫非不是孙灿?不可能啊!孙灿每战必临前线指挥,难不成出了什么意外?”
    张绣道:“不可能吧,也许这个姓刘的人比孙灿还要略胜一筹?”
    贾诩摇头道:“统领全军者,必要全军信服。须知兵不尊将,乃兵家之大忌。只有做到‘令必尊、命必从’,才有可能‘战必胜、攻必取’。在孙灿军中能号令全军的惟有两人,一个是孙灿,一个孙灿的亚父刘华。
    而刘华是‘济世之才’知谋略,晓兵法,亦可统兵,但统兵之才能,绝对要不及孙灿。以孙灿之性格,没有理由畏战不前。难道那场大火真的让他出了什么意外?”他想遍了孙灿所以习性,除了受伤,他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令孙灿不亲自指挥战斗。
    张绣疑惑问道:“应该不会,如果真的有事,为何无任何消息。若身受重伤,为何还要自罚军棍。”
    贾诩捏须,轻声答道:“孙灿为人即是如此,他在宽于待人的同时,对己身却相当的严苛。因此,也得到万千将士的爱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